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6238630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8.24KB
安徽省阜阳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阜阳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阜阳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
注意事项:
1.考生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作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共72分)
1、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在杂剧产生以前,正统的诗文一直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而宋元时期戏曲小说的逐渐勃兴,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态。
读元明杂剧,既要看到它与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联系,更要注重它的特殊性。
说到联系,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古老的诗歌传统对元明杂剧的深刻影响,它首先是诗的戏剧,是“美文舞蹈的、诗韵兼全的”一种艺术形式。
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
只要认真读一读《西厢记》《汉宫秋》等杰作中优美的曲词,就不难领略到这一点。
如明人何良俊评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之[圣药王]曲曰:
“清丽流便,语人本色;然殊不浓郁,宜不谐于俗耳也。
”
然而,元明杂剧毕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它的曲词必须与情境、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必须与表演艺术水乳交融。
《元曲选》的编订者臧晋叔谈到:
“词本诗而亦取材于诗,大都妙在夺胎而止矣。
曲本词而不尽取材焉,如六经语、子史语、二藏语、稗官野乘语,无所不供其采掇,而要归断章取义,雅俗兼收,串合无痕,乃悦人耳。
”杂剧展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故须兼收并蓄,雅俗共赏,便是所谓“情词稳称之难”。
王国维激赏《窦娥冤》第二折的[斗虾蟆]等曲,说:
“此一曲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元初所谓当行家,大率如此。
”王国维是真正读懂读透了元曲,他不仅将其当作戏剧的文学剧本来读,且当成美文来读:
“由是观之,则元剧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在我国文学中,于《楚辞》《内典》外,得此而三。
”
王氏在《宋元戏曲考》中说:
“元曲之佳处何在?
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
”同一著作中,他又指出“元剧最佳之处……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足见王氏的“自然”与“意境”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元杂剧的“自然”与“有意境”又与诗词文赋不同,这就是它总体风格上的恣纵、奔放、朴野、犷悍,即本质上的自然之美,本色之趣。
这个特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艺术语言方面。
明初无名氏的《贫富兴衰》第一折〔点绛唇〕以下三曲,起手不凡:
“四玲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
”将雪景描写与人物内心活动溶成一片,用语精炼,比喻恰切,真可与《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的描写相媲美。
“自然”之誉当然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情,“意境”说也与戏剧情境、人物命运以及矛盾冲突相联系,语言文字自然是情感与思想自然的外化,而深层的东西当然是思想感情和内容。
(摘编自王星琦《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元以后,戏曲小说改变诗文占据文坛统治地位状态,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元明杂剧表现出的“诗的戏剧”的特点,是指曲词与表演艺术的水乳交融。
C.诗、词、曲一脉相承却又各有特点,但曲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又具有特殊性。
D.元杂剧的“自然”特指语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即奔放、朴野的艺术风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讨论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论证思路清晰严谨。
B.文章分析了杂剧与诗词的联系与区别,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杂剧特殊性的表现。
C.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丰富的论据使观点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D.对于杂剧的分析,文章兼及艺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内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何良俊的观点,《倩女离魂》的曲词充分体现了郑光祖对诗歌传统的借鉴和超越。
B.元明杂剧必须与表演艺术相互交融,这既是一种约束限制,也为其发展带来机遇。
C.只有真正读懂、读透元曲的人,才能体会到杂剧曲词的“稳称之难”,进而欣赏其美。
D.《窦娥冤》中窦娥临终发下三桩誓愿,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评价元曲时所谈的意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一:
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需要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来提升效率。
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继土地、能源之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说。
¡°短短几年里,大数据战略已经从全面总体布局,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
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大布局体现了大数据发展驱动效应日趋凸现。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黄殿中表示,辨识和管控大数据风险成为监控国家安全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体现国家安全的¡°晴雨表¡±。
为保障大数据安全,中央网信办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指挥协调与落地部署工作。
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央网信办协同相关单位,在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共同促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增补完善和相应国家战略政策的落地出台;在安全审查方面,进一步防范信息安全产品与技术应用领域的潜在隐患和安全风险,为公民、国家信息主权和数据主权的保护提供切实支撑。
(摘编自李政葳《构建大数据健康发展的安全生态环境》,《光明日报》2017年5月29日)
材料二:
为了使学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很多地方和学校纷纷¡°出招¡±。
上海市建成了¡°上海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为资助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以数学建模的方式,立足于10万余条数据信息,确立了新的¡°量化测评模型¡±。
这些大数据的手段不仅能够¡°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还能更加切合实际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找到精准的切入点。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介绍,学校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每天实时采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信息,并进行实时分析,对学生成绩下降、迟到早退、消费反常、上网成瘾等异常行为进行实时预警。
郑庆华说:
¡°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隐形特征挖掘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提高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明晰职业规划、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创新精神等发展性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推进¡°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并为建档立卡学生专门设立¡°自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陕西省12地市政府实习、海外交流访学和国际组织实习,开展¡°国运交大¡±青年领导力公益实践项目,提升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编自樊未晨《学生资助将从经济资助转为资助育人》,《中国青年报》2018年9月7日)
