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docx
- 文档编号:6183832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5.09KB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docx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第一章音乐教学目标的一些探索
第一节音乐课程的目标体系
由于音乐教学目标所针对的对象范围不同,要求的层次不同,实施的阶段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了音乐教学的一个目标体系。
通常,这个目标体系是由大到小,逐渐细化和具体的。
概括地说,这个体系由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学期(或学年)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组成。
一、音乐课程的总目标
音乐课程的总目标规定了学生音乐学习方面的宏观目标、学习领域、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内容。
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它还会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划分出阶段性的最后目标。
如:
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等。
这个总目标规定了国内所有受教育者在接受音乐教育方面最终应该达到的或在某个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素质目标。
因此,这个总目标由国家制定,并且通过《音乐课程标准》的形式表现出来。
《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后,它就带有国家指令性和指导性的性质。
也就是说,它所规定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遵照执行,其规定内容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有着导向的、激励的、调控的、评价的实际作用。
二、音乐课程的学期(或学年)目标
音乐课程的学期(或学年)目标是宏观的目标指导下的一个阶段性的子目标。
这个目标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
因此,它比宏观目标要具体的多,但又比微观目标概括的多。
通常,学习目标的内容已经在《音乐课程标准》的分学段内容标准中有明确的体现。
但是,它终归是宏观目标的一个学段目标,仍然比学期(或学年)目标大许多。
因此,学期(或学年)目标还要比学段目标更具体一些。
特别是,学期(或学年)目标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规定。
这就要求该计划目标应该由音乐老师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学校工作计划、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使用教材的具体内容予以确定。
案例1
北京市一所中学第一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目标
(一)情况分析
上一学年度,学校在教育改革实验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特别是在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方面,受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在音乐课程方面,我们参与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学实验,学生改变了以往学习兴趣较为淡薄的学习状态,学生对实验教材反映良好,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学期教学目标
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音乐评价能力,进而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音乐的要素、表现手段、情歌、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及文化内涵等,并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强他们的群体合作意识及与他人合作共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热情,提高参与即兴表演、即兴创造、即兴创作的积极性,以培养其联想想象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4、加强各音乐学习领域之间以及音乐与姊妹艺术、相关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音乐文化水平。
5、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乐谱,逐步提高学生识谱唱歌能力。
(三)教学进度计划(初中二年级,15册)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浏览性聆听《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第二课时,欣赏《祭献之舞》。
第二单元:
《雪域高原》第一课时,聆听《阿姐鼓》,学唱《走进西藏》。
第二课时,欣赏《阿玛勒俄》及《正月十五那一天》。
第三课时,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第三、四、六单元:
略
结束课:
班级音乐会,汇报演出,1课时。
留下两课时作为机动时间。
三、音乐课程的单元目标
音乐课程的单元目标是学期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后的近期目标。
它可以独立形成一个较大的教学单位,但又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将教学目标完成,往往需要通过几节课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单元目标是具体而明确的,其指向性、操作性也是很强的,然而它又是一种较小的阶段性目标。
通常,一个学期目标包括几个单元目标在内。
虽然每个单元目标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各单元之间仍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因为每个单元目标都要在学期目标、甚至在课程总目标的规范之下,并成为他们的有机组成部分。
选用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2
《天山之春》的单元目标(13册)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音乐与中原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聆听《喀什的春天》、《褐色的鹅》、《新疆之春》。
能够感受、体验热瓦普弹唱、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音乐情绪及艺术特征,能够认识并辨别胡西塔尔、手鼓等乐器及其音色。
3、能够用自然的、圆润的声音、清晰地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着演唱这首歌曲。
4、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
四、音乐课程的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属于音乐课程的微观目标。
它具有内容具体、指向性强、易于操作、设计灵活、实现目标及时等特点。
可以说,它是单元目标进一步的具体化,这种目标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它必须起到明确教学方向、指导教学工作的作用,也必须经得住教学实践的严格检验。
通常,课时目标都表现在课时计划(教案)之中,成为课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课时目标为例来进行说明
案例3
《雪绒花》的课时目标(17册)
1、用自然的、圆润的声音演唱《雪绒花》,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并学习二声部合唱。
2、能够对音乐剧产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剧的表演活动中来。
案例4
《春江花月夜》的课时目标(17册)
1、聆听《春江花月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2、聆听《春江花月夜》,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及创作手法,体验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与音乐内容、音乐情绪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
音乐课程目标体系是由宏观到微观的。
宏观目标(即《音乐课程标准》)由国家制定,它明确了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指导着全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
在宏观目标之下,还有两个层次的中间目标。
他们分别是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
作为音乐老师,对所有各级音乐课程目标都要认真对待。
尤其是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都要由音乐老师亲自制定,这就要求音乐老师必须认真遵照《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将逐步具体化,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
思考的问题
1、音乐课程目标体系是怎样的一个结构状态?
