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与环境.docx
- 文档编号:6263507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56.46KB
中式家具与环境.docx
《中式家具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式家具与环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式家具与环境
摘要:
目前,中国家具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认真调查我国家具工业的现状后,不难发现,在我国北方地区,极大多数家具企业基本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设备。
而且近一时期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进口五金件及人造板基材。
即使如此,设计、生产出的家具与欧洲家具工业大国如德国、意大利等相比,设计、做工均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也导致这些发达国家以相同原材料生产出的家具尽管价格高昂,仍被消费市场看好。
形成这一差距的原因,不是设备、原辅材料的不同,而是目前我国家具行业对现代家具的认识存在文化上的差距。
关键词:
古建筑现代艺术
--------------------------------------------------------------------------------
目前,中国家具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认真调查我国家具工业的现状后,不难发现,在我国北方地区,极大多数家具企业基本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设备。
而且近一时期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进口五金件及人造板基材。
即使如此,设计、生产出的家具与欧洲家具工业大国如德国、意大利等相比,设计、做工均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也导致这些发达国家以相同原材料生产出的家具尽管价格高昂,仍被消费市场看好。
形成这一差距的原因,不是设备、原辅材料的不同,而是目前我国家具行业对现代家具的认识存在文化上的差距。
中国入世,这无疑给国内家具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单纯的模仿西方先进的设计、靠低廉的成本和劳动力抢占市场份额,已不能满足中国目前的家具发展趋势。
时代呼唤我们的民族品牌。
当然,家具风格不一定是传统的,也不一定是现代的,而应是具有本民族文化底蕴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设计。
家具发展史中,真正能构成完整系统的家具体系只有中国和欧洲两支,然而就对现代家具设计的贡献而言,中国古典家具的作用可能更大。
1.现代家具与中国古典家具的比较
现代家具开始于19世纪后期,但设计思潮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工业革命后,迈克尔·托耐特创造的曲木家具的出现预示着新的设计理念的产生,实现了家具的工业化生产,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工业技术与艺术的矛盾。
德国包豪斯学校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形成。
他们提出三个观点: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从而引导现代设计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如果拿中国明代禅椅与包豪斯时期的著名设计师马赛尔?
布劳耶的瓦西里椅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这两把椅子具有很多方面的共同点。
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始祖,主宰性地影响着欧洲和美洲的建筑以及家具设计。
运用包豪斯的美学观点,现代评论家改变了以往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评价,将包豪斯和中国古典家具十分和谐的并列在一起。
当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包豪斯和中国古典家具在美学上的共鸣是显而易见的。
黄花梨椅在当时的中国并不算一个革新,它更体现了传统的完美。
相似的椅子造型最早出现于六世纪,木质构件的联接方式也在公元四世纪之前就有了。
而硬木(如黄花梨)则在十六世纪中叶起,才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具生产。
虽然布劳耶的椅子和中国的扶手椅是用不同的材料——一个是钢材和织物,另一个是木材和藤条,但是它们的框架在形状、比例、纤细等方面很相似。
而且都是很实用的椅子,相对较轻并容易移动。
结构部件——钢钉和木榫都清晰可见。
家具上没有装饰,视觉的美靠简单的几何形式和空间的相互联系来体现。
设计者并没有考虑实体,而是用线和面来围合空间。
在二十世纪的欧洲,这样的思维方式有点极端,多数人认为它起源于日本建筑的影响,但事实上在中国早在公元四世纪之前的《道德经》中就已经出现了。
在这两把椅子中,表面围合的空间有它自身的线性美。
布劳耶形容他的椅子创造了“房间中完美、耀眼的线条”,而中国人或许会把椅子上纤细的木框和书法中有力的笔触进行比较。
明代的这把扶手椅,形式的直线性被扶手和椅腿向上逐渐变细以及横撑上的矮老减弱了。
第一眼看去,所有的部件都是圆的,但是仔细观察,椅腿、靠背和横撑的内侧其实都是方的。
相应的,减少包豪斯严肃感的是瓦西里椅倾斜的椅座,它看起来是一个由直线和面织成的网悬在空中,然而严格的设计确保坐在上面的人不会接触到钢质的框架。
它反映了放松但规矩的姿势,在当时人们认为是舒适的并且是礼貌的。
而中国人认为合适并礼貌的坐姿,是保持上身挺直、双脚放在椅子的前面或放在脚凳上,或者跪坐,以及采用坐禅式的盘足而坐。
虽然材料不同,设计年代也相差几百年,但是设计思想中仍有众多共同之处。
比如在基本框架形式、使用最少材料、简单的几何线条、拒绝装饰细节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相似性。
瓦西里椅与中国工匠雕刻的木制家具同样在宏伟中透露出朴素。
现在看来,中国古典家具似乎预见了西方二十世纪的现代家具。
