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docx
- 文档编号:6252284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36.34KB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docx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箭头中,代表地面主要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 )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3.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读图,完成下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4.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实验:
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
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6.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②环节的散失
B.增强了③环节
C.增强了①环节
D.增强了④环节
8.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弱②,保持地温
B.反射①,降低地温
C.反射④,增加光效
D.吸收④,增加地温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
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下左图)。
当夜晚温度降到4℃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
下图示意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9~10米
B.7~8米
C.6~7米
D.4米以下
10.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下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导致( )
A.①减少
B.②增加
C.③增加
D.④减少
12.通常,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主要是( )
A.①增加
B.②增加
C.③减少
D.④减少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3.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
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
D.空气隔层的室效应
14.温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
菜农们有时会设法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回答下列各题。
17.若温室大棚中CO2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
A.CO2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B.CO2的保温作用可提高夜间温度
C.CO2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CO2是蔬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18.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下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9.图中字母所示环节中,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最关键的环节是( )
A.A
B.B
C.C
D.D
20.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B.加快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开展退耕还湖工程,提高湿地调节功能
D.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大气环境污染
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以下三题。
21.上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 )
A.③变小
B.②变小
C.①变大
D.④变大
23.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变大,②变大
B.②变小,③变小
C.③变大,④变大
D.⑤变小,④变大
《齐民要术》: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题。
24.“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雨天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D.受冷气团影响,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
25.“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其原因是( )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降低不至于过低
②放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煴,说明夜晚保温与大气逆辐射无关
④放火作煴,说明夜晚的热量直接来自于放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以下两题。
26.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7.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结合下面透明玻璃瓶和温度计的实验完成以下两题。
28.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B.12℃
C.10℃
D.8℃
29.青藏高原气温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辐射少所导致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0.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并说明理由。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并分析其原因。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31.当地时间2017年1月6日,哥斯达黎加的图里亚尔瓦火山喷发,火山灰形成巨大的“蘑菇云”进入大气层,形成火山灰云。
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云”,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________和________。
(2)“蘑菇云”增强了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________。
(3)从理论上讲,“蘑菇云”会使当地白天地面温度不至于________,晚上温度不至于________,昼夜温差会变________。
32.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E中表示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
(2)B小于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称为________。
(4)A称为________,有霜的夜晚A________(较大,较小)。
(5)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气温日较差________(减小,增大)。
33.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相同纬度的拉萨和宁波海拔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中夜晚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A表示________辐射,B表示________辐射,C表示________辐射。
(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________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________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
(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________。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地面的主要热源为太阳辐射,故选A。
2.【答案】C
【解析】气温的日较差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若削弱作用强,升温快,白天温度高,若保温作用弱,降温快,夜间温度低,则昼夜温差较大。
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较强,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故④⑤⑥正确,C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火山灰云团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4.【答案】C
【解析】白天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晴朗时,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故昼夜皆晴时温差较大。
5.【答案】D
【解析】本实验利用土层模拟地面,通过实验发现有土层的玻璃箱气温较高,原因是土层吸收太阳辐射较多,地面辐射较强,这表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故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甲箱底部放一层土,乙箱底部不放土,两箱下垫面性质不同,甲箱地面辐射强于乙箱,因此甲箱气温高于乙箱,B项正确;实验中的日光是一样的,故A项错误;两箱中空气是一样的,故C项错误;两箱大气辐射强弱的差异是箱中气温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气温变化的原因,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
8.【答案】C
【解析】在果树下覆盖地膜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9.【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位于8米时大气温度最高,故把风扇装在此处,可以把热风吹向茶树,减小地面对流,有效地防霜冻。
10.【答案】D
