圆管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 文档编号:6305539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08.43KB
圆管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圆管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管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管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宁启复线电气化工程项目部二工区
圆管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四局集团宁启铁路复线项目部二工区
二○一○年二月
一、编制目的
明确圆管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圆管涵作业施工,保证圆管涵施工质量,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
1.1宁启铁路复线电化工程I标位于南京和扬州境内。
根据设计施工图及技术要求等。
1.2宁启铁路I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3TZ203-2008《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4]8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TB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标准。
1.4现场调查资料。
1.5我公司多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目前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及机械设备状况。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宁启线I标段铁路里程DK53+600~DK99+650段圆管涵接长施工。
四、设备配置
根据施工需要,每个施工班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发电机、振捣棒、挖掘机。
五、劳动力组织
每个施工班配备工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电工、其他辅助人员根据需要配备。
六、圆涵施工工艺
施工前应对涵洞尺寸、长度认真核对,若发现与设计图纸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
为提高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及施工、养护等工艺应遵照《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圆涵施工工艺流程图附后
七、圆涵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准确定出圆管涵的轴线、中心、洞口翼墙的准确位置以及轴线的护桩并加以保护直至施工完毕。
2.基坑开挖
施工放线完毕后,用白灰定出基坑边线,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基坑至离设计高程20cm,人工挖出剩余20cm至设计高程,并整平碾压,当沟槽底地基承载力小于150Kpa时应换填级配砂石或者打水泥搅拌桩处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管沟开挖,当无法及时铺管时,管沟底应预留0.2m厚的原装土,铺管钱进行人工清理。
开挖管沟发现地下设施或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管沟局部超挖时,应用相同的土壤填补,并夯实至原土密实度,或用砂、砂砾石填补夯实。
基底的高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
表1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地质类别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土
±50
测量检查
2
石
+50/-200
3.基底承载力试验及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好后,对基底进行承载力试验。
涵洞基底地质承载力要求大于或者等于150Kpa,如不满足则基础底采取换填砂夹碎石或打水泥搅拌桩等加固处理措施。
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时基础底再夯填30cm厚的碎石垫层。
砂和砂砾基础、灰土基础铺筑前,应先验槽,清除浮土,边坡必须稳定。
砂和砂砾管道基础的材质、规格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砂石应搅拌均匀。
当设计无要求时,砂和砂砾的有机物含量及含泥量不得大于5%。
砂和砂砾基础的分层填铺厚度、含水量、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砂和砂砾基础铺筑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2砂和砂砾地基每层铺筑厚度及最佳含水量
捣实方法
每层铺筑厚度(mm)
最佳含水量(%)
平振法
200~250
15~20
夯实法
150~200
8~10
施工基底为岩石、半岩石或卵石等不均匀地基,当设计无要求时,均应铺设厚度不小于0.2m的砂或砂砾垫层。
砂或砂砾垫层铺设均匀、连续、平整。
表3砂和砂砾基础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宽度
不应小于设计规定
尺量、观察、水准仪检查
高程
0/-15
厚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支承角侧边高程
不应小于设计规定
4.临时排水设施
在管沟开挖前应作好地面排水,在管沟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防止地下水浸泡沟槽。
在管涵施工范围外顺涵洞设截水沟以防止路基及其它汇水流入基坑内影响管涵的正常施工。
5.管节的运输与装卸
圆管涵的管节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工艺,在工厂集中预制
表4混凝土圆管节成品质量要求和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和数量
1.管节形状
端面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节端面符合设计要求
目测、用锤心吊线
2.管节内外侧表面
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3㎝,深度不得超过1㎝,其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应修补完善后方准使用
目测、用钢尺丈量
3.管节混凝土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
由厂商提供并出示合格证,承包商和驻地监理用回弹仪抽检
