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 文档编号:6265105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268.67KB
地铁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地铁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编号:
хххх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хххх年хх月хх日发布хххх年хх月хх日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明挖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在地下空间分段施工,作业条件差,施工工序多,工序转换频繁,需开展严格流水作业,主体结构施工是车站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满足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取明挖顺作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2.作业准备
2.1.施工技术部负责技术方案制定,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监督检查和指导,工程试验,施工测量、检测及监测等工作。
2.2.安全质量部负责施工过程安全与质量检查及监督等管理工作。
2.3.物资设备部负责物资、设备供应和进场检查、验收;负责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等管理工作。
2.4.主体结构作业队负责实施。
3.技术要求
3.1.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经监理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复核。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
3.2.对围护结构表面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包括凿毛找平等,使防水卷材铺贴面达到防水板铺设要求。
3.3.作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并对侧墙、立柱、顶(楼)板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审批准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
3.4.提前进行防水材料、钢筋等物资的进料及检验工作。
3.5.对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6.根据施工进度适时安排劳动力、机械设备以及物资材料进场。
3.7.做好应急等物资准备工作。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车站主体施工流程详见《车站施工流程图》。
车站施工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垫层施工
5.1.1.垫层浇筑前及结构施工期间,将地下水位控制到垫层底以下0.5m。
并注意井管的保护。
5.1.2.灌注前认真检查、核对接地网线。
采用商品砼泵送入模,振捣密实,分段对称连续浇注。
5.1.3.因为底板直接在已做好的垫层上施工,所以为给底板施工创造条件,在垫层施工时注意:
机械开挖尽量一次成型,避免二次开挖扰动原状地基,增加回填数量和施工难度。
垫层向底板施工分段外延伸2.0m以上。
5.1.4.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垫层施工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收面、养生,确保垫层面无蜂窝、麻面、裂缝。
5.2.底板施工
5.2.1.车站底板、部分边墙紧随垫层、底板防水层之后施工。
5.2.2.车站底板、部分侧墙施工:
钢筋在地面加工制作好后,吊入基坑内绑扎,焊接质量和搭接长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制作安装好的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安装堵头模板及部分侧墙模板(如图5-2)、各种预埋件、预留孔;并经检查、核对无误后浇注底板砼。
采用商品砼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分层、分段对称连续浇注。
5.3.侧墙施工
5.3.1.找平层施工
⑴先对围护结构渗漏进行认真堵漏或引排处理,同时施作侧墙防水层,满足要求后施工。
⑵车站设计为全包防水,为保护防水板,在围护结构内表面作砂浆找平层。
5.3.2.侧墙施工
⑴钢筋在地面加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安装完之后安装模板。
