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合格评估知识手册.docx
- 文档编号:6133244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0.10KB
本科合格评估知识手册.docx
《本科合格评估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合格评估知识手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合格评估知识手册
XXXXXX本科合格评估知识手册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教务处编印
二O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1.高等学校为什么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1
2.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何作用?
……………………………1
3.为什么要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1
4.合格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涵是什么?
………………………………………1
5.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什么特点?
………………………………………………………1
6.合格评估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2
7.合格评估方案如何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
8.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指标体系中是如何体现的?
……………………………………3
9.合格评估如何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3
10.专家组进校后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11.实践教学包括哪些环节?
……………………………………………………………4
12.教学管理队伍由哪些人员组成?
…………………………………………………4
13.实习基地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4
14.专家听课主要看哪些指标?
…………………………………………………………4
15.如何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
……………………………………………4
16.新建本科院校与211高校、高职院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
17.如何体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5
18.如何理解教学中心地位,是如何实现的?
……………………………………………5
19.学校教学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6
20.教学经费是如何划拨,如何使用的?
…………………………………………………6
21.如何看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7
22.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你们是如何错位发展的?
………………………………………8
23.如何理解科研反哺教学?
……………………………………………………………8
24.人才培养方案中“两确保、两突出”如何落实的?
………………………………8
25.简述自评报告中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五种模式?
……………………………………9
26.什么是专业学科一体化思路?
………………………………………………………9
27.如何理解“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个结合、四个平台”?
…10
28.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与09版人才培养方案有什么区别?
……………………………10
29.什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11
30.你们学校卓越计划是如何实施的?
…………………………………………………11
31.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12
32.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如何建设的?
……………………………………………………13
33.请你简要说明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专业建设的相关措施,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13
34.如何加强新专业建设?
………………………………………………………………14
35.专业负责人与教研室主任之间如何开展工作?
如何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15
36.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专业负责人的作用?
………………………………15
37.如何发挥教研室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16
38.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内容有哪些?
是如何开展的?
…………………………………16
39.如何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17
40.请谈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存在哪些问题?
……………………………17
41.学校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形式?
……………………………………………………17
42.学校如何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如何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18
43.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18
44.“互建三基地”是如何开展的?
……………………………………………………19
45.为什么实行学年学分制?
……………………………………………………………19
46.如何实施“一本双基四结合”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20
47.如何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
…………………………………………………………20
48.如何加强教师命题、阅卷等方面的质量监控?
……………………………………21
49.如何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21
50.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21
51.如何实现学科竞赛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21
52.如何调动实习基地单位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2
53.如何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23
54.实验教学的质量监控是如何实施的?
………………………………………………23
55.实验教学的学生成绩是如何确定的?
………………………………………………24
56.如何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开展公共课教学?
…………………………………………24
57.什么是“双通双融”?
…………………………………………………………………25
58.简述学生公寓“两站”建设。
…………………………………………………………25
XXXXXX本科合格评估知识手册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1.高等学校为什么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答:
第一,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第二,顺应全球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浪潮,迫切要求我国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第四,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参见刘延东同志的讲话)
2.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何作用?
答: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开展。
同时,评估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
3.为什么要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答:
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至关重要。
这些学校开办本科教育时间较短,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对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开展合格评估,有利于促进学校明确办学定位,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加快内涵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开展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还有利于政府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的办学状况,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评价和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4.合格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
指导思想: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核心内涵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四个促进”是指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三个基本”是指:
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两个突出”是指:
突出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一个引导”是指:
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5.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什么特点?
答: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观测点,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强调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
四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五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六是强调产出导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师生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6.合格评估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答: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方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入。
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二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
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直接受益。
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多个指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五是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还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的政策和措施等,体现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六是重视了学生对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的评价,体现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7.合格评估方案如何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答:
合格评估方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顶层设计,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最后落脚点到考察学生就业,一以贯之地引导新建本科学校提高培养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例如: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考察学校是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合作开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方面是否成效明显。
在考察教师队伍时,不仅要看生师比,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还要看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的比例,更要看教师整体结构和水平能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评估指标要求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相适应,要求构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了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8.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指标体系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
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及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指标体系在以下几方面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一,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条件作了规定。
要求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并有较高的利用率。
同时,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
第二,“专业与课程建设”指标中对不同类型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有开放性实验室。
对实习、实训的时间和经费要有保证,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同时,要求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并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第三,在“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指标中要求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第四,“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指标中要求学校搭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的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的具体措施,学生参与面要广;同时,要求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
9.合格评估如何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答: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般是由高校依照自身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人财物条件保障,加强过程监管,开展自我评估,收集信息,反馈调节,改进提高等方面构成。
新建本科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薄弱。
因此,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建设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开展合格评估的重要目的。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指标中明确提出“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是在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投入等评估指标中都规定了具体的可量化的要求,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可靠的条件保障。
三是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主要教学环节以及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学生指导与服务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和监管措施。
四是专门设置了“质量监控”这一评估指标,要求“学校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并注意发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
此外,还设立了“师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内容,引导学校注重收集师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信息,及时改进工作。
10.专家组进校后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考察:
由专家组提出内容,学校负责组织路线安排。
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课及主干专业基础课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要实习基地,图书馆,信息中心,多媒体教室,体育场馆,学生出早操、上晚自习,社团活动,学生宿舍,食堂环境等。
(2)听课:
每位专家至少听3-5节课。
A.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课、学校优秀课、精品课等。
B.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如老中青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3)座谈会:
由专家组确定讨论提纲和与会人员名单,2小时之内,6-15人左右。
A.不同专题的座谈会,如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的运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经费及使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等。
B.不同类型人员的座谈会,如老中青教师、教学管理干部、教务人员、学校督导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优秀教师、学生等。
(4)访谈:
尽可能对所有的教学基层单位和主要职能部门都安排走访。
(5)查阅资料:
参评学校要汇集整理出各方面的资料。
各项指标的评估依据及其支撑材料和补充说明,各类教学文件、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教师教学日历、教案、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
11.实践教学包括哪些环节?