2.中西方古典家具发展历程中的具体差异
作为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载体,中国古典家具与西方古典家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比如中国古代家具风格的变化一般是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后代家具往往是对前代的延续与升华,显示出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
西方家具在发展过程中,样式灵活多变,善于吸取各种不同文化元素,家具的发展呈现出跳跃式前进的特点。
此外地域差异、等级制度、社会习俗、科学发展都在不同的家具文化上留下了烙印。
中国家具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较强的地域性,如南、北方在同一时期的家具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明式家具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的地域范围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到清代前期,明式家具依生产地不同分为京作、苏作、广作。
但从产品不难看出只有苏州地区的风格特点和工艺技术最具底蕴。
西方家具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别的国家、地区的影响较大,相邻的国家、地区之间家具风格的差异不是特别明显。
而且往往以一个地区或国家为中心,迅速波及周围的地区和国家。
礼仪制度与等级制度在明清家具上的体现是以宫廷家具和民间家具造型上的巨大差异为最突出特征的,此外装饰题材选择的限制也清楚的展现了封建统治下严格的等级观念。
中国受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尤为强烈。
在家具的造型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封建思想的影响。
家具的发展从宋代折叠结构的交椅到明代的圈椅,功能上比较符合人体的需要与尺度,到清代李渔所指的那种“只取容臀”的屏背式扶手椅,已根本不考虑坐的舒适与否,而主要从一定的封建礼仪要求为出发点了。
在中国,家具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手工艺品,直到最近它才被归为艺术形式的范畴之内。
然而,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有着各种各样财富的文化,却一直没有与家具有关的理论著作。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重文轻工,中国几千年家具发展史上能留下姓名的人物寥寥无几,明代《鲁班经》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设计手册,其中内容包括房屋设计和家具设计两个部分。
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传说是鲁昭公之子。
他不仅手艺高明,而且发明了刨、钻等著名的木工工具。
此外,明代徽州产生了漆家具大师黄大成,其名著《髹饰录》是明代漆艺设计与制作的专著。
而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到现代,不断地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名字不胜枚举,并且无一例外的被历史记录了下来。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许多家具设计师同时也是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并且编写、出版了大量的家具专著。
如英国洛可可时代,家具设计师托马斯·约翰逊(ThomasJohnson,1714-1778)于1761年出版了《一百五十种新设计》。
马蒂斯·达利(MatthiasDarly)1750年左右撰写了《关于中国式、哥特式和现代椅子的新书》,1754年出版了《中国设计新书》。
而令他名声大噪的是他在1754年与托马斯·齐彭代尔(ThomasChippendale)共同编写的《家具与实用木工指南》一书。
1757年,英国出版了建筑学家威廉·钱伯斯的一本辉煌巨著《中国房屋、家具、服饰、机械和家庭用具设计图册》,书中充满了对中国建筑的颇具启发意义的论述。
明清时期的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虽然大都是用硬木制成,但当坐在上面的时候却感到很舒适。
比如明式圈椅的“S”型靠背,与人体的脊柱曲线惊人的吻合,人靠在上面的时候后背会因此得到休息。
这一点很类似于现代人体工程学对设计的要求。
再比如古代家具中座面有时用藤、棕、丝线等编织而成,细密而透气,座面在受压后随人体曲线自然下凹。
这些都体现出明清工匠在家具设计时也充分考虑了科学性。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设计,但家具更多的是为了与建筑风格的需要相呼应,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体的舒适需要;家庭中那些坚挺直立的木制靠背椅是很难让人真正长时间放松的,直到巴洛克时代才完全改变了这点。
巴洛克时期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应用纺织面料,使得其舒适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种做法延续到洛可可时代。
洛可可时期出现了一种带垫长榻,榻的两边都带有靠背,有的发展为沙发的造型,上面有用金丝绒或刺绣绷面的厚垫,这种家具对舒适性的改进在家具的发展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文化交流带来家具风格的变化
现代家具设计史中,有不少直接吸收、发扬中国传统风格特点的设计师。
如丹麦著名设计师瓦格纳、芬兰现代设计大师库卡波罗等都在尝试从中国古典家具中吸取营养,并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风格的家具。
这些相似并非巧合。
在十八世纪法国的宫廷对“中国风”的钟爱导致它在全欧洲范围的流行。
同时在英国,人们也受到这种崇尚所有中国样式东西的情感的影响。
作为欧洲和美国最具活力和最富才艺的设计和装饰风格的一种,“中国风”的发展,贯穿十九世纪并进入二十世纪。
英国洛可可风格的杰出代表人物中有一位名叫马蒂斯?