⑵侧墙可采用钢模板或胶合板,局部采用木模配套,根据一次浇筑的范围进行拼接,采用在模板内侧加斜撑的方法或利用满堂红脚手架对口支撑进行加固。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斜支撑。
模板与支架系统进行受力检算,确保支撑系统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侧模内侧斜撑支撑示意图
侧模满堂红脚手架对口支撑示意图
⑶盾构与端墙接口处的预留孔模板与支架体系。
⑷在施工接缝处设立快易收口网而形成粗糙表面,无须凿毛。
收口网设立要牢固,避免因超重物挤压损坏;
⑸泵送砼入模,分层分段对称浇注至设计标高。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保证侧墙砼振捣密实。
5.4.结构立柱施工
⑴在结构底板或楼板施工完后进行结构立柱施工。
⑵钢筋在地面加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安装完之后安装模板。
盾构与端墙接口处的预留孔模板与支架体系示意图
⑶立柱模板可采用胶合板拼装,龙门吊配合人工进行立模;模板支撑是利用四个方向事先做好的混凝土地锚和混凝土蹬脚分别固定钢丝绳缆风和钢管斜撑,并和模型紧密连接保证模型稳定。
⑷泵送砼入模,分层连续浇注至设计标高。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保证砼密实。
柱模支撑示意图
5.5.楼(顶)板、梁施工
⑴钢筋在地面加工,在基坑内绑扎,钢筋安装完之后安装模板。
⑵楼(顶)板、梁模板与支架系统
板梁模采用在方木上铺胶合板,利用满堂红钢管支架支撑,(如图5-4)模板与支架系统进行受力验算,确保支撑系统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
为了保证结构净空高度,在板、梁立模的时候将立模标高提高2cm作为板预留沉降量,并沿纵向和横向设置预留上拱度,规范规定起拱高度宜为跨度1/1000~3/1000,具体起拱值根据不同跨度和现场情况可稍做调整。
模型按设计预留上拱度,支架在顶板达到设计和规范强度后拆除,避免板体产生下垂、开裂,施工中,对支撑系统所用的钢管、木材、脚手架质量经常进行检查,有质量隐患的及时修补或淘汰。
⑶采用泵送砼,分层分段对称浇注。
顶(中)板砼终凝之前做好压实、提浆、抹面工作。
⑷对于浇注后的中空楼板,由于中空面积较大,在楼板达到设计强度、拆除钢支撑之前,采取在中空部位增设临时钢管支撑的办法来保证楼板不被损坏。
5.6.盾构钢环板安装
⑴车站与盾构区间隧道接口部位的盾构进出洞部位,在端墙内预埋盾构钢环板,在结构端墙施工时一并安装。
⑵盾构钢环下井前在地面预拼装,检验钢环的加工精度及焊接质量,并校正盾构圆环。
为了保证洞门的刚性,在车站内墙中预埋2环80根Φ12钢筋,每根钢筋锚固长度为420mm,环向间隔9度预埋一根。
盾构环经检查验收满足要求后再用于施工。
⑶在盾构井结构单元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盾构井端墙上进行盾构环位置的精确放样,伴随端头井侧墙结构混凝土模板工程的施工,根据放样位置,将加工好的盾构环分片用吊机依次下放入工作井,分段栓接拼装成环。
⑷拼装完成的盾构钢环与结构混凝土模板固定牢靠,复测安装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进行侧墙混凝土浇筑,埋入侧墙混凝土结构。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采取麻布堵塞等措施防止浆液进入载丝螺孔内。
⑸盾构机进出洞前,在预埋好的环板上依次安装环形密封橡胶带、固定环板及扇形压板,最后拧紧螺栓。
5.7.内部结构施工
5.7.1.站台板施工
站台施工板安排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之后进行。
站台板结构采用分段分部施工,施工分段根据变形缝、沉降缝等的设置而定。
第一部分为支撑墙施工,第二部分为板体施工。
⑴结构钢筋加工在加工房内按设计加工成型,运送至现场绑扎,支撑墙与站台板连接的预埋钢筋采用焊接。
⑵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局部采用木模配套。
支撑体系采用可调式碗扣支架,墙体加固使用穿墙螺栓。
⑶采用混凝土输送泵灌注入模,设专人捣固。
板面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压实、抹面,终凝后用湿麻袋覆盖,定时洒水养护。
5.7.2.电梯井、砼结构风管及楼、扶梯施工
车站内电梯井、砼结构风管、楼梯和扶梯安排在主体结构施工完后组织施工,其施工方法与主体结构施工相同。
楼梯施工时需注意:
浇注踏步砼时须从底部向上逐层施工。
5.8.杂散电流防护施工
5.8.1.底板、中板、顶板及内衬墙每个横断面的表层钢筋均按设计焊接,对于三层车站,每个横断面焊点12个。
对于两层车站,每个横断面焊点为8个。
杂散电流横向焊点分布图
5.8.2.横向钢筋保证电气连续,有搭接的钢筋均进行搭接焊。
5.8.3.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圈的焊接要求:
⑴底板、中板、顶板、内衬墙(或现浇墙)内表层的纵向钢筋每隔5米与表层横向钢筋圈焊接。
⑵在伸缩缝两侧第一排横向钢筋与底板、中板、顶板、内衬墙(或现浇墙)的所有纵向钢筋焊接。
5.8.4.底板、中板、顶板、内衬墙(或现浇墙)的所有纵向钢筋的搭接处均焊接。
