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docx
- 文档编号:6211349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92.86KB
基础心理学.docx
《基础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879年,德国哲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才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立一门独立的科学。
现在,学术界公认,把1879年作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之年,冯特为“心理学之父”。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1、心理过程:
指人类共同拥有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它包括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差异心理):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心理过程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从而形成了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学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称之为个性心理或差异心理。
由两个方面组成: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
情感过程(情绪与情感)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第二节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从理论上揭示人类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应用心理学(研究倾向于将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某一特殊群体,揭示这一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领域和基本任务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领域(问题):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结构(智力结构、人格结构)、心理的脑机制(心理现象背后的大脑活动)、心理想象的发生与发展(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心理与环境(物体条件的影响、他人的影响……)。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描述和测量(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解释和说明(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预测和控制(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四、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方法
概念
分类
优点
缺点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1、参与观察
2、非参与观察
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难以重复验证;难以精确分析;有时会产生研究现象没有出现的情况;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1、自然实验法
2、实验室实验法
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最大特点在于研究者通过“安排原因”(即控制)来产生预期的结果。
应用范围窄,人为性大。
调查法
就某一(些)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个人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团体的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
1、问卷法
2、谈话法
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
1、如问卷回收率较低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问卷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智力测验
成就测验
人格测验
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
难以推断出因果性结论
个案研究法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典型的个案研究:
脑损伤病人的个案
收集资料深入详尽
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应用
第四节现代心理学流派
流派
代表人物
主要的研究活动
构造主义
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各元素之间的结构
机能主义
詹姆斯
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格式塔学派
韦特海默、苛勒、考卡夫
研究知识和意识的组织过程
行为主义
华生、斯金纳
反对研究意识、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研究无意识现象
认知心理学
奈瑟
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研究正常人的人性问题,如动机、需要、自我意识等
第二章心理与脑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心理的实质(科学的心理观):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三、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2、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具体性);4、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规律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规律——反射;心理现象产生的方式是反射。
二、反射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机体对于环境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反应,都被理解为反射。
三、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四、反射的种类
1、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下来就具有的,先天遗传下来的,对刺激特有的、稳定的反应方式。
2、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经过学习的反射。
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巴普洛夫)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条件反射
触发条件
行为的性质
训练的结果
经典性条件反射
可观察到的刺激
应答性:
有机体做出反应,却不能改变环境
有机体学会把不同的刺激联结起来;影响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操作性条件反射
没有可观察到的刺激
操作性:
有机体做出的反应可以操纵环境
有机体学会把行为与结果联系起来;影响有机体行为发生的频率。
五、大脑皮层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
兴奋过程(刺激物引起的皮层活跃状态,如:
觉醒)和抑制过程(刺激停止和削弱相关区域的活动,如:
睡眠)。
六、高级神经活动的两条基本规律(巴普洛夫):
1、神经过程的扩散(条件反射的泛化)与集中规律(条件反射的分化)。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正诱导:
由抑制到兴奋;负诱导:
由兴奋到抑制)规律。
七、两种信号系统(巴普洛夫):
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系统统称之为信号系统,根据刺激物的性质,把一切信号分成两类:
1、第一信号系统:
由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构成的信号系统,人和动物共有。
2、第二信号系统:
由词、语言构成的信号系统。
人类特有的,与思维密切联系。
3、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区别:
(1)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2)两种信号刺激的广度和丰富性是不同的,第一信号只限于具体刺激物,词可以代表一类事物。
(3)形成的基础不同,第一信号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第二信号系统是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
(4)活动的效果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活动的最高调节机制,第二信号系统与思维密切相关,是人类行为的最高调节机制。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只负责接收、传递、整合信息,不能解释信息。
二、感觉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们就不能根据机体状态调节自己的行为;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人从周围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生活,如感觉剥夺实验;3、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
知觉、记忆、情绪、思维……
三、感觉的发展:
1、种系发展:
生物体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例:
人类嗅觉的退化
2、个体发展:
与个体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L例:
音乐家有高度精确的听觉
四、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
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机体觉)。
第二节感受性及其测定
产生感觉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1、感受性:
