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
- 文档编号:6142274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1.29KB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总分100分时间:
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
1.钱穆认为古代中国:
“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
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材料中所指出的古代中国“政制演进”趋势的实质是
A.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B.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与加强
C.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发展主流
D.小农经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一”是指结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二”是指军功爵制、察举制;“三”是指科举制的实行。
结合所学制度的作用可知,所谓的“三级”均有利于加强君专制集权的加强。
故B正确。
A项本身正确,但不是实质,故排除。
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政治制度的演变,故CD两项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三级现象”的正确解读,主要涉及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孔子说: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苏格拉底则说:
“美德即知识。
”由此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
A.教育培养美德的重要作用
B.价值取向完全取决于智慧
C.人文精神高于神灵的价值
D.美德与智慧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提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美德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孔子和苏格拉底都看到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故D正确。
材料未涉及教育培养美德的重要作用,故A排除。
两者价值取向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故B排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文精神与神灵价值的对比,故C错误。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办的高等学府,它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高潮时期稷下先生与学生多达一千余人。
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
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
“稷下学宫”的创办与发展反映了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现象的兴盛
B.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
C.儒家思想主导稷下之学
D.齐国招贤纳士终成霸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并且各学派都可自由发表见解,这说明稷下学宫是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故A正确。
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学校,不是私学,故B错误。
虽然材料中提到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但这不能说明稷下学宫就是儒家思想主导,故C错误。
材料主要说明了稷下学宫是一个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与齐国招贤纳士终成霸主关系不大,故D错误。
4.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
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
“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
据此可以推断
A.中医发展与巫术相辅相成
B.中医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
C.中医源自巫术而缺乏科学
D.汉字演化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变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毉”字逐渐被“醫”字取代,针砭药石取代巫术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故B项正确。
A项“相辅相成”与材料不符,故A排除。
C项“缺乏科学”与史实不符,故C排除。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医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而不是汉字的演变,故D排除。
5.“与李斯比较,董仲舒要高明得多,他以‘六经为指针,寻找到了与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君主政体比较相吻合的文化形态。
”董仲舒的这种“文化形态”特点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三教合一”“春秋一统”
D.“尊儒尚法”“天人合一”
【答案】D
【解析】A项是董仲舒的主张,但不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体现法家思想,儒生董仲舒没有鼓吹“以吏为师”,故B项错误;董仲舒提出没有“三教合一”,故C项错误。
董仲舒吸收先秦儒学、法家思想等形成新儒学,提出“天人合一”,神化封建君主政体,从而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故D项正确。
6.有诗曰:
“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
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万物的认识是
A.人伦者,天理也
B.格物致知
C.心即是理
D.致良知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急穿芒履去登临”一句说明该学者是积极地接触客观事物,去感知“造化心”的,属于程朱理学的修养方式。
故选B。
A项“人伦者,天理也”不属于方法论的范畴,C、D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故ACD三项排除。
7.下图一为明代《列仙全传》中的一幅插图,并配有诗文“隐居九疑山,开凿九眼泉,练得仙药和酒饮,家人三百尽飞天。
”根据这幅图及图文判断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仙药”飞天”等词可以判断诗句与道教有关,而道教是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的,因而该图可以研究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
ACD三项与此无关,故选B。
点睛:
道家源于老庄,崇尚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在战国时期道家就开始分化,东汉时期道家弟子张道陵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结合秦汉方术巫术,成立了道教组织。
南北朝时期修仙炼丹,炼气服药成为修道的方法。
8.近代史上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在倡导民权之说时,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宣传民权主义时,也借助《明夷待访录》。
这一现象说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价值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制
B.积极推动了以后的反专制斗争
C.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
D.具有反封建制度的普遍适用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还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他们都借鉴黄宗羲的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说明《明夷待访录》带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推动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B项正确。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并不倡导民主制,也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更没有体现具有资产阶级思想,排除AC。
材料不能反映普适性,而是强调黄宗羲思想对后世的作用,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9.《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曾说“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体现了小说作者
A.批判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
B.认识到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C.反对满洲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D.不满于道学家们的虚假说教
【答案】D
【解析】由贾宝玉说的两句话可以看出他在当时的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对传统观点的叛逆,大胆批评道学家的的虚假说教,故D项正确。
材料中宝玉对女子的赞美不是批判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思想,而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故A错误。
社会转型、反对满洲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C排除。
10.下图二是根据《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的古代数学家的历史分布图。
其中1500—1800年间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数学实用性提高