5.8.5.凡涉及到地铁车站中板开孔,风道、人行通道在结构墙开孔,钢筋焊接要求如下:
⑴围绕孔洞的内外层(或上下层)纵向、横向钢筋在交叉点均焊接,围绕孔洞形成钢筋环。
在内外层(或上下层)钢筋环的四角处,通过在内外层(或上下层)钢筋环的联络钢筋与在内外层(或上下层)钢筋环焊接,将两个钢筋环焊接起来。
⑵与钢筋环相交的横向、纵向钢筋(如中板中的横向、纵向钢筋,结构墙内的纵向钢筋、竖筋,人行通道内水平筋等)均与钢筋环焊接。
5.8.6.在左右线路中线下方分别选两根底板表层纵向钢筋与所有底板横向钢筋焊接,形成排流条。
5.8.7.车站结构伸缩缝通过填充材料使缝两侧钢筋实现绝缘。
在每处伸缩缝的侧墙共设4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采用50mm×5mm扁铜并与侧墙内两根纵向钢筋焊接,扁铜墙外部分打直径14mm的孔,并在打孔处安装螺栓、螺母、垫圈,用95m2铜绞线将伸缩缝两侧连接端子连接。
铜绞线长度为两连接端子距离加80mm。
5.8.8.与盾构区间接口:
在端头井处,内衬墙中的纵向钢筋通过端头井的侧墙及端墙的水平筋与圆洞门的钢环(或钢环锚筋)相焊,顶板、中板、底板中的纵向钢筋应通过端头井端墙中竖向钢筋相焊后与洞门中的钢环(或钢环锚筋)相焊,端头井端墙中的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相焊后与洞门中的钢环(或钢环锚筋)相焊,端头井端墙中的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采用丁字焊接。
5.8.9.在车站和盾构区间连接处,在车站侧上下行分别设置连接端子,用于盾构区间两端车站连接排流电缆用。
5.8.10.所有连接端子采用紫铜,并且与结构钢筋采用热焊法焊接。
在安装、连接完毕后,用沥青将连接端子及测量端子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部分全部涂抹。
5.9.模板与支架施工技术措施
5.9.1.底板、底梁模板安装
⑴底板、底梁与集水井在做好的素砼垫层上做防水层后作为底模,绑扎底板钢筋浇筑底板混凝土。
⑵底梁与集水井的外侧模采用砖砌模,集水井的内侧模采用18mm厚竹胶板,钢管支架对口支撑。
⑶在施工接缝处设立快易收口网而形成粗糙表面,下次砼灌注前将砼表面清理干净,无需凿毛,施工中防止重物将快易收口网压坏。
5.9.2.结构柱模板与支架安装
⑴在柱筋绑扎好后,开始结构柱模板施工。
⑵柱模板安装前,应确定柱中心及垂直方向做四个点做标记,并延长放出保护点。
⑶在底板或中层板与柱施工缝留设位置,准确放样定出侧墙模板边线和+200mm控制线,采用表面经刨床加工过的方木留设接茬。
方木内侧面安设做到光滑顺直,接缝位置采用扒钉连接,用内顶外撑法准确牢固固定,以保证模板根部可以与施工缝位置的接茬混凝土相密贴。
⑷结构板施工时,在柱外侧预埋Φ28mm的锚固钢筋(埋深30cm),在锚固钢筋与模板之间夹塞100mm×100mm的方木,以确保柱结构位置及几何尺寸的准确。
⑸模板事先在地面预拼装并编号,人工配合吊车或龙门吊按预拼装次序编号安装模板。
⑹按施工设计位置安装柱箍,拉紧对拉螺栓,并架立钢管支架。
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模板标高、几何尺寸的准确性。
⑺柱模安装好后,校核其轴线、垂直度以及几何尺寸无误后,将其支撑牢固,浇捣柱砼,然后进行梁板模的安装,安装时要特别注意梁柱的各个节点处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的准确性。
5.9.3.侧墙模板与支架安装
⑴侧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彻底清理施工缝,随后进行侧墙立模施工,按预定的施工单元进行。
⑵侧模安装施工顺序:
钢筋绑扎→侧墙模板→横竖靠带→压檩(局部架设槽钢并与预埋钢筋焊接)→安装支撑系统→浇筑侧墙混凝土→拆部分侧墙模板→混凝土养护。
⑶侧墙模板安装前,严格测量定出模板边线和+200mm控制线,并弹出墨线。
⑷结构板施工时,在侧墙外侧预埋Φ28的锚固钢筋(埋深30cm),在锚固钢筋与模板之间夹塞100×100mm的方木,以确保柱结构位置、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模板底部牢靠。
⑸模板事先在地面预拼装并编号,人工配合吊车或龙门吊按预拼装次序编号安装模板。
⑹按模板与支架施工设计安装横带和竖带,以及搭设支架并紧固。
⑺为防止模板上浮,采取:
①在模板顶部用钢管或木枋顶在上层的基坑支护钢支撑上,防止模板上浮;②在模板底部焊钢筋作为模板压脚处理防止模板上浮。
⑻模板与车站主体围护结构之间按一定的间距梅花型设置定位短撑,按外顶内撑法支立,内外排墙筋设拉结筋联系为整体,并注意对防水板的保护。
车站施工有严格防水要求,侧板为单边支模,不能采用穿墙螺杆,为了保证侧壁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在侧壁内用Φ16钢筋设置限位拉筋,防水层一端端面焊钢板以防刺穿防水层。
在模板顶部采用硬木支撑。
⑼模板支立完成以后进行校模,调整垂直度偏差至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按一定的间距对支撑系统进行水平面内和铅垂面内剪刀撑加固,确保模板及支架系统的稳定性。
⑽在底板或中板与侧墙施工缝留设位置,准确放样定出侧墙模板边线,采用表面经刨床加工过的方木留设接茬。
