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610028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78KB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由于这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适应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因此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光彩。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吧。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随笔作文
一、谈话导入:
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读过之后那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文辞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甚至终身难忘,把这些感受、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
二、师生讨论,表达共识:
1、我们在四年级就曾经接触过读后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写作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写读后感。
2、小组讨论,班内交流,师随机板书: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
读后感作文教学,读是前题,感是写作重点,也是教学的目的。
学生只有认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从中受教育和启迪。
(1)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3)要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4)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叙述、抒情三结合。
3、探讨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
开头:
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
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
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
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师总结读后感写作方法。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了读后感作文教学。
学生初次遇到写读后感作文,总会碰到新的问题——难写,甚至不会写。
因为小学生作文大多是以写记叙文为主,学生一般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
而写读后感作文却有别于记叙文,它必须写出因读后感的内容。
可以写课文中某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当然也可以写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总体感受或见解。
在写读后感中提出自己的质疑,经过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可见,读后感作文又带有议论文的写作成分。
因此,读后感作文教学时,关键要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
三、怎样教学生写好读后感作文呢?
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
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
确定标题。
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
”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
副标题表明题材。
其二:
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我归纳为这几
个字“引—议—联—结。
”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
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四、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误区:
(1)叙述原文过多,无感、少感;
(2)无感而发,牵强附会;
(3)空洞抽象,缺乏联想;
(4)蜻蜒点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赏,体会读后感的写作特点,边听边想怎么写的:
开头:
由读引发感想,开门见山,概括感受。
中间:
(1)感受具体,边叙边议,叙情节不照抄原文,议感受得体。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指导自己行动,不然写作无意义。
结尾:
概括升华主题。
3、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及疑问,提升认识。
4、总结选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想人未想之点,写人未写之材好的开头:
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使人一见钟情。
好的结句:
结尾如撞钟,清音有余。
事真实生动:
有说服力,有味道
5、质疑:
同学们,心中有什么收获或疑惑说出来评议。
“文章不厌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来。
”
每个人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都不同,有差别才能相互启发,形成互补,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课后写作文并自我修改作文,补充完善。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随笔作文
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才能在劳动中呈现光辉与人性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
伴随着一步步地走进新课程,我想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来总结‘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体验。
几个月前,我上了一节“自读自悟”教改实验课,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撞击着我的心灵,我透视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体验到他们旺盛的生命活力。
这节课,课前我要求学生自学,通过自学,课堂上把自己的所思所悟所疑讲出来,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语句进行朗读,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在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问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并发挥他们潜在的智能。
由于这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适应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因此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光彩。
许多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
“老麻雀为什么绝望地尖叫?
”、“老麻雀为什么像一块石头似的飞下来?
”、“老麻雀自知斗不过猎狗,为什么还要飞下来,岂不是白白送死吗?
”……特别是郑文团同学提出的:
既然‘嗅’是‘闻’的意思,文中为什么不用‘闻’,而用‘嗅’呢?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
嗅是有目的地闻,带有辨别味道的意思;有的说:
嗅多用于动物……真想不到四年级的学生对谴词造句还有这么多的研究,孩子们的问题既尖锐又深刻,发人深省。
更令人感动的是我正准备下课时,一个同学突然高举着手说: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没弄明白,后来,老麻雀能不能把小麻雀救回巢里?
多么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我的心为之一动,灵感随之而来,我笑着对同学说:
伟聪同学的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比老师想得周到,至于老麻雀能不能把小麻雀送回巢里,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本篇课文续写一篇文章,好吗?
课堂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同学们把作文交上来,有的写老麻雀找老鹰大哥帮助,把小麻雀救回巢里;有的写猎狗不死心,趁猎人不注意时又跑回追杀小麻雀,猎人及时赶来,把小麻雀送回巢里?
