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实施方案评审通过版.docx
- 文档编号:6116821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60
- 大小:1.33MB
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实施方案评审通过版.docx
《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实施方案评审通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实施方案评审通过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初步实施方案评审通过版
某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初步实施方案
项目承担单位:
方案编制单位:
日期:
xx年xx月
第一章项目背景
水系是城市中流动的血脉,是连通城市各部分的动态纽带,对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环境改善、特色的塑造等诸多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水系在城市中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系建设将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利用水系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人类对水系的疏浚、改道等活动,水系本身的生态环境也发生着变化。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引发的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用水效率低下、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污染严重和水环境恶化等现象频发,城市化进程中的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xx塘水域发源于xx镇,流经xx镇、xx镇,于何家圳汇入xx河,流域面积约620万㎡,流经区域主要农村及农田,周边配套生态截留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其排水对xx河形成了较重的污染。
如果不进行污染治理,将对下游xx河水质形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城市水环境整治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xx镇xx河上游xx镇xx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第二章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xx河上游xx镇xx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建设地点及主要污染源
建设地点
xx市xx县xx镇xx村。
图241-1项目建设区域位置图
主要污染源
项目区xx文化公园xx塘及xx村环境污染主要可为外源污和内源(底泥)污染两大类,其中外源污染主要来自项目区域沟渠排水携带的地表径流污染;内源(底泥)污染主要来自xx塘底泥污染物的释放而造成的污染以及水绵等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对水质观感质量的影响。
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项目区主要排水制为雨污合流,初雨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xx塘,是造成文化公园水域污染最主要的原因;
2)文化公园水域生态系统脆弱,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水绵等藻类植物受温度、光照、水质影响而大量繁殖,严重影响水质和水体观感质量;
3)xx塘污染底泥淤积,营养物质未及时转移处理,导致底泥污染释放,对水质造成影响。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
(以下法律文件均执行最新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标准规范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防洪标准》(GB50201-2014);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4)《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修订版)》;
5)《江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6)《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9)《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10)《蓄滞洪区设计规范》(GB50773-2012);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2015年);
13)《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1997);
1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1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6)《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1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1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19)《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
20)《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10);
2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22)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
23)其他相关资料
24)现场调研的其他资料。
编制原则与理念
编制原则
(1)本实施方案采用模型演算等技术方法;
(2)以规划发展布局为导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3)兼顾水利功能、水质保护、生态景观的融合,达到相互协调;
(4)选择以乡土物种为主,兼顾景观美化功能,设置水陆湿地生态景观;
(5)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使用生态环保的材料及工法,水岸设计外柔内刚、生态自然;
(6)以自然地势、水系为基础,设计城市水系,宜弯则弯,宜直则直,河湖连通,有序流动;
(7)针对水体污染成因、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应用控源截污、内源(底泥)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8)充分结合xx县、xx镇总体规划要求。
实施方案充分体现“渗、滞、蓄、净、用、排”的整体思路,体现以源头控制为主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态理念,将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科学、合理、
有机结合;
(9)系统分析项目区存在问题,优化各子项目之间源头与末端、灰色与绿色、地上与地下的关系,通过综合考虑,构建xx文化公园水系水环境整治方案。
262编制理念
1坚持自然的理念
