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教案.docx
- 文档编号:6181785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35KB
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教案.docx
《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教案
主备人:
复备人:
编号
425
备课
时间
10月11日
上课
时间
教具
教
学
内
容
唱《踏雪寻梅》
教
学
目
的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2、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演唱二声部曲谱的能力。
3、听赏《冬天的故事》
教
学
重
难
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
后半拍起的乐句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
材
分
析
《踏雪寻梅》这是一首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
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节奏游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3/4302010︱302010‖
mimimi
mama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游戏:
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
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学生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
(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
“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3)再次欣赏歌曲。
(4)学唱歌曲。
难点处跟唱。
(5)巩固几遍。
(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
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
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确的唱好断音。
(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击乐器伴奏。
3、歌曲处理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谱
例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笔
记
金山小学四年级音乐备课
主备人:
复备人:
编号
426
备课
时间
10月11日
上课
时间
教具
教
学
内
容
唱《铃铛响叮当》
教
学
目
的
1、通过学唱《铃儿响丁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
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鼓励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节奏感及二部节奏的配合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二部节奏练习
教
材
分
析
《铃儿响丁当》,美国歌曲,彼尔彭特作于1875年。
原为一首嬉戏歌曲,为人们冬季滑雪时所唱,副歌衬词中德叮叮当既是模仿雪橇的铃声。
后来,该曲又逐渐成为圣诞节日等节日晚会上所唱的祝酒歌。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教学
一、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问好。
二、歌曲教学:
1、用打击乐器(双响筒、铃等)形象地模仿马儿奔跑时的马啼声、铃铛声,引出课题《铃儿响丁当》。
2、录音欣赏,提出问题:
(1)歌曲的节奏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舒缓的?
(2)描写了“我们”坐在雪撬上怎样的心情?
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
3、复听音乐、强调每段歌词字数不同,根据减时线的提示演唱,轻声跟唱。
4、练唱第一段歌词。
5、讲解、分析节奏,划拍视唱,唱准音程、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
6、练唱第二、三段。
三、创造与活动
7、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全班同学齐唱。
(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
8、复习巩固、进行歌曲的演唱处理。
第一段全班齐唱,第二段由老师用英文演唱,第三段的第一部分由男、女生分乐句轮唱,第二部分全班齐唱。
三、创造与活动。
1、节奏创编:
给出几种节奏,请每位同学创编1—2小节节奏。
个同学展示作品,选出两组进行二部交换练习。
2、老师给出两个节奏,进行单声部、二声部节奏练习。
3、讲解三连音,进行三连音二部节奏练习。
四、小结:
谱
例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笔
记
附送:
2019-2020年苏教版音乐四上《踏雪寻梅》说课稿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冬天的故事》中的《踏雪寻梅》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
《冬天的故事》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教学时间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前夕。
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应体现情趣性。
旨在驱散严冬的寒冷,增加学生音乐的感受积累,从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比较中发展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本单元可分四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学为主、采用《冬天的故事》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
童声合唱曲《冬天的故事》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一、三乐段为2/4拍,抒情、柔美,表现冰天雪地的美景,第二乐段为3/4拍,欢快、跳跃,描绘了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尽情嬉戏,玩耍的情景。
《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
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四次“响丁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
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
*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目标: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断音的演唱方法。
*能根据力度记号对歌曲进行力度的处理。
3、方法目标:
*运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与口技模拟自然界的音响。
*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添加合适的前奏和尾声,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其演唱方法。
(简略一些)
3、四个“响叮当”处的演唱及处理。
4、用合适的音响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1、弱起句的正确演唱。
2、“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处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教师教法]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
具体的教法有:
1、情景导入法
2、预设悬念法
3、谈话讨论法
4、节奏律动法
5、图谱示意法
6、对比演示法
[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要抓住学生特点,就要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知识障碍上:
知识掌握上,学生对节奏型及休止符的理解不深刻,,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深入浅出的讲述节奏并且反复练习。
(3)动机和兴趣上:
四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很容易调动起来,因此,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钢琴、三角铁、碰铃、保鲜袋、可乐瓶
[教学过程]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冬天的故事
二、冬天的声音
三、冬天的歌声
四、冬天的音乐会
五、冬天的畅想
下面我将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地阐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冬天的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一)激趣导入
1、首先我运用情境导入法,播放童声合唱《冬天的故事》,展示一组冬季的风光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冬天的美。
“随着冬爷爷一起敲开冬天的大门。
”
2、随后出示无音乐的画面:
雪过天晴,白雪皑皑,红梅怒放,问:
“画面中描绘的是什么?
