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柑桔史话浙江万村联网.docx
- 文档编号:6220684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68
- 大小:131.15KB
黄岩柑桔史话浙江万村联网.docx
《黄岩柑桔史话浙江万村联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岩柑桔史话浙江万村联网.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岩柑桔史话浙江万村联网
《黄岩柑桔史话》
任伊森、陈顺利主编
目录
序一 ……………………………………………………第2页
序二 ……………………………………………………第3页
前言……………………………………………………第3页
黄岩柑橘有二千三百年历史 …………………………第6页
橘柚的原产地和汉晋时期的黄岩贡橘 ………………第8页
隋唐时期的遣唐使和柑橘种子传入日本 ……………第9页
名橘之争与天下第一果实 ……………………………第11页
宋代黄岩柑橘销售 ……………………………………第12页
南宋时期黄岩经济发展和贡品蜜橘 …………………第13页
元代的柑贡和林昉《柑子记》 ………………………第14页
元明时期黄岩城外橘园及 ……………………………第15页
清代柑橘外销始于道光年间 …………………………第16页
丰富多采的橘乡风情 …………………………………第18页
双江学舍的果树害虫研究室 …………………………第19页
浮桥头建立园艺改良场 ………………………………第20页
民国年间柑橘品种述略 ………………………………第22页
黄皮蒙冤与“天台山”蜜橘的兴起 …………………第25页
民国年间橘园的经营管理 ……………………………第26页
水果行与橘行 …………………………………第28页
橘栈的兴起与发展 ……………………………………第31页
水果业公会及其它 ……………………………………第32页
黄岩橘业研究会 ………………………………第34页
民国年间的橘果运销 …………………………………第35页
橘的加工与药用 ………………………………………第37页
改名易帜运橘 …………………………………第39页
二战期间柑橘运销艰险万状 …………………………第40页
建国初的柑橘运销 ……………………………………第43页
“台农”三迁到橘乡 …………………………………第44页
黄岩誉为“绿色桔都” ……………………………第45页
柑橘收购与奖售 ………………………………………第46页
柑橘上山……………………………………………第48页
柑橘下海涂 ………………………………………第50页
国外柑橘专家纷至黄岩 ………………………………第51页
中国专家与黄岩柑橘 …………………………………第53页
“越治越多”话除虫 …………………………………第55页
柑橘栽培品种结构的变化 ……………………………第58页
五个传统品种与三个特产品种 ………………………第61页
啊,橘乡,蜜橘之乡!
………………………………第63页
毛泽东主席说:
“黄岩蜜橘很有名嘛”………………第66页
斯大林说,黄岩蜜橘是橘中之王………………………第67页
华君武与橘乡……………………………………第68页
橘录.序 ……………………………………………第69页
橘录卷上 ………………………………………………第70页
橘录卷下……………………………………………第74页
柑子记 ………………………………………………第76页
橘柚主人传 ……………………………………………第77页
浙江黄岩橘之研究(节录)………………………………第78页
序一
黄岩柑橘,素负盛名,饮誉海内外。
自我国著名柑橘专家吴耕民教授在黄岩创建第一个柑橘研究所,至今已历半个世纪。
其后历任浙江省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所长的专家都高度关注黄岩柑橘的生产、采收、包装、品种改良和果品加工,皆有开拓,取得卓著建绩。
郭枢先生任所长期间,还培植出我国第一批柑橙优良杂种“439”,又创建我国第一所柑橘加工厂,多次获农业部的褒奖。
日本国的温州蜜柑,最早系由日本学僧智慧从天台山进香携归日本九州之后,进行引种改良而获成功的。
近几年经华中农业大学应用5种同工酶分析了黄岩本地广橘,发现叶片果实形态与温州蜜柑相似;而且酶谱也证明:
黄岩本地广橘,确为温州蜜柑的先祖。
由日本僧人带到九州播种以后,选育出来的无核后代,也说明黄岩本地广橘确系现代温州蜜柑的种质资源。
以浙江省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挚友任伊森研究员与陈顺利同志为主编写的《黄岩柑橘史话》,提出黄岩柑橘栽培已有2300多年历史,值得高度关注;清代黄岩柑橘开始外销,影响颇著。
尤在科技兴橘方面,有双江学舍的果树害虫研究室,浮桥头园艺改良场和黄岩橘业研究会的兴建,不断引进外地柑橘良种,进行品种选育,使黄岩蜜橘的品质、产量大有进展。
柑橘水果公会的兴起,建立我国第一所柑橘加工厂,扩大柑橘包装远销等……更提高了黄岩柑橘知名度,并在国内外都产生巨大影响。
