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笔记整理.docx
- 文档编号:6128142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8.85KB
心理行为与文化笔记整理.docx
《心理行为与文化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行为与文化笔记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行为与文化笔记整理
心理、文化与行为课程笔记总结
一.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1.本门科学习采用心理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为对象,探讨文化、心理与行为,重点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行为差异,是以跨学科和比较文化视角对有文字社会做整体性研究,是“国民学文化”研究升级版。
2.其特点:
从文化和心理两方面研究人的行为(人是一种社会文化产物);比较文化的视野(主要是中美和某种意义上的西方,还少量涉及到印、日)。
3.学习本门课的意义:
(1)了解“异文化”(费孝通,自知之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而不同);
(2)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4)提供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
二.心理文化学:
源流、原则与方法
1.学科的定位
心理文化学其定义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的学问,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以许烺光倡导的心理和文化相结合的视角和方法,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的学问。
2.心理文化学源流:
发展阶段:
(1)文化与人格学派博厄斯(文化跟人类的进化、跟种族的关系)——文化决定论(人的育儿方式,文化与人格派)
(2)哥伦比亚讲座派,林顿、卡迪那、克拉克洪(人的价值、行为和人的性格)
(3)国民性研究二战前后《菊花与刀》鲁斯本尼迪克特。
三个倾向:
人类学倾向(鲁斯本尼科特、马格丽特)社会学倾向(埃利希弗洛姆)统计学倾向(怀挺夫妇)。
二战后批评的原因:
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影响,过分注重人幼年的负面影响,得出负面结论比较多;国民性研究是否可以进行(对大规模社会的国家评价无用)
(4)心理人类学1961年许烺光《心理人类学》人类学的一个分支。
其研究内容为:
儿童社会化(又称童年人类学)、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文化与人格、心理健康
(5)心理文化学以许烺光先生的学说为基础介绍许烺光:
出生于庄河,跟马力洛夫斯基学习人类学,1977-1978年任过美国人类学会主席讲者的著作:
《心理文化学:
许烺光理论的研究与运用》《心理文化学要义》
3.人类学的分支
(1)民族志
(2)社会人类学,又称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传播学派,X学派,心理学派:
文化心理、跨文化、心理人类{心理文化学、X氏})(3)形体人类学
4.心理文化学的文化视角
世界上各种族群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而不是生物意义上的。
a.一派关于科技与经济的人认为《世界是平的》,一方面全球化让世界社会文化差异缩小,另一方面交通工具促进文化交流;另一派文化人类学为代表的人认为:
保护世界的多样性。
(
人类只要生活在不同地区,这种差别就不会消失)
5.文化的定义(此处为古典文化的定义)
(1)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2)文化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3)英国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以及价值而言,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5.广义的文化三个层面(英国马林诺夫斯基,功能学派)
物质层面(房屋、器物、机械等)社会层面(社会组织、制度、政治、法律形式、伦理道德、风俗、教育等)心智层面(科学、技术、知识、语言、精神、宗教、审美意识、文
化艺术、神话等)
6.文化与文明
(1)公平俊文《信息文明》观点①文化是隐藏在背后的“深层”因素,是社会成员几乎在无意识情况下学习、适应和传承下来的、人的行为诸方面的原理以及文明的设计原理的符合体,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理解:
文化也是一种复合体,但是与古典定义不同在于“原理”——我们人行为背后的原理;文明背后的原理,是人创造的。
强调了“无意识”的得到。
)②文明是在文化设计原理作用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文类有意识地产生出来的、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社会生活类型的复合体。
(理解:
文明是可看到的,不是一个原理,是原理的表现形式。
)
(2)文明分以下几个方面造物物质造物(人施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社会造物(家庭、婚姻、国家、习俗、道德)观念造物(语言、宗教、仪式、经典等具体的物)
(3)两者关系文明及其文明的设计原理可以喻为生物的表现和遗传基因的关系。
基因为文化,其表现是生长、衰老、死亡。
文明可变化,是人的创造。
喻为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是有变化的,更像生物基因,有生物基因变现型。
例子:
《中国人的天性》,中国人与家庭的联系很强。
客死他乡,把遗体运回故乡,是一种无论生死的最后回归。
叶落归根。
——民族性的迁徙。
7.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
(1)普遍性原则(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都是一种种属,没有哪一个种族比其他族群进化程度更高)生物与文化的多样性的体现——文化没有前进之分,与进化论不同,不分高低整体性原则(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宗教、生产等)
(2)相对性原则(一定的文化系统是人们适应不同环境的产物,是人们解决面临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一种选择,因而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克服文化的沙文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只有自己是最正确的。
文化不能以前进与落后比较,文化是人的一种选择。
例子:
a.高跟鞋与缠足。
现代人以人的生存权作为坐标,认为它是陋习;古代人以审美小脚作为坐标,而缠脚。
实际上高跟鞋与缠足都是为了美,只是以前是强迫,现在是自由的。
所以不能脱离事情的背景,看待文化。
b.女士整容,为了追求美而摧残身体。
c.手抓饭、筷子、刀叉的使用。
不要用技术的观点来看待文化的前进与落后。
8.文化的比较
(1)比较方法:
是研究社会和文化的常用一种方法。
运用的大家:
马克思韦伯、汤因比、帕森斯对象有中国、美国(西方)、印度、日本。
(2)比较的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①由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社会科学不能定量,只能定性和比较的。
例如婚姻与爱情)②比较方法广泛的存在于我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心理文化学的心理视角(人,一个很复杂行为的社会体,不仅仅对社会文化做出被动的反映。
)人是一个有认知能力和主动能动性,会思考,会选择,内心想法和外部行动并不总是一致的复杂体。
9.人心难以研究的原因
(1)人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不具有形体性。
(人心看不到、摸不到,只能通过人的外显行为间接推测心理活动。
)
(2)人心既有客观性的一面,也有主观性的一面,其涉及到人的情感、意志、信仰、人生观、审美观等带有较浓厚的主观性。
(2)人心受文化的影响较大(知人知面不知心)例子:
a.科技发展与宗教信仰人心研究对人的认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科教发展与人们的宗教信仰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物质世界的丰富和对世界认识的知识的增加,与对于我们心灵的宁静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并不是成正比。
所以此时宗教能满足我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
b.抑郁患者增加人的沟通与交流的太浅薄了。
心理的新的世界型流行病。
未来所有好的关于“人”的学问都离不开对和谐人际关系与和谐心灵的关注,让人更幸福快乐,
因而也必然代表了某种心理学和医学倾向。
10.人的心理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机制