……看了孩子们的作文,使我由衷感到欣喜,孩子们的智慧火花竞相迸射,独特的见解使人叹服,心中涌动着一股说不出的惊喜,身处这样的课堂之中,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在涌动。
多好的孩子们,老师喜欢和你们一起陶陶然乐于知识的殿堂之中。
五年级随笔作文教学:
五年级习作四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习作《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第四单元中所安排的习作练习内容。
依据课标精神、学生实际,以及我校的课题研究活动方针,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力求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搜索出感人的材料,并把它清楚地写下来,在叙事中恰当地抒情,让情感自然流露,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能感动他人。
教学重难点:
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教学思路:
首先是单元引入,回忆“感动”。
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桥》,每一个故事都是那样的感人肺腑,可歌可泣。
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既奠定了本次习作教学的情感基调,同时又温习了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在生生交流、师生互动中,学生体会到了一切真情、善举、美德都能带来震撼人心的感动;在此基础上,出示本次习作教学的主题,学生审清题意;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借助多媒体播放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众志成城,抗雪救灾》,学生观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联系生活,回忆父母曾经
做过的最令自己感动的事,回忆2016年抗雪救灾中发生的一系列令人感动的事;由此打开学生思路,在小组内讲述生活中令自己感动的事,指生全班交流,学生自主评价,帮助发言者将事情叙述地更加具体、通顺、感人;教师出“下水文”,指导写法;最后学生独立试写,并进行片断交流,教师提出习作完善要求。
教学反思:
一、运用媒体,激发兴趣,广辟空间。
课标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后,就能始终以兴奋的状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从“要我写”改变为“我要写”,甚至会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于是优秀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
激发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
影像资料的播放,既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同时又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为学生开辟广阔的空间,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捕捉人性的闪光点,在广阔的思维空间、表达空间中自由驰骋。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运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由于开始播放的图片抗震救灾和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图片远离学生,虽然学生很受感动,但让他们说的时候却没说到点子上。
针对这种情况,小组研讨后加以修改,尽量收集一些贴近学生的图片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
二、联系生活,互动交流,体悟情感。
作文离不开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
著名作家叶圣陶也曾说过: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而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要学生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要想感动他人,首先必须要能感动自己。
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那些事情则更能触动最真挚的情感。
学生在说自己感动的事例的时候不够精炼拖泥带水,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进度。
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学生小组交流的形式,分享生活中令自己感动的事。
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再次得到启发。
在此基础上,指生进行全班交流,诚恳而带有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将事情叙述地更加具体、通顺、充满感情。
三、生动案例,引导写法,达成目标。
在生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精心准备了“下水文”,叙述了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
所选事例是真实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从教师的范文中,学生自主发现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在叙事中恰当地抒情,让情感自然流露,在感动自己的同时,做到也能感动他人。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随笔作文
这个学期,我担任的是五年级一、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
相对于一二年级而言,五年级属于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其教学的要求也较之低年段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五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品读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从基本的“诵读”转变成为高一级的“品读”。
再如写作,也是随着年级的逐渐攀高,从短小的简单记事的日记,逐渐变成叙事抒情的小篇幅文章。
作文教学是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公认的一个重点内容和难点关卡,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以及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
然而在实践的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笔者就现在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了如下的反思: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1、学生自身的因素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的生活积累比较少,平时也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再加上现在社会上一些因素的影响,学生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刻。
但是作文是一门生活的艺术,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发现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使作文是真实的、心灵的写照。
但即便是有些学生,有着丰富的课余生活,也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的原因,会接触较多的外界事物,但是,如果学生对于写作没有正确的认识,依旧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无法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写出来的文章,依旧是缺乏真情实感、违背生活现实、缺乏生活智慧的。
再加上当前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家家都有电脑。
有些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无法自拔,缺乏阅读,生活圈子狭隘,眼界狭小,即便是对生活有所感悟,也苦于不知如何表达。
还有一些学生即便是在读书,也是阅读一些武侠小说,于作文写作没有太大的帮助。
这也就是为什么冰心说要读书,要多读书,而且还要读好书了。
2、教学方面的因素
写作本是生活的需要,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这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就是要实事求是,但是在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却将其功利化。
作文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活的引导。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的做法,都是一味地传授给学生一些作文的技巧和方法,甚至是一些固定的模板,只追求考试的高分,却忽视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引导。
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写作而写作,就像是做数学题一样,死记硬背作文公式,套用作文格式。
要么就是作文呈现千人一面的情况,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要么就是五花八门,各有不同,使书写和表达的都是虚情假意的情况。
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文兴趣,而且还会影响作文教学的效率。
此外,还有一些教师,本身的写作素养并不高,自己也不能坚持写作文,研读和积累写作的理论。
只是有时候迫于职称的压力,偶尔写写论文,或者应学校的要求,写一些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为的也只是应付差事,完成任务罢了。
没有时常的写作、练习和积累,自然写作的素养也没有增进。
3、教学手段的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行业也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教学媒介的出现,也带给学生缤纷多彩的感官体验和冲击。
很多学生选择在QQ空间等地方,进行简短、明了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深受影响,写作在学生的心中变得越发的不重要,而被逐渐地淡忘。
五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的教学目标是: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能用具体生动的故事打动他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素养;以多维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生能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1.学生搜集和父母在一起的、能勾起回忆的照片或一些小物件。
2.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
3.教师制作相关幻灯片。
4.教师准备音乐作品《妈妈的吻》《让爱住我家》《感恩的心》。
5.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一、导入情境,揭示话题
1.激情导入:
同学们,电视中曾经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给他的妈妈洗脚。
还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
2.交流感受:
说说听了这两则故事的感受。
3.谈话揭题: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为我们付出辛苦,我们也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这叫什么?