洋洋数万言的《黄岩柑橘史话》,不仅生动记录了黄岩柑橘发展的历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记录柑橘事业兴起的史实专辑。
特此为之作序,以表祝贺。
国际柑橘执行委员会委员、一级教授章文才
1995年8月1日
于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序二
我国是世界柑橘的重要原产中心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为中国以至世界柑橘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自古及今,柑橘以其“色、香、味”三绝,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以其“高产、优质、高效”而为我国南方果农竞相种植。
浙江黄岩,是我国的蜜橘之乡。
长期来,为柑橘品种的传播,柑橘技术的推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任伊森研究员,长期从事柑橘研究和领导工作,知识渊博,经验丰富,造诣很深。
他百忙中和陈顺利先生一起写就《黄岩柑橘史话》,广征博采,集知识性、科学性、技术性、趣味性和史实性于一体。
它的出版,必将唤起更多民众对柑橘业发展的支持和关心。
吾爱不自揣简陋,乐之为序,以贺著作问世之喜。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沈兆敏
丙子年八月于重庆
前言
黄岩橘区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地处北纬28°27’——28°44’,东径120°47’——121°40’,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润湿气候地区。
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259天,年平均降雨量1519.9毫米,日照1955小时。
土壤pH值6—8间,适于柑橘类植物生长,尤其对宽皮柑橘更为适宜。
黄岩柑橘栽培历史悠久,约在公元前3世纪已有柑橘记载,距今有2300多年。
三国时沈莹所撰《临海水土异物志》一书,记载黄岩一带已有金柑的栽培。
唐初黄岩乳橘,已列为贡品之上乘。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黄岩柑橘栽培品种不断演变。
宋代载有榻橘、绿橘、乳橘、朱橘、青橙、绉橙、香锦橙、朱栾、香栾、蜜覃等品种。
晚清至建国初遂逐步形成了5大品种,其中以早橘为最多,占53.81%,以下次第为:
槾橘、朱红、本地早、乳橘等。
50年代开始不断调整,至80年代初已形成了新的5大品种,其中以温州蜜柑为主,占37.41%,以下次第为:
槾橘、本地早、早橘、椪柑等。
目前又在进行新的调整。
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一定起伏,在起伏中不断发展。
1937年为16950吨,1942年由于抗日战争下降为9700吨,1946年逐步恢复发展达到19250吨。
建国前夕全县柑桔栽培面积已达2.2万亩,1949年总产13690吨。
建国后发展较快,1952年达到23900吨,1985年和1994年分别达到61748吨和129300吨,一直是全国最高产的橘柑县。
黄岩柑橘栽培技术不断改进。
建国前全县成片生产园均是嫁接树,当时在国内算是先进的。
建国后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飞跃:
过去嫁接技术是大砧木多芽切接,50年代后改为小砧木单芽切接。
黄岩橘农传统施肥时间是花前、摘后、八月梢,肥料仅是人粪尿与栏肥。
50—60年代施肥时间逐步改为芽前、采前、小暑边,在施肥方式上发展成根外追肥。
70—80年代广泛施用柑橘专用复合肥料。
建国前后栽培技术还有许多新的措施:
在保花保果上推行环状剥皮、拉枝、断根及应用2,4--D、九二○等植物激素;在土壤管理上由一雨一削发展为生物覆盖,并应用草甘膦除草。
80年代制订了技术标准五项规程:
柑橘育苗技术规程、柑橘建园技术规程、柑橘栽培技术规程、柑橘病虫防治技术规程、柑橘采收贮藏运输规程等。
90年代又提出了大枝修剪等省力化栽培的先进技术措施。
建国后40多年黄岩柑橘在病虫防治技术方面发展很快,近年来提出病虫优化防治,使柑橘产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过去除了松碱合剂外,没有什么药剂防治。
50年代开始药剂种类迅速增加,主要杀虫杀螨剂有:
六六六、二二三、1605、1059、马拉松、敌百虫、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水胺硫磷、亚胺硫磷、杀扑磷、石硫合剂、机油乳剂、三氯杀螨醇、溴氰菊脂等30种以上。
主要杀菌剂有:
波尔多、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托布津等。
消灭和控制严重病虫害的种类有:
恶性叶甲、花蕾蛆、黄蜘蛛、吹绵蚧、红蜡蚧、多角绵蚧、柑橘绵蚧、黑点蚧、星天牛、溜皮虫、卷叶蛾类、疮痂病及树脂病等。
黄岩先于全国各橘区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病虫防治技术有:
30年代初即开始应用的松碱合剂防治吹绵蚧,同时采用大红瓢虫、小红瓢虫防治吹绵蚧。
1953年在全国首次发现吸果夜蛾危害柑橘,解决柑橘在山地栽培生长一大障碍。
1959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应用地面撒药消灭了花蕾蛆的为害。
这些技术措施对国内其他橘区的病虫防治,均起了相当积极的借鉴作用。
适宜的自然环境,悠久的栽培历史,优良的品种及先进的培植技术,这些都是过去黄岩柑橘得以驰名海内外的重要原因;还有下列几点尤不容忽视:
其一:
黄岩柑橘占领上海市场,这是黄岩驰名及发展的重要条件。
20年代至60年代的四十余年间,距上海较远,但品种优良的福建、四川、江西、湖南等地的柑橘,由于运输的限制或成熟期早迟等关系,很难到达上海;而与上海距离较近的浙江衢、常橘区,温州橘区,及江苏吴县的柑橘,其品种主要为红橘、瓯柑等,有些味苦、有些品质差、成熟期迟,故难于在上海占领市场。
而黄岩则可借助海门港口,一天一夜即可到达,占了绝大的运输优势。
再者黄岩又有早熟早橘、中熟本地早、晚熟槾橘,形成早、中、晚三者搭配系列,令其他国内橘区望尘莫及。
特别是本地早,品质优、风味佳、易化渣、含糖量高,在上海市场誉称:
“天台山蜜橘”,脍炙人口,赞为水果上品。
其二:
黄岩柑橘产区集中连片,产量长期居于全国之冠。
黄岩橘区主要集中在以城关为中心,半径约5—10公里的近郊区,面积2—3万亩左右。
尤以产量之多,远销海内外,促使黄岩成了国际、国内柑橘商业活动、技术交流考察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区,从而使黄岩蜜橘声名大噪,誉满中外。
其三:
黄岩也是世界宽皮柑橘栽培面积最大的温州蜜柑原产地。
温州蜜柑是500年前由浙江传入日本的柑橘芽变而来,近代已发展成为日本柑橘的主栽品种,已育品系近300个,年产量曾达360万吨。
本世纪初至建国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引回数十个品系。
由于原产地气候适宜,正如吴耕民教授遗著中所述:
“日籍华橘又回到我国母家出生地,正如出嫁爱女回娘家,人人欢迎。
且因其出自本土,本性不变,仍适应我国温暖多湿的风土,故发展之速,栽培之盛,反有超过日本之趋势”。
故温州蜜柑目前已成为我国主栽品种。
至于其确切原产地,一说是温州,一说是黄岩。
后经我国著名教授章文才用同工酶法研究结果,认为温州蜜柑原由黄岩本地广橘芽变而来,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橘农浓厚兴趣,络绎不绝来黄岩考察。
日本专家常说:
考察柑橘,没有到过黄岩,就是没有到过中国。
由是黄岩柑橘更受青睐。
其四:
先进的栽培技术。
建国前黄岩在柑橘园里采用多芽切接法嫁接技术,在国内橘区还是寥寥无几;防治病虫技术也名列前茅。
早在30年代初浙江昆虫局果虫研究室就设在黄岩,在他们指导下,我国最早使用了瓢虫、松碱合剂防治吹绵蚧等技术。
50年代后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曾勉教授为组长、陆培文研究员为副组长的工作组,曾在黄岩连续蹲点七年之久,在修剪、施肥、病虫防治等方面,都取得出色的成就,使黄岩成为全国各地橘区技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黄岩有技术有经验的橘农,因之遍及全国各橘区,来黄岩引种苗木的数量竟以亿计。
我国长江流域沿岸,西部、南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黄岩蜜橘的栽培,各地农业院校到黄岩实习的也应接不暇。
黄岩柑橘可谓名扬华夏。
值得一提的是黄岩柑橘的辉煌历史,与天台宗佛教,乃是台州知名国际、并屹立世界人文之林的二大史事。
天台宗佛教已有诸多著述出版发行,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反响;而黄岩柑橘,至今尚未有一本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相兼的书籍问世。
1992年在浙江省政协台州地区工委、黄岩市政协的支持下,浙江省政协委员叶哲明教授和任伊森研究员一起商定写一本《黄岩柑橘史话》,由任伊森提供资料,叶哲明执笔,作为政协文史资料出版。
后因叶哲明教授另有任务,就由原黄岩市政协委员,从事文史工作多年的陈顺利同志代替,广搜资料,相互切磋,经过两年多的编写加工,基本完成此书。
由于我们历史知识不足,写作水平有限,而搜罗古代有关柑橘史料也相当困难,黄岩柑橘发展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考释一定不详,论析一定不足,纰漏一定不少。
错误不当之处,恳请广大柑橘研究人员、学者、行家,多多批评指正。
企盼不久将来,会有更高层次的黄岩柑橘史志、著述出版,为台州人民争光添彩,为黄岩柑橘再创辉煌!
