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docx
- 文档编号:6275690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5.64KB
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docx
《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
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
走进泰兴,阔别多年的“老泰兴”都会感叹:
泰兴城变大了,变美了,变绿了,变亮了,变高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旧世纪交替的这近二十年间,我市按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泰兴,正一步步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中等滨江工贸城市的目标迈进。
由于城市建设起步较迟,当时的城市中心区只有鼓楼南北路这样两条主干道,路面坑坑洼洼,夜间漆黑一片,建筑多为一至三层混凝土结构。
在新旧世纪跨越之际,泰兴拉开了城市建设的篇章,1999年至2002年,围绕“改造一环,建设二环”的目标,我市以鼓楼中心区1.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改造建设为突破口,掀起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改造后的鼓楼中心区,路宽了,楼高了,人流量大了,商业更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市民陈晓明十多年前就在鼓楼街上经商,1996年的时候,他的店铺只有16平方米,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已经翻了百倍。
陈晓明说:
“拆迁的时候,我就发现,应当到这边来,因为这里的商业气氛不一样,2001年装璜的时候有300个平方米,2002年又加了150个平方米,2003年又加了150个平方米,2004年就加了800个平方米,现在大概是1600个平方米左右。
”
根据市委、市政府上世纪90代年初提出的城市建设“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2003起,我市提出了“东进北上”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东部新区3.5平方公里和北部片区2.64平方公里的改造建设。
市建设局副主任科员高流泉说:
“在以鼓楼中心区为核心的城区改造过程中,由于当时规划设计水平不高,部分市民不太理解和支持,再加上原先老城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过分落后,市财力又不能满足建设需要,有些工程只能是分步实施,逐步完善,逐步到位。
而现在我们在新区建设过程中,这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如道路设计时就把所有地下管线、绿化、盲道、公交站台等一并考虑到位,为此减少了重复设计和投资。
”
宁波永大集团是第一批挺进东区建设的外地房产开发单位,从2002年底落户泰兴以来,已先后开发了五期小区建设,第六期正在建设当中。
六年间,永大房产项目总投资10多亿,建筑面积已达到了50万平方米。
宁波永大集团泰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季学峰说:
“这是我们在泰兴在建的第六期工程,当时东区这边比较萧条,这几年我们亲眼看到东区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
如今的东部新区,一幢幢造型别致的住宅楼星罗棋布,楼盘之间,碧水环绕相连,绿化苍翠满目。
绿色、生态、宜居,在过去仅仅是个概念,而今天,人们强烈地感觉到,它们就在自己身边。
丽景园小区居民丁桂英说:
“过去我们在家里的时候,总说这个地方是五里墩,比较差,最有名的地方就是五里墩这个地方,我们总是说,把你送到五里墩,其实现在的五里墩扩建得真不错,从来没有想过五里墩会扩建得这么好。
”
从1992年起的16年间,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入198亿元,城市建成区由4.8平方公里扩至21.15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5.2万人增至23.38万人。
中心区主次干道总长123公里,是1992年的10倍;城区自来水总管长270公里,供水能力9.8万吨/日,分别是1992年的15倍和20倍。
至目前,城区拥有9层以上建筑30座,大型农贸集市(含超市)9座,各类学校30所,医院6家,全民健身点54个,垃圾中转站12个,公共厕所72座,出租车、公交车保有量450辆,人防事业迅速发展壮大,人均占有面积0.27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眼瞅着,咱们这座城市就这样变大了,变高了,变得漂亮了!
30年前,谁又能想到青岛会是今天这样的魅力无限呢?
