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1.docx
- 文档编号:6136669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4.06KB
经济1.docx
《经济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1
生产力
概念: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诸多版本里,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逻辑问题:
关于生产力的定义,从内涵方面所定义的生产力与从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产力自相矛盾。
例如,“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
(1)还有“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
”,
(2)等等,这都是从内涵方面定义“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同样是这些教科书,从外延方面界定的生产力又是:
“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3)这也即是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力的内涵定义强调的是1社会生产能力、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属性概念;2生产力的外延界定强调的是实体性的三要素,“生产力”以是实体概念。
正是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这种非一致性,导致了目前学者们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的一系列争论。
比如,生产力是一种客观实体还是生产主体的一种能力、力量?
是一种能力的话是自然力还是一种社会力量?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等等。
(4)但是,尽管有争议,却很少有人对现有生产力概念内涵或外延方面提出过疑问,很少有人注意到现有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间的这种自相矛盾。
生产力决非实体,承认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有关生产力观念上的一些错误盖起因于将生产力实体化理解。
生产力毕竟是一种力。
单就“力”而言,它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它的定义是这样的:
力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着的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维持系统自身进行能量转换的能力或功能。
“生产力”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抽象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社会属性。
生产力是从事于生产活动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机体或系统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维持社会自身的一种能力或功能。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各自本身既不代表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三者的结合只是生产活动得以实现的必要因素,即生产三要素。
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观点都是把这些生产三要素误认为是生产力三要素。
实际上,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然后作用于劳动对象,表现出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
劳动力是由人体各分工器官和肢体所构成的生命机体为了维护自身从而进行自然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
生产力与劳动力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后者是人的机体的能力或功能。
生产力从来都是指社会的生产力。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
”。
(5)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或力量,对应着确定的实体或载体。
生产力的主体或实体既不是劳动者,不是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也不是以上生产三要素的结合体,而是具有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们构成的社会机构,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
(6)虽然劳动力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但生产力水平不是劳动者素质所能决定的,也不是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先进性所能决定的。
现代素质的某个劳动者,与古代人相比,其劳动力水平不可谓不高,如果让他与周围的人隔绝,或者使其处于动乱无序的社会环境中,即便有先进的生产机器,他与机器的结合并不能表现出多大的生产能力,充其量他只能维持自己的生存而已。
生产力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进行社会物质变换的能力或功能。
或者,按传统的定义,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如果暂且撇开这些内涵定义的准确性、完备性不谈,那么,作为能力、力量意义的生产力其外延应该怎样界定呢?
作为能力范畴的生产力,不管视其为系统还是视其为类,它的构成要素或划分项都应该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项。
同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是统一的,这是最起码的逻辑要求。
因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传统观念的生产力三要素观念是不合逻辑的,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根本不属于生产力范畴!
(camel39)全部是批判不符合词条的基本规则,补充一下:
生产力的内涵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能力,其外延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和精神(科技)力量。
生产力包含:
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
人不可能是第一生产力,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有发展;产品是第二,是维持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资料,包括猎物、植物和经过加工的自然资源;
最重要的标志是工具,也就是科技,人类诞生就必须使用工具,在温饱安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附加值——能存活更多人口的方法。
总不能肚子没吃饱就去搞高科技的西红柿或者奢侈品——所以,科技决不是第一生产力,而是包含在工具这一要素之下的。
定义抽象概念(性质或属性)的可以是具体事物。
将外延判定为定义,将定义说成“实体概念”要出错,出逻辑错误。
科技具有工具性质,可以假定为数字中的零,如果没有其他数字领头,那么零还是零。
所以,科技仅仅是生产力三要素中的工具或技能。
将生产力三要素拆分开,这无疑是荒谬的。
因为,既然是要素,就不可或缺,更不可被量化——量化就意味着可以无限夸张某一要素而忽视别的要素。
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决不可以说“科技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写作活动
写作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与经济活动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
物质文明的每一点进步(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都对写作活动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而作为精神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写作活动一方面从生机勃勃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获取活力与动力,另一方面又忠实地记录着物质文明的每一个前进步伐,写照出经济发展的每一条轨迹,而且以它独有的线条和笔触描画着生产力发展的未来蓝图,兆示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因而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物质生产力以加速度向前发展。
因此,从反映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分配以及生产力各要素的运动和组合中去发掘写作学研究的无限潜力,使写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与物质生产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促进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自身的发展,在物质生产中更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诸多文种的写作中,尤以科技应用文和财经应用文最为突出地体现出写作能把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这一个性质,或者说这两类文种的写作最直接地体现了这一个性。
因为应用文重在其应用性,而应用的过程便是把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过程,应用的结果便是写作活动作为一种可以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生产力的最有力的实证。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写作活动的功能与作用,不仅给写作活动的个性与价值以全新的阐释,同时也会给写作学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建立其学科体系开辟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将提高写作学对相关学科的辐射力和它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加大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作用。
同时还会给写作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以重新权衡。
诸如写作学与领导决策学,写作学与现代管理学,写作学与广告学,写作学与法律,写作学与科技等之间的关系,都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写作学和写作生产实践提出繁重的任务,或者说是市场经济新形势赋予写作学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缘建立起这样一个新学说——“写作生产说”,以此“新说”来取代传统写作学研究的陈旧的“通说”。
(节选自《应用写作》学术月刊1997年第4期,《写作也是一种生产力》)
生产关系
概述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
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使用生产关系概念。
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
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
作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它将逐渐成长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它决定着思想的社会关系,即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中国理论界对生产关系包括的内容存在不同看法。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一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决定的。
物质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
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直接就是为了物质利益;人们进行阶级斗争,最终也是为了物质利益。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讲话》深刻地论述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生产力的论述的意义,不在于它一般地涉及包括生产力在内的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而在于它提出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概念,提出了它与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其先进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命题,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即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中国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别国先进生产力而言的。