浙江省科学院柑橘研究所
任伊森于1997年12月
黄岩柑橘有二千三百年历史
我国是柑橘类植物的原生地,在古代文献中虽语焉不详,但已有诸多记载了。
《山海经·中山经》称:
“荆山、纶山、葛山、贾超之山、洞庭之山,其上多橘柚。
”
《尚书·禹贡》称:
“淮海惟扬州……厥贡惟金三品,瑶琨、条簜、齿革、羽毛、惟木。
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
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山海经》、《禹贡》两书,史家认为成书于公元前三、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其内容主要反映夏商周的方国地貌,江河山川的分布,以及各地的风物民情。
虽语言怪诞,但有不少资料都是当时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
多数学者认为《禹贡》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其所录江河山川,大多是正确的。
《山海经》一书,盖因其内容多志怪,文字又多渲染,古以此书列入道藏,或为小说家类目;当然不少史实有待后来学者考释订正,方可定论。
但无可否认的是两书都明白无误地均有橘柚记载,说明我国的橘柚栽培甚早,历史悠久,且在江南各地和东南沿海,已有生产,锡贡了。
《山海经》和《禹贡》记载各地所产橘柚,古属荆州、扬州、豫州,以及东南沿海的“岛夷”。
不少学者认为屈原作《橘颂》,晏子使楚吃得的橘子,就是古荆州、扬州的橘柚;岛夷的“橘柚锡贡”,说的就是浙闽沿海所产的橘柚,亦未可知。
《逸周书》载有“于越献舟”,当时朝贡的道路是由越地缘海入江,进入淮泗,然后由官方转运至洛阳、长安两京的。
由此可见,当时古扬州地域之产橘柚,当无疑问。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上海的《读经会》印行姚明辉先生所著《禹贡注解》中比较肯定地指出:
“永嘉之柑,南丰之橘,新会之橙,沙田之柚,产地皆《禹贡》扬州域”。
1984年,我国园艺界先驱吴耕民教授,根据他毕生从事园艺研究的心得,对《禹贡》中的“橘柚锡贡”,发表了新的见解。
他在《浙江柑橘创刊词》中就这样写道:
“淮海惟扬州,其(厥)包装好的橘柚,待有命令赐(锡)下就进贡。
古代扬州包括浙江一带地区,这柑橘进贡之地是指浙南温、台一带而言,可知至迟在2300余年前的古代,浙江柑橘生产已闻名于世,而有进贡的任务了”。
对于浙南温、台一带的柑橘生产在2300余年前就闻名于世,吴耕民教授又作了进一步论析:
“柑橘的主要栽培种大半原生我国,广传播世界各地。
其经济栽培区概集中于温带南部,而热带地区栽培不盛”。
又说“温带南部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清凉,柑橘随春暖发芽,开花结实,乘夏热欣欣向荣,果实肥大,至秋凉冬寒,生长停止,果实着色成熟,生育顺应自然”。
“故地不问中外,时无间古今,柑橘生产都集中于温带南部”。
还说浙江温、台一带,天时地利极佳:
“地处南温带沿海,境内河流交错,湖泊棋布,气候受大水体的调节,夏无酷热,冬不严寒,正是柑橘的乐园和得天独厚的生产适地,因之柑橘栽培自古称盛,为我国或世界柑橘生产的发祥地”。
这里应附提一笔的是西汉武帝时的著名方士东方朔,在他所著的《神异经》中说:
“东方裔外有建山,其上多橘柚”。
不少学者认为两汉时地处闽越的福建,多以“建”为名,如建安、建阳、建州、建瓯、建宁,认为建山必在福建。
其实,黄岩境内也有上建山、下建山,其地古称建城。
传闻先民曾把深山中柑橘移植到永宁江边的斥卤之地。
两宋时期史载黄岩名橘产地新南、断江、新界、东江都在这一带。
建国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尤为密集,60年代百丈山一带还出土汉五铢钱,竟达六大箩筐;遗物、遗址相当丰富。
再者秦汉时期的回浦、章安辖区广大,北起天台山、南及闽江口,古东瓯、闽越的温州、丽水、建瓯、福州等地,皆在辖区之内。
可见,建山可在福建,也在古章安、回浦的永宁地。
北宋乐史所撰的《太平寰宇记》说:
“建安、地本孙策建安初分东候官之地立此邑,即以(东汉献帝)年号为名”。
所以“建”、“建山”等名称也未必就和福建有必然的绝对的联系,何况,古台州临海有义城;温岭有方城;黄岩有汉城、建城。
临海有义城,发现商代遗物并存“残段泥土城墙”。
方城,又称王城山,晋王羲之《四郡记》载,越王失国尝保此山,看来,由于历史变迁,地域辖区的变化,特别是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传播,一个地区的特产、名产不断转移、衍化、繁殖,这都是有可能的。