4.管节整体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
由厂商作并出示合格证书
5.涵管吸水率
不超过干管质量的6%
由厂商作并出示合格证书
6.管节尺寸允许偏差(㎜)
管节长度
0~-10
沿周边检查4处
内(外)直径
±10
两端各检查4处
管壁厚度
±5
两端各检查4处
待运的管节其各项质量符合上表的质量标准,特别注意检查待运管节的顶填土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错装、错运。
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
运输途中每个管节底面铺以稻草,用木块圆木楔紧,并用绳索捆绑固定,防止管节滚动、相互碰撞破坏。
从车上卸下管节时,采用起重设备。
严禁由汽车上将管节滚下,造成管节破裂。
6.管基及圆管节安装施工
基底处理完毕后,支立模板,涵洞基础模板支立加固完成后报监理检验,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表5模板及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基础中心线
±15
经纬仪检查
基础面高程
0/-15
水准仪检查
两模板内侧宽度
0/-10
尺量检查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20m检查1处
管基分两次浇筑,基础每6m~10m设置宽30㎜沉降缝,缝中用30㎜厚两面刷沥青的木板填塞,并与模板一同固定,检验合格后浇筑第一层砼,浇筑砼时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2~3㎝,浇筑到第一层砼顶面时砼表面进行拉毛,以利于两层砼相结合。
浇筑后及时洒水养护。
表6管道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管座平基
宽度
0mm~-10mm
尺量检查
高程
0mm~-15mm
水准仪检查
厚度
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值(mm)
尺量检查
管座
肩宽
+10mm~-5mm
肩高
±20mm
尺量检查或水准仪检查
蜂窝麻面面积
每侧≤1.0%(mm2)
尺量检查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20m检查1处
浇筑的砼达到一定强度后,用汽车吊或者挖掘机进行管节的吊装安放。
安放前在第一层砼上座浆2~3㎝,各管节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垫稳座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
等杂物;对平接管,尽量顶紧,缝宽不得大于1㎝;接口表面应平整,用M10水泥砂浆填塞接缝与管内壁齐平,并在管外用1:
3水泥砂浆抹带,带宽为200㎜。
待管节安放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浇筑后及时养生。
涵身管节与出入口管节之间以及每3-5节的关节之间设置3cm宽的沉降缝,其内侧用M10水泥砂浆塞缝,外侧用沥青浸制麻绳填塞,填塞深度5cm,基础沉降缝用塑性粘土填塞。
泄床与端翼墙基础间沉降缝宽3cm,深50cm,表层15cm用水泥砂浆填塞,其余35cm用塑性粘土填塞。
表7装配式涵洞装配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2处
2
流水面高程
±20
3
涵身长度
+100/-5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相邻管节底面错台
管径≤1000mm
3
管径﹥1000mm
5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7.防水层及沉降缝的施工
(1)沥青的熬制与敷设
沥青用铁锅或铁桶以火熬制。
熬制用的铁锅或铁桶必须有盖,以便在沥青飞溅或着火时,用以覆盖。
熬制处设在工地下风方向,与一般工作人员、料堆、房屋保持一定距离,锅内沥青不得超过锅容积的2/3。
熬制中不断搅拌至全部为液态为止。
熔化后的沥青继续加温至175℃(不得超过190℃)。
熬好的沥青盛在小铁桶中送至工点使用。
使用时的热沥青温度不得低于150℃。
涂敷热沥青前涵管的表面先用刷扫净,消除粉屑污泥。
涂敷沥青分两次进行,每次涂敷沥青要均匀一致。
(2)沥青麻絮(沥青麻布)在工地用麻絮以热沥青浸制。
浸制后的麻絮,表面呈淡黑色,无孔眼、无破裂和叠皱,撕断面上呈黑色,不应有显示未浸透的布层。
对成卷布料,边部不应碎裂,不应互相粘叠,布卷端头应平整。
沉降缝在管节安装前,在沉降缝位置先铺好沥青麻布、麻绳,下穿铅丝。
管节接头采用平头对接,接缝中用沥青麻絮塞满,管节上半部从外往内填塞;下半部从管内向外填塞。
填塞完毕后用D=20㎜麻绳缠绕,然后管外裹四层宽20㎝沥青浸制的麻布。
包裹方法:
在现
场用热沥青逐层粘合在管外壁上接缝处,然后两侧各用两道粗铅丝绑扎牢固。
然后裹两层石棉沥青防水层,宽度不小于50cm并在管座襟边下伸延15cm。
表8防水层及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
2
分割缝平直
3
拉线尺量检查
3
卷材搭接长度
-10
尺量检查
8.端翼墙及帽石的施工
一字墙在地面以下的基础在第一次浇筑砼基础前一起浇筑。
准确定出洞口的位置,支立翼墙模板,模板采用竹胶板,加固稳定后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密实,浇筑后及时洒水养护。
翼墙砼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帽石的模板支立,支立好后,浇筑砼,浇筑后及时洒水养护。
表9端、翼墙及附属工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端、翼墙距设计中心线距离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4处
2
出入口流水面高程
±20
3
混凝土墙体
(1)表面平整度
5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2)结构尺寸
+20/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帽石尺寸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4处
9.锥体护坡的施工
涵洞顶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填土分层对称填筑达到设计高程后,对土坡进行修整,用灰线定出护坡基础的位置,进行基础开挖。
开挖到设计标高后,铺15㎝砂砾垫层并夯密实。
然后进行基础及护坡的砌筑工作。
砌筑时,石块要互相咬接,砌缝砂浆饱满,砂浆标号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勾缝平滑顺直。
砌体初凝后,覆盖养生7~14d。
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10.质量标准
(1)各部尺寸允许偏差:
相邻管节底面错口(下游低于上游)5㎜
基础、管座宽度≥设计宽度
(2)管身顺直,进水口平整,无阻水现象。
(3)帽石及一字墙平直、无翘曲现象。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管 施工 作业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