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docx
- 文档编号:616861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50.65KB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docx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
梳棉工艺单
机型
生条定量
(g/5m)
回潮率
(%
线密度
(tex)
总牵伸倍数
棉网张
力牵伸
刺辊转速
(r/min)
锡林转速
(r/min)
盖板速度
(mm/min)
道夫转速
(r/min)
nr宀曰
干定量
'/冃宀曰.湿定量
机械
实际
FA201B
刺辊与周围机件隔距(mm)
给棉板
第一除尘刀
第二除尘刀
第一分梳板
第二分梳板
锡林
锡林与周围机件隔距(mm)
活动盖板
后固定盖板
前固定盖板
大漏底
后罩板
前上罩板
前下罩板
道夫
齿轮的齿数
Zi
Z2
乙
Z4
Z5
并条工艺单
机型
并条定量
(g/5m)
回潮
率
(%)
总牵伸倍数
线密度
(tex)
并
合
数
牵伸倍数分配
紧压罗拉速
度(m/min)
干重
湿重
机械
实际
主牵伸倍数
预牵伸倍数
FA306
罗拉握持距
(mm)
罗拉加压(N)
罗拉直径(mm)
喇叭头孔
径(mm)
压力棒调节
环直径(mm)
前〜中
中〜后
导条X前X中X后X压力棒
前X中X后
118X362X392X362X
45X35X35
齿轮的齿数
E
F
Q
G
H
K
T
R
粗纱工艺单
机型
粗纱定量
(g/10m)
回潮
率(%)
总牵伸倍数
后区
牵伸
倍数
线密度
(tex)
捻度(捻
回/10cm)
捻系数
罗拉握持距(mm)
干重
湿重
机械
实际
前〜中
中〜后
TJFA458A
罗拉加压
(daN/双锭)
罗拉直径
(mm)
轴向卷绕密
度(圈/10cm)
径向卷绕密度
转速(r/min)
刖X中X后
刖X中X后
刖罗拉转速
锭異转速
集合器口径(宽X高
)(mm)
钳口隔
齿轮的齿数
刖区
后区
喂入
距(mm)
Zi
乙
乙
Z4
Z5
Z7
乙
Z9
Zio
Zii
乙2
Zl4
细纱工艺单
机型
细纱定量(g/100m)
实际回潮率
(%)
公定回潮
率(%)
总牵伸倍数
后区牵伸
倍数
线密度
(tex)
捻度(捻
/10cm)
捻系数
捻向
干重
湿重
机械
实际
FA507B
罗拉中心距(mm)
罗拉加压(daN/双锭)
罗拉直径(mm)
钢领
钢丝圈
转速(r/min)
前〜中
中〜后
前X中X后
前X中X后
型号
直径(mm)
型号
号数
刖罗拉
锭速
钳口隔
距(mm)
卷绕圈距
(mm)
级升
距
(mm)
隔距
块
电机盘节径
(mm)
主轴盘节
径(mm)
后区牵
伸齿轮
牵伸对牙
捻度对牙
撑头牙
n
卷绕对牙
Di
D
乙9
Z25
Z26
乙
乙
Zi2
乙3
梳棉工艺设计与计算内容
一、设计梳棉生条定量及牵伸倍数
1、计算实际牵伸倍数
给定棉卷定量为370g/m
E实际估
棉卷疋量5G生条估
2、计算机械牵伸倍数
E实际估
E机械估
1落棉率
给定落棉率为3%
根据设备说明书:
30.1341
E机械
Z2Z!
