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docx
- 文档编号:6106812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45KB
九年级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docx
《九年级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
九年级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2020
九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所教的初三两个班共有学生65人。
和其他学科一样,入学初语文基础差的惊人。
九年级下学期我坚持两手抓:
一是脚踏实地抓备考,二是抓紧培优辅差,坚持打基础,抓阅读,促作文,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更新观念,抓好总复习
初三语文总复习阶段,传统的观念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或轻视它的人文性,往往会造成学生、老师功夫花的不少,能力却不见提高。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常规教学,还是在总复习阶段,同样要抓住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既服从游戏规则,又超脱其上。
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
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
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
如何快速积累?
九年级下学期我是这样做的:
1.从开始初我就让学生抄录和背诵名人名言以及古诗佳句
这些名言佳句富含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
以此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
因为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名著泛读是不切合实际的。
所以只能如此。
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学以致用,多写多练,教师面批面改。
2.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
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
此外还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如:
在学习《论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迸发。
3.作文积累
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
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一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为中考准备了实力。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然而时间不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
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1.每星期的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
教师的讲解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阅读题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
如果再等到中考前夕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
因此,从九年级下学期一开始,每次月考我都依照中考题型来出题。
有时直接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
以免中考时学生怯场,便于学生的应试。
综上所述,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和复习,应着眼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应明确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即使在最为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也不能因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忽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有针对性的短期效益训练,可以弥补语文学习和复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反馈应该及时迅速。
5.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关注思考人生为学习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应试教学。
虽然初三语文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试题和考卷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
关注社会、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敏感的笔触时刻接受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时刻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沟通,时刻聆听来自人类历史最深远最悠扬的文化语言,并让自己和它们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语文,才是终身的语文学习,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培优辅差常抓不懈,作文训练重中之重
从语言文字到篇章结构,查漏补缺,一学期来从未停歇。
与此同时,高度重视作文教学。
提起作文训练,很多学生都感到头痛,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构思,如何去下笔。
提到写议论文,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觉难以下手。
勉强完成了训练,也出现了“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的情况,甚至经过了几次训练,我吃惊地发现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出现的论据可谓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鉴于此,我进行了课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85%的学生不知如何进行议论文的写作,87.7%的学生不知道论据应该从何而来,不知道如何恰当使用论据,甚至丧失写作信心,有些“望文生畏”。
我想了一些方法,尝试着去实行,以便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再一次让学生敢于提笔写作。
就学生写作而言,经过训练发现了许多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文不够流畅,语病太多,很多错别字。
2.论题的提出不够合理,甚至论点的提出不够明确。
3、论据少的可怜,确切地讲应该是相当缺乏,而且不具有代表性。
4.文章写作缺乏辨证思维,缺少对问题深层次的思索,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经过研究分析,找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很多学生受方言的影响,前后鼻音部分。
因此,在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别字。
其次,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论点在一篇议论文中的“灵魂”作用。
课外调查中发现,我们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提出观点,有时观点的提出不够新颖、明确。
而且观点的提出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律,甚至有时会发现一些不符合科学的主张。
再次,他们在闲暇之时只看些娱乐杂志、明星追踪性质的文章,在学生的表层记忆里很少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而且了解的不够深入,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用到的论据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于辩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的为人处事应该是中庸一点好”。
难怪他们的文章中对于很多问题的论证不是非常的深入,而且有一点含糊不清的感觉。
因为他们平时就缺少刨根问底的习惯,他们习惯于不求甚解。
针对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改变现状的措施。
可以这样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实施起来感觉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作为这一职业的从教者,我还是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以期达到改变现状的目的。
具体来讲就是坚持多练。
