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对偶.docx
- 文档编号:6105317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1.76KB
第四讲 对偶.docx
《第四讲 对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 对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讲对偶
第四讲修辞体现的文化:
对偶
对偶作为汉语修辞技巧之一,是汉语语言中独有的语言现象,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
除了人类共有的认知心理的影响,对偶修辞格作为汉族人富有特色的表达手段,深深地积淀了中国几千年汉文化的精华,因民族哲学意识、审美意向,得汉语言文字材料之便宜,平衡、稳定、匀称,给人一种和谐美感。
汉人的生活离不了对偶句构成的对子。
逢年过节、新人结婚、新建筑物落成、新店开业、乔迁之喜要张挂对联;死了人要做挽联;佛堂、道观无不贴上对联、楹联,有时一道门的左左右右贴了两三副对联;文章、格言警句、赠语勉辞、谚语也常常使用对子,诗词歌赋更是对子的故乡和渊薮。
一、对偶修辞格简说
对偶实际上是一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其基本特点就是对称: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当、词性相当、节奏相应、意趣相投。
“词性相当”指上下两句对应的位置上用的字要词性相同;“结构相当”指上下两句语法结构相同,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偏正对偏正等等;“节奏相应”指两句话音步相同;“意趣相投”指两句话意义相关或相对。
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句),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义上相互补充,是个非常工整的对偶。
在两两并行句子里,字数的长短相同,平仄的顺拗相协,词性的虚实对举,语义的事类相关,这些语言要素的相等对称,都表现出一种力量均等的态势平衡。
整齐对称的句式,能给人以舒适、流畅和赏心悦目的美感;平仄错立,能使语言变得愉悦动听,富于音乐感;虚实相称、同类互对的表达方式,能够如实表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精确认识。
在古代,宫廷护卫列队持杖而立,在形式上跟对偶一样对称,所以对偶也叫“对仗”。
二、人类的认知心理中的对称性原则是形成对偶的自然土壤
对偶修辞格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这是和人的生理、心理密不可分的。
(一)对称性和人类语言文字的诞生和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
对称是一种美,一种艺术,对称性对人类的心智具有迷人的魅力。
对偶修辞格的基本特点就是对称:
成双作对,平仄相间,音节匀称,份量同等,两边平衡,看起来整齐匀称,听起来和谐悦耳。
这种对称的刺激很容易唤起人对曾经经验过的对称物象的认同与和谐体验,能使人产生一种宁静、稳定、愉快、完美的感觉,能让人产生一种极为轻松的心理反应。
明代的奇才解缙写了一副流传了数百年的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从形式上看,此对偶两行相对,作用于视觉,能给予明显的上下左右对称的平衡感;作用于听觉它们的平仄是相对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音节来而往复,节奏匀称相对,能给人音乐的平衡感受。
对偶修辞格的使用使楹联形式整齐匀称,节奏明快、音调音韵优美、音乐感强,表意凝炼集中、高度概括,抒情情感真挚、酣畅淋漓。
(二)对偶的形式能刺激人的知觉和注意
心理学从知觉和注意的角度告诉我们,凡是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形成知觉对象的单元,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语言中的对偶、排比、反复、顶针、回环等都是在这个心理学规律基础上产生的。
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适当重复相同的要素,如音素、词语、句式等,组成了一个对象单元。
对偶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大致相同的刺激物组成的鲜明的对象单元,更能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注意。
如明末清初,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游览扬州桃花庵,庵中方丈好客,与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
二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
方丈道: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
”李渔对: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方丈又出上联:
“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
”李渔对:
“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
”[6]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对偶修辞格的诗化,便使人感到分外优美,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几个关键词语的两两相对刺激了人的知觉,容易引人注意,加之内容上的相互映衬,使人浮想联翩,整个对子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意境。
三、民族哲学意识、审美意向提供了思维土壤
瑞典学者高本汉有感于汉民族性格、思维、心理上的特征对汉语面貌的决定性影响说:
“为了理解汉语文献,必须熟悉汉人的灵魂。
”[7]
学者贺建成说中国人“处于北温带大陆准确的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的自然秩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生产节奏,男女交合,生老病死的生活程式,以及宗法制度的社会关系的中华民族,深切感应着大自然的和谐有序,对于对称性的感悟特别突出。
这反映在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中,正是对仗发达的深层动因。
”
(一)汉民族哲学意识对对偶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相反相成思维。
传统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
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
在中国文化精神之源的《易经》、《老子》等经典中,都将宇宙万物与发展归结于相应的阴与阳的交感作用,这种贯彻着对称性的宇宙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艺术。
中国哲学中有许多对偶的概念范畴,如天人、有无、体用、道器、阴阳、动静、常变、理气、形神、心物、力命、性习、知行等等。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更强调整体观点,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认识是,统一体内部各种对立因素的均衡与和谐是保持统一体稳定生存的根本条件。
纵观古代历史,汉民族统一年代多于分裂年代,因此形成了汉族人重和谐统一的心理。
古代的修辞理论,讨论的正是对立统一范畴的相互关系。
对偶则既有正对,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等;也有反对,如“江山易改,秉性难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等。
刘歆在其《文心雕龙·丽辞》中就说到: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他在讲到文辞对偶时,曾强调事必成双,文辞对偶。
可以说和谐是中国人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的核心。