【解析】据图所示,在8米高度附近气温最高,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故可以防止茶树冻伤,①正确;风扇本身不可以吹出热风,②错;近地面(0~4米)存在空气对流运动,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会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动,③错;风扇的转动使下层空气循环,阻止了上层冷空气下压,④正确。
11.【答案】B
【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地面辐射释放能量的绝大部分截留在对流层大气中,同时地面还可以靠吸收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导致②增加。
12.【答案】D
【解析】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少,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易出现霜冻。
1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特朗勃墙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而不是地面辐射,A错。
墙体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玻璃和空气隔层对集热墙散发的热量起到阻断作用,体现了保温作用原理,B、C错,D对。
1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由于空气隔层与集热墙内冷热不同,在空气隔层和内室之间形成热力环流,为了更好地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热力集热墙可能为黑色,A错。
乙气流相对气温较低,为下沉气流,B错。
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流进房间内部,C对。
丙气流为冷气流,流进空气隔层,D错。
15.【答案】B
【解析】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
16.【答案】B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来自地面的地面辐射吸收很少,因此,气温低。
17.【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热量返还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故选B。
18.【答案】C
【解析】夏季太阳辐射强烈,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削弱太阳辐射,避免大棚内温度过高,减少作物水分蒸腾,故选C。
19.【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具有保温作用,可增强全球变暖。
20.【答案】D
【解析】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同时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故A错误;造成全球变暖问题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利用,故B错误,D正确。
21.【答案】D
【解析】大气逆辐射由大气射向地面,为图中的④箭头,D正确。
①由太阳射向大气上界,为太阳辐射;②是被大气削弱过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由地面向大气辐射,为地面辐射。
故排除A、B、C。
22.【答案】A
【解析】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空气气温较低,即得到的地面辐射③减小,故A正确。
①为太阳辐射,若其变大,导致地面增温多,地面辐射强,气温高,故C不合题意。
④为大气逆辐射,若其变大,地面温度升高,气温也会高,故D也不合题意。
②为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若其变小,说明大气的云层厚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变小,与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不符合,故排除B。
23.【答案】C
【解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辐射。
若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即③变大,④变大,故C正确,B错误。
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比较小,即对①⑤影响不大,故排除A、D。
24.【答案】B
【解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其原因是受冷气团影响,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空气中水汽凝结成霜,B对,C错。
材料中新晴,说明是晴天的夜晚,A错。
受冷气团影响,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不会变强,大气逆辐射减弱,D错。
25.【答案】A
【解析】“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其原因是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降低不至于过低,①对。
放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②对。
放火作煴,说明夜晚保温与大气逆辐射有关,③错。
放火作煴,不是说夜晚的热量直接来自于放火,而是来自大气的保温效应,④错。
A对。
26.【答案】B
【解析】图中①是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因此应是①—④—②,B正确。
27.【答案】B
【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距地面近的距热源近,气温高,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距热源渐远,气温递减,②表示地面辐射,B正确。
28.【答案】B
【解析】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比另一个要稍微高一些。
29.【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气温低主要是空气稀薄,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大气逆辐射弱造成的。
30.【答案】
(1)B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3)新疆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
【解析】第
(1)题,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
第
(2)题,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
第(3)题,新疆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的积累。
31.【答案】
(1)① ②
(2)③ (3)过高 过低 小
【解析】第
(1)题,读图判断①表示大气反射作用,②表示吸收作用,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地面辐射。
“蘑菇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作用和吸收作用,即①和②。
第
(2)题,由上题分析知,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为③。
第(3)题,理论上,“蘑菇云”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反射和吸收作用,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高,夜晚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使晚上气温不至于过低,当地昼夜温差会变小。
32.【答案】
(1)C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3)地面辐射
(4)大气逆辐射 较小
(5)减小
【解析】
(1)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波长越短,物体的温度越低,其辐射的波长越长。
图中,A表示的是大气逆辐射,C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E表示的是地面辐射;A、C、E中温度最高的是C,故短波辐射是C。
(2)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的作用,即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图中B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C表示经过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故B小于C。
(3)E表示地面升温后,向外辐射的能量,即地面辐射。
(4)A表示大气返还给地面的辐射,即大气的逆辐射;有霜的夜晚,气温低,故大气的逆辐射较弱。
(5)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气温日较差减小。
33.【答案】
(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③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沙漠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热量散失的多,所以昼夜温差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推导出①~④的含义。
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
34.【答案】
(1)拉萨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
(2)宁波 拉萨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近地面空气得到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都比较少
(3)宁波 宁波海拔低,水汽和二氧化碳含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同纬度地区在同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比较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看两地的大气密度。
大气越稀薄,太阳辐射越强。
比较两地气温的高低,主要看近地面空气吸收的热量的多少。
拉萨空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少,所以白天温度比宁波低。
35.【答案】
(1)太阳 地面 大气逆
(2)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3)地面辐射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
【解析】根据图示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为大气逆辐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一 地理 必修 一同 精选 训练 大气 受热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