2、音乐课程总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处于怎样的一种地位?
它包含了哪些基本内容?
对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什么意义?
3、音乐课程的学期目标在教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制定学期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你是怎样制定学期目标的?
4、单元目标与学期目标、课时目标有什么关系?
怎样制定单元目标?
可不可以将单元目标这个层次省略?
5、课时目标有什么特点?
怎样制定课时目标?
制定课时目标要关注哪些问题?
第二节表述课程目标的内容和要素
对课程目标的表述,首当其冲的问题是:
将表述哪些内容呢?
出于一种理性的思考,人们往往会想到《音乐课程标准》。
也就是说,人们往往把《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来的三个层次作为自己设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
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内涵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一、课程标准表述的内容
应该说,在这三个层次中,知识与技能是属于认知性和动作性的目标,在教学中是容易落实,也容易观察和测量的;过程与方法是属于行为性的目标,如:
感知、体验、模仿、表演、创造、探究、合作、综合、评价等,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以教学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同样是比较容易观察和测量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属于情感性目标,这种目标大多反映在学生心理活动中,能够明显表现出来的机会不是很多,在教学中就比较难以观察你和测量了,即便是能够观察和测量,也往往是一种间接地结果。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加以分析,哪些目标是显性的?
哪些目标是隐性的?
通常,显性的目标容易在短期里完成;而隐性的目标有些在短期里能够完成,而大多数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予以完成。
例如:
记住某些音乐作品的主题及表演形式,体验某些乐曲的音乐情绪,为某个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掌握有关乐队编制的知识等,都属于容易完成的显性目标;而对某个作品感兴趣、喜欢参与某种表演活动之类的目标,都属于还能观察的隐性目标;至于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等目标,就属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的隐性目标。
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尽量确定短期里能够完成兑现的显性目标,对那些能够观察的隐性目标也要予以关注;而对不易兑现的隐性目标则应该放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地予以实现。
二、课程目标表述的要素
对课程目标的表述,还应该清楚地认识:
表述的要素有哪些。
因为认识课程目标的表述将会对老师的具体操作工作带来方便。
归纳起来,以下要素是不可忽略的:
第一,表述的内容为谁而设定?
第二,表述的行为是否是可观察、可测量的?
第三,学习的环境或学习条件是怎样的?
第四,学习的结果将达到怎样的标准或水平?
