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状元培优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6194871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5.21KB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状元培优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附答案.docx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状元培优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状元培优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状元培优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附答案
2019-2020学年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状元培优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
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4、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
5、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光污染B.手影C月亮的“倒影” D海市蜃楼
7、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杯弓蛇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9、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10、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
C.湖中出现科学城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雨后彩虹是因为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
11、下面四幅图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
B.
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如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
如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B.立竿见影C.镜花 D.形影不离
13、下列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B.
C.
D.
14、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OP是其中的一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能正确反映光线OP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
A.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游泳池注水后,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共享单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1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雨后的彩虹B.树荫下的光斑C.池水看起来“浅”D.树在水中的倒影
1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凝水浅 D.云生结海楼
二、作图题
18、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9、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
射光线经过点A,折射光线经过点P,请你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扇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透过玻璃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21、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
(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
(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3)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____cm。
三、实验,探究题
22、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和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
答:
_______(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
23、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 光.
(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
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若在
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 光.
四、综合题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梭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l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 是白光(一定/一定不/可能).º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 热量.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08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m.
(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五、计算题
25、如图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0.95m,相距20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º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求:
(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几次反射?
(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
26、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3km,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他先沿着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再沿直线DB到B处。
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h,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
(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需的时间。
(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中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
点睛:
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2、A【考点】A3: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A6:
光的反射;AA:
漫反射;AU:
紫外线.
【分析】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紫外线能验钞;(3)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4)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
A、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使光线发生了180°偏折,这属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D、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A.
3、A【解析】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平面镜成像而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B错误;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故答案为A.
4、B【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
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B项.
5、解:
A、树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错误;B、楼台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6、D解:
A、光污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7、A【解析】A.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黑板的某部分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较强,造成晃眼,故A错误;B.水中倒影----------即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正确;C.树下光斑------是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C正确;D.雨后彩虹---------即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而形成,故D正确;故A符合题意。
8、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9、B
点睛:
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10、D解:
A、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B、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有光源或反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
眼睛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B错误;C、兴隆湖中出现科学城建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因为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
D
11、D【解析】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故A错误;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但不是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故C错误;D、小猫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则小猫看到鱼的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
故D正确。
故选:
D。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4)当从上面看水中的物体时,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并且从物体射来的光线进入观察者的眼睛,人眼逆着光线看,就看到了此时的物体。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2、C【解析】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现象,综上所述,选C
13、C
解答: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
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水面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实际上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14、B【解析】由题知,OP是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的一条反射光线,所以入射光线应在法线右侧的水中,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也相等(均为60°);折射光线应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以上分析可知,B图正确。
A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C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C错误;D图中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
B。
点睛:
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5、C
【解析】解:
A、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A错误;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
故B错误。
C、游泳池注水像变浅了是光的折射产生的,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利用光的反射将汽车射来的光再沿原路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因此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紫外线能验钞。
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用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将自行车后面汽车或摩托车发出射来的光再按照原路反射回去。
16、D【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①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③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了解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
彩虹就属于色散现象。
解答: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池水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反射出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A【解析】“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错误;“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C错误;“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应选A。
二、作图题
18、【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作图。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根据折射定律,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
点睛:
重点是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作图,关键是记清楚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根据光路可逆的特征进行记忆。
19、
20、略
21、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30.0
三、实验,探究题
22、
(1)①反射 折射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2)是 五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23、
(1) __ 红橙黄绿蓝靛紫
(2)__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_____
(3) _______红 (4)_____白_ _
四、综合题
24、一定不 熔化(或汽化或升华) 吸收 3.84×108 平面镜
五、计算题
25、解:
(1)因为入射角也为45º,故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20cm发生反射次数为n=95cm/20cm=4.75
所以发生反射次数应为5次
(2)第5次反射点距地面高度为h/=95cm-20cm×(5-1)=15cm.
因此光的落地点距离B镜面为15cm,则距离A镜面为5c
m.
26、1. 1.6小时 2.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数学知识进行证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光现象 完整 word 年级 物理 第四 现象 状元 单元测试 题人教版附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