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docx
- 文档编号:6201141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14.52KB
咕咚.docx
《咕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咕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咕咚
20咕咚
【教学要求】
1.会认“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1.能根据学过的方法猜测生字的读音,进而把课文读熟、读懂。
3.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件的出示,问题的提出,引到课文的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2)出示背景图片,以猜猜“它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要奔跑?
”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在课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3)
xiàpàɡēnjiāyánɡxiànɡdōu
吓怕跟家羊象都
ɡūdōnɡshúdiàolùmìnɡtáoyělánlǐnɡ
咕咚熟掉鹿命逃野拦领
2.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熟”,前鼻音“跟、拦”,后鼻音“羊、象、咚、命、领”。
2.
【设计意图: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或大胆猜测字义。
】
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或大胆猜测字义。
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记形、猜义。
如,“咕、咚、吓、拦、领”。
与熟字比较。
如,“逃一桃、熟一热、命一伞”。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来识记。
如,“掉下来”中的“掉”,“拦住问”中的“拦”,“逃命”中的“逃”,都可以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猜测它们的大致意思。
有的生字,如,“野牛”的“野”,“逃命”的“命”,适宜组成词语让学生识记,不要孤立地去认。
如,“野鸭、野草、野花”“救命、活命、生命”。
3.全班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5.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4)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
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5、6)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家、象、都”的笔顺和书写。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家”上下结构,上短下长,宝盖头位于上半格中。
第四笔短横紧跟宝盖头,位于上半格。
左边三个撇有长
【设计意图:
“家”“都”和“象”两个字撇画较多,要注意观察各自起笔的位置和行笔的方向。
】
短,间距匀称。
最后两笔撇收捺放。
“象”独体字结构上收下放,一捺最舒展。
重心要对正,形体偏长。
下部三个撇有长短,间距匀称。
第六笔撇是从扁扁的“口”中斜出。
“都”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错位。
“日”部横折分别位于横中线和竖中线。
右部横撇弯钩起笔略高于第三笔横,最后一笔竖收笔低于左边。
【设计意图:
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
】
4.展示书作品,进行讲评。
5.(课件出示7)
读读写写:
吓人、可怕、怕生、不怕、跟着、跟进、跟从、家里、大家、家长、人家、国家、山羊、羊角、牛羊、大象、象牙、气象、都是、全都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
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2.组词。
吓()怕()跟()家()
3.抄写“吓、怕、跟、家、羊、象、都”四遍。
答案:
1.7小兔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野牛
2.吓人不怕跟着家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9)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图文对照,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
借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一边读课文,一边梳理故事情节,这样的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阅读心理。
在练习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故事内容,而且在语境中再次复现了生字。
】
导语:
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7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
每幅图画对应了哪些文字呢?
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
(课件出示10)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读正确下面句子:
(课件出示11)
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课件出示12)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看看图画,读读句子,连一连。
导语:
下面的四句话和课文中哪一幅可以牵手呢?
我们用线连一连。
(课件出示13)出示课文四幅图和下面句子(图文不对应呈现),请学生连线。
①木瓜掉进湖里,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②动物们跟着兔子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
③野牛拦住大象,问:
“‘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
④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看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声响。
根据图片和句子,按照顺序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三、借助插图,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一)看图学习第1-2自然段
导语:
让我们跟着兔子来到湖边,这时候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听到这咕咚声,兔子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14)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设计意图: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体现了层次性:
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到课文中相关的信息;再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最后创设情境开展仿说,情感朗读,体会动物们害怕的心理。
】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
看图理解“拔腿就跑”一词,学生演演这个动作。
创设情境,学生角色扮演兔子,读好句子。
“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呀?
”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体验兔子这个角色,读出兔子害怕、慌张的心情。
小结:
第2自然段先讲听到咕咚声,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师生合作读第2自然段。
(二)看图学习第3-4自然段
(1)导语:
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见了怎么做?
怎么说的?
请大家看看第二幅插图,读读课文圈圈画画。
学生交流。
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15)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4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伙一边跑一边叫: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校对学生提取的信息。
抓住重复的词句(句子中加着重号)和感叹号指导入情入境朗读。
看图演故事,体验动物们害怕心理。
(2)学生模仿第3或第4自然段看图说话。
如:
(课件出示16)
狐狸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跑,一边大叫:
“
!
”
山羊—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
“!
”
小鹿一听,就。
他():
“!
”
大象一听,就。
他():
“!
”
学生选取其中一个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
由扶到放,学生自主理解课文中重点对话。
】
教师引读课文,再次体验动物们害怕、慌乱的情景。
看图想象当时的场面,用哪一个词语可以来形容?
学生交流。
如,乱糟糟、慌成一团、热闹……
抓住文中“热闹”再次引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课件出示17)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
它是怎样做的呢?
(3)你会做“拦”的动作吗?
野牛是怎么拦的?
(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
(板书:
野牛拦住)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板书:
问原因)
4.学习课文六、七自然段。
(课件出示18)
(1)自由读6、7自然段。
(2)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
(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
(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4)“咕咚”究竟是什么?
(“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
这里的“大伙儿”指谁?
为什么都笑了?
(6)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
三、表演故事。
(课件出示19)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表演。
2.找两组在班内,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
不喜欢谁?
为什么?
2.今后我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
板书设计
20咕咚
木瓜吓跑动物们
野牛拦住问原因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咕咚”究竟是什么?
2.学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本文你喜欢谁,不喜欢谁?