洛克(MatthiasLock)的雕刻师。
在他的设计中,成功地将中国风格的图案——清朝官吏、龙、猴子、凤、冰柱等同洛可可工艺中的牧羊人、牧羊女或埃梭普的人物和乡村风景相结合,很有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洛可可风格时期的代表人物——齐彭代尔。
他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受到路易十五式的影响,大胆采用了洛可可式家具的自由曲线,并对中国园林及建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设计出具有中国格调的椅子、床、桌子、柜等家具。
家具造型主要借鉴中国塔的形式,装饰题材也是中国式的,这在他设计的扶手椅上表现十分明显。
然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来都不会局限于单一的领域。
中国传统风格对西方近现代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学、绘画、建筑、园林、陶瓷等不同的文化载体上。
把中国与世界真正联系起来的要属中国的丝绸与陶瓷。
在西方人最初接触东方美的时候,丝绸起到了最早的、极重要的作用。
中国丝绸的西传,可以追溯到商代。
十六、十七世纪,东方的刺绣、织锦和丝绸等手工艺品便是英国商人来到远东进行贸易的重要商品。
西方的艺术史学者认为,中国的金银线刺绣和中国漆器上的金漆彩绘,对于17~18世纪的法国绘画、手工艺(如刺绣、折扇、漆器家具)以及建筑艺术、室内装饰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方家具文化至少从文艺复兴开始就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其后的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时期,并进一步折射在现代家具上。
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对中国古典家具形式的直接借鉴,包括外形特征和装饰手法的模仿。
明清时期大量的家具实物流入海外,这为西方的设计师提供了直接的灵感来源。
其次是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
最初吸引西方人的中国艺术品并不是家具,而是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运输抵达西方的丝绸和瓷器,小的手工艺品首先影响了西方家具的装饰风格。
第三,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经历了时间的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到了现代,这种影响更明显的体现在设计意匠上。
比如文艺复兴以后的家具都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了虚实空间的对比,逐渐摆脱了厚重的造型。
中国古典家具曾在某个时代为不同的国家带来光彩,它还将继续为现代设计师提供灵感,也就是说,它会走进当代的生活中,并与现代设计很好的结合。
在任何情况下,文化的交流总是对双方都产生影响,带来新的观念并产生新的设计风格。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
如果说现代家具的产生解决的是艺术到技术的转变,那么中国家具目前要解决的正是技术到艺术的提升。
潮流:
仿古瓷砖成为市场热门
仿古四合院建筑装饰发表于2005-10-2321:
31:
11[所有评论][我要评论]
潮流:
仿古瓷砖成为市场热门
--------------------------------------------------------------------------------
仿古瓷砖
在家居装饰中,使用个性而时尚的瓷砖已是一种潮流。
随着古典家居之风日渐兴起,今年的瓷砖市场出现了势不可挡的仿古风潮,不少品牌的仿古瓷砖行情走俏。
想追上这股潮流的就往下看吧!
