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docx
- 文档编号:6230169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949.53KB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
学内容
加与减
单元
教学
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运算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单元
教学
思路
1、以丰富的情境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3、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课时
分配
捐书活动
1
里程表
(一)
1
运白菜
1
里程表
(二)
1
节余多少钱
2
练习二
1
单元
小结
课题:
捐书活动
课时
1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工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正确计算三位数连加计算题,特别是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
方法
理解,体会,解决,运算。
教学
设计
思路
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掌握计算的方法,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计算,特别是计算过程中出现连续进位的情况,提醒学生要多加注意,养成认真计算、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在计算之前先估一估结果的大致范围。
教学
准备
预习
要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要点与
个性化修改
一、谈话切入:
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
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
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
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
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18+104=222(本)
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04+95=199(本)
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
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估算。
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
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4、做一做:
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5、回顾反思、交流
互相说一说大数目的连加运算应该注意什么?
(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大数目的连加法计算很容易出错,要养成计算时认真仔细、计算后及时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
6、归纳总结三位数连加法的计算方法。
问:
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时,可以怎样算?
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先把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也可以直接将三个数加在一起。
7、解决冒泡里的问题
哪个年级捐的多,多多少本?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订正。
(教参中指出:
一定不要把计算速度放在首位,不要强化计算速度要求。
实际上,一个人的计算速度与一个人的数学素养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
会按程序进行计算、有及时验算的习惯才能让学生受用终身。
)
三、学中做(课本第18页)
1、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全队。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一枚。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1)独立思考,说说买1000元送大礼包是什么意思?
(2)逐个小题练习本完成,全班交流。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先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尝试解答问题
4、完成第4题
先估一估,在算一算,全班交流。
四、今天,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118+104+95+317(本)
答:
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
个性作业设计:
一星级(基础训练)
二星级(综合训练)
三星级(挑战自我)
课后反思:
问题档案:
课题:
运白菜
课时
1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与交流。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为的能力。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难点
突出学生独立探究连减问题的思考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尤其是如何使连续退位的连减运算的错误率降低。
教学方法
探索,体验,分析,计算
教学
设计
思路
本课通过运白菜这个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经历估一估的历程,体验“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结果是相同的”这个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为的能力。
通过纠错、把1000变成999+1等策略,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
准备
预习
要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要点与
个性化修改
一、、谈话引入
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
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
观察教材第77页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先独立思考。
(2)把你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3)谁愿意对大家说一说你的问题?
2、写一写。
(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经历不同的算法交流。
)
你想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全班内交流算法。
(3)教师板书不同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850-256-280
=594-280
=314(棵)
850-(256+280)
=850-536
=314(棵)
(4)说一说,每一步算式都算的是啥?
(5)组织学生集体观察、讨论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发现了什么?
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得到这个规律: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结果是相同的。
3、改错
(1)小组讨论:
说说这些计算过程分别错在哪里?
(2)请你改错,全班交流。
(3)说一说:
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
(4)请计算准确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5)师小结:
计算一定要认真、专注、用心、小心,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4、验算新方法
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1000-372-210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组织全班交流,共同探讨计算方法。
你验算了吗?
出示验算新方法:
把1000看成999+1,先用999-372-210,得到结果再加上1就行了。
试一试验算新方法。
这个办法好吗?
三、学中做,课本第20页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全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一枚。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1)找找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2)自主提问题并解答
(3)独立完成第一小题,全班交流。
(4)完成第二小题
理解:
“提出一个可以用连减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意思?