方木内侧面安设做到光滑顺直,接缝位置采用扒钉连接,用内顶外撑法准确牢固固定,局部焊短钢筋限位,以保证后期侧墙模板支立时,模板根部可以与施工缝位置的接茬混凝土相密贴。
⑾在施工接缝处设立快易收口网而形成粗糙表面,下次砼灌注前将砼表面清理干净,无需凿毛,施工中防止重物将快易收口网压坏。
5.9.4.梁模板与支架安装
⑴梁模采用竹胶板,支架采用钢管支架。
⑵在柱头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线,安装柱头模板。
⑶梁底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梁的起拱高度按规范施工。
可参照板模板的方法施工。
⑷梁下设两层木枋作为靠带,底下设支架与板的支架同时架立,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形式。
可参照板模板支架的方法施工。
⑸梁侧模板:
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可参照侧墙模板与支架的架立方法施工。
⑹在施工接缝处设立快易收口网而形成粗糙表面,下次砼灌注前将砼表面清理干净,无需凿毛,施工中防止重物将快易收口网压坏。
5.9.5.楼(顶)板模板与支架安装
⑴模板采用胶合板,支架采用满堂红钢管支架。
⑵施工顺序:
搭设板模板的支架、木枋靠带→搭设板模板→楼板钢筋绑扎→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板。
⑶搭设支架前下层板上设方木做为支架垫板。
搭设支架前必须首先检查钢管、扣件等材料的状况,对损坏严重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
支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给定的间距和形式按要求搭设。
支架两端设托撑,底托、顶托旋出丝扣的长度不超过35cm,以防失稳。
各层楼板支架支点位置上下对应在同一铅垂线上,确保垂直传力。
⑷支架搭设后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布置木枋靠带,靠带的安装精确定位,端截面竖向中心线必须与立杆轴线重合。
其最大偏心不超过30mm。
⑸模板采用吊机或龙门吊吊装,人工配合安装,安装前必须提前清理模板并涂抹脱模剂。
模板安装完后绑扎钢筋浇筑砼。
铺模板时可以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牢。
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应清扫干净。
⑹支架拉杆两端要顶紧侧壁,确保模板体系的稳定。
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支设牢靠。
⑺由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高,因此在模板安装时模板的接缝要用胶纸贴缝,防止跑浆、漏浆。
楼面的模板要按设计与规范的规定起拱。
⑻为了保证楼板的平整度和减少模板体系的变形,贴面板的木枋需进行刨平处理。
⑼在施工接缝处设立快易收口网而形成粗糙表面,下次砼灌注前将砼表面清理干净,无需凿毛,施工中防止重物将快易收口网压坏。
5.9.6.端墙、隔墙模板与支架安装
⑴端墙、隔墙模板安装方法与侧墙模板基本相同。
可参照施工。
⑵端模立模时应根据钢管斜支撑的位置事先在车站底板或楼板预埋钢筋,严格定位钢管支撑。
⑶隔墙安装时,按设计要求安装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与穿过砼部位事先套上PVC管,以便于拉杆抽出。
5.9.7.模板与支架的拆除
⑴模板拆模时间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执行,依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及现场施工要求,拆除模板时承重结构(梁、板等)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中板模板拆除应在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才能与顶板模板一起。
拆除非承重结构(侧墙、柱等)模板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且保证砼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以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
拆除模板时应做好产品保护。
⑵拆模遵循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原则。
⑶侧壁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原则是由外到内,先拆除钢管斜撑后,再拆外钢管压檩,拆除纵横内外靠带(用型钢作外檩的还要用焊机或其它工具拆除预埋钢筋与槽钢的连接)。
所有斜撑、内外靠带拆除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将模板逐块传下堆放。
