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610572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4.88KB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总学时:
(其中理论课学时,实验学时)学分:
课程类别:
必修课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面向专业:
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
开课单位:
基础医学部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本课程教学需要医学教育前期各个专业课程作为铺垫,同时又是多学科密切交叉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课程目标是为临床医学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它在基础医学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各课程之间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先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免疫学等。
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对人体正常结构、生理机能和调节的理解和掌握,对人体基本生化反应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方面
.树立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新理念;
.掌握常见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掌握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疾病过程中的共同病理变化;
.了解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学基础。
.了解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了解病理临床联系;
.能够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常用检验指标。
(二)能力、技能方面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观察、描绘大标本和切片的病理变化的方法;
.掌握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的操作方法;
.能用病理变化解释临床表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能通过复制动物疾病模型学习观察病变表现的方法;
.学会识别基本病理过程;
.能用疾病时的机能改变解释临床表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康和疾病
第二节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及其研究方法
第三节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
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死亡、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植物状态与脑死亡的区别。
.理解:
疾病的病因、条件和诱因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了解: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死亡、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植物状态与脑死亡的区别。
难点:
疾病的病因、条件和诱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二)第一章应激(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第三节应激与疾病
第四节护理及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掌握:
应激、应激性疾病、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等概念,应激的发展阶段、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细胞反应、应激性溃疡和应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热休克蛋白的功能和表达调控。
.理解:
良性应激和劣性应激的区别,应激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和功能变化及心理、精神障碍,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来源、种类、生物学功能。
.了解:
应激原及其分类,了解应激的生物学意义和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应激、应激性疾病、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等概念,应激的发展阶段、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细胞反应、应激性溃疡和应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热休克蛋白的功能和表达调控。
难点:
应激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和功能变化及心理、精神障碍,急性期反应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三)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损伤的适应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细胞老化
第四节预防治疗坏疽的护理原则
【基本要求】
.掌握:
化生、萎缩、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玻变、坏死、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液化性坏死、修复、机化、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创伤愈合等概念及病变特征;坏死的病变、分类和结局;凋亡的概念及特点;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老化的概念。
.理解:
肥大、增生、化生及玻变的分类;肝脂肪变性的发生机制。
.了解:
损伤的机制;黏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概念及其形态特点;老化的学说。
.重点、难点
重点:
变性的类型及病变特点,坏死的类型、病变及结局。
难点:
细胞、组织损伤的发病机制。
(四)第三章修复(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再生
第二节细胞生长与调控
第三节纤维性修复
第四节创伤愈合
【基本要求】
.掌握:
再生的概念、种类;肉芽组织的概念、成分、形态、作用;。
.熟悉:
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类型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了解: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再生修复的分子机制及影响因素;骨折愈合影响因素。
.重点、难点
重点:
肉芽组织的结构;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及类型。
难点:
损伤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充血和淤血
第二节出血
第三节血栓形成
第四节栓塞
第五节梗死
【基本要求】
.掌握:
淤血的概念;肝、肺淤血的病变;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后果;血栓的形态特征;栓塞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形态特征。
.理解:
血栓形成过程和形态,血栓的结局;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梗死的类型;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了解:
血栓形成的机制,特殊的栓塞类型。
.重点、难点
重点:
血栓的形成过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的原因和影响、结局。
难点:
血栓形成的条件、机理,血栓的形态,梗死的病变。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急性炎症
第三节慢性炎症
第四节炎症与临床护理的联系
【基本要求】
.掌握:
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炎症介质的概念;炎症的常见类型及主要特征;肉芽肿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点。
.理解:
炎症的原因、局部的临床表现、急性炎症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炎症介质的作用;
.了解:
炎症介质的来源及种类,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重点、难点
重点:
炎症的基本病变,炎症的类型,特别是各型渗出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慢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难点:
炎症介质在炎症发生、发展的作用。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第二节肿瘤形态
第三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第五节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第六节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第七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八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九节常见肿瘤的举例:
第十节癌前疾病、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第十一节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第十二节环境致瘤因素:
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第十三节肿瘤与遗传:
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第十四节肿瘤与免疫:
肿瘤与免疫的相互关系。
第十五节肿瘤与护理学的联系
【基本要求】
.掌握:
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原则。
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移行上皮细胞癌、纤维瘤、纤维肉瘤的一般特点。
癌前病变(癌前疾病)、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的概念。
.理解:
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生长动力学;肿瘤的分期及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常见化学致癌物。
.了解:
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
