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技能讲义.docx
- 文档编号:6270377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65.79KB
师范技能讲义.docx
《师范技能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技能讲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范技能讲义
《师范技能》讲义B
一、现代教育理论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实践,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的首要基本特征;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3)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标杆;
4)现代教育的科学性----a.教育的基本的内容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包括自然科学教育、社会
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叫。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科学知识的传递,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及科学信念的培养。
b.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和个人主观意志的束缚。
5)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6)现代教育的国际性-----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理解的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7)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2.什么是教育的国际化?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催生了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化也称为全球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或多元化教育,它强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休戚与共的关系,各国之间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关注全球问题的解决。
具体内容包括:
a.了解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文明、社会准则和生活方式;
b.认识各国和各民族间日益增大的全球范围的相互依赖;
c.理解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
d.既认识个人、社会集团和国家各自的权利,有认识相互承担的责任;
e.各级各类教育应具有国际的内容和全球的视野;
f.个人愿意参加与解决所属社区、国家和整个世界的问题。
3.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教育部提出,我国将从三个方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一是在学校中普及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二是推进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三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以此为平台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教育信息化主要有一下特征:
a.教材多媒体化;
b.资源全球化;
c.教学个性化;
d.学习自主化;
e.任务合作化;
f.环境虚拟化;
g.管理自动化。
4.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一下方面:
a.思想品德教育;
b.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c.身体素质教育;
d.审美素质教育;
e.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f.生活技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二是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关
系;三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5.什么是课程?
课程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而言,课程就是学科,即指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等),或者是指学校
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进程等的总和;广义而言,课程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各门学科、
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影响所获得经验的总和。
现代课程改革基本上是立足于广义的课程概念而
言的。
课程的主要形式通常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的总体规划的
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编定的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是学科教材编写、学科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
基本依据,是教材、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结构有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6.什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之为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它是指在学校情景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和计划内的课外活动,它是课程结构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
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等,内容通常包括学校的物理环境构成的物质文化、学校及班级中长期形成的规范、规章等制度文化和学校生活中各种人际关系交往所形成的观念文化。
隐形课程具有涉及范围广、影响持久等特点,其作用日益被人们重视。
7.国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的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要突出以下几个要点:
a.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b.它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c.学生学习结果、行为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
d.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开发者,及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
e.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8.什么是Ebbinghaus遗忘曲线?
什么是Pygmalion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Effect)”或“期待效应”。
:
“说
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
9.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家庭的配合,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
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等。
具体说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一些情况等。
第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有着自己的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有着自己独立人格和思想感情,是身心正处在发展中、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人。
第三,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学生在知识、经验、能力、品德等方面的不断提高,他们会逐渐倾向于摆脱教师的具体指导,因此,教师的指导也要逐渐地有具体指导转变为更高层次的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指导
第四,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第五,建立合理的教师威信。
教师权威和威信的建立,关键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根本途径是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这样才能密切师生关系的同时,建立教师的权威和威信。
有四种基本因素影响教师的权威和威信:
a.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
b.教师的人格魅力;
c.教师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d.教师对评价手段的恰当、合理的应用。
二、教学实践
1.教学的含义?
无论中外,“教”的基本含义都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都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义就是传授和学习。
从教学的本质特点出发,我们认为所谓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育和教学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教育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
它可指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如它可指教育内容方面,也可指教育实施途径方面等。
而教学只是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2.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本质上它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又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活动,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a.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b.教学过程是以接受间接经验(主要是教材)为主的认识过程;
c.教学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输出和输入。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根据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特殊规律形成的,是围绕学生认识活动分步骤、分阶段进行的。
所以,教学阶段是以教学规律为依据,以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为出发点。
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六个密切联系的阶段:
一,引起求知欲;二,感知教材;三,理解教材(中心环节);四,巩固知识;五,运用知识;六,检查效果。
*3.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一个互相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研究教学的基本环节,对各个环节提出质量要求。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学工作一般包括: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几个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前者又叫课程决策,后者又叫教学决策。
教学设计可由教学设计专业工作者或教学专家来进行,如为教学系统编制成套教学材料的人,他们又被称为课程开发者;也可由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来承担,他们往往把教学设计作为自己备课和授课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步骤通常如下:
a.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b.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
c.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状态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d.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e.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即平时所说的练习设计);
f.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主要指测试及评分。
上述步骤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我们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教学目标);第二,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打算如何进行这种学习(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第三,在进行这种学习时,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4.教师备课都要备些什么?