说实话,我的画笔都快跟不上城市的变化速度了。
”72岁的画家陈林海说起青岛30年的城市建设成就来,尽是感慨和喜悦。
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不断强壮其筋骨、丰满其身姿的必需载体。
3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城市建设者跟这位老画家一起共同描绘城市的外表和内质,只不过他们手中的工具不是画笔,而是砖、是瓦,是水泥钢筋,是铲车吊车,是一幅幅壮丽的规划蓝图。
30年来,在他们的精雕细刻下,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实现了美丽的生长,生长为现代化国际化特质日益明显的大城市,生长为中国东部沿海一颗日益璀璨的明珠。
一组数据可以为这种生长的“美丽”提供坚实的佐证——
城市建设投资由改革开放初期“六五”的2.3亿元锐增至“十五”期间的274亿元,增长了119倍。
1978年到2007年,市区面积由92平方公里增加到1102平方公里,增加近12倍。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7.6%增加到40.01%,增加5.6倍。
人均绿地面积由1.7平方米增加到12.19平方米,增加7.2倍。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由3.5平方米增加到19.6平方米,增加5.6倍。
人均住房面积由3.88平方米增加到23.7平方米,增加6.1倍……
从“带状布局”到“拥湾发展”演进大青岛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的城市空间布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区的扩展而不断地调整,从“带状布局”到“品字格局”,再到现在的“拥湾发展”,一幅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青岛”蓝图日渐清晰。
在1980年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青岛形成了沿胶州湾东岸集中发展,以自然河道划分为南、中、北组团的带状城市格局。
1992年城市行政中心东移后,青岛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以老市区、崂山、黄岛城区构成“品”字形结构,形成了以七区为新城区的大青岛框架。
在1995年实施的城市总规编制中,青岛又提出了以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发展组团的“两点一环”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这一布局,使青岛突破了沿胶州湾东岸集中发展的束缚,迈出了环湾布局的第一步。
进入21世纪后,经过几年的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发挥城市发展空间潜力巨大的优势、重新调整发展布局势在必行。
2007年11月16日,在中共青岛市委十届二次会议上,“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被正式作为未来青岛发展的关键战略而提出。
依据该战略,青岛下一步要实施“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城市框架,打造环胶州湾地区核心圈层,在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可以说,这一全新的城市空间布局切中了青岛未来发展的“要点”,它进一步拓展了青岛科学发展的视野,理清了城市发展与壮大的思路;它进一步挖掘了青岛的资源优势、统筹了城市协调发展的力量;它明确了大青岛拥湾发展的框架战略、强调了城市内涵式发展的目标。
有了这个战略蓝图, 青岛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大投资造就城市基础设施大改善
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正常运行的骨架和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抓住被列为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机遇和相应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使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初期,青岛每年完成的城市建设投资仅为几千万元。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逐年加大,2001年至2007年达到429.98亿元,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通、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等设施建设滞后问题。
自1983年开始,市政府确定每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几件实事,着力解决城市服务功能问题,相继实施了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50年以上供水管网改造、仙家寨水厂扩建等;加快了天然气改造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天然气为主,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为辅的供应格局,燃气普及率达到了100%;加大了供热管网、热电厂建设改造力度,逐步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大型区域供热站为辅,各类洁净能源供热为补充的供热格局,城市热化率增至52%;建成了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场、太原路垃圾转运站等工程,积极推进团岛流域截污、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扩建、楼山河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程,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4.82%。
大剧院、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以及奥帆场馆、滨海公路、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等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在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品位和文化内涵的提升。
城市的交通功能也日趋完善,实现了交通、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同促共赢”。
