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6172345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25.28KB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主题表内乘法
(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学内容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解决问题单元教学分析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
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
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
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
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并会求商
3.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
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知识基础
1.加、减、乘三种运算方法
并会熟练计算连加、连减
2.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
3.在学习乘法时
有了分东西的基础
认识了一份、几份、总数
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倍"的概念
单元知识网络图
例题的知识点
例1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例2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例3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例4
体会除法的意义
初步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例5
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例1
教学求商的方法(被除数不超过12)
例2
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被除数不超过36)
例3
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例4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课题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
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
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谈话导入
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
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
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
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
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
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教学例2: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怎样分?
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2.分一分: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
每份应是多少根?
(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
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总结:
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平均分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
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本节课的知识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
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解决租船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把一个数每几个为一份来分"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
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掌握"把一个数每几个为一份来分"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
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
瞧!
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
交流信息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学习例3
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
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
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
及时评价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小结: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
24里面有6个4
就需要6条船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平均分的问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给大家说一说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你们真了不起
不但解决了租船问题
还能找到最佳方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熊在做什么?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
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
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引导学生思考:
有几个小动物就餐?
一双筷子是几根?
并说说怎么分
)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
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
仔细观察画面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
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
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
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到()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
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
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
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
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本节课的知识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
小结:
今天我们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会用到数学知识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就一定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
例4
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除法运算的含义
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
在沟通图画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联系的过程中
发展符号感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1.知道除法运算的含义
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谈话
出示课件情景图
2.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
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
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
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
结果都是一样的
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引入除法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问: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放三支
每盘放得同样多
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
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
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
它就是"÷"
读作:
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
再上下各一点
横线要直
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
读作:
12除以4等于3
a.12表示什么意思?
4呢?
b.这是除号
"÷"表示什么意思?
c.12÷4什么意思?
d.分得的结果
每份是多少?
3在哪儿呢?
e.12÷4=3表示什么意思?
3.分一分
写一写
读一读
(4)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
平均分成三份
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再读一读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小结:
①观察得到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②你能再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也用这个算式来表示吗?
③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除号前面的数都表示什么?
除号后面的数都表示什么?
等号后面的数都表示什么吗?
小结:
通过前面的研究你有什么体会?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
填写算式
教师巡视
(3)汇报:
说说每道除法算式的含义.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
"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
请6名学生来抽卡
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
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
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
然后交流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
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温故知新
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谈话
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
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
"每4个竹笋放一盘"这句话什么意思?
出示问题"能放几盘?
"完整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活动中
学习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继续了解除法的含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1.学习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继续了解除法的含义
(1)能放几盘呢?
谁来分一分?
(2)汇报
展示分的过程
(3)我们刚才在干什么?
(4)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大家分的过程吗?
20÷4=5(盘)
(5)20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为什么这个意思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呢?
(7)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2.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20÷4=5
谁来读读这个算式?
(2)谁知道这三个数在除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除号前面的20叫做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结果叫做商
(教师板书)
(3)在这个算式中
被除数表示什么?
除数和商呢?
(4)12÷4=3中
被除数、除数和商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可以用话说也可以指图说明)
(5)谁来说一说
这些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5=215÷3=518÷2=9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思考:
看看例4和例5
小熊和熊妈妈分竹笋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同学们学得很好
如果我们把例5改成"每5个放一盘
能放几盘?
"你们还能列出算式吗?
试一试
学法指导:
如果有困难
请你们摆一摆手中的卡片
帮助自己列一个算式
同时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并说出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几?
2、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讨论与总结
①观察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导学生用被除数除数等名词来说)
②被除数都是12说明什么?
③除数越来越小
说明什么?
④商怎样变化
说明什么?
⑤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想说点什么?
3.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
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
先让学生看图
叙述平均分的要求
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
圈好后填写算式
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这节课
你有什么收获?
(把一个数每几个为一份
分成几份也用除法计算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一课时
课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
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
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乘除法的关系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
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猴妈妈有12个桃子
每只小猴分3个
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猴妈妈把12个桃子
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
每只小猴子可以分几个?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一)教学例1
(1)
用乘法口诀求商
1.动手操作
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
交流方法
2.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
如果我们不动手分
那该怎样想呢?
3.学生交流想法
(探讨求商的方法
)
a.读算式12÷3=4
设问:
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个商的?
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
画一画
b.展示算法
(1)12-3=9
9-3=6
6-3=3
3-3=0(分桃子)
(2)用学具分成4个3.(分桃子)
(3)3+3+3+3=12(数猴子)
(4)想:
三()十二
商4
(想结果)
c.比较选择
理解算理
(1)我们想了这么多办法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问题
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种办法呢?
为什么?
(2)结合这个具体问题说一说
为什么可以用这句口诀来求商呢?
板书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d.12÷3的商是几?
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二)教学例1
(2)
用乘法口诀求商
1.这幅图还可以这样看:
出示:
猴妈妈把12个桃子
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
每只小猴子可以分几个?
2.自己读题目
列出算式
3.汇报:
12÷4=3
12表示什么?
在哪看到了?
4呢?
4.你是怎样计算的?
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四十二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比较两道例题
提升学生思维:
从刚才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结果不相同
思路相同)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然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10÷2=12÷2=8÷2=
10÷5=12÷6=8÷4=
(1)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2)交流汇报
看来
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
说说图意
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
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
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乘除法关系进一步理解求商思路
掌握求商方法
正确求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
a.每行栽4棵
栽了6行
一共栽了多少棵?
b.一共栽了24棵
每行栽了4棵
可以栽多少行?
c.一共栽了24棵
栽了6行
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会列式吗?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
你是怎么算的?
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小结:
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
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四、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
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
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会写单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景
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
看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
是怎么玩的?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
*平均分成3组
每组几人?
*每组5人
可以分几组?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
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
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
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
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
又来了3位同学
那每组应该有几人?
你是怎么算的?
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
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以上的学习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
四、设计有效测试
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
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
引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五、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1页例4
练习七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修改
一、创设数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今天
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
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
你们瞧
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二、组织有效教学
探究数学本质
1.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年级 下册 数学 第二 单元 教学 设计 以及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