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简答题教材.docx
- 文档编号:6262662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26KB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教材.docx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简答题教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教材
中
国
法
制
史
简
答
题
题
库
第一章夏商法律制度
1.商朝“三风十愆”
属于商朝职务犯罪的规定。
大致分为“巫风”、“淫风”和“乱风”三类;其处罚是“君子出丝两卫,小人否。
”。
2.商朝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征
⑴行政、军事和司法职能不分;⑵神权法发达。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3.西周“德”的主要内容
⑴“敬天”。
简要地说就是:
遵从自然法则、自然规律;
⑵“孝祖”。
即荫袭祖德,恪守祖训;
⑶“保民”。
即“保享于民”、顺从民意。
4.西周“轻刑”、“慎罚”的主要含义
反对专任刑罚,主张刑罚应当与德化教育结合起来;在德刑关系上,德教为主,刑罚为辅。
5.周礼的作用
⑴周礼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的功能和作用;
⑵具有预防违法犯罪的效果。
6.“亲亲”和“尊尊”的主要内容
⑴“亲亲”的主要内容
每个人都要亲爱自己的亲属,其核心是“孝”;
⑵“尊尊”的主要内容
下级对上级、小宗对大宗、臣民对君、卑贱对尊贵必须绝对尊敬和服从,严格恪守等级秩序,其核心是“忠”。
“亲亲”和“尊尊”的目的是维护奴隶制国家政治秩序和家庭伦理关系。
7.西周的礼刑关系
首先,礼与刑的区别:
⑴礼是指导性规范,刑事惩罚性规范;
⑵礼的主要功能是预防犯罪,刑的主要功能是制裁犯罪;
⑶礼与刑的适用对象不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其次,礼与刑的关系:
简言之,“失礼则入刑”。
8.“刑罚世轻世重”
刑罚的轻重应当根据社会治安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宜轻则轻,宜重则重。
其妻本原则是“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
”。
9.西周的赎刑
⑴赎刑属于替代刑罚,即以财物代替刑罚;
⑵其适用的前提条件是疑罪;
⑶其作用是,减少了死刑和肉刑的适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产力,但也存在公平之虞。
10.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
⑴实体要件
同姓不婚;婚龄是“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⑵程序要件
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须经过“六礼”。
11.西周父权的主要内容
对子女教令权;家庭财产支配权。
12.西周“五听”审判方式
一是“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二是“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音:
冒;义:
脸红、冒汗)然”;三是“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四是“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五是“目听”,“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音:
冒;义:
眼睛看不清楚)然”。
“五听”审讯,说明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较早的认识到心理学知识的价值,但是,完全主观的自由心证,则难免发生冤假错案。
13.西周的法官责任制度(“五过之疵”)
一是“惟官”,仗势欺人或者官官相护;二是“惟反”,挟嫌报复;三是“惟内”,徇情枉法;四是“惟货”,贪赃卖法;五是“惟来”,受人请托。
处罚:
犯“五过之疵”者,于案犯同罚。
14.西周的裁判规则
西周的裁判规则主要有:
⑴法官裁断案件态度要谨慎,不枉不纵,于法有据;
⑵法无罪名,允许类推;
⑶禁止适用废法;
⑷量刑要中正,不偏不倚。
第三章春秋战国法律制度
15.春秋战国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⑴结束了法律的秘密状态,破除了旧贵族对法律的专擅垄断,使法律开始具有客观性、规范性和公开性;