(1)自然机制心理的生理机制和心理的认知结构以及发展规律等内容,主要通过生物进化而形成,具有较大的普同性,不同文化里的人的心理多具有相同的自然机制
(2)文化机制包括人的社会心理机制,如自我,和审美心理机制等内容。
主要通过文化的积淀而逐渐形成,具有较大的差异型,不同文化孕育不同的文化心理机制。
心理的自然机制心理“事实”主要依靠科学心理学的途径寻求解决,而心里的文化机制和心里的价值层面靠这种科学心理学的路径难以解决。
)
课外补充知识:
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奠定,德国的冯特,认为不同方法从事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
因为社会科学受自然科学影响,所以实验心理学更接近可科学数据,人们更愿意接受实验心理学。
目前本土心理学的流行发展。
本门课对于人的心理的自然机制从而不论,而关注人的心理的文化机制,带有人类学的视角。
三.需要、情感与文化
1.人的需要
人是有各种需要的社会动物,满足各种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NEED需要的三个层次:
(1)需要是一种缺乏的状态
(2)需要是由缺乏状态引起的主体自动平衡倾向(3)需要是伴随主体自动平衡倾向的择取倾向关键词:
缺乏、状态、选择性
2.人的需要分类
(1)生物性需要(维持自身、繁衍后代)
(2)社会性需要:
人需要的本质是社会性需要
3.需要与本能的区别
本能是身体结构产生的能力,是一种反映书,是无意识的行为。
强调人的生物性。
4.需要与欲望的区别
(1)需要是人的身体产生的一种缺乏状态;欲望是人的身体和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状态,未必是缺乏的状态。
(2)需要是一般的,抽象的;欲望是指向具体事物的。
(3)需要是隐形的;欲望是显性的。
(4)需要是容易满足,也是应当满足的;欲望是无止的。
5.人类基本需要的分类的几种学说
(1)英国报纸的调查支配人行为的15种基本欲望和价值(有基因的基础)有好奇、食物、荣誉、拒绝、性、报复、体育运动、秩序、独立、社会交往、家庭、社会威望、厌恶、公民身份、权力
(2)马斯洛的五需要论(从低到高的层次)生理、安全、从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
(3)美国的社会学家威廉托马斯的四需要论对新鲜经验、对安全感、对反映、对承认
(4)许烺光的三需要论安全、社会交往、地位
6.需要三个层次分析
(1)情感性需要的分类(从低到高的层次)情感性需要为人需要的三个层次中最高的层次①表达悲欢的需要②倾诉的需要③爱与被爱的需要④尊严的需要(自尊、受人尊敬、成就感、荣誉感)⑤完善生命的需要(提升生命质量:
美感、和谐感、宁静感、满足感、“自我实现”某些宗教体验)情感需要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相互交错,但又不能与之完全苟同,也有其独立的方面,比如美感。
社会需要一般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满足,但情感需要未必从人际关系中得到,比如养宠物。
(2)生物性需要——延续自身的需要(食物、躲避危险)和延续物种的需要(性需要)
(3)社会性需要——安全、地位、社会交往情感性需要——爱、新鲜经验、拒绝、自我实现(心理活动)
7.需要的三大类三层次
三大类(安全类、交往类、地位类),三层次(生物性、社会性、情感性)可相互交织,如社会性安全、社会性交往等9个划分
安全类需要:
(1)生物性安全(身体的进化机制、躲避危险等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最基本)
(2)社会性安全(处于在他人互动的交往中,能够利于我们生存的社会归属)(3)情感性安全(其定义为在生活中,与伙伴的有密切的联系,不孤立,是社会伙伴中的一员,与他们有相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遇到威胁和困难时,伙伴能够精神和物质上有所帮助)表现为尊重、关爱。
交往类需要定义: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流、互动,及社会联系。
(1)生物性交往:
出生后来自保护者的爱抚,成年后没有爱情而知识以生育为目的的性活动。
(2)社会性交往:
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一般性交往,又称角色性交往。
(寒暄、陈述事实等)(3)情感性交往:
投入感情的关系。
例子:
较多社会性交往,不一定就有很多情感性交往。
过多的社会交往,会影响情感交往,因为情感交往是私密、小群体。
古代中国人认为最重要的五种情感性关系(五常):
夫妻、父子、兄弟、君臣、朋友。
地位类需要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地位是依照一个社会的文化规范有高有低的位置。
(1)生物性地位:
由性别、出生、血缘关系等所决定的。
(2)社会性地位:
表现为社会威望、荣誉、财产、权力和权威。
(3)感情性地位:
来自亲密的家庭、朋友或同事的评价
8.文化与人的需要