1、表述的内容为谁而设定
改革后的音乐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设定的,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设定的。
例如:
《中国民歌》的教学目标,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定的:
第一,能够对中国民歌感兴趣,愿意聆听和演唱这节课遴选的几首中国民歌;第二,能够感受、体验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不同的音乐情绪及音乐特征,并能初步辨认上述三种民歌体裁;第三,能够收有关中国民歌的音响资料和文字资料并参与课堂讨论。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设定课程目标的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2、表述的行为应该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课程目标中所表述的行为,应该尽量和课程目标中的那些显性目标有关联,也可以和那些能够观察、能够测量的隐性目标有关联。
如:
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辨别音乐体裁,参与课堂讨论等。
至于那些难于观察测量的隐性目标,例如“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应属于长期的、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实现的目标。
对这类目标通常放在课程总目标或阶段性目标中阐述,以引起老师的充分重视。
在课时目标中,一般就不在明确提出。
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准确的用词。
通常使用行为动词和能力动词。
行为动词:
例如“参与”、比较、解释、讨论、感受、体验等;能力动词:
例如分析、判断、归纳、综合、鉴别、论述、完成等。
3、阐明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条件
在表述目标时,一定要把学习的情境或条件明确地加以阐明,因为,情境或条件对学生即将表现的行为影响很大,进而对预想实现的目标也影响很大。
例如:
“能够比较准确地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能够感受、体验《雨打芭蕉》及《八骏马》的音乐情绪”,在这两个目标中,《走进西藏》、《雨打芭蕉》、《八骏马》就是为学生提供的情境和条件。
4、表述目标时一定要用衡量学习效果的具体标准
也就是要明确学生学习后的成果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或完成到怎样一种程度。
因为这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尺度。
如果这个问题不明确,教学将处于一种非常随意的状态或无法保证质量的状态。
所以这个尺度是必须明确的。
例如:
“能够准确的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并尽可能做到背着演唱这首歌曲的后半部分”。
在这条目标里,“准确地用轻声演唱”和“背着演唱这首歌曲的后半部分”就属于表述目标中的水平标准或成果标准。
总之,关于课程目标的表述问题,在表述内容中,应该尽量围绕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目标层次。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对那一条都不可忽视。
思考问题
1、设计教学目标要关注哪些内容?
哪些教学目标是属于显性的?
哪些目标是属于隐形的?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两类属性的目标?
2、表述教学目标需要关注那些基本要素?
为什么要关注这些基本要素?
3、选择一些使用过的教案,对其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看他们是否关注了应该关注的内容?
在关注基本要素的问题上做的是否妥当?
第三节设计教学目标的相关问题
为了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对教材和学生等基础条件有所认识。
也就是说,在设计目标之前,应该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因为,只有认真地研究了教材和学生情况后,老师才能明确教学的任务是什么,教学的途径又是什么。
否则,设定的目标就会脱离实际,甚至成为虚设。
一、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在不同的研究阶段,有着不同的需要,也有着不同的研究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研究教材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学期计划阶段、单元计划阶段和课时计划阶段。
(一)学期计划阶段
学期计划阶段是老师在每学期开始之初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研究教材的阶段。
这时对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的宏观内容上。
因为这时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学期的目标,所以对教材的研究并不需要针对那些细致的具体内容,而需要研究的是那些影响教学全局性的大问题。
尤其是要研究这些教材如何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各项内容和要求的问题。
例如:
教初中包括了哪些类型的内容,各种类型的内容各占多大比重,那些教材的权重分量大,那些教材的权重分量轻,哪些教材是必须用的,那些教材是可以调换的,那些教材是重点内容,那些教材是一般内容,那些教材是浏览性内容,各类教材如何形成阶段性的体系,教材体系如何适应《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要求,全部教材按怎样的顺序呈现,教学进度怎样设想等。
有了这种研究基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认学期的教学目标。
应该说,这个目标的确定将影响全学期的教学工作,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二)单元计划阶段
单元计划阶段是指每个单元开始之前对教材的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既要研究单元内容如何落实学期目标的问题,又要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如何处理的问题。
因此研究教材的内容相对来说要具体多了。
例如:
《七子之歌》这个单元,包括了《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1997.天地人交响曲》、《鼓浪屿之波》四个曲目。
围绕这些曲目还有一些“实践与创造”的活动。
从单元的人文主题看,它集中在祖国统一这个主题思想上。
从教学内容看,《七子之歌——澳门》是表现领域中的教学内容;而其它三个曲目都属于鉴赏领域中的教学内容。
针对《七子之歌——澳门》,需要考虑演唱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
