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综合测试.docx
- 文档编号:6251523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94.67KB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综合测试.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综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综合测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综合测试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大理石B.水C.空气D.木炭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
A、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木炭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净化水
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干冰能灭火属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金刚石相对于石墨来说属于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玻璃刀头上镶的金刚石来裁玻璃
B.
用氢气做高能燃料
C.
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D.
用大理石做天安门前的华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可以知道:
物质的化学性质的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解题时可以据此解答.
【解答】解:
A、用金刚石刀能够划破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而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用氢气做高能燃料,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
C、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以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这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用大理石做天安门的华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这是利用了大理石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能够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区分的关键是看这个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4.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 )
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D.可能是氮气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判断,“燃着的木条插入盛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立即熄灭”,说明瓶中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解答】解:
A、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瓶内气体若为二氧化碳,木条插入也会立即熄灭;但能使木条熄灭的气体还有其他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等;故判断错误;
B、氧气能使燃烧木条燃烧更剧烈,而瓶内气体不支持木条燃烧,所以瓶内气体一定不是氧气.判断正确;
C、“可能是CO2”,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插入的燃烧木条立即熄灭,但具有类似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还有氮气等气体,所以只能说:
瓶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判断正确;
D、氮气可以使插入的燃烧木条立即熄灭,但具有类似氮气性质的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只能说:
瓶内气体可能是氮气,判断正确.
故选A.
【点评】二氧化碳能使燃烧木条熄灭,但能使熄灭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就是二氧化碳,故鉴别二氧化碳不能用燃着的木条.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
A.人金刚石用做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C.石墨做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作钻探机的钻头,正确;
B、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材料,正确;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区分O2、H2、C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石灰水只和二氧化碳反应;
B、通过灼热的铜网只有氧气会反应;
C、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和氧化铜反应;
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三种物质.
【解答】解:
A、只有二氧化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其它两种气体不反应,故A错;
B、三种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变黑的是氧气,另外两种物质不反应,故B错;
C、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是黑色的氧化铜变黑,故C错;
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这三种物质,故D对.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二氧化碳、氢气、氧气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会根据它们的化学特性来鉴别它们,其中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根据这三种气体的化学性质可以解答本题.
7.实验室制CO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 )
A.木炭燃烧
B.燃烧CO
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A、用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操作繁琐,不易收集;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操作危险,且不要收集;
C、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D、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
【解答】解:
A、木炭和氧气虽然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效率低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易分离出来;故不正确;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操作危险,效率低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易分离出来;故不正确;
C、石灰石和稀硫酸生产硫酸钙,硫酸钙会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不正确;
D、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故正确.
故选项为:
D.
【点评】制取气体选择药品时,既要分析反应能否进行,又要分析反应条件是否容易达到,生成的气体是否容易达到、反应速率的快慢等因素,在综合了各种因素后,才会找到最为合理的制取方法.
8.按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CCO、CO2B.CO、C、CO2C.CO2、C、COD.CO2、CO、C
【考点】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碳元素化合价,及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进行解答.
【解答】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CO中碳元素化合价为:
x+(﹣2)=0,x=+2;
CO2中碳元素化合价:
y+(﹣2)×2=0,y=+4;
C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由此可知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CO2、CO、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价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9.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
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酸碱盐的应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
A、干冰易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故正确;
B、能用于冰箱除臭是利用了物质的吸附性,为活性炭,石墨没有这种性质,故错误;
C、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的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白色固体碳酸钙,故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无此性质,故错误.
故选A.
【点评】该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多思考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10.下列物质中,化学式相同但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氧气和液氧B.干冰和二氧化碳
C.大理石和石灰水D.金刚石和石墨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常见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氧气的化学式为O2,臭氧的化学式为O3,化学式不同,故选项错误.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属于同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Ca(OH)2,化学式不同,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化学式均为C,化学式相同但不属于同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继“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 )
A.金属单质B.非金属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
【解答】解:
N60是由非金属元素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12.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O2B.H2C.CO2D.CH4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有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我们据此判断各个选项中的气体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解:
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两种收集方法.故A不可选;
B、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并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可选;
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可选;
D、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可选.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选择的形式考查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同时要同学们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
13.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 )
A.CO2B.COC.N2D.SO2
【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香烟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其中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解答】解:
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一氧化碳的毒性,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把握好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正确解题.