仿古瓷砖为何走俏
仿古砖故意将瓷砖表面打磨形成不规则边,造成经岁月侵蚀的模样,以塑造历史感和自然感。
仿古砖的脚感一般都非常舒适,踩上去有踏实、温暖、放松的感觉,突破了瓷砖脚感不如木地板的传统。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仿古瓷砖有单色砖和花砖之分。
单色砖主要用于大面积铺装,花砖则作为点缀用于局部装饰。
一般花砖图案都是手工彩绘,其表面为釉面,复古气息通过砂岩质地的装饰图案来体现,像奥米茄、罗丹、楼兰等品牌的仿古砖,既保留了陶的质朴厚重又不乏瓷的细腻润泽,加上瓷砖本身易于搭配组合的花色和表面易于清理的特点,所以日渐成为人们的新宠。
仿古风潮的领跑者是意大利品牌,比如蜜蜂和蜘蛛,而国内仿古瓷砖的不同品牌质量差别较大。
有的品牌仅是形似,但砖表面处理并不到位,很容易磨损而失去光泽,脚感也不舒服。
好的国产品牌,会根据仿古砖的不同使用场合而加入防潮、防酸的功能。
土色、仿天然瓷砖大行其道
今年,一系列带有“泥土”感觉色泽的瓷砖,如米白、米黄、蟹青、浅棕、中棕、红褐、灰褐等,无论是价格较高、表面有石板凹凸的仿古地砖,还是有大理石花纹的渗花通体砖,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花纹呆板的瓷砖则滞销。
目前在一些建材专卖店,国产仿木纹及仿布纹、仿大理石的配套瓷砖也相继面世,打破了布纹瓷砖由意大利、西班牙等进口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
这类仿天然质感的瓷砖具有图案自然、色泽柔和优雅、脚感舒适的特点,适宜铺在家居休闲区的墙、地面。
由于没有各项附加因素,国产仿天然纹理的瓷砖价格仅为进口同类优质产品的一半甚至更低。
瓷砖图案立体化
据陶瓷专卖的陈先生介绍,如今人们对瓷砖花色、款式的要求,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平面瓷砖、简单的格子、花朵图纹发展到立体瓷砖及三维立体图案,这种瓷砖采用超微分生产技术,使得瓷砖更具有耐磨耐热和抗龟裂等性能。
在厨房中可以选择一套立体图案的花式瓷砖类点缀平淡的墙面,为主妇下厨增添愉悦的气氛。
市场上的立体瓷砖以欧洲舶来品居多,有的主打艺术、时尚风格,有的重点放在自然万物的生趣,一般一套六块、十块,个性很是鲜明。
进口花式瓷砖多适用于十平米以上的厨房,这样才能成套展示效果,价格自然也不菲,一般一块就在百元上下。
中国古典家具概况
仿古四合院建筑装饰发表于2005-10-2321:
25:
33[所有评论][我要评论]
中国古典家具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其中家具文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的劳动创造,逐步形成了一段段各具风格特色的独特形式。
对历代家具的研究,会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等。
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对东西方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世界家具体系中,它占有重要的地位。
家具一词,它们词意包括很广,但通常一般指由木匠所制造的“桌椅板凳”之类。
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
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
真正开始垂足高坐从宋代,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
元、明、清各代,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两代,成为传统家具的全盛时期。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现存的位数众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宋代以前的生活方式起居习惯都与后来差别很大,所以我们今天几乎无法见到宋以前的家具实物。
宋以后的千年当中,人们习惯于垂足高坐,并产生大量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明清家具是家具的黄金时代,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明及清代前期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荣,大致上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时尚的追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海运的开放有关,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竟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
人类脱离洞穴生活后,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部落纷争、城邦混战的徘徊时期。
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从现有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不凡的审美趣味。
在先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寄托于上天的佑护。
礼器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也有一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
比如“俎”,就是一种专门用来屠宰牲畜的案子,并把宰杀完的祭品放在上面;再如“禁”,是商周时期放酒器的台子,造型浑厚,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
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
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崩溃,整个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与前代相比,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
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
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
相传锯子就是由鲁班发明的,工艺的改进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
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等。
其中木制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
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比较低。
床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木材埋于地下,受潮受压,容易腐败;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水、火的损害,所以我们很难见到那时的实物。