⑵打破了“礼治”、“德治”、“人治”传统,剥夺了各级贵族的世袭特权,动摇了宗法等级制度的社会基础,为法家“法治”原则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为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6.《法经》的主要特征
⑴它把侵犯官私财产所有权与人身安全、危害社会秩序的盗贼罪作为重点打击对象,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宗旨,成为后世历代君主专制政权刑事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
⑵确立了“行刑重轻”的重刑主义原则,并创立了以言论或思想治罪的先例;
⑶受时代约束,《法经》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
17.商鞅的“法治”和“重刑”的主要内容
商鞅的“法治”,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缘法而治”;二是“刑无等级”;三是“法必明,令必行”。
其“重刑”,也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行刑重轻”;二是“刑用于将过”;三是“不赦不宥”。
18.孟子的主要政治和法律思想
⑴“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
⑵“仁政”学说。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倡“以德服人”,重教化,反对“以力服人”;
⑶“制民之产”(民生)。
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⑷贤官政策。
孟子认为“辅世长民莫如德”,主张“惟仁者宜在高位”。
19.战国法家的主要法律思想
⑴“事断于法”“刑无等级”;
⑵“重刑轻罪”“以刑去刑”;
⑶“布法于众”“明白易知”。
第四章秦朝法律制度
20.秦朝连坐制度
犯罪连坐即一人犯罪,其他有关联的人一同株连受罚。
秦律规定的犯罪连坐的适用范围有三种。
⑴亲属连坐。
如秦法规定: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⑵邻里连坐。
如秦法规定: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
⑶职务连坐。
如“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被任用者违法犯罪,任用该人者承担连带责任。
21.皇帝制度的特征
⑴高度集权,皇帝全面掌控军、政、(立)法、司(法);
⑵皇位终身制、世袭制。
22.秦律涉及司法官吏犯罪的主要罪名
主要有不直罪、纵囚罪和失刑三个罪名。
⑴依照秦律,如司法官员徇私枉法,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构成不直罪;
⑵故意有罪不判或减轻罪责,构成纵囚罪;
⑶过失造成量刑不当,则构成失刑罪。
23.秦律的主要特点
秦律产生于战国后期社会转型时代,受到传统与地域等多重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⑴革除旧法,残存旧制。
主要表现是:
一方面限制隶制的发展、扩大,另一方面又维护奴隶制残余。
⑵重法轻礼,专任“法治”。
⑶重刑轻罪,刑罚严酷。
⑷法律内容丰富,但体系繁杂。
第五章汉朝法律制度
24.(西汉)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所谓封建正统法律思想,是指汉武帝时确立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阴阳家、法家、道家各派学说杂糅而成的一种和合体。
其主要内容有:
⑴“王者法天”、君权神授,即:
皇帝是天子,其权力是上天赋予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不容侵犯的;
⑵“德主刑辅”教化为先,即:
治理国家应当“礼”“刑”并用,以教化为主、刑罚;
⑶法有等差,同罪异罚;
⑷隆礼屈法,崇尚伦理;
⑸“天人合一”,司法顺应时令。
25.西汉“亲亲得相首隐”
⑴“亲亲得相首隐”是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其来源于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⑵其主要内容有:
卑幼隐匿有罪尊长,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隐匿有罪卑幼,死罪上请廷尉决定是否追究罪责,死罪以下不追究刑事责任。
26.汉朝继承制度的主要内容
汉朝继承制度中的继承标的包括身份继承与财产继承两个部分,
⑴身份继承
皇位、爵位等身份一般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⑵财产继承
①继承原则
在财产继承上,汉朝实行诸子均分制。
女子没有继承权,但可通过嫁妆这一形式预先取得父母的部分遗产。