⑷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先将支柱上的可调上托松下,先拆上层排架,拆下连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钢钎撬动模板,使靠带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拿下模板和靠带,待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下层排架,最后拆除水平拉杆和支柱。
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在安全的地方。
⑸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5.10.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5.10.1.钢筋加工
⑴按施工图及技术规范进行钢筋制作。
设置专用钢筋加工棚,钢筋的绑扎、安装在施工现场进行。
⑵钢筋原材出厂合格证,原材试验报告单及焊接试验报告单等质保资料有关数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⑶钢筋加工配料表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⑷钢筋加工成品挂牌堆放并标注钢筋编号、规格、根数、加工尺寸、使用部位,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5.10.2.钢筋安装
⑴钢筋安装顺序
①钢筋安装在外防水及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开始。
②底板钢筋在防水保护层上绑扎,顶板钢筋在模板上绑扎。
施工时,在模板与主筋之间加设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施工顶板时,先立好顶板纵梁底模,绑底梁钢筋,之后立纵梁侧模及顶板底模,最后再绑顶板钢筋;侧墙钢筋由作业人员搭架绑扎。
③各层板梁钢筋的绑扎顺序为:
先绑中间梁,再绑中间板、两边板,并做好梁板钢筋骨架的交错穿插布置工作,同时预留好侧墙插筋。
侧墙钢筋的绑扎顺序为先绑扎临土面钢筋,再绑扎非临土面钢筋。
其它零星结构如站台板墙、夹层板、楼梯的钢筋绑扎顺序按常规进行。
⑵钢筋安装技术措施
①板梁钢筋的绑扎在底板防水保护层或板模工程完成后进行。
侧墙钢筋在拆撑并完成侧墙防水层铺贴后开始绑扎。
两施工单元之间梁板结构纵向钢筋连接方式为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为10d,焊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在35d且不小于50cm范围内,同一截面接头受力钢筋的面积不超过全部受力钢筋面积的50%。
同一施工单元内的梁板结构钢筋尽可能采用对焊连接,边梁、中梁上层钢筋接头设在跨中,下层钢筋接头设在柱顶,板筋下层钢筋接头设在边梁、中梁上。
钢筋保护层厚度取设计值。
测定控制线及高程后,进行钢筋绑扎。
②钢筋搭接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以及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搭接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和直螺纹套筒连接四种。
设计要求使用滚轧直螺纹接驳器的部分均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侧墙、柱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焊接;梁、板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和搭接焊焊接。
③在绑扎双层钢筋网时,钢筋骨架以梅花状点焊,并设足够数量及强度的架立筋,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钢筋网片成形后不得在其上堆放重物。
④施工缝处预留钢筋搭接长度并按规定错开。
5.11.砼施工技术措施
5.11.1.混凝土施工一般要求
⑴地下车站顶板、底板、侧墙一般均采用防水混凝土,做好防水混凝土性能的选择与确定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效果。
⑵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要求商品混凝土拌合选材固定、计量准确、拌合时间达到规范要求。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拌合车,运输时间满足施工要求,坍落度损失控制在允许值内,以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
做好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认真查验各种质量保证资料,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现场检测、混凝土抗压、抗渗试件的现场取样。