答: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培养方案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
12.教学管理队伍由哪些人员组成?
答:
教学管理队伍是指校、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
其中教学又分理论和实践(实习、实验等环节)。
13.实习基地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答:
(1)场所稳定;
(2)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内容;(3)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4)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5)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际项目;(6)场地和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
14.专家听课主要看哪些指标?
答:
(1)讲课的热情、精神。
(2)讲课的感染力,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对问题探索的深入浅出和启发性。
(4)对问题的阐述是否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楚。
(5)对讲课内容的娴熟及运用自如。
(6)讲课内容的信息量。
(7)教学内容能否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8)有无给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9)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0)有无有效地利用教学媒体。
15.如何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
答:
我校办学定位是依据我校办学基本特征决定的。
我校是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其两个突出特征:
(1)地方性——学校地处徐州市,在江苏的北部,与苏南及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属于欠发达地区;另外,徐州市是老工业基地。
徐州市经济欠发达,引进和吸引人才困难,急需大量应用型人才,尤其工科类人才。
(2)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较晚,师资水平、科研力量相对薄弱。
基于上述两点,我校办学定位为:
教学型、以工为主、立足徐州、面向苏北、服务江苏,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确定好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认真落实好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
教务处,作为学校的教学职能管理部门,应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认真制定学校教学工作发展规划,推进相关教学制度改革(如大类招生、学分制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和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地方经济培养具有知识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16.新建本科院校与211高校、高职院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第一,在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上,体现本科层次、工科为主的教学型;第二,在学科专业定位上,体现服务产业的特点;第三,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彰显应用型;第四,在区域定位上,突出地方性;第五,在办学策略定位上,挖掘优势、塑造特色。
17.如何体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答:
“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教师为本”,就是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力量办好学校,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不应简单地将教师看作是制度的对象,而是要看到教师作为人的存在,有尊严,有需要,有利益诉求,需要尊重和关怀,需要意见直陈和价值表达。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从学生衣食住行的解决到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都要体现以学生为本。
专业上和课程上扩大学生的选择,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学生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
独立人格的呵护、开放思想的养成、健康体魄的锻炼,最终靠自己承担责任。
18.如何理解教学中心地位,是如何实现的?
答:
第一,教学中心地位是指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领导及管理者对学校教学工作所持的认识、态度和作法,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学校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程度的显现,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时的准则。
教学中心地位体现在怎样对待教学工作、怎样对待教师、怎样对待学生三个重要方面。
第二,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因此,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
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教学工作为中心”理念:
(1)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能够做到教学工作在全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在学校各项改革中的核心地位,本科教育在学校各层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2)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如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的关系,体现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与基础;
(3)对教学的经费投入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
(4)各职能部门都能明确“教学为中心”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
(5)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都能体现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教学为中心的地位;
(6)育人工作已成为学校舆论的主导理念和中心议题,教师学生有深切的感受等。
19.学校教学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答:
第一,师资队伍短缺。
师资队伍短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的层次和水平还不能有效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2)“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3)专任教师总数不够,在公选课、专业选修课程等开出率不高,不能为学生开出更多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第二,课程教学改革不够。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依然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能有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的效果较差,不能灵活采用各种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第三,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在大类招生、学分制、跨学科课程设置等方面。
20.教学经费是如何划拨,如何使用的?
答: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高度重视教学经费投入。
在积极筹措新校区基本建设经费的同时,学校努力做到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投入,每年的财务预算优先安排教学经费足额到位,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年增长。
第一,教学经费预算:
2010年、2011年,教学经费预算按学费收入的20%进行经费划拨,分别为1600万元、1800万元。
2012年,学校改变了教学经费预算计算方法,按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和学费收入合计的13%进行经费划拨,教学经费预算为2600万元。
第二,教学设备预算:
学校经费优先保证教学,不断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同时大力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尤其是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保证了日常教学的正常运转。
2010年、2011年、2012年教学设备购置预算分别为2300万元、1500万元、1000万元。
第三,教学经费的使用及管理:
为使有限的经费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不断加强经费使用管理,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努力强化绩效意识。
为切实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先后制定了《XXXXXX财务管理制度》、《XXXXXX二级学院教学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XXXXXX教学项目经费资助及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文件,不断强化财务管理,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保证了日常教学运行、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必须的经费,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提供了充分的经费保障。
21.如何看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答:
第一,学科与专业的区别。
(1)概念内涵不同。
学科是指对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是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
(2)目标不同。
学科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学科以本学科研究的成果为目标。
专业则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己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3)构成要素不同。
专业的构成要素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知识单元的系统化构成了知识体系,即成为学科。
(4)划分原则不同。
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发展逻辑,因而形成树状分支结构。
而专业是按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合格 评估 知识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