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docx
- 文档编号:6235856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18.04KB
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docx
《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
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
顾山实验小学张斌
【引言】
有人说:
“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
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
”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网络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团队、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
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全世界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
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它带来的将是面向改善学习的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升:
一种彻底的学习方式的革命。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学科内容、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策略融合为一体,从而对教学的各方面都产生积极地变革作用,从而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就信息技术本身而言,它不可能自然地引发学科教学的变革,但却是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有利促进条件。
首先是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要求变革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为学科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契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科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学科教学内容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时代密切相关的内容,革新原有课程内容。
同时,对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也提出变革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新的教学策略和理念。
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教学资源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资源观,教学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单单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
过去课本是学生的整个世界,现在整个世界是学生的课本。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将带来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和改善。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将是一个冲击,必然带来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的革新;同时,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为科学、全面、及时的教学评测和教学反馈,奠定了技术基础。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终将带来的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出现,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
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角度考虑,目前整合的发展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
教师首先将原来的单一通过口授讲解的传授知识方式,转变为利用媒体技术体现多样化的知识传授途径呈现方式;进一步到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对学生个别辅导的工具,通过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方式,开始引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最后发展到以教学资源为中心,体现开放式、个性、协作式的学习方式。
2、学生获取知识途径的多样化趋势
信息技术对原常规教学方式的另一冲击,是过去教师作为几乎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局面被打破。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介入,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呈多样化的趋势,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各类媒体资源中获取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从学习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教育专家等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咨询和交流。
3、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角色变化
狭义的信息技术,即原来传统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而对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没有产生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其对教学的整体过程的影响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简单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和积极的学习者;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
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转变为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革新传统的教学观,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方式。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之一,就是必须把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全方位地整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或学习工具,才能真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三、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能性应从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特点出发,还要寻求支撑的理论依据。
1、信息技术的特点:
A、资源的海量化:
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
B、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
C、活动的交互性:
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D、学习的主动性:
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其余还有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实现下述目标:
①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②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获取、选择、传送、加工和利用等信息素养;
③促进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
2、教育理论基础:
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四、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
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同时,这个系统还与教学资料中心,甚至Internet相连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向每台学生机传送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屏幕相信,以达到对教学的反馈和监控;学生可利用教师设计的软件自主学习,学习中的问题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学生提问,并进行网络对话。
归纳讲有以下几个优势:
1、丰富全面的资料信息
根据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在课堂,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单机演播形式CAI中,是把大量的图片、动画、电影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课件中,而这个整合是一个耗费大量时间的过程,由于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详尽录用资料。
但使用多媒体网络之后,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2、独立自主的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的自主参与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单机演播形式课件中,重视“演”和“播”,学生的自觉参与程度不够。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
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又增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3、如火如荼的在线讨论交流
实践证明,课堂讲授与适当组织讨论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辩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在这种讨论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样的讨论,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教师在网上启发性的点拨、开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东西,而这正是讨论的教育价值所在。
五、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学习环境的构建。
从理论角度讲,当前最有影响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D.H.Jonassen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最新模型,它由问题、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工具、社会背景支持六部分组成。
从软硬件配置角度讲,学校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了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用的网络教学教室。
室内装备了多媒体电脑,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多人形成一个小组,便于交流、协作。
教师机装有“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便于教师对整个教室电脑的监控,掌握学生学习进度,调节教学节奏,个别指导学生学习。
室内电子白板(相当于大屏幕投影仪、触摸屏、白板的结合),教师可以更直观地演示,强调重点,可在屏幕上直接写字、作图,可弥补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无法预计课堂突发情况的不足。
【我校为方便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配备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利用该平台组织教学,任何一堂课都可以轻松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
教师可以将一堂课划分成资源区、学习区、交流区、教师区……
资源区分为站内资源和网络资源。
站内资源有在线图书馆、基础知识、奥赛特区、学习方法、多媒体网络课件等;网络资源精选网上相关网站进行链接。
学习区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例如语文可以包括课文、阅读、写作、口才、研究几个版块,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相应的版块以不同的课件形式呈现。
交流区有论坛和聊天室供学生进行异步或同步交流,教师可以在此解答学生疑难问题。
教师区介绍在线教师情况,提供电子邮箱,解答学生疑难问题。
六、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衡量,根据信息技术的优势,重新建构教学要素,构筑新型的教学结构,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的教学体系。
从教学实践中,有专家总结出主题化探究型教学的课堂模式有四大步骤:
设置情景──提出主题──完成主题──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
设置情境——设置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主题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
在上课一开始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本课目标设置一种情境。
使学生心中感到特别,为什么要上今天这堂课呢?
这样,可以将学生引入到要进行研究的主题之中,由好奇心产生对主题的学习动力。
提出主题——提出学生研究主题的作用是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或者研究。
完成主题——完成主题是主题化互联网教学过程的重要过程,其中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A、初步获取信息。
B、加工、处理信息。
C、形成初步学习成果与体会。
D、对学习成果的进一步研讨。
E、完善、修正研究成果。
完成主题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在不断重复、穿插着的。
无论是阶段性完成的主题,还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主题,都在不断地得到新的信息、不断地进行研讨、不断地完善、修整形成观点与成果。
观点与成果也将继续补充、继续研讨、继续完善……这样,学生的知识框架、观点与成果才不断地由错误走正确、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幼稚走向成熟逐步趋向完美。
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形成观点与成果、修改观点与成果,完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不是主题化教学的结束,学生还应当学会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
对完成的主题可以利用各种形成进行长期的展示与交流。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要通过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探索、发现相关的信息与知识;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其中的联系认真思考;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过程,协作学习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得到知识。
学生们不仅是在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手段,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成果的展示中获得了成就感。
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型”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然后,通过对主题的分析或者分解,帮助学生分析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建立起自已的知识框架。
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可能的完成途径。
在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以帮助学生高效、高质地完成自已确认的主题,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成果。
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
但是这种变革决不可能发生在朝夕之间,而是要经过许多中间过程和状态。
确定各个中间过程的形态和特点,必然能为整个教育改革和广大教师带来巨大的参考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博士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
但是,在将信息技术和基础教育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也有专家发现上述“四阶段”说法有些略显概括,无法对具体的课程和教学进行详细的评定,对实际的教学指导意义不充分。
面对众多关于课程改革的现场课、观摩课等,我们常常凭感觉说哪节课更好,却找不到一个可依靠的标准或评定的依据,不知道哪一节“改革”的更深入。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
那么从演示工具到认知工具,到最终的改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到底要历经几个阶段呢?
