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阅读老师专题.docx
- 文档编号:6297085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20KB
初中散文阅读老师专题.docx
《初中散文阅读老师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散文阅读老师专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散文阅读老师专题
中学散文阅读
一、散文的特点
特点:
“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
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
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
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
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
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
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
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
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
这类散文对具体的“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抒发一定的感情的。
议论散文:
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阅读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四、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考题形式: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把握方法: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
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解题钥匙:
(1).尽量利用原文词句。
(2).没有原文词句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
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例如:
《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
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答题要点:
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
考题形式
(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
为什么?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
形式
(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
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形式
(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
考题形式:
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钥匙
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
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
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解题钥匙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方法指导
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
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答题上有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4)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①、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②、内容和主题上:
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5)、语言综合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作用:
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对比:
突出其中一个;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句增强语气;反复:
强调)
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音韵美。
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
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
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7、发展性考题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
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
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
XXX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
例如:
“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
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
(1)对描写对象;
(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
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
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典型例题】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
“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
“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
③百合说: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关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
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
(3分)
“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特点。
“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两词各1.5分)这两个词语的表达作用都结合了文段的主题回答的。
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借百合花写人的特点(采用拟人的修辞,把花当作人来写,阅读时,可以把百合花当作某类人来理解)。
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
(2分)
C。
这是考顺序的,前一句的“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是选择答案的关键提示语。
后句也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3、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
(4分)
排比、拟人、反复。
(答对其中两个给2分,答对一个给1分)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
(每个要点1分,共2分。
)此考点不是简单的修辞判断,而是考修辞的表达作用,不同修辞,表达作用不同,要积累常见修辞的表达作用。
答题时,可以选自己有把握的修辞种类来回答。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2分)
线索:
百合的成长过程。
或:
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
(1分)写作手法:
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1分)。
线索是作者选材、组织材料的脉络。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写作手法,要在于平时积累。
5、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3分)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
或“百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此题是考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6、百合己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
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
(4分)
第一问:
答到“嫉妒、诋毁、心胸狭窄”意思即可。
(2分)
第二问: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否则酌情扣分。
(2分)此题是发展性考题。
拟人化的手法,其实就是写人的。
(2)例段2.
①我在泉州的清源山和福州的于山里,看到了辉煌的石壁榕,才知道比起我家屋后那棵倔强的小榕树所奏出的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来,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②清源山的石壁榕,真是生命的奇迹。
这棵雄伟的榕树,生长在足有三层楼高的一块巨岩上,而本身又有两层楼高,观赏它时,非仰视不可。
③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
它们把整块巨石紧紧拥抱。
假如从云端俯瞰下来,大约会看到这棵榕树像巨人伸出手臂,抱住一块天然宝石,企图把它从大地的母腹中拔出。
④我很幸运,竟在一次大雾天里见到清源石榕别样的风姿。
那时,雾气正像炊烟似地袅袅上升,一阵一阵地掠过岩石,而且一阵比一阵浓烈,最后岩石像沉浸在浩渺的云海中,而榕树,被云岚雾霭所凝聚成的大白盘托住,在迷蒙的烟波中忽隐忽现,好像飘动在云中的神树。
更有意思的是,在榕树背后,又隐约可以见到岩石的母山中的一座寺庙,庙宇在云雾缭绕中浮沉,朦朦胧胧地,像是天上的殿堂。
见到眼前景象,我竟飘飘忽忽起来,仿佛置身于云中仙山,置身于琼楼玉宇与金木玉树之前,似乎还听到苏东坡的南方口音: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⑤在于山,我又一次见到气派雄伟的石壁榕。
也是站在巨石肩膀上的云中大树,也是气吞大地的巨蟒似的根群。
⑥了解清源山和于山石壁榕的友人告诉我:
这种榕树所立足的岩石,不是一般的岩石,而是最坚硬的花岗岩。
如果说,要在世界上寻找一种在最坚硬的基石上生长出来的最顽强的生命,那就是榕树。
⑦他还告诉我,这种生命的奇观,是发端于一种细韧的种子之中。
那是一颗成熟的、像小珍珠的果子,果子里面包藏着许多小颗粒似的种子。
大约是一只顽皮的鸟儿,在它吞食了榕果之后,就选择这个奇伟的地方,排泄出它消化不了的种子,就凭借岩上那一层尘埃结成的薄薄的泥土,悄悄地、雄心勃勃地长成绿光四射的庞然大物。
⑧仔细瞧瞧,岩石上好像没有别的生命,也许在岩缝里有几株细小的野草,但我看不清。
这种岩石真是生命难于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⑨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1、作者观察和描写清源石榕里风姿的顺序是怎样的?
