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向左,1+aB.向右,1+a
C.向左,1-aD.向右,1-a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如图所示,平行于纸面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1T。
位于纸面内的细直导线,长L=1m,通有I=1A的恒定电流.当导线与B1成60°夹角时,发现其受到的安培力为零.则该区域同时存在的另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可能为
A.TB.T
C.1TD.3T
8.如图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A)和电流表A2(0~0.6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
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
C.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6A
D.A1的读数为1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2A
9.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量为+q及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的速度最小为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0及静电力常量为k,则
A.OB间的距离为
B.点电荷乙能越过B点向左运动,其电势能仍增多
C.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间电势差
D.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10.如图甲所示,abcd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导体棒PQ与ab、cd接触良好,回路的总电阻为R,整个装置放在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变化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取图中B的方向为正方向)。
而PQ始终保持静止。
则下列关于PQ与框架间的摩擦力在时间0~t1内的变化情况的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一直不变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一直增大
11.如右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
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为负载电阻,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电压表读数为6V,则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V
B.若输入电压不变,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若输入电压不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
D.若保持负载电阻的阻值不变.输入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
三、简答题:
本题共2小题,共30分.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选用一电器元件。
图为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同学对其提出质疑,先需进一步验证该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A1)
电流表(A2)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滑动变阻器(R1)
滑动变阻器(R2)
直流电源(E)
开关(S),导线若干
量程0~50mA,内阻约为50
量程0~200mA,内阻约为10
量程0~3V,内阻约为10k
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
阻值范围0~15,允许最大电流1A
阻值范围0~1k,允许最大电流100mA
输出电压6V,内阻不计
⑴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以上均填器材代号)
⑵为达到上述目的,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⑶若发现实验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图中曲线基本吻合,请说明该伏安特性曲线与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何不同?
。
13.现要按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E(约1.5V)和内阻r(约20Ω),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1、A2(量程0~500μA,内阻约为50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0Ω,额定电流1.0A),定值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电阻箱R2、R3(阻值0~999.9Ω),开关、导线若干.由于现有电流表量程偏小,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为此,先将电流表改装(扩大量程),然后再按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1)测量电流表A2的内阻
按图乙电路测量A2的内阻,以下给出了实验中必要的操作:
A.断开S1B.闭合S1、S2
C.按图乙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最左端,R2调至最大
D.调节R2,使A1的示数为I1,记录R2的值E.断开S2,闭合S3
F.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A2的指针偏转适中,记录A1的示数I1
请按合理顺序排列实验步骤(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电流表A2(较小量程)改装成电流表A(较大量程)
如果
(1)中测出A2的内阻为468.0Ω.现用R2将A2改装成量程为20mA的电流表A,应把R2调为_____Ω与A2并联,改装后电流表A的内阻RA为______Ω.
(3)利用电流表A、电阻箱R3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用电流表A、电阻箱R3及开关S按图甲所示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改变R3的值,记录下电流表A的示数I,得到若干组R3、I的数据,然后作出图象。
该图象中,图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__;图线的纵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9分)足够长的粗糙绝缘板A上放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B。
用手托住A置于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此时A、B均能静止。
如图所示。
现将绝缘板A从图中P垂直电场线移至Q,发现小滑块B相对A发生了运动。
为研究方便可以将绝缘板A的运动简化成先匀加速接着匀减速到静止的过程。
测量发现竖直方向加速的时间为0.8s,减速的时间为0.2s。
P、Q高度差为0.5m。
已知匀强电场的场强E=0.3mg/q,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m/s2。
求:
⑴绝缘板A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⑵滑块B最后停在离出发点水平距离多大处?
15.(12分)如图,在xOy平面的第一、四象限内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第四象限内存在方向沿-y方向、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
从y轴上坐标为a的一点向磁场区发射速度大小不等的带正电同种粒子,速度方向范围是与+y方向成30º-150º,且在xOy平面内。
结果所有粒子经过磁场偏转后都垂直打到x轴上,然后进入第四象限的匀强电场区。
已知带电粒子电量为+q,质量为m,重力不计。
(1)确定进入磁场速度最小粒子的速度方向,并求出速度大小。
(2)所有通过磁场区的粒子中,求出最短时间与最长时间的比值。
(3)从x轴上x=点射入第四象限的粒子穿过电磁场后经过y轴上y=-b的点,求该粒子经过y=-b点的速度大小。
16.(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放在光滑足够长的U形导轨的底端,导轨宽度和棒长相等且接触良好,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角,整个装置处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现给导体棒沿导轨向上的初速度v0,经时间t0导体棒到达最高点,然后开始返回,到达底端前已经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已知导体棒的电阻为R,其余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电路中感应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求:
(1)导体棒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电能;
(2)导体棒在底端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3)导体棒上升的最大高度.
17.(16分)相距L=1.5m的足够长金属导轨竖直放置,质量为m1=1kg的金属棒ab和质量为m2=0.27kg的金属棒cd均通过棒两端的套环水平地套在金属导轨上,如图(a)所示,虚线上方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虚线下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两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
ab棒光滑,cd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0.75,两棒总电阻为1.8Ω,导轨电阻不计。
ab棒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按图(b)所示规律变化的外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匀加速运动,同时cd棒也由静止释放。
(1)求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ab棒加速度大小;
(2)已知在2s内外力F做功40J,求这一过程中两金属棒产生的总焦耳热;(3)求出cd棒达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0,并在图(c)中定性画出cd棒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物理练习答题纸2011.12.24
一、单项选择题(3×6=18分)二、多项选择题(4×5=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三、简答题(共30分)
12.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高三-----------------学号--------------------__姓名_------------------------_
⑵
⑶。
13.⑴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52分)
14.(9分)
15.(12分)
16.(15分)
17.(16分)
高三物理练习参考答案2011.12.24
一、单项选择题(3×6=18分)二、多项选择题(4×5=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D
B
C
C
BCD
AD
AC
CD
AD
三、简答题(每空3分,共30分)
12.①A2V1R1
②如图
③该元件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而电珠的电阻值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13.
(1)CBFEDA.
(2)12Ω,11.7Ω.
(3);
四、计算题(共52分)
14.⑴1.25m/s2;5m/s2;⑵0.04m
15.
(1)时
(2)
(3)
16.⑴
mv02⑵5gsinθ(3)H=(v02-gv0t0sinθ)/4g
17.1.2T,2m/s;18J;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