和谐之美就成为了国人的审美追求。
和谐之美在对偶修辞格中主要体现为艺术风格上的一种平衡与和谐。
如《孔子家语》中“水因善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首先,字句整齐、音调铿锵的对偶句即是平衡与和谐的反映。
其次,此对偶是由水想到山,由海想到天,由下想到高,这些都是内容相对;平仄相对,相对的双方同是名词或形容词,即词性相对;但又同是自然现象或表示方位,即类别相同。
从阴阳观而育,表现了对立统一;从系统论而言,表现了整体性。
(二)汉民族审美观对对偶的影响
汉族人认为,除了领导者高高在上独立自主统率一切以外,其他都是以形成对立面即对偶形式为宜。
汉族本民族古老的哲学思想,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
传统蒙学教材《笠翁对韵》云: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9]某一范畴内截然相反的两端——如天与地、难与易、或由某种差异形成的各种不同角度的对立——如雨同风、赤日同苍穹,构成了上下两句意义的有机联系。
这种相对立而统一的原则,正是汉民族哲学观和审美观的完美体现。
在我国自《诗经》及先秦文学作品中出现对偶句,就开始注重形式的整齐、和谐。
至六朝时,声律说逐渐兴起,文学特点日益明确,加之玄学发展高潮,形式主义文风成为创作的主要倾向,对偶便在各种语体中普遍使用,以致如(滕王阁序)等偶语连篇、非对不发的“骈体文”统治了当时文坛。
诗歌逐渐讲究韵律美,借对偶之形式特点,演化成唐代律诗,规定八句中四句非用对偶不可,成为固定格式。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元明以来文学作品也多采用对偶之形式美特征,以概括作品主旨。
如元代马致远杂剧(汉宫秋》全名为“沉黑江明妃青冢恨,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水浒传》第一回回目为“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这些都体现了文人追求对偶形式整齐划一,和谐均衡的共同心理特征。
对偶的和谐、均衡、整齐一律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比。
这是指事物正反对立因素之间的一种并列组合关系。
如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上与下、动与静等等,就是一种明显的对比关系。
对比能使人们去认识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真谛。
对比体现在对偶中在色、声、形诸方面是普遍存在的。
如“江碧鸟愈白,山青花亦燃,是色彩对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声音对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形态对比。
正是由于对比的运用,衬托整个对偶句更富表现力。
2、对称。
对称是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也是事物正常发展的一种表现。
而且对称是逐渐由实用角度摆脱出来,从审美角度不断美化生活。
正如喻岳衡《声律启蒙》中说到“‘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简简单单几句话,念起来不仅声调和谐,而且节奏响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
他认为做联也好,做诗词赋中对偶句也好,一般都要求词性相对,上下联的内容有一定关联而不重复,还要求平仄协调。
这种对称形式在杜甫《绝句四首)表现得比较突出。
在“两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第一句与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无论是词性,还是色彩、节奏方面,都表现出非常巧妙的对仗关系。
咏诵起来,回味无穷。
均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民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
这一方面与汉族人民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
自古以来,汉民族人民观察事物,考虑问题,常常具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喜欢从事物的对应关系中展开思考,如二元对待观、“天人合一”观、人与人或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和谐观等,就形式而言不失为均齐“宽对”。
这种均衡的审美心态,在建筑、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摆设、宴请等方面也可体现出来。
汉族人民审美心态,也受汉语结构均衡美的影响。
正因为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均衡美的特点,故汉族人民在长期使用汉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均衡为美的审美心态,并探索修辞均衡美的规律。
例如汉语的声调,是构成汉语语音结构均衡美的要素。
古代利用声调中的平上去入分平仄,由平仄构成古代近体诗中音律的对称美和节奏美。
汉语中构词上的对称、均衡,形成了汉语修辞上的对偶等均衡美。
尤其是诗歌中的大量对偶句,由于句法、词性、声律的两两对应,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内聚力,经过前后映衬,互相补充,可以化生涩为平易。
李商隐《无题》: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镜”一般作名词用,倘在诗中孤立拈出“晓镜”,未免费解,但和下句“夜吟”相对照,立刻“变陌生为熟悉”,使读者明白作动词用,是写一位女子在晓妆对镜,抚鬓自伤,从而和下句中那位深夜苦吟、不避风寒的男子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对偶句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四、汉语言文字提供了物质土壤
对偶以汉语言作为载体,它具有文化上的种种优势。
诚如郭绍虞先生所说:
“中国语词因有伸缩分合之弹性,故能组成匀整的句调,而同时亦便对偶;又因有变化、颠倒的弹性,故极适于对偶,而同时亦足以助句调之匀整。
因此,中国文辞之对偶与匀整,为中国文字所特有的技巧。
”
对联作为对偶文学形式之一,自春秋时产生至明代,由于帝王的提倡和人们的喜爱,逐渐由文人创造变成群众实际需要。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建议将中国大学考试国文试题用‘,对对子”(对联)的方法,这就促使对偶现象在文人创造与民间创造的相互影响中走向繁荣局面,它由形式上的对仗化,发展成为一种异彩纷呈的方式,它和其它修辞方式连用或融合,出现谐音双关对偶、比喻对、回文对、夸张对、析字对等形式各异的现象,从而发展成形相对,神相连的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语言现象。
陈寅格先生认为“对偶确为语文特性之所在。
”。
汉语语素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而且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上都是语义承担者,即语音上汉语一字一音,语义上汉语一字一义。
汉语有很强的独立性,又有很强的组合能力,这给汉语表达字数,句数上相等的对偶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汉语语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特点,给语音带来了高低、升降、长短变化,·这给对偶在音韵上追求平仄对称,音节上错落有致提供了基础。
例如“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馥馥早梅思驿使,萋萋芳草怨王孙”等对偶句就能体现汉语一字一音的特性,富有节奏感,韵律美。
另外,语义上一字一义的特点使对偶显得整齐划一,呈现出和谐、匀称、富有节奏的特点。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山明水秀处处皆春色,年丰岁余人人尽笑颜”等对偶就把汉文一字一义的优越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讲 对偶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