针对三首鉴赏曲目,则需要考虑鉴赏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
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它们所需的教学时间,《七子之歌——澳门》需要1课时,《东方之珠》与《鼓浪屿之波》需要1课时,《1997.天地人交响曲》也需要1课时。
(可是从学期计划所能给予的教学时间看,本单元只可能给予2可是,这就需要取舍,也可以有其它组合)
(三)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阶段是指上课前对一节课的教材所做的研究。
这种研究应该在上课前约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完全做好,并且以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课时计划目标应该是最具体、最具有操作性。
在课时计划阶段研究教材,必须做到具体、详尽、深入、广泛,并留有取舍的余地。
为此,必须大量收集相关素材,并对相关素材做精细的甄别、遴选工作。
针对教材,这时所要研究的内容有:
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形式、表演形式、音乐结构形式、表现手法、音乐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作者情况、相关的音乐知识技能、相关的人文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等。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其中有那些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学生接触过而尚未掌握的,哪些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新鲜内容,学生的能力水平是怎样的,需要发展的能力是怎样的,又要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等。
二、研究学生
真正恰当的、科学的课时教学目标,不仅需要认真地研究教材,还需要认真地研究学生。
严格地说,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的老师,不应该进课堂。
因为他不知道学生的需要是什么,更不懂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因此,研究学生,绝不是一种临时性的工作,而是一种长期的,坚持不懈的长久性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工作是一种教育科学,是老师在研究、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工作。
研究学生的工作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学生的一般情况、学生的年龄段、兴趣取向、智力水平、音乐能力水平、学习态度等。
1、研究学生的一般情况
指每个班级学生的自然情况。
其中包括:
班级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学生变声的情况,喜欢音乐的学生占多大比重,有多少音乐特长学生(包括特长项目是什么),有其它学科特长的学生有多少、都是什么学科等。
2、研究学生的年龄段
目的是要掌握各个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并从事教学实践工作。
例如: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的学生还是童声,有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变声期”,他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小学生气质,对老师的要求很容易接受。
针对这种年龄特点,在演唱教学中就要注意选择适合他们年级特点的曲目、音域、调高、唱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感性的东西多一些,引导的方法要适当地具体一些。
设定教学目标就必须顾及到这些实际情况。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进入了“变声期”,由于青春期生理上的不适应感,情绪容易多变,唱歌的兴趣也会有所转移,他们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一些主见,但又不够成熟,常常对成人的管理产生逆反情绪,对老师的要求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针对这种年龄特点,在演唱教学中,就要尽量激发他们的唱歌兴趣,减少他们的嗓音负担,发展他们多方面的音乐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有感性的东西,又要有发展他们理性思维的东西,在教学方法上要给予他们更多地探究和发挥自主性的机会。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进入变声的后期,有些学生的嗓音已经具备成人特点,对唱歌的兴趣又开始强烈起来,可是面临初中毕业和升学压力,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都转移到升学考试的科目上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合唱曲满足他们的愿望,另一方面要提高效率。
3、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
老师需要知道学生一般的兴趣倾向是什么,产生这种兴趣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是怎样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的愿望和将音乐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种需要,这不仅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长期坚持,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出实际成效。
因此,老师必须随时研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及实地修正自己的教学目标以便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4、研究学生的智力水平
有以下研究内容是必须涉及的:
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及音乐知识技能基础,学生的感受、感知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
这种研究不仅要研究一般情况、普遍情况,还要研究个别情况。
尤其是涉及具体教材的时候,更要研究与教材相联系的音乐文化基础和其他学科的文化基础,研究学生的能力基础以及学生对这些内容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进而设定发展学生各项能力的具体目标。
5、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老师们首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
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傍观?