尝试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练一练第4、5题。
先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尝试解答问题
4、完成第2题
先找错误,再算一算改正过来,全班交流。
四、今天,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运白菜
=594-280=850-536
=314(棵)=314(棵)
答:
运走两车后还剩314棵白菜。
个性作业设计:
一星级(基础训练)
二星级(综合训练)
三星级(挑战自我)
课后反思:
问题档案:
课题:
节余多少钱
课时
2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
重点难点
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体会,感受
教学
设计
思路
本课以节余多少钱这一情景为依托,相继呈现了两个问题,虽然都是加减混合运算,八月节余了多少钱相对简单些,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都有道理,而九十两月共节余多少钱这个问题相对复杂,比较抽象,也难理解,呈现了用画直观图的方法,直观形象地表示出了此题的数量关系,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列式解决问题。
教学
准备
预习
要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要点与个性化修改
一、课件导入。
课件:
亮亮奶奶说:
我每月都能领取补助185元,亮亮说:
爸爸妈妈在城里工作,每月都寄回800元。
课件中的亮亮是一名留守儿童,他不仅要自理自立,还要替爸爸妈妈照顾奶奶呢。
谁愿意帮亮亮来理财?
学生可能提出:
(1)亮亮和奶奶共有多少元?
(2)亮亮比奶奶多多少元?
(3)奶奶比亮亮少多少元?
……
二、玩中学
1、每月节余。
(1)出示问题。
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可以节余多少元?
(2)学生独立估算。
185看做200,200+800=1000,745看做750,1000-750=250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思考方法。
(4)全班交流。
2、两个月共节余多少元?
(1)出示题目,独立思考。
求两个月一共节余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哪个信息已知?
不知道的信息是什么?
通过哪个信息能求出?
(2)尝试理解,集体交流。
说说自己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
(3)出示课本中的图,要求学生读懂。
A、
B、
(4)学着画一画
(5)总结反思
听了同学的理解方式后,你有什么启发?
(6)独立尝试列式计算,说说每步算的是什么?
三、学中做
1、练一练第一题
读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找数学信息
请你先尝试画图理解数量关系,
师画简图,生添图,全班交流图的画法
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
一年级有185名同学参加;二年级有216名同学参加,三年级参加夏令营的人数比二年级少32人。
(1)二、三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
(2)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请学生尝试画图表示二、三年级参加夏令营人数
全班交流图示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后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四、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节余多少钱
260+230+490(元)=260+230
=490(元)
答:
两个月一共节余了490元。
个性作业设计:
一星级(基础训练)
二星级(综合训练)
三星级(挑战自我)
课后反思:
问题档案:
课题:
练习课
课时
1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计算速度与准确率的训练。
3、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祖国的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难点
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
练习,巩固,提高,综合
教学
设计
思路
1、对混合运算数量关系的理解;
2、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3、解决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提高计算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
准备
预习
要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要点与个性化修改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留守儿童亮亮和他的奶奶,还帮助亮亮理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帮他们,好吗?
二、玩中学
1、出示情境图,说说其中的数学信息
2、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
组织交流,说说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A:
以百为估算单位,一个月大约节余200元,需要3个月;
B:
以十为估算单位,每月节余不足250元,2个月节余不足500元,还不够买一台洗衣机,所以,需要3个月才行。
3、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记录思考的过程
全班交流
A、
B
C、
三、学中做
1、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对答案。
2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1200-500=700(元)
A、700-260=440(元),440-260=180元,180元<260元,答:
3个月付清。
B、260+260=520元,520+260=780元,780元>580元,
答:
3个月付清。
3、练一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6题,学生尝试,集体交流。
四、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课
个性作业设计:
一星级(基础训练)
二星级(综合训练)
三星级(挑战自我)
课后反思:
问题档案:
课题:
里程表
(一)
课时
1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
重点
难点
1、会读图,能理解各个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用实物图或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
3、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方法
画图,理解,体会,解决,运算。
教学
设计
思路
借助火车里程表,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
准备
预习
要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要点与
个性化修改
一、谈话引入。
二、里程表
(一)。
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
让学生独立观察,指导学生从表格和路线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依次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
同座互相说一说。
(为结局下面的问题打好基础)
2、问题
(1)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