具有一定的感觉能力;2、感觉阈限:
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
人的感觉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2、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50%)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二者的关系:
反向关系,绝对感觉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越小。
4、数量表达公式:
绝对感受性=1/绝对感觉阈限。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1、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2、差别感受性: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3、二者的关系: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4、数量表达式: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第三节视觉
一、视觉感受器: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
二、视觉的适宜刺激:
380—780毫微米的光波
三、基本视觉现象及其规律
1、视觉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阈限
(1)明度:
光线越强,看上去越亮;光线越弱,看上去越暗。
(2)波长:
人眼对500毫微米的光波最敏感。
2、颜色混合
3、色觉缺失:
色弱与色盲(全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4、视敏度:
空间视敏度和时间视敏度
(1)空间视敏度:
视觉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又称为视力。
空间视敏度的大小常以视角大小来表示。
(2)时间视敏度:
后像:
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从而产生后像。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与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相反)。
5、视觉对比:
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
第四节听觉
一、听觉感受器:
内耳内柯蒂氏的毛状神经细胞
二、听觉的适宜刺激:
16—20000赫兹的振动频率,对1000赫兹左右频率的声音感受性最高。
1000—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16赫兹是人的音调的下阈。
第五节其它感觉
一、皮肤感觉:
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三、运动觉(感受器分布于肌肉、肌腱及内耳前庭器官)和平衡觉(感受器在内耳的前庭器官中)
四、机体觉(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正常情况下内脏不会产生感觉。
第六节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
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感觉适应具有两个方面:
一是因刺激过久而变为迟钝,一是因刺激缺乏而变为敏锐。
视觉对明光和暗光存在着明显的适应现象,分别称之为明适应(光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和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种类:
同时对比(如颜色对比、明暗对比)和先后对比(如味觉对比)。
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对一种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强烈降低
2、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感觉代偿):
指某种感觉缺失以后,可以由其它感觉来弥补。
3、联觉:
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第四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联系和区别:
1、区别:
第一,认识层次不同:
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心理过程不同:
感觉介于生理与心理活动之间,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
第二,从感觉到知觉,有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第三,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
2、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三、知觉的种类:
1、起作用的感觉器官,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
2、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把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称为错觉。
第二节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的知觉系统并不会对所有刺激来者不拒地加工,而是仅对其中部分加以反应。
在知觉过程中,除了人的主观选择性外,对象(被知觉选择的刺激物)和背景(未被选择的其它刺激物)本身的刺激结构也起一定的作用。
对象和背景结构是知觉的最基本的特点。
二、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要在过去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第三节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就是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方位知觉。
一、形状知觉:
形状是物体所有属性中最重要的属性,它是由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二、大小知觉:
物体的大小、物体的距离,共同决定大小知觉。
三、距离知觉:
物体离我们远近的知觉。
四、立体知觉(深度知觉):
双眼视差的机能。
五、方位知觉(方向定位):
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
第四节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一、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计时工具:
钟表和日历。
二、生物钟:
生物内所具有的“测量”时间的本领。
三、时间估计的影响:
1、活动内容的影响:
紧张而有兴趣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快,会将这段时间估计得短些;不感兴趣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会将这段时间估计得长些。
2、情绪的影响:
兴奋欢乐时,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估计不足;厌恶烦闷时,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高估。
3、态度的影响:
期待某种事物时,觉得时间过得慢;对不愿出现的事物,觉得时间过得快。
第五节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包括真正运动的知觉和似动知觉。
真正运动的知觉: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
似动知觉: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的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第六节错觉
一、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二、视错觉的种类
1、线条长短错觉
2、面积大小错觉:
艾宾浩斯错觉图形
3、形状错觉
三、产生错觉的原因
1、眼动理论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第五章注意
第一节注意的一般概念
一、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指向是指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它事物。
2、集中是指意识对事物的反映达到一定的清晰和完善程度。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
2、维持功能:
将心理活动锁定在一定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如果没有注意的维持功能,头脑中的信息很快就会从意识中消失
3、调节和监督功能
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对象发生转移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
监督功能:
使心理活动不会偏离预定的目标
注意与其它心理现象的关系:
注意是心理现象的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本身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依赖于其它心理过程而存在。
注意这种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同时产生,也同时消失。
一切心理过程离不开注意。
第二节注意的类型
根据保持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不由意识控制的注意。
无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朝向反射。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2、人的主观原因:
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当时的情绪状态;当时的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的特征:
目的性、意志性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加深对活动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好自己的活动:
按照任务要求,经常提醒自己坚持注意;根据任务需要,经常提出进一步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把思考、记忆等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保持有意注意;培养兴趣,对保持有意注意有重大的作用。