(1)人的需要是文化产生的根源。
(2)文化乃为限制人的各种需要而设。
(3)有限制而文明立,无限制则文明废。
(4)文化是如何限制(满足)人的需要的行为的目标、关注对象和行为手段,输出输入系统,行为者的需要得到满足或收到阻碍,依据规范和标准,此时反馈给行为者满足或是阻碍,其基准系取决于价值、态度、情景等,不断的反馈以调整基准系。
这个叫行为取向体系的自控模型。
9.文化对人的需要的影响
(1)欲望与文化(欲望有双面性,而文化起调节作用)有的社会制约人的欲望的规范极为严格,禁欲主义,有的较为宽松,纵欲主义。
(2)对安全、交往、地位认识的不同(3)文化对社会性需要的评价不同(马斯洛,完满人性、自我实现的表现)
10.情感与人的行为
决定人的幸福和快乐,是人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人的社会地位和银行的存款。
——对情感的重视。
四.PSH原理与基本人际状态
1.PSH原理与基本人际状态
即描述人各类要求的满足与文化的关系。
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心物交互多位动态平衡整体”。
研究人需要的满足和行为,必须从整体的、动态平衡的角度进行,而且前主流社会科学则基于“科学”的需要,趋于将人类割裂开来,静态地把握。
2.将人静态研究的原因
(1)“整体人”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必须分割。
(经济活动、政治行为、心理学、社会学等)
(2)“人心”“情感”不易科学把握,易忽视(理性人假设)(3)人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系统,是一个“场”,而“场”远没有确定性实体——个人——容易科学把握。
3.解释FSH
整体把握人的模型的科学——FSH,心理—社会均衡(心理社会
稳态)模性可以理解为“场”:
“场”描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互动的场,由多个同心圆构成。
由内而外,7个同心圆8层构成。
从内到外为:
7、潜意识(或“无意识”使我们心理的最深层,一般意识不到。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层在人意识不到时表现,如做梦、笔误等)6、前意识(能够意识到,但未形成清醒的意识)
6、7是人的心理最深层
5、限表意识(能够情形人是到,但由于种种原因,表达受到限制,藏在人的内心,有时只传达某些亲密的人。
其原因:
害怕、逃避、羞于表达、想表达但难以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4、可表意识(人最动用的一层意识,表达感情、沟通交流等)
人的意识分为限表意识和可表意识是对人的“意识”深化和细化。
其区别的意义是:
1.为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提供了分析空间,意识的可表或限表,不仅有个体的差异,还受文化规定的影响。
如隐私2.为分析情感控制的文化机制提供了空间。
3、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三种东西构成:
人——亲密的人,物——心爱之物,文化规范,如执着之念、宗教信仰、贞操观念)其最大特点:
有感情。
”生命包“——人活着的重要意义。
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差异。
2、作用的社会与文化构成:
人——司机、售货员,物——烟火缸、扇子,文化规范——礼貌习俗、问候方式、交通规则、考试纪律
与第三层的区别在于感情投出,其作用在于功能性的,影响人生活的不便。
2、3内容会互换。
1、远离的社会与文化(没有实际用处,没有功能,没有情感,只是知其存在)0、外部世界(“异文化”、“外国”,一般了解很少,无知或存在诸多错误。
)
0、1区别于1为文化区域,0则是不知的
以上是整体把握人的第一步。
4.PSH原理(内部运作的原理)
(1)人的存在是一个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影响的“场”
(2)每个人都有一个只管重要的“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此层可称为人的“生命包”(3)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关系答题处于一种动态均
衡中,不均衡会带来某种心理紧张并力图恢复均衡。
(4)PSH模型有个体的差异,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和均衡模式,可以调节和矫正人的行为(5)PSH模型有文化的差异。
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是了解诶文化差异和文化变化的关键理解:
a.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可以比作一个架子,上面摆放着家庭、父母、婚姻、神明、心爱之人和心爱之物,还有理想、信仰等文化规范,我们与他们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b.PSH原理是一个看似简单、内容却十分深刻的理论。
谓其简单是说它讲的是一个类似人”饿了想吃,吃饱了不饿“的常识,谓其深刻是说人的心理行为的奥秘正与这一个简单道理相关联。
真理都是简单的,正因其简单而常被忽略。
c.卡尔*马克思,告诉我们理解社会的简单道理: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弗洛伊德学说,告诉我们理解社会文化的简单道理:
性趋力是包括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活动在内的各种各样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
e.PSH原理也是简单的,人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互动的动态均衡“场”,(人的心理和文化两个方面把握人)人们从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知识“人”这个“场“动态均衡过程的一部分。
5.修订PSH理论(对其补充)
(1)修订的原因PSH原理是许烺光先生提出,但不是很完善。
此原理是心理文化学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分析事情、分析文化、分析人的重要工具。
(2)增加的内容①增加”8、超意识层“(因为印度教等宗教提出人的行为背后的最深一层的关系,即灵魂、终极存在)使我们理解人能更深一步,但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目前没法科学解释的:
谁控制人的情绪的平衡宇宙的平衡、内在和谐是什么东西控制。
②经过修订的PSH,就称为一个由内而外的、共分九层的人的”生存谱“。
第四层以内诸层可称为”意识谱“,第三层及其以外诸
层称为”生活谱“。
生存谱可比作物理学中的光谱图,而每种类型的基本人际状态则可比作具有特定波长和频率的单色光,各种生存者状体可在该谱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和相应的描述。
第八层则是主要是东方传统心理学和宗教探讨内容。
第七、六层则是弗洛伊德学说。
第六、五、四是普通心理学探讨的。
第五、四、三、二是心理文化学重点探讨的部分,即基本人际状态③基本人际状态又称:
人间常数”基本人际状态“与生命包基本人际状态指人与生命包的一种互动模式,比个体人大,比集团小。
定义是“人的系统”,是对人与人相互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
基本人际状态的分类a.个人(强调个人的个体性特点)如:
现代美欧人、古希腊型、古以色列型。
这是一种以”强调人的独立性、弱化人的相互性“为特点,”在独立、自由等理念下,特意将个体与他人的联系切断或减少交往中对他人的依赖,或者崇尚这种状态的人的系统。
”个人的概念两种含义:
个体之人;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的人。
b.间人(强调个人的相互性特点)如:
中国型伦人、日本型缘人、接序人第二大基本人际状态是以强调人的另一属性“相互性”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这种基本人际状态定义为“个体认识到无法摆脱所处的情境以及与他者的具体、特定的关联性,故以包容的形式与他者在相互依赖状态之中,或者恩威这种状态为人的常态、并在自——他领域中进行相互关联控制的人际系统。
”
第一种基本人际状态可称为“个人”。
日本学着滨口惠俊认为第二种基本人际状态,称“间人”与“个人”相对应的基本人际状态。
例子:
法国,路易*杜蒙《阶序人:
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现代美欧性是个人的最精致的形式帕森斯说过:
“古希腊与古以色列是现在西方社会的苗床”。
④人的存是多位的,基本人际状态可分为四个维度a.集团:
人所处的最重要的社会文化脉络,以怎样的方式与他人缔结集团,亲属集团与次级集团。
b.交换:
与他人怎样交换(互动)
c.情感控制:
将原欲转换为情感的模式d.自我认知:
对自己情绪感受的认识、调节和自我评价。
四个维度的复合体就是人,是PSH模型中的第三、四层。
6.理论及其特点的评价
评价为:
新范式的意义。
由许烺光提出并经过笔者完善的”心理社会均衡“和”基本人际状态“,是心理文化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也是新的研究范式。
基于这两个概念工具,产生了若干新的概念工具。
特点:
(1)场的概念:
”基本人际状态“(人)
(2)动态均衡的概念:
”生命包“与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心灵(3)超意识
7.PSH原理和基本人际状态
PSH原理和基本人际状态,是心理文化学的两个核心概念,也是新的研究范式。
