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部编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2.docx
- 文档编号:6113488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84.83KB
组合部编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2.docx
《组合部编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部编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合部编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部分附答案3份汇总2
宣化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附答案)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
(1~5题18分)
1.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8分)
(1)故渔者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2)_____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中以对偶句写“蝉转”“猿叫”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B.支付宝的“圈子”里如果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侵害。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的真相,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新闻一般有“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C.《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魔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魔诘之诗,诗中有画;观魔诘之画,画中有诗”。
D.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是一种传统家风的体现。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
5.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4分)
材料一:
大年初一3.7万人次,大年初二6.67万人次、大年初三6.8万人次、大年初四6.57万人次、大年初五6.6万人次……在学生寒假观展旺季和春节小长假客流暴增的双重推动下,国家博物馆春节假期人气爆棚,初二到初五连续4天现场观众突破6.5万人次。
(《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2日04版)
材料二: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传统的未来”。
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越来越多样的形式融通古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
新性发展。
近年来,故宫开放的面积变太了,展览数量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精。
文创活动更是让紫禁城真正地“活”了起来,“萌萌哒”故宫御猫、戴墨镜的乾隆、“如朕亲临”行李牌等各种文创产品被网友盛赞。
2019年春节和上元节两节期间,故宫又举办“紫禁城里过大年”和“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更是让故宫再次刷屏。
(1)请为材料一的新闻拟写一则标题。
(2分)
答:
(2)根据材料二,概括故宫博物院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
有哪些举措?
(2分)
答:
第二部分
(6~19题4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
(5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楼。
这之间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
B.颔联中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忘却了那悠悠乡愁。
C.颈联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所见的景物。
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D.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7.全诗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请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
(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畚锸,箕畚铁锹。
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8.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
(1)相与步于中庭步:
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___________
(3)轼诣武卫营诣:
_____________(4)卒全其城卒:
______________
9.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2分)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0.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乙】文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苏轼,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
(9分)
“微信控”们请抬抬头
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
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
“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
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
“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通过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
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
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
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网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微信控”。
12.分析第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分)
答:
13.第⑤段加着重号的“减弱”能否换成“消除”?
为什么?
(3分)
答:
14.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
她说:
“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
”请你运用上文中的知识,分析导致姐姐形成如此情状的心理原因,并向其列出“微信控”的主要危害。
(4分)
答: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5~16题。
(5分)
15.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3分)
“有时要是他(A)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
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
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
他仔细定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一般没有脾气,我也从没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打仗时A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
我没有会见A的好运气,因为当他到达陕北的时候,我已经离开——韦尔斯女士是第二个会见中国红军领袖的外国人,康克清上面这番话就是对她说的。
选段中的A是谁?
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16.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通: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2分)……………………【】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代、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19题。
(9分)
倾听草木的呼吸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梅种很多,丰后梅花、淡丰后梅花、杏梅花、白玉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
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
花人两相映。
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
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
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
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
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
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
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
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
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
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
鸟儿也不甘寂寞。
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
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
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
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
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
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
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⑪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
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
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
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
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
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
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⑫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17.结合选文,说说标题的作用。
(3分)
答:
18.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3分)
答:
19.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加线语句。
(3分)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答:
第三部分
(20题40分)
20.作文。
(40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宣化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8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晓雾将歇夕日欲颓(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每句1分,有错字即不得分)
2.(2分)C3.(2分)A4.(2分)D
5.(4分)
(1)(2分)国家博物馆春节假期人气爆棚
(2)(2分)开放面积扩大;展览内容多而精;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创活动和文化活动。
(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
6.(2分)B
7.(3分)“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意对即可)
8.(4分)
(1)散步,漫步
(2)只,只是(3)到…去(4)最终,终于(每题1分)
9.(2分)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0.(4分)
(1)月光洒满庭院,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分)
(2)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
(2分)
11.(4分)
(1)既有欣赏承天寺夜游美景的闲适,也有宦途失意的苦闷。
(2分)
(2)苏轼调任徐州期间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2分)
12.(2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微信深受人们喜欢;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解释什么是“控”,什么是“微信控”。
13.(3分)不能,“减弱”表示程度降低,说明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微信控”症状变轻,消除是使不存在,彻底清除,用在这里不符合实际,“减弱”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4分)原因:
⑴希望用微信满足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⑵找到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
危害:
⑴削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⑵有损视力,伤害颈椎等。
(原因和危害各2分)
15.(3分)A是朱德,从中可以看出他体恤农民、勤奋好学等。
16.(2分)C
17.(3分)①运用拟人的修辞,表明对草木的关注、欣赏,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②交待文章的写作对象;③点明写作内容;④暗示文章的主旨;⑤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
(答出l点得1分,答出3点得3分)
18.(3分)“这么小”指的是院子本身的空间小(1分);“这么大”既指这个小院丰富多彩的草木世界(1分),又指小小的草木世界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世界(1分),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
(意对即可)
19.(3分)①“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瓣舒展,花香浓烈;②“燃”以动写静,突出白玉兰花开得奔放,落得决绝;③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出任意1点,意对即可)
20.(40分)作文略。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
(3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4)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5),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6)岂不罹凝寒?
。
刘桢《赠从弟》)
(7)地处现代都市武汉的黄鹤楼是美的,唐代诗人崔颢在其《黄鹤楼》中通过著名诗句“,
”写尽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缠绵无尽的乡愁;今天的黄鹤楼依然是美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逆行者”们齐集武汉,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使命,将个人的思念与乡愁深埋心底,留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跨越时空的黄鹤楼再次定格成为一道令世人惊叹的别样风景。
(8)有的诗词能够揭示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的规律。
《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过程;《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候鸟迁徙搭建新居的景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祈祷(dǎo)黄晕(yùn)热忱(chén)拈轻怕重(zhān)
B.怪诞(dàn)炽热(chì)萦绕(yíng)忧心忡忡(chōng)
C.菌子(jùn)悄然(qiāo)箴言(zhēn)戛然而止(gá)
D.狭隘(ài)麾下(kuī)栈桥(zhàn)锲而不舍(qiè)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武汉的市花是梅花。
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傲霜雪的品格。
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人们见证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勇敢而善良的人民,见证了生命的坚强与不屈。
他们爱过,生活过,为生命而顽强拼搏过。
他们的品格与勇气,在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将被家与国永念。
A.文中加点词语“品格”是名词,“见证”是动词。
B.文中画线的“抗击疫情”“顽强拼搏”两个短语均为动宾短语。
C.“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傲霜雪的品格。
”一句中,“傲霜雪”是定语。
D.“人们见证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勇敢而善良的人民,见证了生命的坚强与不屈。
”是并列关系复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庚子冬春跨年,一场势在必行的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迅速向各地蔓延。
B.南方有佳木,黔地出好茶。
眼前漫山遍野的茶树正在讲述着铜仁市精准扶贫路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C.如此妙趣横生的语言,若非有趣之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
D.云办公,云课堂,云看展,“云化”生活极大方便了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的普通百姓。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
D.《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⑤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
A.①⑤④②③B.①③⑤②④
C.⑤①③②④D.⑤②④①③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9分)
(1)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凸显人物特点?
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简要说明。
(5分)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2)向斯诺学习写故事。
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4分)
8.综合性学习。
(6分)
八年级
(1)班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
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
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行为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
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个人和企业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
(2)[漫画鉴赏]观察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
(2分)
(3)[观点阐述]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
说说你的观点。
(2分)
二、阅读与理解。
(45分)
(一)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合 部编人教版 学年 年级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部分 答案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