科学治水,生态治水,需要摸索水的流动规律、湖的水文规律,效法自然、采用生态手法,“虽为人造、却似天成”,将治理水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系统的理念
湖的治理涵盖较多的专业。
包括水利学、环境学、生态学、景观学等,综合性高,专业性强,需要在系统论的指导下融会贯通各专业,共同为项目服务。
3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
每一个地区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充分利用水文化特点,是湖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
注重保留湖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既注重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又能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效的形象化构思,并以此创造现代水文化特色,构筑湖文化景观。
通过控源截污、内源(底泥)治理、生态修复,实现“岸绿水清、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独具魅力的xx文化公园。
建设目标
1)通过雨水截留,削减xx村片区初期雨水对xx塘及下游xx河的污染负荷;
2)保护xx河,削减xx村居民生活污水对xx塘及下游xx河的污染负荷;
3)恢复xx塘水环境生态,构建水域生态系统,实现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并保障xx塘水质;
4)确保xx塘整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Ⅲ类水质标准,水体透明度不低于12m,水下绿草茵茵,景观优美;
5)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独特的滨水空间景观。
促进周边地区的合理布局,加快发展在水质改善和生态服务的恢复基础上,推进区域自然
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一个安全、稳定、高效,具有高度的资源更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开发能力、效益创造能力和人文支持能力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使生态效益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以之反哺生态环境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围绕xx镇xx村开展,主要可分为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工程、xx塘底泥污染清淤工程、xx塘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以及xx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工程。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所示:
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
建设xx村居民生活污水三格净化池处理系统500套,配套新建DN300污水主管管网4140m,DN150入户支管5000m,一体化成品检查井138套。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工程
建设雨水蓄水池2组,蓄水池规格为20×10×2m,植草沟建设长度为
1500m。
xx塘底泥污染清淤工程
对xx塘进行环保清淤处理,清淤面积46800㎡,平均清淤深度为50cm,清淤总方量约为23400m³。
xx塘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在xx塘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包括沉水植物修复,水生动物重建等,其中沉水植物修复面积为46800㎡,水生动物重建包括鱼类及底栖动物等。
生产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工程
包括对xx村片区工程范围内所有居民生活垃圾清理转运等,包括垃圾收集、转运垃圾中转站建设等内容。
29项目投资估算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为203158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170986万元,占总投资金额的8416%;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22498万元,占总投资金额的1107;预备费为9674万元,占总投资金额的476%;暂不考虑铺底流动资金。
本项目总投资合计203158万元,按照争取上级资金、地方政府配套模
式进行。
向上级申请资金1200万元,占总投资额5907%;地方政府自筹83158
万元,占总投资额4093%。
详见表82-1项目投资估算表。
210结论与建议
xx河上游xx镇xx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经过充分论证与方案比选,采用适合于项目区域污染防控、消纳和净化的一系列经济可行的措施。
方案提出的各项技术与后续管护措施具体有力、可操作性强。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解决xx镇xx村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综合治理构建低成本、高效益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工程。
建议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争取尽早开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三章项目区域概况
31项目行政区位
图31-1xx县行政区划图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水文条件
1、河流
2、地下水
社会经济状况
经济发展与结构
1、农业发展现状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培植壮大王源绿色花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完成4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引进和推广油菜、紫红米、紫株草等特色农业种植;修建加固农田水利工程4座、水渠1300m。
2、工业发展现状
围绕“主抓项目、强攻工业、决战三区”发展战略,xx镇确立“强攻工业”思路,积极融入市“一轴两核”和县“新型工业化板块”内。
通过升级做强主导电瓷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等举措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进程。
2013年,与广州白云集团电容电器合作项目进入资产评估清算阶段、与大连电瓷集团签订合作意向书,抓好PEC、通达、华通等扩建改造;抓好了河北唐山高压电瓷项目、广州智光电气制造园2个在谈项目的对接;推进了宝安新材料、强联瓷绝缘子生产线、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在建项目建设。
3、城镇化建设现状
启动西北片区建设,已完成西北片区150亩征地和原粮管所宗地开发招标;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进程,已完成480户拆迁,萍瓷电影院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老八栋棚户区改造完成摇号分房,部分居民已入住;积极对接县城西城区建设,顺利完成大友砖厂搬迁。
基本形成“两区两基地”(即:
生态休闲区、中心发展城区、工业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基地)了新型城镇化格局建设。