②继承方式
除法定继承外,汉朝允许遗嘱处分财产,时称“遗令”。
27.武帝抑商政策
⑴贱商。
依照汉律,商人另立户籍,名为市籍,其地位低于普通人,属贱民。
⑵谪商。
汉武帝天汉四年,“发天下七科谪”,将七种人发配边地戍守,其中四种人是商人或者是与商人有关的人。
⑶限制商人经营土地
商人的土地和奴婢有具体限额,超过法定限额部分没入官府。
⑷商人的人口稅加倍。
⑸向商人征收财产税,时称“算缗”。
28.西汉的职官考课制度
汉朝非常重视对各级职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上计制度是其考核的主要方式。
汉朝上计分为三种形式、两大系列,并设有专职机构--上计掾。
⑴三种形式:
一是常课,每年年终由郡国上计吏携带计簿到京师汇报上计;二是大课,每三年一大考;三是会课,由丞相、御史二府逐一审核上计内容,定出每个官员的考绩等级。
⑵两大系列:
一是长官考课掾史,即由公卿或各部门长官考核其下属官吏;二是逐级逐层考核,即由中央考核郡国,郡国考核各县
29.春秋决狱
⑴概念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或引经决狱,是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一种审判制度。
它以儒家经典《春秋》为准据审理案件,隆礼屈法,是法律儒家化地表现。
春秋决狱始于西汉中期、延续至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礼律合一后始淡出历史。
⑵代表人物
董仲舒是春秋决狱的创始人,其他影响较大的还有公孙弘、吕步舒。
⑶主要特点
彰显春秋大义,隆礼屈法;“原心定罪”。
所谓“原心定罪”,即定罪量刑首要考察被告人的罪过,其原则是“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30.秋冬行刑
⑴概念
汉代规定,死刑一般在立秋之后、冬至之前执行,该项制度称为“秋冬行刑”。
⑵法理
秋冬行刑的主要依据是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和“天人感应”说。
此说认为,春、夏主阳,秋冬主阴;养生属阳,刑杀属阴。
在司法上,人事应当顺从天道自然,具体说来:
春夏,万物复苏、生长,应养生好德,不可杀生;秋冬,天地肃杀,万木凋零,方可处决死囚。
⑶简评
秋冬行刑理论以人道比附天道,牵强附会,少有科学性,但在客观上起到了“慎刑”和“利农时”的作用。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31.九品中正制
⑴概念
九品中正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项选拔官吏制度。
汉末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正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⑵主要内容
根据九品中正制,即将本地士人,按照家世、操行及才能大小,分别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提供给吏部,作为官吏铨选任用的参考依据。
⑶基本特征
官吏铨选标准由官僚贵族自己制定并由自己操纵其过程;出于集团利益的考量,“计资定品”(“唯以居位为贵”)最终演变为选官制度当然原则,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象。
⑷简评
九品中正制是官僚贵族、门阀士族操纵的旨在维护本集团利益的选官政策,是封建专制政治的一部分。
32.“准五服以制罪”
自汉武帝时法律儒家化以后,中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儒家化进一步深入,其突出的表现是西晋《泰始律》的“准五服以制罪”。
⑴“五服”制度
中国传统的父系宗族血缘亲属范围,通常包括高祖至玄孙的九
代世系。
在此范围内的直系和旁系亲属,均为有服亲属,都应按照服制规定为死者服丧。
所谓“五服”,即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所规定的五种丧服的服制。
具体分为:
斩衰(三年)、齐衰(一年)、大功(九个月)、小功(五个月)、缌麻(三个月)五种。
服制的规则是:
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
⑵“准五服以制罪”
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即对于亲属间发生的犯罪,依据“五服”制度定罪量刑。
其适刑原则是:
服制愈近,对以尊犯卑者的处罚愈轻,对以卑犯尊者的处罚愈重;服制愈远,则与此相反,对以尊犯卑者的处罚愈重,对以卑犯尊者的处罚愈轻。
⑶特征
突出了儒家“礼治”思想对法制的指导意义,是道德入律的重要表现。
第七章隋唐法律制度
33.隋朝在法制上的经验教训
隋初,文帝去苛惨、务宽平、明法听谏、以身作则,使杨隋出现了太平盛世。
杨广弑父篡位后,高标“宽政”,却每用苛酷,终致“百姓怨嗟,天下大溃”。
其法制教训如下:
⑴任智好疑,刻薄寡恩,终致众叛亲离;