14.有关CO、C两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性质很相似
B.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都需要高温
C.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D.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与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与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与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碳均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一氧化碳与碳均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如一氧化碳是气体,碳是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与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分别是点燃、高温,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与碳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色、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碳均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与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均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则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一氧化碳与碳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
【专题】生活实际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还涉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要结合课本所学,认真地逐项分析正误.
【解答】解:
A、二氧化碳虽然会形成温室效应,但它不是空气的污染物,所以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不包括它,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的影响最大,范围最广;
C、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在温室大棚里使用二氧化碳能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的一种产物,它无毒,不会降低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故D错.
故答案选:
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但涉及的内容较多,要认真分析辨别真伪,搞清事物的本源.
16.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增加
B.海水中蓝藻等生物的过度生长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含碳化合物的大量燃烧早成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解答】解:
A、呼吸作用的增加不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
B、海水中蓝藻等生物的过度生长不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氟里昂”的泄漏造成臭氧层空洞,不是造成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 )
A.点燃混合气体
B.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
【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一般要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一种能和杂质组分发生反应而不能与主要组分物质发生反应的试剂.最理想方案是把杂质组分转化为主要组分,除去杂质的同时还使主要组分物质的量有所增加.
【解答】解:
A、CO具有可燃性,而CO2不能燃烧,从理论上讲点燃混合气体,CO气体转变为CO2可以达到除去杂质的最佳效果.但由于少量CO混在CO2中,难以与O2接触,也就难以点燃,方法从操作上来说不可行.故A错误;
B、CO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混合气体能过石灰水不能除去杂质气体一氧化碳.故B错误;
C、CO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气体二氧化碳,因此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以较彻底地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少量的一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且可以和水反应,CO气体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混合气体通过水,消耗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杂质气体CO“毫发未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选择科学的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也称为物质净化或提纯,是物质研究的基础.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一种单质可以由几种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完全相同
D.性质不同的单质其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分类.
【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解答】解:
A、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例如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
C60、C90、C240等.故A错误;
B、一种单质只能由一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
C、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的性质不同.故C错误;
D、性质不同的单质其组成元素可能相同,例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但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单质的概念、组成及性质,解答本题可依据已有知识进行.
二、填空题
19.我们在初中化学里认识了一些物质,它们在各方面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下列物质:
A.焦炭B.氧气,C.一氧化碳D.活性炭,E.二氧化碳,F.水,请你根据它们的用途,将字母代号填入下列横线上(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 B 可供急救病人呼吸;
(2) C 可用于冶炼金属;
(3) E 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4) A 可用作生活中的燃料;
(5) D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6) F 可溶解很多物质.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的溶剂;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与生活.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氧气可供急救病人呼吸;
(2)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4)焦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生活中的燃料;
(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6)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故答案为:
(1)B;
(2)C;(3)E;(4)A;(5)D;(6)F.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20.如图所示,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 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先后熄灭 ,该实验说明
(1)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2)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灭火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性质决定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分析出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从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可以推断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解:
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这一实验现象同时也证明了二氧化碳的两个性质:
①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灭火.
故答案为:
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先后熄灭;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灭火.
【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的方式比较灵活,但并不是难题,同学们只要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就可以顺利完成该题.
21.按要求各写出一个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H2CO3═H2O+CO2↑(合理即可) ;
(2)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O2
CO2(合理即可)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
(1)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O3═H2O+CO2↑(合理即可).
(2)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O2(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H2CO3═H2O+CO2↑(合理即可);
(2)C+O2
CO2(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2.请你用两种方法来鉴别CO和CO2
(1)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气体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的是CO,熄灭的是CO2
(2) 向集气瓶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无明显变化的是CO .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差异进行鉴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能灭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解答】解: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可以采用燃着的木条进行鉴别,故答案为: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气体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的是CO,熄灭的是CO2;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具有此性质,所以可以采用石灰水进行鉴别,故答案为:
向集气瓶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无明显变化的是CO;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鉴别,完成此题,要根据二者性质的不同,通过反应发生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23.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过剩的氯气,其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l2+2NaOH=NaCl+NaClO+H2O(NaClO即为次氯酸钠).试回答:
(1)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这属于氯气的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实验室收集氯气时,可用 向上排空气 法,这是因为氯气具有 密度比空气重 的性质.
(3)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单元 氧化物 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