PSH原理是把握大规模文明社会的工具,是进行比较研究的操作单位。
基本人际状态可以比作描述人存在状态的分子式,是人存在的社会文化属性的最小单位。
例子:
美国源于安格鲁撒克逊,有新教背景的白人。
8.“基本人际状态”与“国民性”
国民性强调对人性格的描述,是国民性的深化基本人际状态重点在于状态,是国民性的替代概念
9.PSH原理的进一步阐述——中国人的PSH模式“伦人”
(1)“伦”的解释:
同辈或同类;条理、秩序。
①同辈或同类时:
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朋友、父子、兄弟、夫妇物质能够人伦关系。
后三者为亲人关系、天伦关系。
人伦关系指以几组亲属关系为核心的向外辐射的一种人际关系②指调理、秩序时:
中国基本人际状态的特征。
水小波曰沦。
沦,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
——《释名*释水》费孝通:
”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
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
潘光旦:
“伦”的社会学理论概括伦人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我们称为伦人主义。
(2)伦人”生命包“构成特点近亲、熟人、朋友是“生命包”的永久居民,亲属关系至高无上。
人的系统不是“个人”,而是一种“关系体”。
最大特点:
极其稳定伦人的PSH均衡模式获得均衡较容易,个体无需动员其他层的内容就能维持PSH均衡,具有静态、稳定的特点。
因为亲属占据了基本人际关系的第三层,而第三层比较稳定,投入了大量的感情(3)伦人的PSH均衡模式①中国人的第三层:
亲属关系第2或1层:
将情感关系的层面提升并扩大,并缩小角色运作的空间第0层:
对“外部世界”的态度第5层:
不可表意识(隐私)第6层(潜意识)和第7层(前意识):
没有动员②伦人主义价值观孝、悌、敬、忠、仁、义、礼、信、和等。
特点为:
基于人的相互性。
更受推崇的人格有重视家庭、重视人家关系、稳定、谦逊、中庸、节制等优点。
但同使也有轻视个性独立、依赖他人和权威、缺乏自信等缺点。
③中国人基本人际状态的变化表现a.追星现象(生命包均衡出现了问题,需要偶像弥补)b.养宠物现象(家庭关系的变化)c.宗教盛行d.富士康“9连跳”(4)伦人的四个维度①集团维度:
亲属体系——父子关系主轴主要次级集团——宗族②交换维度:
“信用借贷型”交换③情感维度:
抑制性控制机制(与弗洛伊德“性压抑”区别。
压抑是把人的原欲压制到人的意识深层;抑制是疏导到限表意识层)④自我认知维度:
相互依赖型自我
10.PSH原理的进一步阐述——美国人PSH模式“极致个人”
(1)名称:
极致个人是个人基本人际状态(西方社会)的一种精致形式
(2)生命包特点:
个体有一个不确定、不稳定的第三层,亲属成员
知识PSH第三层短暂的成员(3)PSH均衡模式特点:
多样、动态的均衡例子:
传教士型:
第0层特别大超级爱国者型:
第1、2层特别大组织型:
第2层特别大遁世性:
第7层特别大(4)“极致个人”的类型a.指向PSH意识的内层表现信奉他排他的宗教;心理分析或心理治疗;有时候可能还会借助于药物产生的幻觉b.指向第2层强调个人独立的结果使美国人难于在亲属集团中缔结亲密联系,因此在伙伴(第2层)中寻求联系(所谓“社交”)成为一极其重要的生存手段。
个体需要可以组织、精心策划社交活动,有大量私人“派对”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以第2层弥补第3层的不足c.以多种方式驾驭物质世界人会因为无所寄托而投身于物质世界的驾驭,从驾驭物质世界中提亚体验到自我存在的确实感。
强烈的驾驭物质世界的欲望为探索小到粒子世界大到宇宙的科学技术的发达提供了心理能量。
人会因缺乏安全感而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而物质的富有的却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感。
d.投向第1层(更远的社会与文化)包括国家和政府,对其感情的投注表现为美国人
对政治的热心,以竞选方式选举国家灵动啊人、重视个人意愿表达为特点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发达。
对国家体制的仇视无政府主义者,刺杀政治领导人等行为。
e.投向第0层(外部世界)一般来说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很少接触这一层,或缺乏认识,或只是一些错误的认识。
不过”极致个人“对这一层也有强烈的感情投注,积极的对外传教、探索未开垦的处女地或部落、探险和援助活动、强烈的干涉他国内政意向和更为积极的意识形态输出等。
例子:
夏尔巴人(尼泊尔)与攀登珠穆朗玛峰夏尔巴人有征服自然的欲望(5)“极致个人”的四个维度①集团维度:
亲属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行为 文化 笔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