材料三:
传统的行政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宏观情况开展决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这容易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问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从总体上看,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地方、部门对大数据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不清晰、不到位,往往被动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缺乏主动利用大数据进行治理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运用大数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对政府数据、企业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综合挖掘和应用。
但目前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仍然存在障碍。
比如,对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和使用权还缺乏清晰界定,一些地方、部门往往对能否共享数据、能否使用数据存在疑虑。
数据管理和交易规则仍不完备,对数据流转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界定,这些都不利于数据的充分共享和应用。
(摘编自孟庆国《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水平》,《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的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为各行各业提升效率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危及公民隐私、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新问题。
B.随着大数据战略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大数据的驱动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如今大数据已经成为比土地和能源更重要的生产资料。
C.大数据的运用,能够使地方和学校“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并为其成长成才找到精准的切入点,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因此得以实现。
D.受技术条件限制,传统行政模式往往会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诸多问题,运用大数据能够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大数据风险的辨识和管控已成为衡量国家安全监控能力的重要指标,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规、技术保障等手段,调动各层面的优势力量来予以加强。
B.大数据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运用,促进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和为建档立卡学生设立“自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等活动的开展。
C.目前,大数据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不成熟,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学习和研究力度,增强应用能力。
D.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可实现传统治理模式的变革,大数据的运用可帮助政府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为创新治理模式提供有效支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8题。
流浪汉
候发山
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
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相机。
这些家伙,也贼值钱,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台小汽车。
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
他的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糨子给糊住了,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好似被紫外线灼伤了的藏族同胞,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
走近了,还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
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看见小康来,就知趣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
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
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
然而,媳妇正在坐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
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
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来到店铺门口,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
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然不能排除怀疑,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
这天早上,小康来到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
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
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他这才醒过来,讪讪着走开了。
小康挥舞着扫帚,捂着嘴朝他叫道:
¡°滚!
滚得远远的。
¡±
小康以为,他这一下,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了。
第二天清晨,远远地,小康就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优哉游哉的,好像自己是店老板。
小康气不打一处来,走到跟前,抬脚去踢他,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他身上,一边怒吼着:
¡°滚!
滚!
滚!
¡±那架势,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不明白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看什么看?
你聋吗?
滚!
¡±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摔去。
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
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浪汉。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部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万元以上。
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
当警察赶到后,小康就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
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
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没有下手。
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
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止:
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
有一个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着惺忪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
那个小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
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小偷身上撞去。
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
见此情形,小偷转身逃了¡¡
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
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
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
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
¡°大叔,您在哪儿呢?