过去30年特别近十几年来,青岛加快完善市区平面、立体交通网络,组织实施了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建设,相继建成了东西快速路一、二期和杭—鞍快速路,启动了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接线、快速路三期工程建设;完成了香港路、东海路的高标准改造和山东路、辽阳路等30余条城市干道的建设改造;建成了20多座大中型城市立交桥;实施了奥帆场馆和火车站周边20余条道路改造以及过街设施建设等工程。
与此同时,在城市外围,近300公里的滨海公路和一条条通往四面八方的高速公路,拉近了青岛与周边及全国各地的距离;流亭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提高了机场飞行等级和运输保障能力,拉近了青岛与世界的距离。
东部开发、奥运筹备引领两次“造城”高潮
说到青岛的城市建设,就不能回避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东部的大开发。
正是这片区域的开发开启了青岛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建设的大幕,也正是这一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从外观上陡然提升了青岛的对外形象,令世人对青岛刮目相看。
1992年4月,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行政中心东移战略,拉开了东部开发的序幕。
短短几年间,完成了东部新区400余万平方米的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0余亿元,仅地下基础设施就投资30多亿元。
目前,东部已成为青岛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成为青岛最具现代气质的区域。
在东部大开发的引领下,城市外形上的“现代化更替”渐次向北(福州路、山东路两侧及浮山后区域)、向东(崂山东部沿海及海尔路两侧)、向西(东海西路、香港西路两侧)延伸和辐射。
短短十几年时间,青岛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鳞次栉比,青岛的城市知名度也藉此更加蜚声海内外。
2001年青岛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主办城市后,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期。
以奥帆中心为代表的城市地标性建筑相继崛起,以道路、交通、绿化、污水处理等为代表的城市基础设施再次完善提升,青岛的城市建设因此提前了好几年。
也正是这些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成果,推动青岛“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目标的实现,同时在海内外游客心中深深根植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
在这两次城市建设热潮中,住房建设是其澎湃的乐章之一。
也恰恰是住房的快速变迁,为城市的外部形象提升提供了丰满的支撑,同时也极大促进了民生的改善。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由政府主导先后实施的“解困工程”、“棚改工程”、“安居工程”、“两改工程”等,让21.4万户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住房条件不同程度的改善。
1998年至2007年投资142.8亿元建成的963.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又解决了9.92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而更加突出民生关怀的廉租住房保障已使1万多户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居住无忧。
而肇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商品房开发热潮,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城市住房更大范围的现代化更替。
统计显示,青岛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由1978年的3.88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23.73平方米,住房条件极大改善,“住有所居”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多年来,青岛还在“城乡一体推进”的原则下,加快市郊中心城区、区市驻地和重点镇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投入。
至2007年底,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0.7%,农村城市化水平达到49%,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目前五个县级市平均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6万,初步达到中等城市水平。
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升
30年来,青岛在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进程中,坚持把良好的外部景观、独特的文化空间、鲜明的城市风格、和谐的生存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全面提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
多年来,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环保模范城、文明城和奥筹工作,青岛不断加大对市容环境、道路交通、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广泛开展绿色社区活动,积极实施“五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工程,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极大改善,“南北差距”日趋缩小。
以创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试点城市和建设生态市为目标,青岛近年来大力推进市区山头公园、生态林地、小区庭院和道路绿化建设,构建起“山、林、河、路、院”全方位立体城市绿化体系。
青岛还投资10余亿元对大村河、李村河、张村河、楼山河等城市河道实施了以截污、清淤、砌筑、绿化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河道流域周边生态环境,优化了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体系。
青岛还特别加强了对城市风貌区的保护,将城市重要的风貌街区、重点建筑进行了统一规划,划定了“一城九区”88个点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并对确定的9个历史街区及保护建筑周边范围,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对建筑、街道、围墙、小品、环境以及视线走廊等进行了全面详尽的保护规划。