1)备课的“三备”
A.备内容:
a.“五吃透”:
吃透教材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的整体结构和主要线索、纵横联系;
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只是体系,重组加工教学内容;
吃透教材适应学生多层次需求的内涵;
吃透教材的育人因素;
吃透素质教育对教学的要求。
b.“七把握”:
把握知识的点、线、面;
把握重点、难点、训练点;
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密度;
把握知识、情感、德育、能力目标;
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解决“学会”的问题;
把握情感激发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把握思维的展开点,解决“学会”的问题。
B.备学生---“六清”:
知识底数清、认知心理清、学习态度清、可接受教育程度清、环境影响清和总体、个体情况清
C.备教法---灵活有效:
今天的教学内容,80%以上都是方法,因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废除“注入式”,倡导“启发式”。
2)备课的“三写”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单元)计划
C.课时计划(教案)
怎样才能备好课?
A.钻研教材
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参考书
d.钻研教材的三个阶段-----懂、透、化
B.了解学生
C.考虑教法
D.准备教具
*5.如何编写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教学计划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训练目的,经过运筹谋划做出的具体安排,是有秩序地实施教学的依据。
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学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部署、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学计划通常有如下三种类型: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A.学期教学计划应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一、标题;
二、本学期所承担的教学任务;
三、对所任教班级该学科现状的分析;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五、各教学单元(或章节)的重点训练项目的内容、要求与安排;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
七、作业(作文)内容、次数安排;
八、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的安排;
九、教学改革的方向、措施。
B.单元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单元所包含的课题篇目;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单元教学的整体构想;
五、单元愿教学课时安排;
六、单元教学过程。
*C.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课时教学计划又称教案,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对一次课(两节课)进行的总体
设计。
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课题
二、教学目标----一要紧扣基本功训练重点;二要针对具体课题和学生实际;三要明确而具体
三、教学时数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等);
六、课内外作业及处理方式
D.好教案的标准:
一、按这个教案上课,师生都感到舒服,没有压力;
二、能增加师生间的相互的了解;
三、明确此前已学过什么;
四、本课主要要学习什么;
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学得最好;
六、能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直觉、灵感、动机、兴趣、文化需求、甚至乐感等等;
七、在课堂上进行最有效的活动;
八、使学生信服的确值得学习这些东西;
九、教师能主动作出决策,有正确的判断;
十、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一、教师有“随机应变”的空间。
E.写好教案的步骤是:
一、全面分析学生情况;
二、决定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
三、明确这课书主要应做什么事;
四、从确定学生应如何学来确定教师应如何教;
五、利用什么教学资源、教具等;
六、确定灵活运用何种多样化教学手段;
七、具体写出教案;
八、确定教师自己在执行此教案中有什么“规矩”和“自由”。
6.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如何上好新授课、复习课或练习课?
如何上好公开课?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也可以理解为一节课的操作程序。
课的一般结构为: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一堂好课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a.目的明确:
向学生传授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
b.内容正确:
内容正确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
c.方法恰当
d.表达清晰:
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抑扬顿挫,语流速度要适中,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
e.组织严密:
是指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教学速度要适中,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前后衔接、时间分配要合理,对偶发事件善于机智而妥善地处理,使整个教学进程详略得当、有条不紊。
f.积极性高
g.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新课:
a.要在研究整章节的基础上,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准确把握知识再知识体系中的前后联系;
b.要熟知该知识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形式、常见题型;
c.要为学生的后继学习考虑。
复习课:
a.正确对待复习-----复习课的特点之一就是“理”,特点之二是“通”;
b.明确复习目标----复习目标对复习课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作用;
c.优化复习方法;
d.让学生称为梳理知识的主人。
练习课:
a.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练习内容,并对练习进行科学的设计;
b.练习要有层次----从练习的难度分,有巩固练习、发展练习、综合性练习及技能技巧练习;
c.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d.要合理安排练习的份量和练习时间;
e.练习要有针对性;
f.每次练习,都必须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练习习惯。
公开课:
A.选定上课内容
B.确定教学模式
C.设计教学活动
D.挖掘课程资源
E.制作课件,制作课件应不求华丽精美,只求有效实用
F.试讲与修改教学设计
G.上公开课:
带齐资料、调试好电脑,着装;提前到教室;上课特别注意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不要过于关注时间,实在讲不完,也可以讲到某个部分暂告一个段落。
H.评课
I.总结