(3分)
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
2、第⑥⑦自然段通过友人的话,说明形成清源山于山石壁榕生命奇观的条件。
作者
最着力强调的是:
(3分)
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
(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
3、这篇散文的开头、结尾从结构上和表达效果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3分)
排比、拟人、反复。
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
4、石壁生命进行曲的寓意是什么?
(3分)
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5、给这篇散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3分)
石壁榕,生命进行曲
6、阅读下面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再补写两个比喻句,来形容石壁榕的树根。
(4分)
“沿着石壁,许多粗壮的根从岩顶射向大地,有的像缆索悬荡在空中,有的像巨蟒盘旋而下。
”有的像 。
有的像 。
答案分析:
1、3分。
“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着的特点。
“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两词各1.5分)这两个词语的表达作用都结合了文段的主题回答的。
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借百合花写人的特点(采用拟人的修辞,把花当作人来写,阅读时,可以把百合花当作某类人来理解)。
2、2分。
C。
这是考顺序的,前一句的“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是选择答案的关键提示语。
后句也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3、排比、拟人、反复。
(答对其中两个给2分,答对一个给1分)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着的形象。
(每个要点1分,共2分。
)此考点不是简单的修辞判断,而是考修辞的表达作用,不同修辞,表达作用不同,要积累常见修辞的表达作用。
答题时,可以选自己有把握的修辞种类来回答。
4、2分。
线索:
百合的成长过程。
或:
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
(1分)写作手法:
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1分)。
线索是作者选材、组织材料的脉络。
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写作手法,要在于平时积累。
5、3分。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
或“百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此题是考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6、4分。
第一问:
答到“嫉妒、诋毁、心胸狭窄”意思即可。
(2分)第二问: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否则酌情扣分。
(2分)此题是发展性考题。
拟人化的手法,其实就是写人的。
答题解析:
第1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散文描写顺序的把握,理清了散文中的写景顺序,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此题的答案是:
由下而上,由近到远,由现实到想象。
第2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正确判断文章的主旨。
因为第(6)(7)自然段是交代石壁榕生长的环境,在这种土壤贫脊,地势险恶的环境中,石壁榕竟然能顽强的生长,并长成“两层楼那样高”的大树,由此可见石壁榕那顽强的生命力。
因此,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有重要意义。
此题的答案是:
立足于最坚硬的花岗岩。
(而花岗岩是生命很难存活的地方,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
第3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散”,但散文作者总是通过许多手段,达到一种“聚”,即形散而神“聚”,具体是指散文中心要鲜明,思想、情绪、脉络要统一,因此,散文的结构也是达到“聚”的一种手段。
本文,首尾呼应,前后连贯,突出了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此题的答案是:
互相呼应,首尾连贯,一气呵成,突出榕树生命力的顽强。
第4题着重考查的是学生对散文中用以寄托作者情感的“物”的寓意的理解。
好的散文总是以“物”为载体表现理念,传达情感的。
学生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含义把握其深刻的内涵。
本文表面上是对石壁榕顽强的生命力的赞叹,而实际上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即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此题的答案是:
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或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展示自己的风采。
第5题是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给文章加标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
怎样才能较快并准确地为文章加上标题呢,这就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而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给文章加标题还要注意生动、醒目,因此本文的标题可以从开头的句子“还有更雄壮的进行曲。
”还有结尾的句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进行归纳,为了醒目和形象,可以加上这样一个标题:
“石壁榕,生命进行曲”
第6题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对石壁榕的树根在特殊的环境中所呈现的各种形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
学生写的句子只要与例句中的内容相关一致,想象合理,语言通畅,并有一定的生动性,就可以得满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散文 阅读 老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