时间裹挟着光影,一晃三十年。
每一页都尘封着天门城市建设的沧海桑田,每一页都见证着天门向着建设宜居的现代文明都市的跨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天门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从修修补补到大开发大建设的嬗变。
天门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从1978年的仅几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增加到25万。
如今,一座具有水乡园林特色的天门新城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夯实基础打造宜居城市
改革开放三十年,天门市历任市领导和城市建设者们始终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
八十年代,天门仅有的陆羽大道、人民大道、钟惺大道三条主干道,连接城区与乡镇的几条路口也非常狭小。
1987年,市政府启动了“五口四道”工程,打通了通向近郊的天黄、天横、天岳、天皂、天卢“五口”,拓宽了城区内的人民大道、鸿渐路、胜利二路、四牌楼路四条主干道。
2003年以后,天门城市道路建设进入发展高峰期,市政府共投入资金3亿余元,先后新建、扩建了陆羽大道、汉北路、钟惺大道等城市主干道;高标准完成了开发区汉北路、西湖路、中心路、天门路、汇桥大道、南洋大道和创业大道的建设;开辟了天门新城内的西湖路、公旺大街、中山大街;刷黑了陆羽大道、人民大道、东湖路、天岳路等城市主干道;完成了旧城区百花路、四牌楼街、西寺路、文学泉路、元春街等主次干道的升级改造,拉通了“断头路”,改造了后壕;重点对老城区的小街小巷进行了建设改造,建成了一条条便民通道。
目前,我市已形成“陆羽大道——汉北路——钟惺大道——东湖路”老城区内环线,正在开工建设竟东路,逐步形成“环北大道——竟东路——健康大道——西环线”打造城市外环线。
随着武荆高速、随岳高速、天仙一级公路、长荆铁路等过境道路的全线通车,我市作为江汉平原中部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越发凸显。
我市于1995年11月正式开通城区公交线路。
2005年,已有车辆实行统一更换。
2006年1月,90辆新公共汽车正式投入营运,5条公交线路以全新的面貌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优质便捷服务。
1979年,我市城区水厂为泊船取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供2000立方米生产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1984年,市政府选址在汉北桥附近的江家河口征地建设第一水厂,经过三期工程建设,到2004年形成了日供水5万吨的规模。
市政府又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投资1。
2亿元,引进武汉凯迪水务公司筹建第二水厂,从汉江岳口段引水到中心城区,设计日供水总规模20万吨。
2006年8月8日二水厂一期工程建成通水,日供水能力10万吨,全面提升了中心城区和岳口镇30万居民的饮水质量。
燃气是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能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我市的供气事业起步于1988年。
2005年,天门市设计年供气量为876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工程正式启动,整个工程由中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分二期建设。
2005年12月28日设立在城区北郊的天然气门站,实现首批点火通气,108户用上了环保、经济的天然气。
截至目前,建成管网可覆盖市场居民用户8200户,年供气量10000吨,燃气普及率达75%。
绿化美化提升城市品位
园林绿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美丽风景,而且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天门市坚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开展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我市首先深入开展了城区绿化工程,点线面结合,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点”上,重点实施了西湖小游园、实验高中转角、市政府门前等街景绿化;“线”上,就是营造以街道、主干公路、城市出入口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的通道绿化;“面”上,就是积极推进全民绿化氛围。
近年来,全市逐步形成了以陆羽广场、西湖公园、竟陵广场为重点的城市绿化“亮点”;以陆羽大道、汉北路、钟惺大道、汇侨大道、天岳路等主干街道组成的绿化框架;以电信公司、人信·城市花园、天门新城等居民区为主的庭院绿化,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景、乔灌木相结合、常绿和落叶相结合的城市园林景观,达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绿化效果。
仅2007年、2008年政府就先后投资3280万元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两年新增绿地面积达38万㎡。
目前,城市绿化基本形成了以河渠绿化为外围,以路网绿化为骨架,以庭院绿化为依托,以街头绿化为点缀,以广场绿化为重点的立体绿化体系。
公园、广场不仅是市居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展示自我、吸引游客的重要窗口。
市政府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建设公园、广场,着力塑造亮点工程。
1995年新建陆羽公园,以原西湖为依托,以陆羽在竟陵的生活轨迹为径,以陆羽纷繁多彩的社会名胜为纬,打造了一个陆羽文化群落,供本市百万人民和中外游客游览参观和休息娱乐。
2002年新建陆羽广场,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采用古典园林对称与现代造景共相结合的手法,建成一个集文化娱乐、观光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成为了天门最大的城市客厅。
期间,还新建了迎宾广场,完成了东湖公园的改造建设、陆羽公园的配套建设。
天门城区现有公园2座(陆羽公园、东湖公园)、广场3个(陆羽广场、迎宾广场、竟陵广场),占地面积近100公顷,组成内容丰富多彩,建筑风格各有千秋,随处透露出底蕴丰厚的城市文化和水乡园林的城市特色。
统筹推进旧城新区争辉
过去的天门,城镇化率低,城区房屋破旧,路面破损,“脏、乱、差、堵”突出。
为了体现城市特色,扩大城市规模,市政府制定了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统筹推进的城区发展方略。
