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
- 文档编号:6247691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37KB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五13《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共5篇)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霍金运用天体物理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得出宇宙或膨胀或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的结论。
文章涉及很多关于宇宙学的知识,但演讲者却从巫师和宗教预言谈起,通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等,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这是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
学情分析:
学生高一时学过《宇宙的边疆》一文,对顺利学习本文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尤其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教学时可资开发的宝贵资源。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内容要点,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内涵。
2、学习、欣赏本文严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够加以灵活运用。
3、了解关于宇宙学的基本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点拨引导为辅,配合适当练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投影幻灯1:
尸佼《尸子》: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屈原《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行,何由考之?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帕斯卡尔: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板书课题:
宇宙的未来
学生简介霍金,老师适当补充、强调:
人类自古而今对宇宙的不断追问与求索。
问题1:
如果选择注释①霍金简介中的两个词或短语来描述你所知道的霍金你会选择哪两个?
投影幻灯2:
当代的爱因斯坦
身残志坚
要点:
霍金辉煌的科学成就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设计意图:
激趣,培养准确整合信息能力。
二、自主学习。
学生速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 投影幻灯3:
根据课文有关内容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
本文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这篇演讲从 和 的预言说起,然后过渡到自己对 的科学预言,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作者预测宇宙或将 ,或将 ,这取决于 ,而现在 ,所以两种结果都可能发生。
2、投影幻灯4:
思考:
(1)作者认为“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更可靠些”,又说“我们
认为可以做可靠的预言”,两者是否矛盾?
为什么?
(2)作者最后说“两方下赌注,以确保万无一失”,这和巫师、宗教预言有何
不同?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不同理解可以讨论。
老师点拨思路、方法,对“微波背景”“平均密度”“暗物质”“黑洞”“人择原理”等重要信息可以发动学生明确或给以提示,帮助理解,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要妥善处理。
投影幻灯5:
微波背景(相同)→平均密度(相同) →(可以预言)
暗物质(引力) → (小)→膨胀(大)坍缩
设计意图:
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三、合作探究。
投影幻灯6:
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体会作者严密的语言,探究怎样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
1、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
2、那些定律在理解宇宙如何起始方面很重要,但是它不影响宇宙的未来演化,除非直到宇宙坍缩成一种高密度的状态。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探究怎样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
老师指导,明确方法:
加个限制或加个条件等。
板书:
严密
投影幻灯7:
试给下列词语加上适当的内容,使表达更加严密。
1、一个好教练就是一支好球队。
2、没有打不好的比赛,只有不合格的教练。
3、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设计意图:
体会科学语言的严密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投影幻灯8:
赏析下列语句,说说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的相同点,探究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1、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2、对我们而言,时空是显得四维的,而在M理论是十维或者十一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观察到另外的六或七维呢?
这个问题的传统的,也是迄今仍被普遍接受的答案是,额外维全部被卷曲到一个小尺度的空间中,余下四维几乎是平坦的。
它就像人的一根头发,如果你从远处看它,它就显得像是一维的线。
但是如果你在放大镜下看它,你就看到了它的粗细,头发的的确确是三维的。
在时空的情形下,足够高倍数的放大镜应能揭示出弯卷的额外维数,如果它存在的话。
(霍金《膜的新奇世界》)
学生思考讨论上述语句的含义,探究比喻的重要作用。
老师点拨,明确,适当参与讨论,指导学生了解并体会霍金科学语言的形象性特点。
鼓励学生在文中找出其他的例子加以赏析。
板书:
生动
设计意图:
体会生动形象的语言在科普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阅读霍金、走近霍金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投影幻灯9:
1、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英·赫胥黎)
2、 2061年,76年公转一圈的哈雷彗星再次如约回归,它看到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更加崇尚科学的世界。
(美·《为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达到科学、数学和技术脱盲的2061计划报告书》)
学生交流学习本课的感受。
老师适当补充:
科学的传承与创新。
若时间紧可以略。
投影幻灯10: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道德经》第42章)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道德经》第25章)
要点人类若要真正了解宇宙,除了靠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应从2500年前中国的老子那里寻找智慧。
设计意图:
培养科学精神,使本课教学主旨得以升华。
2、 作业安排。
见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附:
板书设计
宇宙的未来
霍金
严密的语言 生动的比喻