在当代条件下,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性质,突出表现在它的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和最后形成的结果产生了质的飞跃。
这突出地表现在现代生产力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先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科技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所以,先进生产力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第一,高素质的生产劳动者、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资料和高科技含量的劳动对象。
第二,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先进科学的结合方式和管理方式。
第三,环境破坏轻,资源消耗少,投入小,产出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对社会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考生要懂得努力实践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注重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正确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与改造落后生产力的关系。
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考生要学会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这几个学科中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关于“生产力的构成”、“生产力的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这几个知识点的内容请参见《参考书》第45-46页、《应试精华》第63-64页。
其中考生要重点掌握“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这个《大纲》新增知识点。
其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要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两个《大纲》新增知识点进行重点掌握。
关于“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的问题,考生要懂得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一方面必须遵循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又总是在一定社会基本结构中的诸多社会关系中进行。
在诸多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出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起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符合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参见《参考书》第67页、《应试精华》第95页)
关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问题,考生必须从三个方面来加以重点掌握,这是今后出分析题的重点,也是制定试题的答案要点。
第一,必须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阐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说明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必要性问题;第二,必须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发挥的两个层次(即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来把握这个问题,这实际是要说明的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第三,必须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分析我国的实际,阐明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结论就是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
其三,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考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的理论来分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进行民主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以及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进行社会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这两个知识点。
最后,在邓小平理论概论部分,要把这个问题与“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1.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基本原理,最好背下来)
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
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须要发生调整和变革。
2.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根本目的就是要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的实现,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惟一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说明,正是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实现的
第一,经济体制是同经济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范畴。
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内容包括: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等。
经济制度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体制,则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运行方式及其体系,包括经济组织和管理的形式、制度、方法和经济运行机制等。
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及具体国情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又可以实行具有共性的经济体制。
第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首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其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调整,选择和建立同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最后,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适合生产力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4.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①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这是因为: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并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人们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具有能动作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
其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
这样就把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本质统一起来,突出了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这种表述和观点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最后,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对于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的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
5.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含义以及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
首先,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含义是指: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其次,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问题。
第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最基本的途径。
第二、必须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
第三,正确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与现存的一些落后生产力的关系。
第四,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通途。
我们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引下,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首先,党不仅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而且更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为:
生产力的发展与运行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
生产力的性质和程度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程度;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是我们党所做出的完全正确的决策。
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奋斗的基本目标,党必须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这是因为:
第一,是要与这样的生产力保持直接的紧密的联系,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二,是要拥有、控制和掌握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即生产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的社会配置权和生产要素的科学结合方式。
用先进的生产力来为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巩固和发展自己执政党地位服务。
第三,是要走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前面,把不断追赶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作自己的努力目标。
最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行变革、改革或调整,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的发展开辟空间,创造条件。
《讲话》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讲话》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
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新认识
【内容摘要】:
支撑改革开放的理论都和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有关。
在这个关系问题上,我们的经济理论遇到了难题、陷入了混乱。
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
既认为生产关系决定利益,又必须用利益论证国有企业之间交换的商品性质。
需要、需要的满足、满足需要的对象是不同的范畴,利益、表现利益的对象亦是不同的范畴。
生产力决定需要的发展,但不能决定需要的存在,需要具有客观性。
生产关系不能决定需要的存在,也不能决定需要的发展,但对需要的发展、需要的满足、满足需要的对象具有制约作用,满足需要的对象反映生产关系。
生产力不能决定利益的存在,但对利益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生产关系也不能决定利益的存在,但对利益的发展、表现利益的对象具有制约作用。
利益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相反。
【关键词】:
需要需要的发展需要的满足满足需要的对象利益表现利益的对象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支撑改革开放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