对!
这叫用实际行动感恩。
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谈论的话题,就是讲感恩的故事
(板书)——讲述自己爱父母的故事。
二、多维互动,感受真情
1.小组互动。
在小组里讲印象最深的、难忘的事给同学听。
2.班级交流。
指定学生用比较清晰的、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自己爱父母的故事,要求说清楚、说具体,让听的人被你的真情打动。
3.多维互动。
(1)作为倾听者之一的学生,谈听了同学讲述之后的感动。
(2)作为倾听者之一的父母,谈听了孩子讲述之后感动的原因。
(3)作为倾听者之一的老师,谈听了学生与家长的讲述之后的感动。
我被你们的真情打动了。
一家人相互关心,相互呵护,相互帮助和理解,真是太好了。
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他们!
现在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中间,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首深情的歌——《妈妈的吻》。
4.齐声合唱。
师生随着音乐齐唱: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5.小结谈话。
同学们,感恩是发自内心的。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在父母劳累后送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和一个小小的吻……这都是感恩的行动,感恩
是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的。
下面,我们每个同学都走到自己父母的跟前,或送上你精心准备的小物件,或说上一句感恩的话……
6.亲子互动。
学生现场自由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1)教师请出一位小主持人,请她主持“爱心碰碰撞”环节:
请家长用一句话夸一夸“我心中的宝宝”;请孩子们说出自己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并向他们赠送自己精心制作的感恩卡。
(2)情景剧表演:
学生邀请父母一同表演《共进晚餐》。
放学回家,看见下班的妈妈提了一袋子菜回家来……妈妈做了自己和爸爸都爱吃的菜……(教师相机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优美的旋律使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浓浓的亲情之中)
7.现场采访:
小主持人在音乐声中,随机采访同学、家长和老师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
三、从述到写,说写结合
1.过渡谈话。
面对这浓浓的真情,我真是感慨万千。
学会感恩,应该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人自从有了生命的那天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人的一生得到过太多人的帮助,人生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感恩,要学会感谢父母,要学会感谢社会,要学会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
让我们时时胸怀一颗感恩的心。
(教师随即播放《感恩的心》)
2.简要提示。
下面让我们从刚才的现场讲述和口头交流中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
至于是写亲身经历的事,还是写听到的看到的事,自己定。
要求写真事,说内心话,感情要真实。
3.开拓思路。
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
在交
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4.自主习作。
学生写感恩的故事,教师巡视。
初稿写完以后,再认真自改。
5.激励交流。
把自己的作文与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伙伴进行互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6.推荐佳作。
推荐优秀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及时点评,引导学生借鉴别人的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
7.二次作文。
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再次经历习作的过程,在修改甚至是部分重写中完善自己的作文,享受二次作文的成功与愉悦。
学生每天都可能遇上高兴、生气、难过、感动等印象深刻而难忘的事。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
教材为教学提供了三个思路,即学生看到、听到或者经历过的事情。
从这三个方面选取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我对这组教材内容进行了聚焦处理:
选择在“家长开放日”之际,让学生将“谈谈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作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从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入手,选择“写感恩的故事”开展这一教学活动。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多维互动,孩子们能真实地进入交际情境。
请父母一起聆听课堂,参与课堂,让他们和孩子们共同奏响爱的交响曲,享受来自孩子们稚嫩心灵的感恩,一举多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本设计从
真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述说,教师示范引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亲子互动,有效地诱导学生把难以忘怀的事情说出来;多向交流,让学生充分地说,说充分。
让学生充分地说,是为了让学生能水到渠成地写。
本设计从说到写,先说后写,说、写、议、评、改结合,引导学生自由表情达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审美情感得到提升,让学生享受习作的愉悦。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
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
“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
”教活口语交际课,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和氛围。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以情为主线,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采用多向互动的多样化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这种运用“活”的、“生活化”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言语实践的方法,不但能使学生的言语能力从幼稚走向规范和成熟,而且能使他们的情感和态度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语文的多维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作文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