⑵征役繁兴,荒淫无度,民心向背;
⑶矫情恣意,自废法度。
34.唐类推规则
⑴类推适用的前提条件
“诸断罪而无正条”。
⑵定罪规则
出罪(开罪),“则举重以明轻”;入罪(陷罪),“则举轻以明重”。
⑶科刑
“称加者,就重次;称减者,就轻次。
”。
35.《唐六典》的立法特点及成就
⑴以“官领其属,事归于职”为其基本体例,打破了两晋以来“诸书仪杂礼”的传统。
2刑律与礼制分离,行政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封建刑律与
行政法典遂成为基本上并行、分立的两大体系。
3《唐六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典章制度方
面的立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术界有人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行政法典。
36.唐公罪与私罪的区别及处罚原则
⑴公罪与私罪的区别
唐律继承了《开皇律》区分公罪与私罪的传统,规定:
“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为“公罪”;“不缘公事,私自犯者”、或“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行为为“私罪”。
2处罚原则
唐律认为,“公罪”多为过失犯罪,故处刑从轻;“私罪”多为故意
犯罪,故处刑从重。
37.唐同居相隐不为罪
唐律继承了汉律的“亲亲首匿”(儒家“亲亲相隐”)并发展为“同居相隐”,扩大了相隐的范围,其主要变化是:
⑴扩大了“亲亲”的范围
依唐律,凡是大功以上亲属、外祖父母、外孙、孙媳、丈夫的兄弟及其妻,均属相隐之列。
2新定“同居相隐”不为罪和部曲、奴婢可为主人隐不为罪
所谓“同居”,是指“同财共居”,“不限籍之异同”。
依唐律,凡“同财共居”者得以相隐。
但:
犯谋反、谋大逆、谋叛三种重罪,“不用相隐之律,各从本条科断”。
38.唐自首和自新的区别及处罚原则
⑴自首与自新的区别
唐律规定:
“诸犯罪未发”自陈其罪者为“自首”,即犯罪发生后未被发觉前向官府主动交待自己的罪行;如果“罪已发”再去官府交代自己的罪行,则视为“自新”。
2处罚原则
对自首的处罚原则:
自首免除刑罚(“自首原罪”)。
但:
①自首者所得赃物必须如数偿还,否则,不以自首论;②对于“谋反”等严重危害国家的犯罪,不以自首论;③对于伤害、强奸、损坏官文书、官印等无法挽回后果的犯罪,不以自首论;④对于自首不尽(未彻底交代所犯罪行)或自首不实(未如实交代所犯罪行实情)者,不完全免除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
对自新的处罚原则
“自新”可减刑,但不能免除刑罚。
39.唐“官当”
⑴基本内容
“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
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一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职,“先以高官当”,“次以勋官当”。
2特则
“犯十恶、故杀人、反逆缘坐,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监
临主守于所监守内犯奸、盗、略人,若受财而枉法者,亦除名;狱成会赦者,免所居官”。
40.唐对“化外人”案件的处理规则
“化外人”即外国人。
其处理规则是:
⑴在中国的同一国籍的外国侨民之间相互侵犯构成犯罪,按其本国法律处断,实行属人主义原则;
⑵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之间相互侵犯构成犯罪,则按唐律处刑,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41.唐律的特点
⑴礼法高度融合
自西汉春秋入律以来,中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至唐时,礼法融合最终完成。
正如唐太宗所说:
“失礼之禁,著在刑书。
”。
⑵科条简要,用刑持平
唐律继承魏晋以来法律条文力求简约的立法原则,自制定《贞观律》时起,“凡削繁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⑶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超
唐律虽然仅有502条,但它法律内容丰富,法律逻辑严密,语言精练明确,概念、规则明晰。
42.证据规则
⑴口供
在唐朝,口供是定罪的主要依据。
其例外规则有:
①若“赃状露验,理不可疑”,虽无口供,也可“据状断之”;②对享有议、请、减之人或老、幼、废、疾不堪加刑者,在未获取口供的情况下,采取众证定罪之法。
其规则是:
“三人以上,明证其事,始合定罪。
”;若“三人证实,三人证虚”,视为疑狱,不得定罪(众证定罪)。
⑵证人资格
唐律还规定了证人的资格,《断狱律》规定,老、小、重病者不得充当证人。
43.死刑复奏制度
唐朝死刑案件的最后裁决权严格掌握在皇帝手中。