Z2,Z1的齿数选择见下表: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9
122
20
21
从上表中查到与计算机械牵伸倍数最接近的牵伸倍数是,即E机械=相应的
Z1,Z2分别是。
3、修正实际牵伸倍数、生条定量及生条线密度
E实际E机械C1洛棉率)=
G生条
棉卷疋量5E实际
G生条湿
G生条(1实际回潮率)=
Tt梳棉
G生条(1公定回潮率)200=
4、计算其他牵伸倍数
(1)棉网张力牵伸倍数(即大压辊与下轧辊之间的牵伸倍数)
根据设备说明书:
24.55_
e棉网张力—=
Z2
(2)小压辊与道夫间的牵伸倍数
e小压辊~道夫
190383060
Z23021706
二、设计速度
给定V带和平带的传动效率均取98%由设备说明书:
1、锡林速度(r/min)
n锡林1460
136
0.98359.02r/min
542
2、刺辊速度(
r/min)
n刺辊1460
136
0.98931.05r/min
209
3、盖板速度(
mm/min)
Z4
Z5
Z4,Z5的齿数选择见下表:
Z4
18
21
26
30
34
39
Z5
42
39
34
30
26
21
V盖板(mm/min)
从上表中选择V盖板值是,相应的Z4,Z5分别是。
4、道夫速度(r/min)
n道夫1.048Z3
Z3的齿数选择见下表:
Z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n道夫
21
22
23
(r/min)
考虑梳棉机的产量及分梳情况等,选择n道夫为,对应的Z3的齿数为
5、小压辊成条速度(m/min)
三、设计梳棉隔距
并条工艺设计与计算内容
一、设计棉条定量及牵伸倍数
给定牵伸效率为98%
1、计算实际牵伸倍数
G生条并合数_
E实际估=
G熟条估
2、计算机械牵伸倍数
根据设备说明书:
QGHK齿数选择见下表:
Q
G
1(121)
2(122)
3(123)
4(124)
5(125)
62
36
A25
B26
C27
60
38
A
B
C
58
40
A
B
C
56
42
A
B
C
54
44
A
B
C
52
46
A
B
C
50
48
A
B
C
48
50
A
B
C
46
52
A
B
C
44
54
A
B
C
42
56
A
B
C
40
58
A
B
C
38
60
A
B
C
36
62
A
B
C
从上表中查到与计算机械牵伸倍数最接近的牵伸倍数是,即E机械=相应的
QHGK分别是。
3、修正实际牵伸倍数、熟条定量及熟条线密度
E实际E机械牵伸效率=
G生条并合数
G熟条^=
E实际
G熟条湿G熟条"头际回潮率)=
Tt熟条G熟条(1公定回潮率)200=
4、计算其他牵伸倍数
(1)主牵伸倍数
根据设备说明书:
e主4.742T
R
TR取值见下表:
47
51
65
71
74
63
53
T轮53T不能和R轮47T、51T同时使用
从上表中选择e主值是,相应的T,R分别是。
(2)预牵伸倍数
E机械
e±
二、设计速度
紧压罗拉输出速度:
式中:
n电一一电动机转速(1475r/min,50Hz)E——压辊轴皮带轮直径(mr)
F――电动机皮带轮直径(m)――平皮带传动相对滑动系数,一般小于1%
取值见下表:
紧压罗拉输出速度表(50Hz)
F(mm
220
200
210
210
200
180
160
150
150
150
140
E(mm
100
100
120
140
150
150
150
160
180
200
210
n(r/min)
3202
2911
2547
2183
1940
1746
1552
1364
1213
1091
946
V1(m/s)
V2(m/min)
三、设计罗拉握持距
根据纤维的品质长度,前区+9,后区+11
四、设计其他工艺参数
1、压力棒工艺
2、喇叭头孔径
使用压缩喇叭头C=~,普通喇叭头C=~
=C*C.G熟条0.63,G熟条=
粗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内容
一、设计粗纱定量及牵伸倍数
1、计算实际牵伸倍数
2、计算机械牵伸倍数
由设备说明书得(三罗拉牵伸):
Z6、Z7取值见下表:
Z丸
79
69
79
69
25
45
26
46
27
47
28
48
29
49
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纺纱 工艺 设计 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