32项目区域自然资源
2016年xx县森林覆盖率达7081%。
森林资源是以松、杉、竹为主的用材林。
境内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1、煤炭
xx县煤炭储量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南坑、xx、源南、银河一线,呈狭长带状分布,属于二迭系统的乐平煤系。
以无烟煤为主,含硫量较高。
2、瓷土
瓷土又称高岭土,分布在长丰、南坑、xx一带,矿体由花冈斑岩、石英斑岩、岩株风化而成,呈灰白色或白色,储量十分丰富。
3、石灰石
xx县石灰石储量超过煤炭的储量,分布在南坑、xx、xx、宣风、银河广阔地带。
质地较纯,是生产水泥和石灰的原料。
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境内也可以看到石灰岩溶洞的自然景观。
4、石英砂
主要分布在宣风、万龙山带。
品位之高,也为全国所罕见,极具开采价值。
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xx县概况
xx镇概况
xx村概况
第四章项目区域污染现状
项目区域污染现状
xx塘污染现状
图411-1项目区域现状图
412xx塘污染分析
1、生活污水负荷
经现场踏勘了解,xx塘承接的生活污水主要为xx村及周边镇区约650
户居民散排生活排水,按户均4人计算,约2600口人。
(1)用水量计算
本方案居民生活用水量预测参照《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中的用水量,餐饮用水量参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中餐酒楼用水定额,具体如下:
居民生活用水量:
根据《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生活用水主要有洗涤及淋浴设备,用水定额为100-180L/人·日,设计取150L/人·日,单户常住人口约3-5人,平均按4人考虑计算,用水量约为06m³/d;
餐饮污水用水量:
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餐饮业中的中餐酒楼每顾客每次用水定额为40-60L/人·日,设计取50L/人·日计,每个餐饮点最高日用餐顾客约30人,用水量约为15m³/d;
餐馆基本带有住宿功能,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招待所、普通旅馆(带淋浴室、盥洗室)每人每日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80-130L/人·日,每位入住旅客用水量按照100L/人·日计算,每日接待入住游客最高日为30人,用水量为30m³/d。
根据上述计算,带住宿功能的分散的农家乐,每户用水量约51m³/d,普通居民每户用水量约06m³/d。
(2)污水排放量计算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312条,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计算,即:
1)带餐饮住宿功能的住户51*08=408m³/(d·户),考虑到一定的余量,本项目按5m³/d考虑;
2)普通居民为06*08=048m³/(d·户),考虑到一定的余量,本项目按06m³/d考虑。
(3)本项目污水总量的计算
xx塘周边居民以普通居民为主,不考虑带餐饮住宿功能的住户。
则片区的排污量计2600人*06m³/d人=156t。
表412-1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平均浓度(单位:
mg/L)
项目
类别
CODcr
BOD5
SS
NH3-N
TN
TP
项目参考值
120
90
200
50
30
5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平均浓度,xx塘年污染物入流负荷如下表所示:
表412-2xx塘入流污染物总量表(t/a)
CODcr
BOD5
SS
NH3-N
TN
TP
68328
51246
11388
2847
17082
02847
2、雨水污染负荷
xx塘为xx镇区雨水汇集水塘,集雨面积约50万㎡。
对水体污染较重的雨水主要是初雨,即前15min的雨水。
1)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式中:
q:
设计降雨强度(L/sha);P:
设计暴雨重现期;t:
降雨历时(min)。
设计重现期取2年,降雨历时取5min。
2)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qaF
式中:
Q:
设计流量(L/s);q:
38073L/sha;a:
径流系数(本项取02);F:
汇水面积(ha)。
按单次降雨15min计算,则xx塘汇水量为342657m³。
对水域污染较重的污染因子主要为SS,COD和石油类。
其污染值如下表所列:
表412-3初雨污染物参考(mg/L)
项目
类别
CODcr
SS
石油
项目参考值
200
400
10
按年暴雨次数为20次计,xx塘初雨污染负荷如下表所列:
表412-4xx塘初雨污染物总量表(t/a)
污染物
COD
BOD5
SS
排污总量
1371
27411
069
42项目区域污染现状结论
通过对xx塘污染源分析,项目区污染主要来源生活污水排放与初期雨水排放产生地表径流污染,由表412-2与412-4可知,初期雨水排放产生
的地表径流污染是项目区主要污染因素,汇总结果如表42-1所示。
表42-1项目区污染物汇总表
污染源名称
排放量(t/年)
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
悬浮物(SS)
总氮(TN)
氨氮(NH3-N)
总TP(总磷)
总排放量
天然降水
1371
27411
069
0
0
0
274134
生活污水
68328
51246
11388
17082
2847
02847
281853
合计
205428
325356
12078
17082
2847
02847
555987
第五章项目建设目标与思路
建设目标
1)通过雨水截留,削减初期雨水对xx塘及下游xx河的污染负荷;
2)保护xx河,削减xx村居民生活污水对xx塘及下游xx河的污染负荷;
3)恢复xx塘水环境生态,构建水域生态系统,实现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循环,并保障文化公园水质;
4)确保xx塘整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
1中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Ⅲ类水质标准,水体透明度不低于12m,水下绿草茵茵,景观优美。
5)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独特的滨水空间景观。
促进周边地区的合理布局,加快发展在水质改善和生态服务的恢复基础上,推进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一个安全、稳定、高效,具有高度的资源更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开发能力、效益创造能力和人文支持能力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使生态效益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以之反哺生态环境建设。
整体思路
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将相关的一系列环保、水利、生态建设等综合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有机的、科学的结合起来,经过相互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完成水环境的长效性改善,恢复水生态平衡。
水环境改善大体遵循着“截污控源、内源(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的十二字方针,针对区域水环境特点,在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综合治理设施上,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等工程恢复水体活力,形成生态水网,改善河道水质,为保证河道生态修复、全面恢复健康河道生态系统打下基础;通过生