此外,为“慎刑”起见,还规定了死刑刑前复奏制度。
唐太宗规定,地方死刑案件须三复奏,即行刑前三次奏报皇帝;京师死刑案件,行刑前须五复奏,即行刑前一天复奏两次,行刑当天再复奏三次;但恶逆以上罪及部曲、奴婢杀害主人案件,只须一复奏即可。
为严肃法度,谨防草菅人命,唐律规定,不待复奏批复而擅自执行死刑者,流二千里。
第八章辽宋金元法律制度
44.宋折杖法
建隆四年(963年),尚书张昭等奉诏创立了折杖法,列入《宋刑统》。
⑴折杖法的性质
折杖法作为一种代用刑,是将五刑中的笞、杖、徒、流四种刑罚折成相应的臀杖或脊杖,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⑵折杖法的具体内容(略)
⑶作用
折杖法是一种“折减”性质的新刑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具有一定作用。
但其适用范围有限,死刑及反逆、强盗等重罪不适用此法。
因此,折杖法的创立并未改变宋朝刑罚不断加重的趋势。
45.红契制度
宋朝法律规定,不动产的买卖尤其是土地买卖必须经过官府认可,交纳契税和加盖公章后始生效力,此即宋红契制度。
红契制度有两大立法目的,一是遏制白契(私契),防范国库流失;二是保护交易安全。
46宋户绝财产继承制度
户绝是指无男性子嗣之户,户绝财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⑴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顺序为在室女、近亲、官府。
户绝财产除用于丧葬费外,全部由在室女继承;出嫁女只能获得三分之一财产,其余入官;归宗女或无夫无子,在娘家居住的,与在室女待遇相同。
无女则归近亲,无近亲则入官。
南宋时,归宗女的户绝财产继承权下降,仅为在室女份额的一半。
⑵遗嘱继承
宋律允许以遗嘱的方式继承财产,南宋时期,有关规定更为明确。
遗嘱继承的前提条件是既无男性子嗣,也无女性继承人。
遗嘱继承人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受同宗身份的限制。
但遗嘱必须经族人见证、官府审批,否则无效。
遗嘱的诉讼时效为十年。
47.宋死亡客商财产继承
宋朝商业贸易发达,客商居于他乡,死于异地,其财产的处理较为复杂。
《宋刑统》新增“死商钱物”一门,准用唐及五代有关敕令规定:
死商有父母、妻、子、兄弟、未嫁姊妹、未嫁女和亲侄等随行者,任其继承收管;无上述亲属相随,其钱物先由官府保管,待继承人确定后依数酬还;如无继承人,钱物充公。
此外,客死在中国的外国商人的直系亲属,可认领其遗留的财产。
48.宋票据法
⑴交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结算工具--交子。
交子最初产生于四川地区,由十六户富商发起。
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始设益州交子务,将交子的印制、发行收归官府控制,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法规。
神宗熙宁年间,又制定《伪造交子法》,“立伪造罪赏如官印文书法”。
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又置京西北路交子所,并仿照川陕路立伪造法,严禁私造交子。
⑵关子和会子
此外,南宋高宗时期,还曾印制关子和会子。
关子可换取茶、盐引或兑取现钱,也可用于民间官私贸易。
49.宋市舶条法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十分繁荣,为调整海外贸易活动,元丰三年(1080年)制定的《元丰市舶条》,又称《元丰广州市舶条法》。
其主要内容如下。
⑴机构设置
北宋初期,在广州、杭州、明州等地设立市舶司,“掌藩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
⑵榷入和榷出
榷入:
外国商船靠岸后,先由市舶司检查。
凡香药、宝货等禁榷物品,一律计值给钱,征购为官有,满足统治者需要之余,由榷货务加价出售。
其余物品抽取十分之一税钱,方可上岸销售。
未经允许,严禁私自与外商贸易,违者治罪。
榷出:
法律规定,商人出海贸易,须向有关机构申报,领取文券后方可出行。
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又规定:
擅自到高丽、新罗、登莱等地贩易者,徒二年,五百里编管;并将没收的部分钱财作为赏金,奖励告发者。
50.宋官职差遣制度
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只表示官阶俸禄品级,并不执掌实权;职是加官虚衔,属名誉称号;只有差遣后才取得实权,负责具体事务。
差遣制原是一种临时任官方式,宋朝上升为正式任官制度。
这种官、职和名实相分离的制度,是为了防止官吏擅权,但却造成了官僚队伍冗滥和官制紊乱。
51.宋务限法的主要内容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宋朝制定了关于民事诉讼时限的“务限法”。
所谓“务”,即指农务;入务指农忙时期,务开指农闲时期。