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A、让学生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弄清楚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指的是哪一段路程;
其中哪些是表格中已知的,哪段是问题里所要求的,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
B、请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法。
C、教师直接出示第二幅示意图(右边的)
请学生对照自己在原铁路图上表示的数据,分析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
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都表示了此题的数量关系……
不同点:
淘气画的是线段,还改变了方向……
(对学生来说,这是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的一次飞跃。
)
D、引导全班模仿画一画,初步感知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E、让学生独立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3、问题
(2)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在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A、引导学生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
B、说说北京到保定、北京到郑州、保定到郑州分别指的是哪一段路程;
其中哪些是表格中已知的,哪段是问题里所要求的,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
C、尝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D、全班集体交流线段图画法
E、独立解决问题,得出结果,集体反馈。
4、问题(3)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画一画。
说说
引导学生对照里程表,现在路线图上找一找,标出813和689两个数量分别表示哪两站之间的路程。
鼓励学生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集体交流画法
独立算一算,反馈结果。
5、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过程,并谈谈直观图与线段图是如何帮助自己理解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25页
1、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读图、理解题意
逐题读懂已知什么,求什么,画一画线段图,最后计算结果。
第(3)小题,标出客轮的大概位置
学生尝试独立思考,集体交流结果,只要标在芜湖下边附近即可。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结果。
3、练一练第3题
请学生读懂数学信息,看清和前面的题目已知的一样吗?
逐题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里程表
(一)
277-146=131(千米)
答:
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
个性作业设计:
一星级(基础训练)
二星级(综合训练)
三星级(挑战自我)
课后反思:
问题档案:
课题:
里程表
(二)
课时
2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
重点难点
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尤其是非0起点的里程表)。
突出了用画直观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教学方法
探索,体验,分析,计算
教学
设计
思路
本课呈现了淘气的叔叔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的汽车里程表读数,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
准备
预习
要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要点与
个性化修改
一、谈话引入。
老师:
同学们,你们都做过车没?
学生:
做过。
老师:
那你们有观察过,汽车的里程表嘛?
学生:
没有。
老师: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里程表吗?
学生1:
不知道啊!
学生2:
是汽车一天行驶的路程吗?
老师:
不是。
学生3:
好像是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吧?
老师:
恩,是的。
就是起床从开始行驶到现在行驶的距离就是里程。
老师:
今天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有关于汽车的里程的问题。
二、玩中学
1、出示里程表,读表。
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度数是35千米。
淘气记录了数数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度数。
同学们现在根据PPT上面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来讨论一下什么是里程。
学生1:
160千米不是星期一行驶的路程,应该是........。
老师:
星期一出发时读数是35千米,回家时读数是160千米,160-35才是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学生2:
我知道了,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老师:
恩,回答正确。
2、那星期二出发时读数是多少?
回家时是多少?
星期二的里程是多少?
全班交流。
3、星期三呢?
星期四呢?
星期五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4、看懂淘气画的直观图
出示淘气画的线段示意图
看一看,说一说,同桌互相议一议。
集体交流
如:
图中的35千米是什么意思?
星期一的160千米包括哪两个数据?
……图中星期一表示的是哪部分,实际上行驶了多少千米?
……
5、请学生模仿着画一画直观图。
全班交流图的画法。
6、计算每天的里程。
分小组计算,算得快的同学可以多算几个。
全班反馈。
比一比,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多,多多少?
7、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思考,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思考?
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
同伴交流。
三、学中做(课本第27页)
1、练一练的第1题
A、学生独立看电表读数,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电表7月底读数是多少?
7月1日读数是多少?
7月份用电量是多少?
B、试着画图表示电表读数
C、谁能解说一下
D、学生独立完成第
(2)、(3)、(4)小题,全班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全班对答案。
3、练一练第3题、第4题
(1)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4、练一练第4题
(2)小题
读题,看看这道题和前面的题一样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里程表
(二)
个性作业设计:
一星级(基础训练)
二星级(综合训练)
三星级(挑战自我)
课后反思:
问题档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与减 北师大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