肿瘤的概念,肿瘤的肉眼形态和组织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
难点:
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水、钠代谢障碍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
【基本要求】
.掌握:
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几种脱水、水肿和水中毒的发生原因与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低钾血症的概念、病因发病学、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理解:
体液分布和电解质含量,不同体液水和电解质交换,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电解质平衡的基本知识;熟悉低钾血症与酸碱平衡紊乱和低镁的关系;高钾血症的发生原因和机制以及机能代谢变化。
.了解: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几种脱水、水肿和水中毒的发生原因与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低钾血症的概念、病因发病学、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难点:
低钾血症与酸碱平衡紊乱和低镁的关系;高钾血症的发生原因和机制以及机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正常酸碱平衡
第二节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节判断酸碱失衡的基本方法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掌握:
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掌握各项酸碱指标的含义、正常值及其意义;各型单纯性酸碱中毒的原因、机制、机体的代偿及对机体的影响。
.理解:
体内酸碱的来源及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二重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和机制。
.了解:
酸碱中毒的防治原则,了解三重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和机制。
.重点、难点
重点:
各型单纯性酸碱中毒的原因、机制、机体的代偿及对机体的影响。
难点: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第三节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
第四节发热防治和护理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掌握:
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和热限的概念;发热的原因和基本机制。
.理解:
发热各期的热代谢变化特点,熟悉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
.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和热限的概念;发热的原因和基本机制。
。
难点:
发热的原因和基本机制;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
(十一)第十章缺氧(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五节氧疗与氧中毒防治及护理
【基本要求】
.掌握:
缺氧的概念,常用血氧指标的含义及正常值,各型缺氧的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发绀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氧中毒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了解:
影响缺氧耐受性的主要因素,了解代谢耗氧率与机体代偿能力及氧疗。
.重点、难点
重点:
缺氧的概念,常用血氧指标的含义及正常值,各型缺氧的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发绀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氧中毒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十二)第十一章黄疸(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第二节黄疸的分类
第三节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四节新生儿黄疸
第五节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第六节防治及护理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掌握:
黄疸的概念,黄疸的分类、原因和发病机制。
.理解:
新生儿黄疸,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防治及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
黄疸的概念,黄疸的分类、原因和发病机制
难点:
黄疸发病机制,新生儿黄疸,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十三)第十二章休克(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休克病因和分类
第二节休克的发展过程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休克时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第四节休克的防治与护理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掌握:
休克的概念和分类,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休克发生发展的微循环机制,感染性休克的概念,发病机制及血液动力学特点。
.理解:
休克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子机制,休克对机体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的影响及其基本临床表现,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了解:
休克的原因和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休克的概念和分类,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休克发生发展的微循环机制,感染性休克的概念,发病机制及血液动力学特点。
难点:
休克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子机制,休克对机体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的影响及其基本临床表现,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十四)第十三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血栓形成
第三节止、凝血功能障碍与出血:
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基本要求】
.掌握: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形成、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裂体细胞的概念,掌握内皮细胞在调节凝血和抗凝血平衡中的作用,掌握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掌握“”试验、凝血酶时间和二聚体测定的原理及意义。
.理解Ⅻ、蛋白()、抗凝血酶Ⅲ(Ⅲ)、血栓调节蛋白()的作用,熟悉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分子网络调节及器官调节,熟悉的诱因、急性的分期。
.了解:
血栓形成及止、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了解的诊断原则及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凝血与抗血相关概念,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难点: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分子网络调节及器官调节;血栓形成及止、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
(十五)第十四章缺血再灌注损伤(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第四节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和护理的病理生理基础
【基本要求】
.掌握: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和发生机制,掌握氧自由基、活性氧、钙超载的概念、分类和损伤机制。
.理解:
缺血预适应的概念和心、脑、肠、肾等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
.了解: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条件和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和发生机制;氧自由基、活性氧、钙超载的概念、分类和损伤机制。
难点: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十六)第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高血压病
第三节风湿病
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五节 心瓣膜病
第六节心肌疾病和病毒性心肌炎
第七节心功能不全
【基本要求】
.掌握: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冠心病的类型、心肌梗死的病变及后果。
高血压各期病变及后果。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
慢性心瓣膜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掌握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改建、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等概念,掌握心肌收缩能力和舒张能力降低的主要机制。
.理解: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后果,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恶性高血压的特点;风湿病基本病变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心瓣膜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心肌炎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熟悉心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及诱因,熟悉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对心功能的主要代偿作用和不利影响,熟悉心肌改建对心功能的代偿作用及不利影响。
.了解: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了解心功能障碍的常见分类及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高血压的类型及基本病变;风湿病的基本病变以及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相关概念及发生机制。
