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经典.docx
- 文档编号:614068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8.19KB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经典.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经典.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经典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经典】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
距今170万年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地位:
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
时间: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貌特征: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四、山顶洞人。
时间:
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体貌特征: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
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 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
答:
相同点:
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
不同点:
①、体质特征: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工具制造: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取火方式: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④、观念上:
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北京人过群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
距今约七千年地点: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
生产生活情况:
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2、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3、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时间:
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
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生产生活情况: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进行渔猎。
3、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
距今约四五千年地点:
山东
大汶口文化:
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
答: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请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时代的原始居民及活动区域、距今年代:
(五项)
答:
1、元谋人:
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3、山顶洞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4、河姆渡原始居民: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距今约七千年。
5、半坡原始居民:
陕西西安的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
第3课华夏之祖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一、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即是黄帝的贡献)
答:
1、炎黄部落联盟经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后,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建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
3、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4、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二、禅让制: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
尧:
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三、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我国的奴隶制朝代有:
夏、商、西周、春秋。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汤
纣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洛邑
周平王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夏桀、商纣王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西周统治
内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
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注:
夏、商、周的暴君有:
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南——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
青铜面具像、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二、奴隶的悲惨生活:
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奴隶悲惨生活的体现:
1、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做工。
2、奴隶戴上枷锁,没有人身自由,受到非人的待遇。
3、奴隶主可以随意将奴隶转让和买卖。
4、杀死奴隶来祭祀祖先。
5、奴隶主死后,用奴隶做陪葬品。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春秋争霸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或条件:
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改革:
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
春秋争霸的影响: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
2、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积极影响)
二、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
战国著名战役:
齐魏“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
★ 本课相关成语:
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围魏救赵(齐魏“桂林之战”)、减灶计(齐魏“马陵之战”)、纸上谈兵(秦赵“长平之战”:
赵括、廉颇)(注意是哪个战争中的)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经济上
1、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作用:
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著名的都江堰: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地点:
成都平原岷江中游
都江堰的功能:
防洪、灌溉
都江堰修筑的意义:
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四川人民。
二、商鞅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人物: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商鞅是法家代表)
目的: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商鞅变法的内容:
(法令规定)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按军功授爵,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
商鞅变法的作用或影响: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答:
成功了,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使秦国强大起来。
战国时期变法的的结果: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注意:
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文字
甲骨文——
——金文或铭文
——大篆———
竹书、帛书
书写材料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简、丝帛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天文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发生在夏朝。
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西周有第一次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鲁国——前613年——记载哈雷彗星。
历法
夏朝就有历法(农历或夏历);
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
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文学
楚国——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创立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音乐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儒家
春秋
孔子
《论语》
政治思想——“仁”:
“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战国
孟子
《孟子》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可持续利用资源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战国
庄子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墨子》
”兼爱”: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问: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春秋时期的代表有:
1、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
政治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注意因材施教
3、要求学生谦虚好学。
4、温故知新。
2、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
主要思想: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对立面的;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
3、孙武:
兵家创始人,是杰出军事家,“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著作《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的代表有:
1、墨家:
代表人是墨子,主张:
“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2、儒家:
代表人是孟子,主张: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民贵、君轻”等)
3、道家:
代表人是庄子,主张: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法家:
代表人是韩非,主张: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5、兵家:
代表人是孙膑,主张: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注意:
儒家与法家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复习资料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