其次研究学生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因,找出解决的相应办法。
三、教学目标表述形式
通常,教学目标都有书面形式表现在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及课时计划之中。
其中,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表现得最为频繁。
那么,如何在单元计划或课时计划中表述目标内容呢?
应该说,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老师的教学风格等因素会使老师们的表述方法千姿百态、各放异彩,但在多数情况下还是有一些通用的表述方法的。
这种通用的表述方法是:
1、表述概括性的目标内容
这种内容往往与单元的或课时的人文主题内涵有关,也常常和单元的或课时的总要求有关。
因此,他的概括性较强,在检验其要求方面也不是很直接。
例如:
“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等。
2、表述表现性的目标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歌唱类的、演奏类的、创造性活动类的目标。
有关这些目标内容一般都与情感性的、技能性的要求有关。
其内容多数都是很具体的,并且含有衡量目标的尺度内容,也便于检验其目标是否兑现。
例如:
“能够以真挚、热烈地情感及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演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部分”等。
3、表述感受、鉴赏性目标内容
表述这类内容也都与情感性、技能性的要求有关。
同样,其目标内容也是很具体的,也有其衡量的标准尺度,也便于进行检查。
例如:
“聆听《褐色的鹅》及《新疆之春》,能够感受、体验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音乐情绪及艺术特征,能够认识并辨别手鼓等乐器及其音色。
4、表述知识技能性目标内容
这类内容中,既包括音乐性的知识技能目标,也包括人文性的文化目标内涵。
其中,有的是基础性的内容,也有的是拓展性的内容。
例如:
“能够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的进行曲,认识其音乐上的主要特点,功能及所适用的演奏场合。
”又如:
“学习爵士乐、摇滚乐在音乐上的基本特点,了解摇滚乐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能对其不健康的影响有所认识。
”
当然,上述表述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模式。
有时很可能有交叉,在顺序上也可能有所颠倒;当然,有时也会缺少某种类型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课时教学目标中这种现象更常见。
应该说,这一切都不会影响所要表述的目标内容。
关键的是所要表述的内容务必准确、清晰、简要、明确。
思考问题工作
1、设计教学目标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为什么要做好那些准备工作?
2、在一般情况下,研究教材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中的研究内容都是什么?
3、设计教学目标之前,应当怎样研究学生?
需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
4、在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表述顺序是怎样的?
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第二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
内容提示
1、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相关因素,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及前提
2、教学设计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教学方法的内涵、类型和基本特征
4、基础音乐教育阶段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5、教学媒体内涵、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如何区别
6、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及教学中的使用方法,使用教学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和涉及的因素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老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之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而预先制定的教学方案。
这种方案,通常都用教学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
也就是用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中,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学期计划都是一种阶段性的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宏观指导的价值,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有指导性的作用,对实施教学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课时教学计划是一种即时性的教学设计,它既担负着宏观目标的责任,又担负着实施教学的具体责任。
因此,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是制定课时教学计划。
(二)教学设计涉及的因素
教学设计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
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
其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是活动性的关键性因素。
具体说:
1、教师因素
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专业水平、学识水平、教学能力等。
例如:
老师已经具有了素质教育的改革观念,就会自觉运用《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照其内容标准去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首要因素是教师。
2、学生因素
指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知识技能的基础状况,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班级的学风和组织纪律状况等。
3、课程内容因素
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例如:
同是《雪绒花》这首歌,如果将教学目标指向学唱歌曲,设计教学的时候就会在怎样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怎样解决其中的演唱技能上下功夫;如果将教学目标指向运用《雪绒花》这首歌曲表演音乐剧上,那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会在如何引导学生表演音乐剧的问题上下功夫;又如:
教学内容是歌唱教学,在设计教学时就会在怎样唱歌时间上下功夫;而教学内容是欣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就会在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评价上下功夫。
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也会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音乐 新课程 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