是否能按一定的层级递进关系进行表述呢?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技术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是不同的。
按照B.Means等人的观点,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EngagedLearning),让他们在真实的(Authentic)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形态由低投入(被动型)转向高投入(主动型)。
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对技术有一定的依赖性。
根据学习形态和教学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可以建立如图所示的发展过程。
要实现从低依赖程度、低投入阶段到高依赖程度、高投入阶段的过渡有很多路可走,图中a和b就是不同的策略路线。
教学对技术依赖——学习形态图
总体来说,在横纵轴上都呈递增形式。
根据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程度的不同,学生不同的参与程度对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的不同要求,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细化为十个层次。
并对每个层次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教学评价方式及依据,以及信息技术在不同层次的作用进行了比较、阐述,见表,并对三阶段十层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划分表
阶段
层次
教学策略
学习方式
教师角色
学生角色
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的作用
硬件要求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说教式讲授
集体听讲
知识施与者
知识被灌输者
纸笔测试、口头问答
演示工具
一台教师机、投影机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说教式讲授
个别辅导
个体作业为主
知识施与者、活动组织者
被灌输为主、呈现出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纸笔测试
简单的人人交互工具,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交流
局域网或互联网
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化学习
个体作业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或选择者、辅导者
主动学习、
接受软件讲授
纸笔测试或计算机测试
简单人机交互工具,实现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
人手一PC机
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
探索式学习等策略
个体作业+协作学习
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
学习主动参与者
测试/学生的作品
资源收集、查询工具
局域网或互联网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
个体作业为主、少量协作作业
知识施与者、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组织者
学习主动参与者
测试/学生的作品
学生表达思想、观点、交互的工具
网络教室或局域网
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多种学习策略,以问题解决式、任务驱动式为主
协作作业为主
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学习主动参与者
按照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生活、学习的协作工具
互联网
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多种学习策略,以发现式、任务驱动式为主
协作作业或个体作业或二者均有
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
有一定价值的作品
智能工具
宽带互联网
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课程内容改革
——————————
教学目标改革
——————————
教学组织架构改革
——————————
阶段一: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传统教学和目前大多数教学都属于此阶段:
所有的教学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
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课时的要求来设计所有教学活动,如果课程内容较少,就安排一些讨论,多设计一些活动,如果课程内容较多,就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力保不超时、不少时。
虽然采用一定的辅导软件,但是目前的辅导软件也都在上述思想下编制出来,因此也没有什么突破。
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
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按照教学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和学生的投入程度,此阶段可细化为以下三个层次。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总第一层)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也是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处于的层次。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的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
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当然,这里指的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并不是装样子的那一种。
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达不到投影、幻灯、录像的教学效果,或者只是简单的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使用就毫无意义。
因此,该层次的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只是必要时偶尔用一用。
学生也只有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仍是被动型的学习。
【案例】《月亮上的足迹》(节选)学科:
语文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背景midi音乐:
《城里的月光》和《但愿人长久》)
展示美丽的嫦娥奔月神话图,简述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展示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书籍投影,简介凡尔纳作品。
2、引入课文
(展示登上月球的三位宇航员的照片)
时至1969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月球。
让我们记住这三个人的名字,并一起来看看,当时宇宙飞船是如何飞上太空的。
(播放火箭升空瞬间以及空中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的录像片段)
……
(五)作业布置网上搜索关于人类宇航发展史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成文。
说明:
《月亮上的足迹》里描写的详细而复杂的登月过程和登月所使用的设备,是让学生感到好奇而又难以理解的,而通过视频技术,学生就有了与当年登月计划过程全接触的大好机会。
让学生随着你的镜头观看事物,能更好地体会课文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从上例来看,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主要是作为知识呈现工具、测评工具、以及情景展示工具等,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可使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总第二层)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能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创设一定的交流机会,即使不是直接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也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作用。
要实现上述目的,并不需要复杂的信息技术,只需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即可。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
我需要帮助、老师优劣之我见等,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
讲授式教学仍然是此层次的主要教学策略,学生仍以个体作业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评价方式也与前一层次相同,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也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教师多了一项工作:
对交流的组织和管理,由于学生感情和学习兴趣的激起,使其对学习产生优于前一层的积极性。
此外,此层次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和局域网的使用。
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总第三层)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
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
出题、评定等,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
主要应用技术有个别辅导软件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具。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个别辅导软件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了不同子模式的个别辅导软件,反映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时的交互方式,包括:
操练和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
在此层次,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有个别辅导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等,虽然教学仍是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但是,学生有丰富的和优秀软件相接触的机会,对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当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在其遇到障碍或问题时,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最后的评价方式仍以测验为主。
阶段二:
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阶段基本上都是封闭的、以个别化学习和讲授为主。
在第二阶段,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素质教育 背景 推进 信息技术 学科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