¡±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刻画流浪汉与小偷对抗、保护小康店铺的高大形象做了铺垫。
B.小说写小康多次朝流浪汉发火,既凸显了小康对流浪汉的猜疑和冷漠,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小说写小康的父亲时运用正面描写,他虽然没有出场,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
7.小说中的流浪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8.小说以小康的自言自语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
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
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慼。
繇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
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权,行多骄僭。
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
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长安中大乱。
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
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
群臣皆从凤议。
左将军商独曰:
¡°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
¡±上乃止。
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
明年,商代匡衡为丞相。
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余,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绝人。
河平四年,单于来朝。
商坐未央廷中,单于前,拜谒商。
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
初,大将军凤连昏杨肜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
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
¡°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
肜素善吏,宜以为后。
¡±商不听,竟奏免肜,奏果寝不下,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
于是左将军丹等奏:
¡°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上素重商,制曰¡°弗治¡±。
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
¡°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今乐昌侯商为丞相,未闻忠言嘉谋,使者收丞相印绶。
¡±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谥曰戾侯。
(节选自《汉书·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B.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C.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D.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10.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薨,死亡的称呼之一,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叫“卒”,士死曰“不禄”。
B.擢,指古代官员的职务变动,情况比较复杂,既指选用提拔,也指平调乃至降职。
C.丞相,中央官职,位高权重,秦汉时代属于“三公”。
历代时设时废,或改易其名。
D.单于,汉代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后世鲜卑等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也称单于。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商对父尽孝,不慕钱财。
他在父亲去世后守丧时非常哀痛;父亲留下的遗产他没有继承,而是分给了他的异母弟弟。
B.王商头脑清醒,明辨真伪。
京城传言洪水将至,人们惊慌逃跑,长安城中大乱,朝臣提议分头躲避,而王商认为是讹传。
C.王商身材高大,外表威严。
他身高八尺,身材魁梧,容貌英俊,所以单于在朝廷上拜见他时十分惧怕,于是马上离开。
D.王商不畏权贵,不徇私情。
琅邪太守杨肜治所发生灾害,权臣王凤为亲家求情,而王商不听,上奏请求罢免杨肜。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
(5分)
(2)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题。
清平乐【宋】张炎【注】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张炎生于南宋末年,南宋亡后曾北上大都,因各种原因,第二年即南归,回到临安。
本词即作于此时。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顿觉游情少”的原因就是因为已经到了众芳凋零的春末。
B.“草草”说明春末未能仔细观察和欣赏,显然带有一点悔意。
C.“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句借“燕子”比喻自己飘荡无依。
D.整首词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感情真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注①翠纱红映肉:
语出苏轼的诗句“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②尾联作者原注:
“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
”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
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有概括诗歌内容的作用。
B.颔联以“无气力”状写春之柳枝,表现柳枝娇弱婀娜之态,运用拟人手法,形象新奇;“淡晴花影”写出了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丽景色。
C.颈联出句写幽径,所重在静;对句写新禽,所重在动。
各有侧重,动静结合,以新鸟之声清脆悦耳来反衬小径的幽寂。
D.整首诗作者写了竹林水榭、柳枝轻拂、花影朦胧、幽径新禽等景色,寓欣喜之情于烂漫春光中。
15.有人曾评价说,杨万里作诗“于结句每以出人不意为胜”。
请结合这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分)
(1)李白《蜀遭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相似。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第三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悯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
?
?
(?
78?
)
2、?
?
?
?
?
?
(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当前,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必须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从国内看,安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
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
当前,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要和国家安全供给能力之间尚存差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解决好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扣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跨国界流动更加迅速,带来的安全挑战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各领域安全风险和挑战的内外联动、累计叠加效应日益明显,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成本持续上升。
在此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挑战,世界各国是的命运共同体。
();只有走共同安全之路,国家安全才能持久。
因此,在新时代,对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B.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
C.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
D.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错综复杂日积月累同舟共济居高临下
B.盘根错节与日俱增休戚与共居高临下
C.错综复杂与日俱增同舟共济高屋建瓴
D.盘根错节日积月累休戚与共高屋建瓴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有每一个国家都安全了,世界才会安全
B.只有世界安全了,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安全
C.因为世界安全了,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安全
D.如果世界安全了,那么每一个国家就会安全
20.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共有()项不正确。
(3分)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
②《古代中国与世界》这本书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全书没有一篇文章是未经长期准备和思考就率尔操觚的。
③只有痛下决心,人才会有大无畏的勇气。
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有的人敢于剖腹藏珠,也有人屡战屡败,决不放弃。
④近几年来,我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
⑤处在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青年人不能有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而要一步一个脚印,以行远自迩的心态去奋斗。
⑥导师是位德高望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十数名博士生。
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理应辅助导师的工作,为其分忧解难。
⑦有人偏激地认为,如今文学萧条了,音乐冷清了,话剧玩不转了,影视则成了众望所归的主流消费品。
⑧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⑨民生无小事,我市政务大厅继续增强服务意识,工作人员见微知著的工作,令前来办事的群众备感温暖。
⑩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A.5项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阜阳三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 阜阳 中学 年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