在河南信阳出土的彩绘大床,是极其难得的物证,可以看出楚国的家具制造情况,亦可依此推断它的前身。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规模庞大的阿房宫是秦始皇大兴土木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当时的辉煌都随着战火和天灾付之一炬,豪华的陈设和恢宏的殿堂都无处找寻了,我们只能借助于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来想象当时的境况。
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床的功能不仅供睡眠,用餐、交谈等活动也都在床上进行,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都体现了这样的场景。
床与榻略有不同,床高于榻,比榻宽些。
设置于床上的帐幔也有重要作用,夏日避蚊虫、冬日御风寒,同时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显示身份、财富的标志。
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几置于床前,在生活、起居中起着重要作用。
案的作用相当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用案作为饮食用桌,也用来放置竹简、伏案写作。
随着对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打破了各国间相对隔绝的状态。
胡床就在此时传入我国,这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以后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
从魏晋六朝至宋元时期,前后千年有余。
中国社会此期间出现过激烈变动,魏晋南北朝连年战乱,李唐王朝太平盛事,宋代市井生活日益繁荣,元帝国疆域辽阔,史无前例。
这些剧烈的变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对雄伟壮丽的东方帝国赞颂有加,东方文明的光芒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中国人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家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席地而坐”是魏晋以前中国人固有的习惯,从东汉时期开始,随着东西各民族的交流,新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垂足而坐”的形式更方便、更舒适,为中国人所接受,这种坐姿的传入与佛教的传入有直接关系,尤其到魏晋南北朝以后,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形态开始了。
尽管汉末至六朝这一段时间政治混乱、战争频仍,但其间的精神生活却很自由很开放,艺术创造充满热情。
在战乱中疲于奔命的人们对佛教所描绘的来世充满幻想,而超脱凡俗的高士放浪形骸,隐居山野,陶渊明、竹林七贤,就出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佛教的日益盛兴,促进了大规模地建设庙宇、石窟,其中的陈设、用具也都受到外来影响,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见到当时家具的实物,参考资料只能借助于同时期的壁画、石刻、文字记载或其他工艺品的仿制品。
从唐代的绘画中可以看到椅、凳、双人胡床、墩等家具,但这些家具仅限于上层社会或者僧侣所使用。
这与承袭前代席地而坐的习惯有关,或许是当时的人们把床、榻都理解为高的地面。
在装饰方面,浮雕配件或绘画图案,都与佛教有很大关系。
隋朝只维持了37年,在家具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
唐代初期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长时间的战乱和流离失所在江山统一后,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
“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
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它的浑厚、丰满、宽大、稳重之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艺技术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
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
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
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
文人士大夫们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素面无饰。
床榻类无多变化,因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许多重大宴请社交活动都由绘画高手加以记录,这给我们研究、考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
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画面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其中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等。
完整简洁的形式也向我们预示了明式家具前期形态,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
从10世纪中晚期开始,宋王朝展开了它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画卷。
宋时高座家具已相当普遍,高案、高桌、高几也相应出现,垂足而坐已成为固定的姿势,中国历史上的起居生活变革由坐姿而定。
城镇世俗生活的繁荣使高档宅院、园林大量兴建,打造家具以布置房间成为必然,这给家具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宋代以及稍后的辽、金历时300余年,家具发展经历了一个高潮时期,高档家具系统已建立并完善起来,家具品种愈加丰富,式样愈加美观。
比如桌类就可分为方桌、条桌、琴桌、饭桌、酒桌以及折叠桌,按用途愈分愈细。
宋代的椅子已经相当完善,后腿直接升上,搭脑出头收拢,整块的靠背板支撑人体向后依靠的力量。
圈椅形制完善,有圆靠背,以适应人体曲线。
胡床改进后形成交椅。
几类发展出高几、矮几、固定几、直腿几、卷曲腿几等各种形式。
宋代家具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挺拔、秀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式 家具 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