根据《宋刑统》“婚田入务”条规定,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九月卅日为务限期,州县官府不得受理民间田宅、婚姻、债负等民事诉讼案件;如有民事纠纷,应在十月初一至次年正月卅日间递交诉状,且官府须于三月卅日之前审理结案;逾期不能结案,必须上报原因。
为防范有人趁入务之限阻拦业主赎回出典土地,宋朝法律补充规定:
侵夺财产案件,虽在入务期限,“亦许官司受理”。
52.鞫谳分司
⑴目的和特征
鞫谳分司是宋朝审判制度的特色。
鞫指审理,谳指判案,鞫谳分司的基本特征是审与判二者的职能分开,审判分离。
关于其目的,南宋周林云:
“狱司推鞫,法司检断,各有司存,所以防奸也。
”(《历代名臣奏议》卷217,《推司不得与法司议事札子》)。
⑵主要内容
鞫谳分司从中央到地方一体适用。
中央的大理寺、刑部由详断官(断司)负责审讯,详议官(议司)负责检法用律,最后由主管长官审定决断。
各州府设司理院,由司理参军(鞫司)负责审讯及调查事实等,司法参军(谳司)依据事实检法用条,最后由知州、知府亲自决断。
⑶简评
鞫谳分司通过审判分离、审判互相制约,利于防止弊案,也符合宋律烦琐芜杂的背景。
但是,鞫谳分司制度并非解决司法腐败的根本办法,而且这种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方式,也不符合司法制度的基本原理。
53.翻异别勘制度
翻异别勘源于唐末五代,是指疑犯在录问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时,案件必须重新审理的一项特别规则。
宋朝的翻异别勘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宋朝的翻异别勘制度,分为原审机关内的“移司别勘”和上级机关指定重审的“差官别推”两种形式。
前者是在原审机关内将案件移交另一司法部门重审,又称“别推”。
后者是对移司别推后仍翻异者,由上级机关差派司法官员前往原审机关主持重审,或指定另一司法机构重审。
哲宗以后,翻异别勘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规定:
凡在录问前或录问时翻异者,应移司别推;在录问后翻异,则要申报上级机关差官别推。
为了防止囚犯反复翻异,《宋刑统·断狱律》规定,翻异别推以三次为限,超过三次仍翻异者,便不再别推。
南宋以后,将其放宽到五推为限。
54.元律的主要特点
⑴公开肯定民族间的不平等
元朝建立以后,推行野蛮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将不同民族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西夏、回回、西域人),第三等是汉人(原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女真、契丹人),第四等是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地区各族)。
不同等级的民族之间,其政治、法律地位具有明显的差异。
⑵维护僧侣的特殊地位
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僧侣不仅享有政治上的特权,而且可以干预司法。
⑶保留蒙古旧制
首先,维护奴隶制残余;其次,维护地主与佃户的不平等关系,允许地主对佃户进行奴役;再次,保留原有的一些婚姻习俗;最后,刑罚制度中保留传统习俗。
第九章明朝法律制度
55.明《大诰》的主要特点
⑴用刑加重
明《大诰》列举的案例,绝大多数是轻罪重刑。
有的犯罪在《大明律》中已有规定,但明《大诰》每每处以非常之刑。
⑵法外处刑
明《大诰》的许多规定,是《大明律》所没有的。
⑶酷刑繁多
明《大诰》推行重典治国原则,规定了许多《大明律》所没有的酷刑,如墨面纹身、挑筋去指或去膝盖、断手、刖足、阉割等等。
⑷重典治吏
在明《大诰》236条中,治吏之条占80%以上,有关惩治贪官污吏和豪强作恶的案例尤多。
56.明会审
明代在唐宋法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比较齐备的会审制度。
明代会审制始于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定于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主要的会审制度有:
⑴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是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凡遇重大疑难案件,由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院左都御史三法司长官共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的制度。
⑵圆审
也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法制史 答题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