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0010062期末考试试题A卷.docx
- 文档编号:6245627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22KB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0010062期末考试试题A卷.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0010062期末考试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0010062期末考试试题A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0010062期末考试试题A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0010062)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对象:
2007级本科生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8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答题要求:
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2分)
1、信念
2、慎独自律
3、社会公德
4、实体法律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个)选项是人生态度和人生观的关系的描述?
A、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B、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心理倾向。
C、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D、人生观表现了人生态度的基本意图。
2、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做到哪些(个)?
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国家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3、下面哪些(个)对道德描述是不准确的?
A、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B、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D、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4、下面哪些(个)内容表达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爱”思想。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兼相爱,交相利
D、是非之心,智也
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
A、勤俭持家B、文明礼貌C、爱护公物D、明礼诚信
6、诚信对大学生的作用是: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D、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7、下列哪些(个)属于家庭美德的内容:
A、男女平等B、助人为乐C、奉献社会D、邻里团结
8、下面哪些(个)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1、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2、简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4、我国程序法律制度包括哪些?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怎样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2、如何做到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3、怎样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五、论述题(每题9分,共计18分)
1、结合理想和现实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要求:
根据课本知识,结合现实,得出自己的观点或结论)
2、给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写一封信,要求写出课程内容与自身的感悟及建议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0010062)期末考试试题(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对象:
2007级本科生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8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2分)
2、信念:
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1分),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分)
2、慎独自律:
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1分),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1分),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
(1分)
3、社会公德:
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2分),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1分)
4、实体法律制度:
主要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的法律制度的总称,(2分)我国实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制度、民商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
(1分)
二、多项选则题(每题2分,共计16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选项是人生态度和人生观的关系的描述?
(AB)
A、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B、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心理倾向。
C、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D、人生观表现了人生态度的基本意图。
2、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做到?
(A、B、C)
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国家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3、下面哪些(个)对道德描述是不准确的?
(C)
A、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B、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D、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4、下面哪些(个)内容表达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爱”思想。
(AC)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兼相爱,交相利。
D、是非之心,智也。
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指:
(D)
A、勤俭持家B、文明礼貌C、爱护公物D、明礼诚信
6、诚信对大学生的作用(ABCD)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D、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7、下列哪些(个)属于家庭美德的内容:
(A、D)
A、男女平等B、助人为乐C、奉献社会D、邻里团结
8、下面哪些(个)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
(ABD)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1、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答:
(1)学思并重的方法。
(0.5分)
(2)省察克治的方法。
(1分)(3)慎独自律的方法。
(1分)(4)积善成德的方法。
(1分)(5)知行统一的方法。
(0.5分)
2、简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答: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2分)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分)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基本特征:
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2分)
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分)
4、我国程序法律制度包括哪些?
答: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1分),民事诉讼法律制度(1分),刑事诉讼法律制度(1分),仲裁和调解制度(1分)。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怎样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答:
(1)立志当高远,立志需躬行,但要始于足下。
(2分)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正确对待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2分)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分)
2、如何做到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答:
(1)是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未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2分)
(2)要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坚持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2分)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分)
3、怎样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5分)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1.5分)
(3)有序的公共生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1.5分)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5分)
五、论述题(每题9分,共计18分)
1、结合理想和现实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1)学生对自我的分析(2分)
(2)学生对社会就业的认识(2分)
(3)确定职业目标和途径(5分)
2、给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写一封信,要求写出课程内容与自身的感悟及建议(课程描述:
4分,感悟及建议5分)
道与法律试题一、不定向选择题
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A )
A .个人礼仪B 交往礼仪C 职业礼仪D 公共礼仪
2“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是(C )提出来。
A 英格丽.张B 马克.吐温C莎士比亚D《礼记》
3“一个人可以犯几个可以改正的错误,但不能有失礼的行为。
”这句话用于求职过程,它告诫我们(A)
A求职应聘过程中,要重视求职礼仪
B技能突出就可以求职成功
C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做到大才和开朗
D求职应聘时有错即改
4,孙中山说:
“有了良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这段话强调的是(C)
A道德的内涵B道德的标准C道德的功能D.道德的形象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这句话充分说明(D)
A.幸福的生活,必然是道德的生活
B.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发挥我们的潜能
C.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D.人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在于(D)
A形成道德认识B培养道德情感C树立道德信念
D做出道德行为
7一行人在过路口时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
他这样做(D )
A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D不遵守交通规则之举
8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法治和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D )
A 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B德治比法治更重要
C法治是德治的
D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9、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按劳分配制
D多党合作制度
10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C)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守护神。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下列行为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范围的是(D )
A 职高学生王某喜爱音乐,经常深更半夜将家中的音响调至最高,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
B 2009年春节期间,张某携带大量鞭炮乘坐火车,被乘警发现
C 三名职高学生双休日结伴去公园游玩,高兴之余,在景点文物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
D 职高学生张某,不思学习,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
12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B )日
A 十五B 二十 C 三十D六十
知识产权法试题
一、单选题(20道)
1.对侵害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我国现行立法上采取的是(A)
A.补偿性原则
B.惩罚性原则
C.以补偿性原则为主,以惩罚性原则为辅的原则
D.以惩罚性原则为主,以补偿性原则为辅的原则
2.下列关于著作权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D)
A.只有作者和被视为作者的单位才可能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B.文字作品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可能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C.电影作品的制片者不可能是完整的著作权主体
D.事实上的作者不一定享有著作权
3.某软件公司开发的《财务之星》管理软件,在我国受法律保护的依据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4.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向专利局声明放弃专利权的(B)
A.自专利权人递交放弃声明之日起终止
B.自专利局收到放弃声明之日起终止
C.自专利局登记放弃声明之日起终止
D.自专利局登记公告放弃声明之日起终止
5.报影师甲于1947年3月10日拍摄了一幅摄影作品;1989年8月3日去世;其子乙于1998年7月15日首次将甲的该作品发表。
1999年2月5日,丙未经乙许可便将甲的该作品收入其制作的《名人摄影作品集》中,并在其作品上注明甲为摄影者。
在此实例中,丙(D)
A.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B.侵犯了乙的著作权
C.侵犯了甲和乙的著作权
D.不构成侵权
6.新疆哈蜜地区果农生产的哈蜜瓜系地方名特产品。
果农张某欲以“哈蜜”二字作为甜瓜的商标,并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
根据有关规定,就“哈密”二字
A.张某可以取得注册商标权(D)
B.张某与其他果农可以共同取得注册商标权
C.张某可以独家享有地理标记权
D.张某不能取得注册商标权
7.某企业在未证得《虎》图著作权人许可情况下,擅自将该图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使用在白酒上,并获得核准注册。
该企业的行为属于(A)
A.模仿他人的作品作为商标进行注册
B.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进行注册
C.虚构事实真相伪造申请进行注册
D.使用商标法禁止使用的图形进行注册
8.甲公司新近注册了一件中国商标,乙认为该商标违反商标法规定的商标禁用条款,依我国商标法规定请求有关机构撤销甲公司的该注册商标。
这个机构是(A)
A.商标局
B.商标评审委员会
C.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人民法院
9.茶叶厂甲为进出口公司加工包装茶叶,并经许可使用乙的\"春毫\"商标,按照商标法对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规定,甲厂加工的茶叶包装上应当(C)
A.标明茶叶原产地
B.标明甲的名称和茶叶产地
C.标明乙的名称
D.标明乙的名称和茶叶产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110010062 期末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