科学精神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尸子屈子始,至老子终,中间不断穿插着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追问与求索以及霍金的坚强意志与乐观心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一以贯之,是个不错的思路,这一点对于上课的一个文科班而言尤其重要,效果很好。
另外,教学本文不是去进行科学研究,而是作为一节语文课来上,重视了信息获取与整合以及语言表达,这一点自己也较为满意。
但内容还是有些“满”,若能再精简一些效果会更好,如提高筛选和整合信息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宜重点突出其中一个,而另一个可以抓住几个重点语段,以练习(选择题)形式以练代讲。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了解霍金的简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
2、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及作者简介
1、由玛雅人预言导入
2、霍金预言
3、作者简介。
(详见ppt)
二、过程设计
1、过程: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拨、归纳。
2、方法:
学生——自由讨论式,教师——点拨引导式。
3、归纳:
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如果平均密度小于某个临界值,它就会永远膨胀。
如果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值,宇宙就会坍缩,时间本身就会终结。
(2)在螺旋星系和星系团中应该存在有某种看不见的暗物质,它的引力吸引足以把高速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不至于使这些星系或星系团飞散开去。
(3)如果宇宙继续膨胀下去,五十亿年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变成一颗白矮星。
在大约一百亿年后,具有太阳质量的恒星将变成白矮星或中子星,具有更大质量的恒星会变成黑洞。
(4)黑洞中粒子的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逃出黑洞,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巨大的黑洞也可以“蒸发”掉。
(5)在星系或星系团之外,应该存在有足够的暗物质,这些暗物质能使密度达到临界值,从而可能会使宇宙最终坍缩。
但这个时间肯定在一百五十亿年之后。
4、体会这篇演讲词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作为一篇关于宇宙未来的演讲词,本文的大量篇幅是较为严肃的科学话题,运用了好多专业术语,容易使人感到沉闷。
但是霍金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运用了许多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得这样一篇旨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学术演讲,让人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真听下去。
这样的语言是很多的,例如:
“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测出来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
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
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
三、作业
1.仿照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写一个演讲片段。
2.阅读霍金的名著《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
3、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人物:
陶渊明 王勃 梁思成 普希金 史蒂芬·霍金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3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科学进取精神,增进科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文本中筛选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霍金科学进取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幽默生动的语言
学情分析:
本文专业性强,欧化语言明显,阅读起来非常吃力,难读、难懂。
高考试卷上的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只有三四段,考生读起来已经非常吃力,而这里却有整整26段,是前者的六七倍。
所以教学本文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但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导下去。
教学方法: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拨、归纳。
教学过程:
导语:
浩渺的宇宙带给我么么无限的思索,浩渺的宇宙也留下了人类无数探索的脚步。
宇宙何处来,又将何处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科学大师霍金的科学预 言,在他轻松幽默的语言中走进他那不同凡响的智慧人生。
(板书:
宇宙的未来霍金)
一、作者介绍:
霍金:
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
二、
1、提问:
这样一个伟大得无人企及的科学家要给我们预言宇宙的未来,可是我们很想知道在他之前都有什么人对未来进行了预测,结果如何?
(学生发言)(板书:
预言未来 女巫、宗教------模棱两可不可信)
2、女巫、宗教的预言是荒唐不可信的,那么科学家能预言未来吗?
为什么?
(学生发言)
3、请大家用一句话简要地说说霍金的观点。
(学生发言)(板书:
或膨胀 或坍缩)
4、影响宇宙未来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影响平均密度的因素是什么?
怎么证明暗物质是存在的呢?
宇宙不断膨胀的结果如何?
目前宇宙的平均密度怎样?
(大屏幕显示:
平均密度暗物质螺旋星系星系团临界值)
明确:
通过分析具备逻辑严密,说理层次清晰的特点。
(板书:
严密的推理)
三、1本文是一篇关于宇宙未来的演讲词,大量篇幅都是较为严肃的科学话题,运用了好多专业术语,容易使人感到沉闷,但是霍金的聪明之处在于它运用了许多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得这样一篇旨在说明科学道理的学术演讲,让人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真听下去。
请你在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语句,试着分析一下他是运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意思,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学生发言,老师明确答案)(板书:
幽默的语言)
四、除了生动幽默的语言之外,作者还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呢?
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板书:
生动的导入)
我们通过分析文章发现这篇演讲词中透漏出霍金严谨的思维、严密的推理,在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和故事中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生活充满自信的霍金形象。
霍金在科学上取得了无人企及的成就,他是一个伟人,但他影响世人的不仅仅是科学成就,更重要的是他顽强不屈的精神。
他只有一个大脑,三个能动的手指,却叩开了宇宙的奥秘,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但也有人对他大胆质疑:
“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霍金给中国人民的鼓励是:
生命还在,希望就在!