态修复工程的措施,从受污染河水净化,底泥污染控制等方面着手,恢复河道水生植被、水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维持河道生态系统稳定与良性循环,使得环境治理措施与景观建设相结合,打造一个环境友好、景观优美的生活、休闲区域。
针对xx村片区xx塘污染的现状,以“截污控源、内源(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主要工程内容包括:
生活污水外源污染控制工程、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工程、xx塘内源(底泥)污染清淤工程、xx塘生态修复工程、湖区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治理措施
生活污水截污纳管
经现场踏勘可知,目前xx村片区周边部分生活污水已通过管网排至污水处理站,但仍有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未接入污水处理站,为保证xx公园整体水环境能够得到改善,湖区水体水质能够长期稳定,本项目拟通过“化粪池+截污管网”方式,对xx公园周边生活污水截留,并纳入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率达到90%,主要截污范围为xx镇镇政府及xx公园周边范围内。
本工程重点在于xx公园工程范围内已建管网的摸底排查、新建管网与已建管网的对接以及新建管网与污水处理站和市政管网的对接,本可研报告将着重对已建管网情况摸底分析说明。
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显示,目前该项目工程范围内xx公园管网以主干道路(环湖路和环宇西路)铺设为主,其中环湖路已铺设DN300HDPE管,铺设长度为850m,环宇西路已铺设DN400和DN500HDPE管,铺设总长度为870m。
最终汇入污水处理站。
目前已建管网未完全覆盖本项目工程范围,因此需补充对项目范围内居民集中区域进行污水管网设计。
已实施截污范围如图531-1所示:
图531-1已实施截污范围区域图
本次项目拟实施截污范围如图531-2所示:
图531-2本次项目拟实施截污纳管范围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
根据现场实际踏勘,xx公园湖区现有大量雨污合流排放口,污水经处理直接排入湖内,考虑到生活污水经截污纳管工程收集处理之后,初期雨水通过地表冲刷,会将地表污染物携带进入湖区内,给湖区水体带来污染负荷,因此本可研拟设计“植草沟+雨水调蓄池”对xx公园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
图532-1湖区排放口现场图片
湖区内源(底泥)污染清淤
根据现场实际踏勘,目前湖区水体污染因子除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等外源污染之外,湖区底部淤泥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污染因子。
结合河湖环保疏浚指南,本可研拟对xx文化公园湖区内底泥进行清淤设计。
xx塘生态系统恢复
河道清淤后,由于清淤扰动会导致底泥加速释放污染物,若不及时采用相关措施覆盖河底,则会产生清淤后短期水质反而恶化的现象,本工程在截
污清淤基础上,在xx公园湖区内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包括基底改造,实施河道整理,放置卵石、砾石形成自然砾石床河底;同时,投放先锋型大型底栖动物及鱼类,湖区底部整体种植沉水植物,部分区域种植挺水植物。
湖区护岸改造浅水区,种植滨水植物,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自净能力。
图534-1xx塘生态系统恢复思路图
生活垃圾污染治理
1)积极推进“农户分类减量、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
2)纳入县垃圾处理厂覆盖范围内的乡镇,建乡镇垃圾中转站,生活圾经压缩处理后,由专用密封车运往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3)未纳入县垃圾处理厂覆盖范围内的乡镇,可建乡镇小型垃圾处理设施,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4)距乡镇垃圾中转站或镇垃圾处理设施较近、交通便利的农村与乡镇政府衔接清运处理。
较偏远的村,可选择每个村建无害化焚烧设备,进行无害化焚烧或就地堆肥处理。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围绕xx村片区开展,主要可分为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工程、xx塘底泥污染清淤工程、xx塘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以及生产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工程。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所示:
1)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
建设xx公园周边居民生活污水三格净化池处理系统500套,配套新建DN300污水主管管网4140m,DN150入户支管5000m,一体化成品检查井138套。
2)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工程
雨水蓄水池建设2组,蓄水池规格为20×10×2m,植草沟建设长度为1500m。
3)xx塘底泥污染清淤工程
对xx公园xx塘进行环保清淤处理,清淤面积46800㎡,平均清淤深度为50cm,清淤总方量约为23400m³。
4)xx塘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在xx公园xx塘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包括沉水植物修复,水生动物重建等,其中沉水植物修复面积为46800㎡,水生动物重建包括鱼类及底栖动物等。
5)生产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工程
包括对xx村片区工程范围内所有居民生活垃圾清理转运等,包括垃圾收集、转运垃圾中转站建设等内容。
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
截污纳管范围
经现场踏勘,本项目工程范围以xx文化公园湖区为中心,北至污水处理站,南至xx镇政府,工程范围面积约600亩。
本次项目拟建设截污纳管范围如图611-1所示:
图611-1本次项目拟建设截污纳管范围
截污纳管设计
管网设计
1、管材选择
在市政污水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管材对工程的质量、造价及环境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
近几年市政工程使用的管材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管材,新型管
材如塑料管、玻璃钢管在市政排水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
(1)对管材的要求
排水管的材料应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正常的排水功能,因此管材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荷载和内部压力;
2)必须能抵抗污水中的杂质冲刷和磨损,也应有足够防腐蚀能力;
3)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因而污染地下水或腐蚀其他管材与建筑物基础;
4)内壁必须平整光滑,水流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环境 综合治理 工程 初步 实施方案 评审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