面对资金不足、改造任务重等困难,市政府大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实行旧城改造与商业项目开发、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办法。
拆除天门商场、天门宾馆,兴建宝安商城、罗马商城服务一条街;利用城中村闲置地进行招商,引进外资兴建中百仓储、北辰商业广场;利用塑料花厂、农配厂、农机厂等改制企业用地和存量土地进行房产综合开发,新建了农机小区、鼎丰花园、西湖苑、君馨花园、西山房产等一批高档商住小区。
改造后的老城区,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座座住宅小区整洁漂亮。
2005年,市政府规划建设了我市目前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天门新城”。
整个规划设计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85。
6公顷。
建成后的天门新城将是一个集居住、商贸、教育、休闲于一体,各种功能齐全的“城中城”。
随后,华泰商贸城、香榭金廷、冠南·景林春天等一批批新型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建筑风格独特,造型新颖,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门“水乡园林”的城市特点。
如今的天门,魅力四射,光彩照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的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日趋合理,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凸现。
今日天门,旧城改造日新月异,新城开发突飞猛进,一个又一个品牌群落迅速崛起,成为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人居福地,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描绘的那样,“竟陵烟月胜吴天”。
(
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汇聚地和交流中心,城市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30年,是高青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30年,也是高青城市建设大发展的30年。
30年前,县城建成区只有几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足万人,如今已“长”大到11.4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长到6万人;城区主次干道总长由4公里增长到现在的76公里,从尘土飞扬的几条沙子路发展到今天“九纵五横”的棋盘式格局;从村镇式的小县城发展到今天供水、供热、供气、公交、公共娱乐场所等设施、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
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0年巨变,有力验证了这一辩证关系。
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每一个熟悉高青历史的人在感慨万千的同时,都会深深地体会到高青的变化就是一部高青城建发展史,高青城建发展史就是高青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路在延伸:
构筑城市框架
道路作为城市的血脉,是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在城市建设上,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牢牢贯彻了这一准则,他们把城区道路建设为作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带动点,坚持一年一大步,一年一个台阶。
“走柏油路,住高楼房”,这曾经是几代高青人的梦想,而今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
79岁的赵德良在县城生活了52年,在他的眼中,城区条条大路的不断建成通车最能代表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记得70年代末时,我们家就住在现在的青城路附近,那时所谓的县城仅仅是限于县委、县政府办公地点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城区内没有一条像样的柏油路,且多数从路头一眼望过去就看到了路尾,都处都是狭窄的沙子路,尘土飞扬。
整个县城被外地人戏称为‘一条马路东西通,一个喇叭全县听,一盏电灯亮全城’。
”
在高青城区道路建设史上,1990年可谓是一座里程牌。
当时,县城已有的城区道路各自独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路网,行路难、制约对外沟通的问题不言而喻,已成为阻碍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我县决定首先实施中心路拓宽工程,并以此为带动不断加快城区道路建设步伐。
1990年4月5日,中心路拓宽工程正式开工,历时近5个月,完成了长1260米、宽35米的中心路拓宽工程,自此高青县城拥有了第一条三块板道路断面形式、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标准道路。
之后清河路改路、北环路改造、青城路外延等项目相断实施。
到1998年,我县已建成东西走向的清河路、高苑路、青城路、黄河路、北环路和南北走向的芦湖路、中心路、文化路、齐东路、青苑路、唐北路、西环路等12条城区道路。
1999年,以黄河路改造为标志,我县又掀开了城区道路建设的新篇章,使城区道路质量从整体上明显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城市强,则经济强;城市有竞争力,区域经济就有竞争力。
高青的决策者充分认识到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在城市的发展战略上,我县坚持走规划先行、特色发展之路。
2008年成为我县城市建设大突破、大发展的一年,今年我县组织实施了芦湖路南段、青城路改造、清河路西段等10余项城建工程。
建成后的芦湖路已成为我县城市发展的中轴线,并为南部新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北支新河大桥连接芦湖路,横跨南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西外环、南外环道路修建稳步推进,县城框架更加科学合理。
青城路改造更成为我县城区道路建设史上可圈可点的“得意之作”,如今的青城路夜景迷人,已成为县城集购物、餐饮、游览、休闲为一体的标志性地段。
而这些只是高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
道路无言,却是一部历史,书写着城市的过去和未来,承载着城市的希冀与梦想,讲述着建设者的艰辛与欢畅。
楼在增高:
完善城市功能
说起城市的发展变化,老百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建设 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