”生各抒己见后,师小结:
“梅花傲雪斗艳,凌寒独开,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它们为沉寂的冬天增添了一抹艳色,一片生机。
”
3、随后出现儿童骑驴由远到近的画面:
“看,谁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
“一个小朋友骑着毛驴悠哉悠哉地赏花(或者赏雪)来了。
”
4、通过以上这种预设悬念法,谈话讨论法,渐渐引出自然界音响的模拟。
二、冬天的声音
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听一听、猜一猜、比一比、练一练的方法,探索自然界中冬天的各种音响。
运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与口技进行模拟。
为后面歌曲的二度创作,作好铺垫。
(一)说一说
1、首先问学生:
“这么美的画面,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
”学生会说:
缺少声音,太安静了。
2、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
可能会有:
呼啸的寒风、树枝上的雪花“簌簌”抖落的声音、小毛驴的脚步声、驴脖子里的铃铛“叮当”作响、小朋友的歌声、风吹树枝的声音……
(二)听一听
1、随后让学生闭目聆听音响,运用联想想象法,享受音画结合带来的美感。
师在一块预先准备好的小幕布后演示:
又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太阳露出了红通通的笑脸,下了一整夜的大雪终于停了,风儿推开冰雪的窗帘,我们看到了,看到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朵朵梅花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寒风仍是“x-x-呼呼”(可乐瓶吹气)地刮着,雪花“xxxx簌簌簌簌”(揉搓保鲜袋)像棉絮似地从梅枝上轻轻地抖落,小毛驴欢快地奔跑过来。
“xxxxxxxx咯哒咯哒咯哒咯哒”(口技,无力度变化),驴脖子上的小铃铛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声响,“xxx0xxx0xxx0xxx0”(敲击碰玲),脚印串串,雪地上盛开出朵朵的白梅来,一朵接着一朵……
(三)比一比
待学生猜出创造音响的方法后,老师单独用口技表演驴蹄声,(师表演,力度渐强渐弱),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感受驴子由远及近的音响变化。
(四)练一练
1、在教学过程中,用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及时给予表扬:
“你们真是有一双超级灵敏的耳朵!
”再次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2、师生合作,自己动手来演绎,感受大自然奇妙的音响。
三、冬天的歌声
(一)揭示课题后,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
(二)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1、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
2、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比较欢快的、悠闲的、怡然自得的……
3、再次聆听老师范唱,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些乐句,自主选择学唱的顺序。
(在课件中我制作了多个热区域链接,便于学生自主选择)
(三)下面是分段学习歌曲环节。
在此环节我将着眼于解决歌曲的重难点:
1、当学生选择第一乐段时
*按节奏跟老师分句读歌词,同时解决其中的生辟字“霁ji”和“坝桥”的读音及词意。
*用模唱法分句学唱歌词。
重点解决两个附点处的演唱:
*在休止符处采用“向外张望、闻花香、听铃声”节奏律动的方法,来解决本句的难点。
师演唱:
雪霁天晴朗(向外张望),腊梅处处香(闻花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听铃声)。
*用画弧线的方法解决“驴”的音高
*最后让学生带着这些动作完整地跟琴唱一唱。
2、当学生选择四句“响叮当”时,这样安排:
*请学生说说此情此景中小毛驴的铃当声,应该是怎样的?
*让学生用对比法选择一条更适合的铃铛声,表现欢快而又轻巧的情绪。
*学生选择后介绍断音记号。
*师生一起探讨四句“响叮当”的力度处理,用渐强来表现了驴子由远及近,跟琴演唱加以巩固。
3、当学生选择最后一句时,如下安排:
*直接跟老师跟琴唱一唱,让学生找出最难唱的地方。
*用图谱示意法解决“好花”的一字多音。
用闻花香的身势解决弱起乐句的难点。
4、最后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有表情完整跟琴跟伴奏演唱,用以上所有提出的要求多次加以巩固。
四、冬天的音乐会
此环节充分运用合作讨论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及时捕捉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具体操作如下:
1、首先用这样的话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冬天万物凋零,万籁俱寂,显得格外清冷,让我们点燃创新的火花,为萧条的冬天奉献一场热热闹闹的音乐会好吗?
”
2、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设计合适的方案。
3、然后让学生分组汇报。
4、师生共同探讨方案的可操作性,指导学生练习。
并为表现好的学生颁发不同颜色的音乐会入场券。
*伴奏演员用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歌手们加上合适的力度记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配音演员用可乐瓶,塑料袋,口技为歌曲加上前奏和尾声。
5、再次环节以后,老师参与创作,提出新的建议。
*用回声法处理四句“响叮当”。
(师示范)以丰富歌曲的情绪性。
6、最后完整地配乐演绎歌曲。
五、冬天的畅想
1、出示俗语:
“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2、师小结:
这皑皑的白雪,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赏的美景,更为来年的丰收打下了基础,还为大家提供了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撬的好处所。
来,让我们坐上冬爷爷的小雪橇一起去采集更多,更精彩的冬天的故事吧!
3、生在《踏雪寻梅》音乐声中律动走出教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踏雪寻梅 苏教版 音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