B.科举改革的推动
C.经世致用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1500—1800年是我国的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所以数学家人数较多,故D项正确。
在明清时期数学实用性没有明显提高,故A排除。
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故B排除。
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与数学家的出现关系不大,故D排除。
11.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其中,也闪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思想火花,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的出现。
但《西厢记》等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却被当政者禁毁、歧视。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小农经济占居主导
D.理学思想根深蒂固
【答案】A
【解析】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等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却被当政者禁毁、歧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理学思想根深蒂固等,被当政者禁毁、歧视的最主要原因是政治上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故CD两项排除,A项正确。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是《西厢记》等作品流传的促进因素,而不是阻碍因素,故B排除。
12.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铭文(如图)提出了新的考释:
将“司”改释为“后”。
2011年3月,在完成改扩建的新国家博物馆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
据此推动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据是
A.史料记载
B.文字研究
C.民间传说
D.专家观点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据此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
将‘司’改释为‘后’”,可以看出是根据文字研究的成果作出对司母戊鼎的更名。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13.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首诗歌创作背景基本相同
B.与母亲分离都因民族矛盾
C.诗人的愿望都未能得到实现
D.诗人都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闻一多写于1925年的《七子之歌·台湾》表达了台湾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以及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余光中写于1972年的《乡愁》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故D正确。
前者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者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后,故A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和大陆分离是国共内战造成的民族之殇,1925年台湾与大陆分离是日本的殖民统治造成的,故B错误;C项说法错误,闻一多先生的愿望实现了,故C错误。
14.下图信息可以用来说明
A.民国初期纺织业迅速发展
B.纺织产品的出口量增加
C.民国初期轻工业发展放缓
D.重工业受到政府的重视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数据看出民国初期棉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迅速,故C错误,A正确;纺织产品的出口量、重工业是否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D排除。
15.“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
”材料中中共得到贫苦农民支持是因为
A.纠正右倾错误
B.领导秋收起义
C.转移工作重心
D.开展土地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实行土地革命,在江西瑞金建立苏维埃政权,江西瑞金在中国东南部,实行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政策”,故D正确。
在“八七”会议上纠正了右倾错误,这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和江西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
转移工作重心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后,故C错误。
16.“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
从西方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看,材料中的“思想创新”相对于“文艺创新”而言,其体现的最大价值在于
A.倡导人的理性代替个性
B.强调人的价值至高无上
C.提出资本主义政治构想
D.顺应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答案】C
........................
点睛:
本题实际上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不同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文艺创新”“思想创新”“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影响的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17.有人指出,影响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的除了英国的政治体制,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外,最为重要的,当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邦民主与共和立国经验。
这一言论表明1787年宪法
A.脱胎于英、法两国的体制
B.成为欧洲政治经验的产物
C.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设想
D.以古希腊罗马政治为蓝图
【答案】B
【解析】脱胎于英、法两国的体制与材料“影响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的除了英国的政治体制,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外”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1787年宪法受到欧洲英国政治制度、英法启蒙思想、古希腊、古罗马民主政治的影响,是欧洲各国经验的结合,故B项正确。
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设想与“最为重要的,当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邦民主与共和立国经验”不符,故C项错误。
1787年宪法受古希腊罗马的影响,但不能说其以古希腊罗马政治为蓝图,故D项错误。
18.尼尔·福格森在《文明》一书中说:
“到1913年,西方帝国主宰了世界。
仅占世界土地面积10%的11个宗主国,管辖着超过一半的世界。
估计有57%的世界人口生活在这些帝国,经济产值约占世界的4/5”。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B.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
D.欧美列强主导了世界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西方帝国主宰世界的现象,A、B、C三项都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中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是主要原因,故B正确。
D项是现象而非原因,与题意不符。
点睛:
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④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解析根本原因问题。
19.鲍盛刚在《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中说: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
”这里“氧气面罩”和“发动机”的出现在本质上是指
A.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B.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C.加强政府干预经济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是政府干预经济,中国的改革是推行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本质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A正确。
海外市场与材料无关,C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故BCD三项排除。
20.列宁认为,我们曾经是而且现在还是一个小农国家,因此我们向共产主义过渡比其他任何条件下困难得多。
他强调,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由此列宁
A.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性
B.主张实行新经济政策
C.明确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D.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曾经是而且现在还是一个小农国家,因此我们向共产主义过渡比其他任何条件下困难得多。
”可知列宁认识到在小农经济占主导的俄国不可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因此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性,故A错误。
明确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是在斯大林时期,故C错误。
列宁根据苏联的实际情况指出要想走向共产主义必须发展生产,要借鉴资本主义的一些先进方法,而不是借鉴资本主义制度,故D错误。
点睛:
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1.钱乘旦认为: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其中社会阶级的角度对资本主义修补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混合经济”
B.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推行“福利国家”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从社会阶级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修补,结合所学内容可以知道,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社会保障建设,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福利国家的出现有利于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存条件,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故C项正确。
“混合经济”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私有制之外出现的国有制企业,不是从社会阶级的角度采取的措施,故A错误。
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包括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等,不仅仅是从社会阶级的角度采取的措施,故B错误。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经济不是从社会阶级的角度采取的措施,故D错误。
22.对下表中的史实解读合理的有
1933年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年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年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1949年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56年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②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僵化时期
③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④两大社会制度建立的经济体制日益趋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故①正确。
1936年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僵化时期则是在二战后,故②错误。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故③正确。
两大社会制度建立的经济体制日益趋同不符合史实,故④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23.郑寅达在《德国史》中指出:
“在欧洲联合的大框架下,德国似乎找到了发展的正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完成统一,在统一中进一步发展,在联合起来的欧洲联盟中与其他大国一起充当着领头羊。
”郑寅达在此认为德国
A.欧盟建立促进了德国完成统一
B.德国统一促进了“冷战”结束
C.经济发展和政治统一相互促进
D.德国领导了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答案】C
点睛:
本题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完成统一,在统一中进一步发展”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24.图五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
读后对比图中①②两个历史阶段中中苏粮食产量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状况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灾害
B.人口因素
C.国家政策
D.国际因素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苏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都出现了粮食产量下降的现象,联系两国的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造成两国粮食产量下降的相同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即政策指导失误,在苏联表现为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不切实际,在中国表现为大跃进运动的失误。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粮食产量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故C项正确。
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忽视了农业改革,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戈尔巴乔夫在农业领域的改革失败。
所以造成20世纪80年代粮食产量状况的原因仍与国家政策有关。
故ABD三项排除,C项正确。
25.某学者在谈及当今国际格局发展特点时指出,所谓的“极”是分层次的,如印度和东盟,也许够不上世界力量中心,但它们完全称得上是南亚和东亚的一极,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不亚于某些世界级大国。
这说明
A.多极化格局具有区域性和国际性双重性质
B.超级大国无力控制区域性霸主国家或集团
C.在区域范围内也有“多极化”现象的出现
D.任何国家或区域集团都可能成为区域一极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印度和东盟,也许够不上世界力量中心,但它们完全称得上是南亚和东亚的一极,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不亚于某些世界级大国”中可以看出“多极化”也表现在地区范围内。
故C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到多极化格局具有区域性和国际性双重性质,故A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超级大国控制区域性霸主国家或集团,故B错误。
D项“任何”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20分,第28小题14分,共计50分。
)
26.思想的多元化和世俗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标志着国家和社会从教权桎梏下得到解脱,标志着以世俗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正在兴起。
现代社会生活的理论和规范,不再出自圣经启示或教会权威,而凭借自然理性和
社会经验独立得出。
启蒙运动以及18世纪以来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西方文明和教会权威和神学教条日益分道扬镳。
——詹姆斯·C·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
材料二信仰自由为文明国家所保障,宗教问题应由个人自决,不容旁人强迫……教会学校也不过是私立学校的一种,文明国家大半允许私立学校存在,作种种试验,以谋改良进步……宗教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一种试验,宗教的本质不过是劝人为善,学道爱人,并无政治侵略的意义在内,似无绝对不准存留的必要。
——1925年(朱经农)《为国家主义的教育问题答复陈启天君》
材料三教会学校是亡国奴的铸造厂,基督学校是侵略中国的杀人地。
勿为人奴隶,而置亡国于不顾!
——1925年潮州学联会出版《收回教育权运动特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启蒙运动后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历史背景。
(2)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了“收回教育权运动”。
即主张“教育与宗教分离”、“反对丧失民族性的教会教育”和“取缔外国人在华办教育”等。
指出材料二、三对这一事件的认识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收回教育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答案】
(1)趋势:
世俗化(或理性化)趋势
背景:
①政治上: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反对教会权威;民族国家形成推动文化民族化;②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权阻碍社会进步;③文化上: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思想世俗化和多元化。
(2)差异:
材料二认为可以保留宗教教育,宗教与政治无关。
材料三认为教会教育加剧民族危机,应废除教会教育。
原因:
①国民大革命的影响;②救亡图存思潮的推动;③民族危机加剧;④五四运动的影响;⑤民族主义(或新三民主义)的影响;⑥教会教育是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手段;⑦西方自由思想的传播(或西学东渐);⑧教会教育与中国传统相冲突。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启蒙运动标志着国家和社会从教权桎梏下得到解脱,标志着以世俗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正在兴起。
”“现代社会生活的理论和规范,不再出自圣经启示或教会权威,而凭借自然理性和社会经验独立得出。
”可知启蒙运动后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
世俗化(或理性化)趋势。
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历史背景。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宗教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一种试验,宗教的本质不过是劝人为善,学道爱人,并无政治侵略的意义在内,似无绝对不准存留的必要。
”可知材料二认为可以保留宗教教育,宗教与政治无关。
依据材料三“教会学校是亡国奴的铸造厂,基督学校是侵略中国的杀人地。
”可知材料三认为教会教育加剧民族危机,应废除教会教育。
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背景从政治、思想、教会教育三方面来分析“收回教育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27.餐饮的变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六安市 舒城 中学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答案 word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