一是口头练
如提供一个话题给学生,让学生即兴准备,可以商量,然后找一些学生进行当场表演。
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独特见解和看法。
比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谈“勤学”和“效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解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列举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谈及学习的高效率。
经过这样的锻炼,明显的感到学生对于问题思维的角度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二是让学生评作文,找到不足
我们进行这种活动的目的并不是想老师偷懒。
首先学生自己评自己的作文,然后同学互相评作文,找到文中明显的不足,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
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今后再写作文时,会时时刻刻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大大减少类似毛病的发生率,而且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学习别人作文中好的语言,好的论证方法等。
我觉得会评改别人的文章,可能你自己就会写文章,发现别人的优点,你能够得以借鉴,这样他们才能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所以我认为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帮助很大。
三是积累名言和典型事例
针对学生论据过于少的特点,我发动了学生搜索很多的名人名言,并且让学生进行课前的演讲,谈谈学生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当然还要联系现实。
以前学生的作文中很少出现一些名句,他们的语言总是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语言显得非常干瘪。
我们采取分组搜索有关话题的文字,最后找出一点时间全班进行学习和交流。
在用了这种方法以后,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在实际写作中理论论据丰富了许多。
组织学生收集论据,也是重要的活动。
论据是为文章的观点服务的,是为论证自己的主张服务的。
所以我们的论据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科学性、典型性。
针对学生的事实论据过少的特点,我发动学生收集论据。
分组也是一个办法,但不是无目的的,而是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话题,然后再搜索相关的论据。
我们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再集中找一个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
这种方法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可以说是很有帮助的。
一个小组收集几十个论据,全班分为五个组,那么,每次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将要掌握几百个论据,半年下来,学生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作文中无话可谈的局面。
这也应了那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可以说成是“资源共享”。
四是要求学生利用优越的家庭条件在电视和网络上观摩辩论比赛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但是在议论文中的确存在着辩证思维的过程。
而且我们的学生缺少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于是我提倡学生观摩辩论比赛。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辩论双方的辩题就是自己一方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需要有充分的论据,而且更需要辩手有清晰的辩证思维。
而这一切正是我们的学生非常薄弱的。
例如这样的一个辩题'玩物丧志'和'玩物未必丧志',学生在作文中辩的不很理想。
在观摩了辩论大赛之后,学生在作文中的表现就大不一样了。
当然,我的语文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如:
两极分化现象仍然严重。
有些知识点虽然教了,但落实力度不够。
再就是课外阅读量嫌小,方法指导上也没有紧紧跟上。
这些都是应该强化之处。
我校初中学生入学时普遍起点低、基础差、差生面大。
针对如此现状,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才能实现目标。
下面我代表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师做以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管理科学是成功的保证
九年级下学期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各级领导极为重视。
多次召开九年级工作会议。
举行每月一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学情、教情。
根据本届学生优生不优,中、差生面广的劣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施培优补差的方法,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
特别是非典时期,加之中考大改革,在老师和学生都慌乱的情况下,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统一认识,重新制定计划,使学生和老师的情绪稳定,顺利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中考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毕业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常交流经验,彼此毫无保留。
他们总是言传身教,及时提点。
因为我们深知团结协作、齐头并进是提高整体水平的保证。
中考只考中、英、数,语文只考作文这一方向的确立。
使三门学科连轴转,每天四节课,除了写作文,改作文,就是讲作文。
其中的酸、甜、苦、辣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已成为我们年级老师的工作目标。
这是我们的年级精神,更是乐中精神。
我想这也是我们成功的原因所在吧!
三、更新观念,抓好复习,提高成绩
初三下学期语文总复习阶段,传统的观念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或轻视它的人文性,往往会造成学生老师功夫花的不少,能力却不见提高。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在常规教学,还是在总复习阶段,同样要抓住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既服从游戏规则,又超脱其上"。
找到总复习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目前初三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
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
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
如何快速积累?
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是这样做的
1、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订阅《语文报》、《散文》、《读者》等优秀报刊。
这些报刊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
除让学生广泛阅读外,每星期还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刊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
因为在短时间进行大量的名著泛读是不切合实际的。
到初三时,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老师只启发和点拨即可。
2、抄写、背诵。
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
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
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黎锦熙)。
3、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
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
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如:
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4、作文积累。
增加作文的训练量。
每星期一次作文。
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
初一开始到初三坚持每天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每学期自编自写两到三本书。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些工作抓得越早越好。
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吗!