橘柚的原产地和汉晋时期的黄岩贡橘
台州,很早见之于中国古代典籍,商周至春秋战国时,台州和温州均称瓯地,夏商台州为沤,到战国时称瓯越。
如《逸周书·王会解》称当时瓯人:
“越沤,断发纹身,善剑”,顺食“蝉蛇”;因为擅长航海,还向中原王朝进献“利剑”、“鱼皮”,所以后来的《越绝书》说远古的越人:
“水行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则飘风,去则难从”。
公元前324年楚威王伐越,越人战败四散各地,史载“诸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
《史记·正义》“今台州临海县是也”,当时勾践的后裔越人进入瓯地。
秦始皇统一天下,大迁有罪吏民,“置沿海故大越,以备东海外越”,部分北方汉人又进入瓯地。
这就成了西汉初年惠帝三年所建的“东瓯王国”。
《史记》载:
“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东瓯王”,当时东瓯王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就是在今天的温、黄一带。
两汉时期,台州已开始使用铁器牛耕,有较为发达的锄耕农业和手工业,《汉书·地理志》载楚越一带“民食鱼稻,食物常足”,“亦贡荃、葛”。
说明东南沿海越人和中原汉人有极其频繁的交往,已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所以,《永嘉记》称:
“昔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
《台州府志》也有“黄岩县北十里有汉城”。
《汉书·地理志》还说:
“惠帝置西(南)部都尉,尉治设回浦”。
司马迁说: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故江淮之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这都说明东瓯立国之后,已有都城、治所,且农业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
至于当时台、温一带有无柑橘,似难作确切判断。
屈原的《橘颂》记载江南有橘;东方朔所撰的《神异经》载:
“东方裔外有建山,其上多橘柚”;汉无名氏有诗: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东方裔外”,裔者,衣末边幅,可引申为边远,《史记》有“迁于四裔”。
当时中原封建王朝建都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江淮、东南沿海都可视为“裔外”;其地东越的东瓯、闽越都有可能。
黄岩产橘,有明确记载而载入典籍的,就是三国·吴·沈莹所撰的《临海水土异物志》。
沈莹是浙江吴兴人。
陈寿《三国志》无传,据叶哲明先生考证,在《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的《晋记》、《襄阳记》中,得知他曾做过丹阳太守,东吴亡国前夕,他曾率领水军<青巾军>“屡陷战阵”。
又从其随从幕僚松阳人柳荣有关史实,他早期可能到过临海郡,并担任临海太守、都尉一类的文武官员,故他十分熟悉台、温、福建一带的山海江河、物产资源、风土民情,写出我国历史上东南沿海最早的一部海域特产志,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在科技史、航海史方面也是一部极为珍贵的著作。
该书明确地记载了台、温、福建已开始产橘,其文曰:
“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有之”,又“王坛子,如枣大、其味甘,晋安、候官越王祭坛有此果。
无知其名,因见生处,遂名王坛。
其形小于龙眼,有似木瓜,七月熟,甘美也”。
永宁,即今黄岩,有云温州;晋安、候官都是福建地。
“鸡橘”,应系金橘的谐音。
《黄岩柑橘志》称:
“鸡橘即金橘,系金橘之类”。
黄岩地方人俗称“金弹橘”。
隋唐时期的遣唐使和柑橘种子传入日本
黄岩柑橘种子何时传入日本国,还先得从台州与日本的历史交往说起。
《后汉书·东夷传》记载:
“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亶洲者”。
又《三国志·孙权传》也说:
“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求夷洲及亶洲。
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