三、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通常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
特征:
相对于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由预定的目的任务引起的;相对于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保持并不需要意志努力。
形成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四、三种注意的区别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子
无意注意
无
不需要
低级、自发的
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
有
需要
高级、自觉的
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最高级、自觉性程度很强
打毛衣不用看
以上三种注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式紧密交织并可以相互转换的。
五、三种注意的特性与课堂教学
1、无意注意:
教学环境排除干扰;教学内容丰富新颖;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2、有意注意: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正确组织教学,防止学生疲劳;加强意志力的培养。
3、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结合:
单纯依靠无意注意,重形式轻内容,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单纯依靠有意注意,因长时间用意志努力来维持注意而产生疲劳,造成注意分散;教学的理想结果,促使学生形成既有自觉性、目的性,又不需额外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第三节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是衡量注意质量和效率的指标。
注意的品质包括以下几方面: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一、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是指一定时间内能够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有规律的、集中的、相互联系的对象的注意范围大,否则范围就小。
2、人的活动任务与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
人的注意长时间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是衡量注意品质的重要指标。
注意的起伏现象:
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即注意的起伏。
注意起伏是不随意的,很难由意识直接控制;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保持稳定注意的条件:
明确工作任务;活动多样化;把内心注意和外部的实际活动结合起来;注意的稳定与人的身体状况有关。
注意的分散是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
它是指人的注意力离开当前注意任务而被无关刺激所影响的现象。
是否引起注意的分散与无关刺激物及其干扰作用、无关刺激物的特点,无关刺激物和注意对象的关系有关。
并非任何附加刺激物都引起注意分散。
三、注意的紧张性:
心理活动对某些事物的高度集中,而同时离开其余的一切事物。
人在紧张注意时,可以摆脱周围一切事物。
注意紧张性与注意范围的关系:
注意的紧张性越高,注意的范围越小。
四、注意的分配: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几种对象。
注意分配的条件:
1、在有两个动作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个动作达到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程度才行;2、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有联系的、同一类型的活动便于进行注意分配。
五、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原先的注意紧张度和活动的性质;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注意分配与注意转移的关系:
注意中心转移之后,必然出现新的注意分配;严格意义上讲,注意的分配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多数情况下只是注意的迅速转移。
第六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记忆是人脑对所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与感知觉的区别:
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是信息的输入,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三、记忆的作用:
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重要形式,它联结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四、记忆的种类: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特点:
记得快、保持牢固。
2、语词记忆(逻辑记忆):
以语言材料作为内容的记忆,要以语言中枢的发展作为生理基础。
3、情绪记忆:
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4、运动记忆(动作记忆):
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一切生活习惯上的技能、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中的动作,都是依靠运动记忆来掌握的。
(二)根据信息储存时间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无意识记忆):
感觉刺激停止作用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
特点:
容量限制:
容量大,几乎容纳了所有进入感官的信息,斯柏林的部分报告法实验。
保持时间:
极短,只有0.5-2秒。
编码方式:
完全依据刺激的物理特性编码信息,视觉形象贮存、听觉回声贮存。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只有感觉记忆中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未被注意的信息迅速衰减。
2、短时记忆(操作记忆、有意识记忆):
信息存储保持在5秒-2分钟之内的记忆,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特点:
保存时间:
5秒-2分钟。
容量限制:
短时记忆容量测试:
数字记忆、点记忆,奇妙的7±2。
编码方式:
以听觉编码为主,也有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换:
短时记忆中经过复述的信息将被保留,并向长时记忆转移,精细复述:
在复述时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整合;得不到复述的信息会很快遗忘,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干扰 而非消退导致的。
3、长时记忆:
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特点:
保存时间:
极长,从一分钟乃至终生。
编码方式:
主要按语义类别编码:
知识网络。
容量限制:
容量无限,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记忆新东西,完全不必担心长时记忆会被填满。
长时记忆的种类:
陈述性记忆:
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
有关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第二节记忆过程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人的完整记忆过程分为三个过程:
识记过程、保持过程、再认或回忆过程。
识记:
信息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保持:
信息存储,把过去的经验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头脑中。
再认和回忆:
信息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记忆的好坏通过这一过程来体现。
一、识记
1、含义:
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2、分类:
(1)根据识记过程中有无意识参与:
无意识记:
没有预定目的、未经特殊努力;有意识记:
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努力。
(2)根据在识记时是否有理解因素参与:
机械识记:
没有理解,“死记硬背”;意义识记:
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3、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目的和态度
(2)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3)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记忆的加工水平说:
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较复杂抽象的语义的分析,加工水平越深,识记效果越好。
(4)学习方法:
整体学习:
将材料整篇阅读直至成诵;部分学习:
将材料分段背诵完毕后再合成整篇背诵;综合学习:
按部分-整体-部分的顺序识记直至成诵。
4、复习在识记中的作用:
(1)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集中复习:
复习连续地进行;分配复习:
复习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分配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2)把识记和试图回忆结合起来;
(3)要使复习过程多样化。
二、再认
1、含义: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
2、达到再认水平的条件:
识记的精确性和牢固程度;当前事物与以前感知事物及环境条件相似的程度。
3、再认中的错误:
对熟悉的事物不能再认:
"面熟"、"似曾相识";由于联系泛化而认错对象。
三、回忆
1、含义:
根据一定的条件将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