⑶混凝土浇筑前,按规范要求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防水层、止水带等进行检查修整,特别注意对模板,尤其是挡头板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跑模现象。
⑷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泵送入模。
控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浇筑层厚度、间歇时间、振捣方式,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⑸主体结构分段进行浇筑,同一段内顶(中)板、底板、侧墙在端头的施工缝设在同一截面。
⑹车站底板砼施工属于大体积砼施工时,对于大体积砼在浇注过程中防止因水化热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分层分段进行浇注。
底板浇注示意图
5.11.2.板梁砼灌注
⑴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清仓处理。
将仓内各种杂物、纸屑、铁丝、土石块清理干净,积水抽干,混凝土浇筑前对板模进行润湿处理,防止混凝土与模板相接基面出现气孔。
⑵采用商品砼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及平板振捣器振捣,分层、分段对称连续浇注。
在结构分段内底板砼顺车站坡度方向由高向低连续浇注。
⑶纵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横向由中间向两侧浇筑,分层、分条带浇筑,每层的浇筑层厚度在40cm以内,混凝土浇筑带每条宽度2m左右,每条混凝土接茬时间不超过40min。
梁板的浇筑顺序为先梁后板,在沉降缝端模止水带处分两层浇筑,先浇筑止水带以下部分混凝土,填满捣实后,将止水带理顺找平,防止其出现窝气空鼓现象,然后再浇止水带以上部分。
⑷加强板梁相交部位的混凝土入模及振捣控制。
梁部位可从其侧面插入振捣,对钢筋密集的节点使用Φ3.5cm的细振捣棒振捣,在梁与板结合部位采取二次振捣措施,防止由于截面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引起裂缝。
使用振捣棒做到快插慢拔,每处振捣时间不少于30s,振捣点梅花状布置,每点的振捣范围为50cm,特别注意两条浇筑带接茬部位不遗漏。
⑸混凝土表面的压光处理。
顶板表面成活后先用木抹子抹平,赶走多余水分,待混凝土初凝后,再用铁抹子抹平压光。
人工抹面成活时在顶板混凝土上铺木板,人踩在木板上工作,其它人员不在混凝土面上走动,以防止踩出脚印。
⑹板梁采用麻布等覆盖蓄水保温法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5.11.3.墙、中柱砼灌注
⑴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清仓处理。
要求同板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⑵墙砼采用分层对称连续浇注。
中柱采用一次分层连续浇注。
砼采用输送泵下料,由于基坑深度较大,为防止泵送砼入模时冲击力过大及造成砼离析,入模点处设短弯管头,让砼从管头水平流出。
⑶混凝土浇筑方向纵向由新旧的混凝土接触面处向挡头板方向浇筑,竖向分层浇筑,层高为50cm左右,两侧对称浇捣,控制好两侧混凝土面的高差,避免侧墙模板因偏压变形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⑷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差大于3m时,设置串筒防止混凝土离析。
墙水平施工缝以上50cm范围要注意振动棒插入深度及砼下落速度,防止使止水条发生弯曲移位。
⑸控制砼入模温度,夏季选择一天中气温较低时间浇注,气温较高时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和时加入冰块的方法降温,并在浇筑过程中向模板外侧洒水降温。
5.11.4.混凝土的养护
防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待终凝后及时养护。
结构养生期不少于14d,以防止硬化期间产生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适当位置设置测温孔,确保养护期间混凝土内外温差低于25℃,并切实作好养护工作,以防止水化热过高,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裂缝。
养护方法为洒水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该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板结构采用蓄水养护,梁、柱、墙体主要采用喷淋养护,保持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润湿。
养护的时间一般达到标准强度的60%左右。
6.劳动组织
施工作业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主体 结构 施工 作业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