答案:
1.“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2.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事先弄清真相,不盲目跟着别人跑。
不喜欢小兔子,遇事不查明真相。
【教学反思】
优点: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
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了以下几点: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不足之处: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并且教师的示范性还不够到位。
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整合全班进行分角色朗读。
而且作为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朗读示范性作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课堂上引导有余、示范不足。
没有什么比教师亲身示范更能让学生直观地体验。
创新教案
《咕咚》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从本课课后第一题:
“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中便能看出,本课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对形声字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运用。
所以本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再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入形声字的概念并出示练习让学生对此类知识有进一步的巩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按要求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12个新字,并能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能通过朗读与理解明白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认识的半个字猜新字的方法学习汉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概念。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并能通过朗读与理解明白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在黑板上写两个字:
古、冬)这两个字谁会读?
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先给“古”加上口字旁)大家猜猜看这个字读什么?
——咕
大家可真聪明,那我在给冬加上口字旁,大家猜猜看,这又是什么字?
——咚
大家可真聪明,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再想想它们的读音,你能发现什么呢?
(加上口字旁以后的新字和没有口字旁的字读音非常像,加上口字旁以后,新字的读音都和声音有关)所以,我们把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引入形声字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认读新字。
1.形声字有很多很多,我们的课文中也有不少呢!
接下来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以后猜猜它们的读音吧!
组织汇报交流
2.猜一猜,连一连。
(小练习巩固学生对形声字的掌握与运用)
吓fēn
拦lǐng
领xià
纷lán
三、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
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
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
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
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
从哪可以看出来?
生答:
这声音很大很重。
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
兔子为什么跑?
(课后第1题)
生答:
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
说说图意。
举例:
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
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
“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
2.指名读3~4段。
(1)师问:
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
他还说了什么?
(课后第2题)
生答:
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
他说:
“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
(2)师问:
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
(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
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叫: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
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
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
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
(二)说出图意。
举例:
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
大象跑没跑?
他是怎样跑的?
生答:
大象也跟着跑起来。
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问: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
他是怎样做的?
结果怎样?
(课后第4题)生答:
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
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
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
听到什么?
生答:
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
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
(课后第5题。
)生答:
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
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
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
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
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四)我会讲故事
指名让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子
狐狸
山羊跟着跑
小鹿
大象
野牛找到原因冬瓜熟了
资料包
精彩片段
《咕咚》精彩课堂片段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猜猜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为什么要奔跑?
生:
前面可能有好玩的事情,它们去看热闹。
生:
有可能是遇见了危险,吓得赶紧跑。
……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咕咚》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
)
生:
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
来,跟老师读一边课题。
生:
读课题。
师:
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生:
这两个字是描写声音的词。
师: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
生:
哗啦。
生:
沙沙。
生:
呼呼。
师:
小朋友们积累的词语真多。
“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大家快去读读吧!
注意读准字音,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
对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开始吧。
生:
自由读课文。
师:
大家读得认真,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词语)
指名读,齐读。
师: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
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
生:
读词语。
师:
刚才读了课文,谁知道这“咕咚”谁知道这声音怎么来的?
生:
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就是“咕咚”的声音。
师:
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
师:
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拔腿就跑,这是为什么呢?
再快速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事?
生:
再读课文。
师:
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生:
兔子。
师:
听到声音,兔子什么样儿?
生: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师:
从“拔腿就跑”可以看出兔子听到“咕咚”怎么样?
生:
很害怕。
师:
兔子为什么害怕?
在兔子心里,咕咚是怎样的东西?
生:
因为木瓜掉到湖里声音很大,兔子没弄清,所以害怕。
师:
兔子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生:
“不好啦,‘咕咚’来了,可怕极了!
”
师:
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指名读。
男生读,女生读。
师:
听到兔子的喊声,其他小动物是怎么做的?
读读第2自然段。
生:
读第2自然段。
师:
小猴子听到后,是怎么做的?
生:
读第2自然段。
师:
小猴子,见到“咕咚”了吗?
生:
没有。
师:
它为什么也跑呢?
生:
因为它听到兔子在喊:
“不好啦,‘咕咚’来了,可怕极了!
”
师:
小猴子又在喊什么?
生:
小猴子喊: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
师:
(示图2、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
生:
小动物们慌慌张张。
师:
野牛呢?
师:
野牛不慌不忙。
师:
课文哪些段落描写了这两幅图的内容,自已大声读一读。
生:
读课文。
师:
找到了吗?
生:
读3—7自然段
师:
小猴子跟着兔子跑,狐狸、山羊、小鹿、大象跟着小猴子跑,大伙儿都害怕极了,惊慌极了。
野牛却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
“咕咚”到底是什么?
小动物们谁知道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备课资料
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声音是通过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
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对号入座,读一读选一选。
怕吓都羊跟家跟
有一个木瓜掉进湖里,“咕咚”!
兔子
了一跳,撒腿就跑。
大伙
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
啊,小鹿哇,一个
着一个……大
一边跑一边叫:
“好害
啊,咕咚来啦!
”
二、我是小小魔术师。
(组词)
下
古
白
羊
吓
咕
怕
丰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咕咚》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
四、重点段落品析。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他一边跑一边大叫: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
1.用文中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一边……一边……:
。
2.说一说:
‘咕咚’是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想想,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
为什
么?
参考答案
一、吓都跟羊跟家怕二、下面吓到古代咕咚白天害怕小羊丰收三、童话别人四、1.奶奶一边叮嘱我,一边给我穿衣服。
2.一个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咕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