又说:
“亶洲者,所在绝远,率不可得至”。
不少学者认为夷洲是台湾;“止此洲不还”的“此洲”就是日本。
因为日本的和歌山新宫町的《秦徐福碑文》有:
“今东海可当蓬瀛者,无可舍望国他求,则谓日本国”。
也有认为“所在绝远”的亶洲是日本,或者是吕宋岛、海南岛。
至于日本与台州民间的海上往来,可能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应开始了的。
日本考古学家藤家礼之助在《中日交流二千年》一书中说:
日本的山阳、北陆和九洲沿海都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铜剑、铁铜锌等物,并说“部分遗物是从吴越转过来的”。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国力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朝。
当时,唐朝政治和文化对周围的国家和民族的辐射力,是十分强劲的,华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相融化,显得五彩缤纷,光芒四射。
中国和外部世界的海上交往也十分频繁,特别是我国和日本、朝鲜等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活跃。
他们非常钦慕唐朝的儒学、佛学、文学、艺术、历法、书法、医药、以及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不断派出遣唐使、学问僧、留学生,不惜远涉重洋,冒着生命危险,来唐朝学习取经。
正如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一书中所指出:
“日本有识之士,由于遣隋使一度接触到优秀的中国文化,并多少吸收了一些以后,决不会就此满足,必然益加赞叹向往,狂热地试图汲取、模仿。
遣唐使的派遣,就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手段”。
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日本自舒明天皇二年(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至宇多天皇宽平六年(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的260余年间,前后任命过遣唐使凡19次,开始二百余人,后来增至六百余人,其中大多搭乘中国唐人商船来我国。
据《日本头陀亲王入唐略记》、《安禅寺惠运传》等有关记载,学问僧惠运、最澄、园仁、园载、常晓、仁好等都是搭乘中国唐人张友信、李延孝、李邻球、李达的商船抵达我国沿海的明州、苏州、台州、扬州,然后去洛阳、长安的。
唐文宗年间,日本天台宗大师最澄弟子园仁,随日本遣唐使团来中国,按其师父嘱托,来天台山国清寺学佛求法,回国后写了《入唐求法巡行礼记》,成为日本天台宗第三代座主,谥号慈觉大师。
孙光圻教授《中国古代航海史》一书记载唐武宗会昌二年,惠运法师搭乘唐人李处人商船:
“八月廿四日从日本肥前值嘉岛那留浦启航,八月廿九日到达温州东城县玉淄镇”,据考证玉淄镇就是今天的台州玉环县。
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据《三代实录》载:
“崔铎等六十三人,六月一日由台州启航,七月廿五日驶抵日本筑前。
日安多安江搭船运回香药等很多货物……”。
还有883年(唐僖宗中和三年),《智正大师传》载:
“由中国驶日本、捎去天台国清寺诸德及越州良谞和尚所遣子弟致园仁的书信”。
可见,唐时日本和台州的经济文化,尤以佛学的交流日益增多,特别是高僧之间佛学交往是十分活跃的。
据此,日本史书《续日本记·卷九》载:
“佐别望麻吕、播磨直兄弟二人,从唐带回橘子籽,并将其培育、结出果实,因之在圣武天皇神龟二年(公元725年)被授以五位下”。
由此可以推断,中国柑橘种子传入日本,至少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了。
有些学者还认为唐玄宗天宝三年鉴真和尚第四次东渡日本时,由宁波(明州)阿育王寺经天台国清寺,然后辗转到了台州开元寺,黄岩的禅林寺。
当时禅林寺僧以黄岩蜜橘礼待鉴真。
后来鉴真东渡到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岩 柑桔 史话 浙江 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