2011年10月30日地球上的人口将达70亿,粮食问题、能源问题、战争问题在困扰着人类,究竟出路在哪里呢?
霍金说:
在未来的一百年里,人类要迁居其它星球。
我们在困惑时又听到了来自大师智慧的指点。
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那么如果让你来采访霍金,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大屏幕显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五、霍金教会了我们什么呢?
(大屏幕显霍金示文字)
霍金的工作是令人惊叹的,可是有着如此伟大发现的人,却是一个身患肌肉萎缩症的病人,除了思想,几乎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头向前垂落。
正因为这点,他更加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尊敬。
在开始患病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于是抓紧时间,全心投入,谁也没想到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成果累累。
他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的天才,但那种不向厄运低头的精神,是没有人不敬佩的。
由此可见,人的精神力量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民族也要依靠精神,精神的力量往往可以超越世上难以逾越的障碍。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歌颂赞美霍金,请大家来做仿句练习。
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彩夺目;
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他的命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非凡的科学成就,其原因中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人生的无比自信,这就是一个时代的伟人,人生的斗士。
结束语:
霍金深邃的思想,顽强不屈的精神是天地之间一种巨大的神秘力量,它告诉世人命运的坎坷没有折服霍金,他用行动证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霍金让我们领略了宇宙的未来,让我们感悟到了坚强不屈的精神所取得辉煌成就,他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讶,太多的震撼。
让我们一起对霍金表达深深的敬意。
作业布置:
1、用一段话赞美你心目中的坚强者。
霍金、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金晶、桑兰、郑智化、邰丽华……
示例:
(海伦.凯勒)孤寂的黑暗挡不住她炽热的心,生命的激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将她带向光明。
(司马迁)他跨过了肉体的屈辱,用力透纸背的文字刻下了人格的尊严。
2.本课时作业(选作其一):
(1)、仿照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写一个演讲片段。
(2)、列出本文的提纲。
3.本阶段阅读目标:
阅读霍金的名著《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
《宇宙的未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
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宇宙的未来》是人教版第-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和科学美感的陶冶”为主题展开。
《宇宙的未来》是自然科学论文,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幽默的语言风格”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本篇课文用一课时即可完成。
2.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
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
因为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
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新课标》指出: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学生对自然科学论文这种文体并不陌生,初中学过布封的《莺》等同样文体,对自然科学论文这种文体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因此对这种文体是熟悉的。
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这种熟悉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生活中的熟悉,而并非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熟悉,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把握,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信息。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新课标》强调“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指出: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因此,这一堂课,我采用了读书指导法、开放式问答法、讨论法,主要运用开放式的问答法进行教学。
所谓开放式的问答法,就是根据加涅的强化理论和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在解决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回答;教师在学生做出的具体答案中,提取出倾向于标准答案的信息;再根据这一类信息,反过来对全班同学进行恰到好处、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的启发和引导,不断强化学生的回答行为,促使全班同学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大胆发言;将问题层层深入,开发课堂资源,挖掘全班同学的潜能,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学习方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教学理念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给学生学法指导,包括:
领悟式指导法、点拨式指导法和矫正式指导法。
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养成了一种良好解决问题的习惯,体会、顿悟出鉴赏这种文体的科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先由老师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研读课文,自主学习;自己不能解决,小组内合作讨论;组内不能解决,全班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这样做又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遵循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进入情境
我设计的导语是:
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
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
环节2熟悉作者,理解标题(5分钟)
我先请同学们说出他们关于本文作者的记忆,无论说多说少都要给予鼓励,激发其更大的学习兴趣,能够融入到下一步的课堂活动中。
在3个以上的同学介绍了作者后,我将用幻灯片放出作者的大幅照片和按照人生经历、作品概述、风格特征、社会评价这样的顺序组织的作者介绍,我会适当地点拨给学生,并通过每篇文章前的作者介绍都按照这样的顺序,潜移默化,渐渐地,学生也会用这样的顺序向其他人介绍作家的,这也是文学素养的一种体现。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
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
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
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
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
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
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熟悉了作者,我会引导学生们分析标题,标题中有特殊词的,要重点解释,作为基础知识来积累。
环节3落实基础,整体感知(10分钟)
首先,请学生自由地朗读文章,熟悉文本,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在多数同学读完之后,教师将文章中的生僻字词通过幻灯片播放出来,随机抽取学生按行朗读,并进行指导。
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请学生浏览课文,或者是听范读,并思考两个问题:
1.文章主旨性问题,用幻灯片播出。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宇宙的未来 必修 13 宇宙 未来 教学 设计 说课稿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