通过三年的实践,效果是明显的。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然而时间不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
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1、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
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
教师的讲解是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
如果再等到总复习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
因此,从初三年的上学期就开始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
以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的应试。
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如学生做完2002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后,要求他们自己分析和总结,写一篇2003年中考语文命题预测,各抒己见。
4、课文复习考点化。
课文复习有逻辑性的分为各个考点,指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内知识。
综上所述,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和复习,应着眼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应明确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即使在最为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也不能因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忽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有针对性的短期效益训练,可以弥补语文学习和复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反馈应该及时迅速。
5、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关注思考人生为学习的外延。
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试教学。
虽然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试题和考卷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
关注社会、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敏感的笔触时刻接受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时刻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沟通,时刻聆听来自人类历史最深远最悠扬的文化语言,并让自己和它们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语文,才是终身的语文。
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分析下来,语文课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语文考试成绩难以拉开差距,并且往往成绩与实际程度不符,导致学生不愿花力气是更主要的原因。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则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初其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
特别是九年级的下学期,面临的中考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对成绩重视的时候,我结合初一以来的一些做法,配合中考复习。
下面就九年级下学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加以总结,具体如下:
一、基础是第一
(一)反复操练,早做准备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况且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初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初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
我们一直以来就注重对文学、文化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背诵。
为了克服遗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每学期开学摸底测验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语法知识上,我们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
即在初一一开始就让学生彻底弄清楚文言语法规则,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做虽然在一开始占用了较多课时,但几篇课文下来老师就再不必进行文言语法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便有了较快的初始速度,为后来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以“本”为本,充分利用教材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人教版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初学生的能力。
六册书的课内文言文我们几乎全部上过,总体上采取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们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
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三)作文练习分步进行,讲究多练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没有一蹴而就,而是从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开始,逐步训练论点型议论文、论题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来。
二、拓展才能提高素质
(一)扩展阅读课外文言语段。
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我们补充的课外小语段练习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励学生将有些故事作为论据写入作文,并配套自编测试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二)印发课文相关资料,如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题材或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导学生课外自读。
坚持以剪报的形式扩大学生阅读量,把握时代脉搏。
三、中考冲刺见真效
(一)九年级下学期,我们没有急于进入复习,课堂时间全部用来上新课,作业以复习前四册书所学的内容为主,检查复习效果,不合格者单独辅导。
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做到了人人过关。
(二)专项复习。
包括文言虚词、实词,古文化常识,诗词鉴赏等,每项复习结束都有自编配套试卷加以检测巩固。
(三)在作文方面,抽出课堂时间写限时作文,提初学生临场作文能力。
根据各班不同情况,从审题、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专项突破。
一学期下来的作文练习至少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的评讲有了中考的针对性,学生的理解接受在程度增加了。
(四)时事话题讨论。
近年来的初考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为此我们常常将报刊中的社会讨论热点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并让学生在讨论后整理成文。
初二阶段我们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与说话练习,很好的练习了话语功能。
看似与应试无关,占用了不少课堂时间,实则大大提初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本来程度较好的班级效果尤佳,这个学期的中考复习中的一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适度训练综合性试卷。
为避免重复操练,我们对众多综合性试卷作了挑选,选择难度不同的试卷,全年级统一测试,重在训练考生考试的感觉。
我之所以能够摸索出这样一条道路并坚持走下来,则要归功于我们团结一致的备课组。
三年来,我们一直步调一致,不仅进度相同,而且分工协作,资源共享。
老带新,新促老,在统一的教学方案下,各具特色地开展各班的教学,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本学年度结束了,在此期间,本人担任了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人按照学校的要求,全力以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
1、认真了解、分析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查缺补漏,落实基础,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1)强化语文表达技能训练,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中考具体要求,对相关考点逐个讲练,力求使学生掌握规律,突破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全面提高阅读能力,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为重点,兼顾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复习中,教给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解题思路,以使学生掌握规律,再辅之以经典题目的练习,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几方面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关心生活、提高修养,不断积累材料,在提高写作能力处下功夫并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2、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虽说是初三年了,读书时间很紧张,但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仍然很热心于参加各类有关阅读和作文等竞赛,在比赛中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准努力的方向,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3、培优辅差
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课外辅导,利用晚修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4、积极参与科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
二、取得的成绩
(1)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所任教班级成绩都较为满意。
(2)在校各类竞赛中,本人辅导的学生获得了诸多奖项。
当然,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经验需要不断积累。
本人将继续努力,把教学工作质量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教师 下学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