7.课堂提问、课堂用语、板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提问:
a.不要不假思索,简单问答;
b.不要先点人名,后提问题;
c.不要不辨难易,不看对象;
d.不要假借提问,实行惩罚。
课堂用语:
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和启发性
板书设计:
简化内容,抓住关键;文字归纳,形象图解
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
(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再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效果等。
8.课外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试卷分析和教学反思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使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他们做好课外作业;
b.对学习差的学生和因故缺课的学生进行具体帮助,必要时给他们补课;
c.培养优秀的学生,对他们做个别指导,布置补充作业,介绍优秀读物,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
d.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与学习态度的教育,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e.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原则与要求:
a.紧扣课堂教学内容,落实教学重点、难点的练习;
b.形式灵活多样,精当、实用;
c.难度、份量适中;
d.把握好下课前布置作业的时间;
e.作业批改符号、缩略语和格式正确、统一;
f.批语简明,针对性强,书写规范;
g.做好批改记录;
h.批改后及时讲评作业。
试卷分析应做到“一查、二统、三找、四改”:
a.一查:
查考试的目的、知识范围,新旧题型,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或能力,题目难易分布及所占比例等;
b.二统:
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出每一大题全对全错人数,每一答题的得分情况,从中了解学生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按分数段统计学生人数;
c.三找:
即找出学生出现知识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
试卷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个别问题又出现在哪些学生身上,是概念法则不清,还是计算能力薄弱,是单项知识没掌握,还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引起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到底,是学生方面的问题还是教师方面的问题;
就学生方面来说,使学生智力因素引起的还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是基础知识不牢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就老师方面来看,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驾驭教材能力不强,还是教学方法不当或者是工作态度不好,责任感欠强等等。
d.四改:
即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再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称为专家型教师。
9.教学媒体,多媒体与课件制作,常见软件
传统教学媒体有语言、印刷材料、实物模型、标本等;现代教学媒体有收音机、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电视、电影、电子书、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把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能力的技术,应用于教学上,改变信息的包装形式,在计算机上利用媒体开发工具把图、文、声、像集成在一起,做成教学软件,以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就是“多媒体课件”。
制作课件常用的软件有:
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
10.英语测试的分类
1)按测试目的,英语测试有学业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和禀赋测试。
学业成绩测试(AchievementTest)用以检查学生在一个教学阶段里的学习成绩,包括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对所学的语言材料掌握情况。
它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依据大纲进行评价。
学校的考试一般都属于这一类,觉的有期中、期末考试。
尽管由于各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不尽相同,很难采用统一的形式、统一的标准,但是目前也仍然进行了大量的统考。
水平测试(ProficiencyTest)的目的在于测量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水平。
它不依据教学大纲,而根据一定的要求全面检查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掌握语言知识的水平。
TOEFL(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和我国的水平考试(EnglishProficiencyTest)都属此类。
有的水平测试对考生的年龄、学历、就学地点等不作统一的要求,只针对考生的未来需要而对考生进行现有水平的全面考查。
诊断测试(DiagnosticTest)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既往的英语学习情况,从而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今后的教学。
摸底考试、单元测验、随堂考查、考前测验等都属于此类。
禀赋测试(AptitudeTest)用以预测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天资和潜在的能力和素质。
这种测试也称为“能力倾向测试”。
通过这种测试可以推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我国进行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也含有此类试题。
禀赋测试的内容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识别语音符号能力;
b.感知语法能力;
c.机械记忆能力;
d.归纳能力;
e.语言分析能力;
f.词汇能力。
利用禀赋测试的结果和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程度”以及学生的主要学科成绩共同测量学生的能力倾向,可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2)按测试手段,英语测试有口试和笔试两种
3)根据测试的评分标准,英语测试可分为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
11.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以了解对象适应未来需要为目的的评价为目的的评价是诊断性评价;
以了解对象在一活动中的进展情况为目的的评价为形成性评价;
以了解对象完成一活动的结果为目的的称为总结性或终结性评价。
三、职业素质
1.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名优秀的、成功的教师的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范 技能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