难点: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心力衰竭发生机制。
(十七)第十六章呼吸系统疾病(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肺炎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节肺尘埃沉着症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第五节呼吸功能不全
【基本要求】
.掌握: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病变特点及因果关系;支气管扩张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大、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病毒性肺炎的病变特点;硅肺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非典型性肺炎”的概念。
鼻咽癌、肺癌的病变、转移特点及常见类型。
掌握以下概念: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静脉血掺杂(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真性分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压点,掌握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血气变化特点及功能代谢变化。
.理解: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制;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病理联系;硅肺的临床分期原则。
熟悉呼吸功能不全的病因及分类,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机制。
.了解:
硅肺的病因,发病机制;鼻咽癌、肺癌的病因。
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及给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的病理变化;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合并症;呼吸功能不全的相关概念及其发生机制。
难点:
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的形成机理;病毒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
(十八)第十七章消化系统疾病(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胃肠疾病
第二节肝胆疾病
第三节胰腺疾病
第四节肝功能不全
【基本要求】
.掌握: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和分级。
胃溃疡病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
病毒性肝炎和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的类型、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掌握肝功能不全、肝纤维化、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概念,掌握肝性脑病、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理解:
慢性胃炎的类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的转移途径。
熟悉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的病因诱因及分类分期,熟悉肝功能不全综合征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熟悉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了解:
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了解肝性脑病、肝纤维化、肝肾综合征的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病理变化、组织学类型;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各型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肝癌的病理变化及组织学类型;肝功能不全相关概念,肝性脑病、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难点:
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发病机理;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肝性脑病、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十九)第十八章泌尿系统疾病(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肾小球疾病
第二节肾盂肾炎
第三节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第四节膀胱癌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第五节肾功能不全:
【基本要求】
.掌握: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常见原因与分类,掌握功能性肾衰和器质性肾衰的鉴别,掌握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展过程及各期的功能代谢变化,掌握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降低及少尿的机制,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分期及各期的变化特点以及尿毒症的概念,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理解:
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肾癌和膀胱癌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熟悉引起尿毒症的主要毒素及其作用机制。
.了解: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各型肾炎超微病理。
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了解尿毒症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尿毒症的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重点: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各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
难点: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二十)第十九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二节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三节乳腺疾病:
【基本要求】
.掌握:
乳腺癌病理变化及分类、扩散与转移方式;慢性子宫颈炎的类型、病理变化。
.熟悉:
子宫内膜增生症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宫颈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体癌、卵巢肿瘤、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子宫颈癌的病变特点;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乳腺癌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难点:
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十一)第二十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淋巴瘤
第二节髓样肿瘤
第三节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病理与临床护理联系
【基本要求】
.掌握:
恶性淋巴瘤的分类,霍奇金淋巴瘤各型的病理改变特点。
.理解:
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了解:
类白血病反应。
.重点、难点
重点:
霍奇金氏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
难点:
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分类及病变。
(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垂体疾病
第二节甲状腺疾病
第三节肾上腺疾病
第四节胰岛疾病
【基本要求】
.掌握: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特点;糖尿病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理解:
尿崩症、性早熟症、垂体性巨人症及肢端肥大症、催乳素过高血症、垂体性侏儒症、综合征、综合征、垂体腺瘤、垂体腺癌的病变特点;重体腺瘤的分类;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癌、肾上腺髓质肿瘤的病变特点;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胰岛细胞瘤的各类型及病变特点。
.了解:
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变化;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变特点;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变特点;瘤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特点;糖尿病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难点: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特点。
(二十三)第二十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大脑变性疾病
第三节神经系统肿瘤
【基本要求】
.掌握:
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神经鞘瘤的病变特点。
.理解:
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及并发症;病、病的病变;中枢神经肿瘤(胶质瘤、髓母细胞瘤、脑膜瘤)的病变特点;周围神经肿瘤(神经纤维瘤)的病变特点。
.了解:
海绵状脑病、狂犬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重点、难点
重点:
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基本病变;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神经鞘瘤的病变特点。
难点:
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
(二十四)第二十三章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时)
.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护理 专业 病理学 病理 生理学 课程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