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6082688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751KB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过渡模式
“三低”现代模式
特点
出生率
高
高
高
低
死亡率
高
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极低
较低
高
低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
不断增长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发展由原始型(第一阶段)向传统型(第二阶段)转变时的主要变化是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传统型(第二阶段)向过渡型(第三阶段)转变时主要是出生率显著下降;过渡型(第三阶假)向现代型(第四阶段)转变时出生率进一步下降,有时甚至低于死亡率。
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7.人口年龄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所处的阶段和类型,会影响这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
可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可以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直观显示。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年轻型人口结构
老年型人口结构
人口增长类型
高—低—高(传统型)
低—低—低(现代型)
结构特点
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
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影响
利:
劳动力充足
弊:
社会经济、就业等压力大。
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问题。
解决办法
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
加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
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过渡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过渡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埃及、印度、巴基斯坦
措施:
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2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1)人口容量的概念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这里的¡°容纳¡±不单纯是空间概念,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生活和生产资料,使其能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
(3)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性
资源
正相关
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反之越大
经济发展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二、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概念
区别
共同点
大小关系
人口容量
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其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都具有相对确定性。
某地区人口
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1.3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
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
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内地到沿海2.山区到平原
2.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淡水、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3)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
¢Ù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Ú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Û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①加强与外界联系;
②缓解人地矛盾;
③提高了经济收入。
不利
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
理的难度,增大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成都、合肥、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3、功能区比较
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分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其分布形态与特征可对比分析如下:
城市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1.经济活动最繁忙;2.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3.建筑物高大稠密;4.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1.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区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
住宅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
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特别提醒:
城市某功能分区的位置与其区位选择要求密切相关:
商业区要求靠近最大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住宅区要求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工业区则要求占地广且交通便利。
4、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地价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变化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付租
能力
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的影响较小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区位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远离市中心处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区位选择原因
最大程度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重大,该区域内工业付租能力最高
5、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Ù经济活动最为繁忙;¢Ú建筑物高大稠密;¢Û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Ü内部分区明显;
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
10、中心地理论
1图中有4级中心地
2中心地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Û一中心地六边形服务范围正好是下级中心地服务
范围面积的3倍
¢Ü相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不交叉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下图所示: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比较
国家类型
所处阶段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原因
后果
发达国家
后期
早
慢
高
大
相适应
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Ù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城市外围地带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Ú市区范围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Û出现了高水平的大城市连绵带;¢Ü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持早较高的水平。
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
发展中国家
中期
晚
快
低
小
不相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Ù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Ú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病:
由于人类产业活动的高度集中、长时期和高强度的产业活动及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等,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
3、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和表现
表现:
第一,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城郊差别减小
第二,城市人口减少,城市规模缩小
第三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原因:
城市的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用地紧张,房价较高,交通拥挤等原因是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而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迁移。
4、城市环境的改善措施
(1)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Ù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建立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位置:
澳大利亚的西南端、东南端(墨累-达令盆地)
自然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
东水西调
优点:
¢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③灵活的生产选择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
分布:
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
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
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东南亚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口诀: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
分布:
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
作物:
小麦、玉米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就美国而言的部分典型区位优势:
如位于五大湖区及密西西比河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且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人均耕地
人多地少
地广人稀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
生产规模
小
大
机械化程度
低
高
科技水平
低
高
商品率
低
高
经营方式
家庭经营,规模很小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所在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温带大陆性气候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
分布: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
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如修建铁路)
(2)合理利用草场(如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3)种植饲料(4)开辟水源(如打机井)
(5)培养良种牛、防病害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
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
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温带海洋性气候)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五种农业地域类型比较总结
农业地
域类型
混合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分布地区(国家)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亚洲季风区(东亚、
东南亚、南亚)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
乌克兰
干旱、半干旱区
牧牛(美国、澳大利亚)牧羊(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地区
作物
(或畜种)
小麦、羊(玉米、猪、牛)
水稻
小麦、玉米
牛、羊
奶牛
典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美国中部平原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西欧
区位
自然:
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经: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科技水平高;政策鼓励扶持;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自然:
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
社经: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生活习惯种植历史悠久;饮食习惯喜食大米
优越的自然条件:
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社经:
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Ù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Û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饲料因素:
¢Ù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Ú气候温和潮湿
多雨多雾,日照少,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因素:
¢Ù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
¢Ú人们饮食习惯
机械化程度高,缓解了劳动力不足
特点
家庭农场经营;划区轮作;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Ù小农经营
¢Ú单场高,商品率低
¢Û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低¢Ü水利工程大
¢Ù生产规模大
¢Ú商品率高
¢Û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高
面向市场,
生产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措施
合理安排劳动力,
修建水利工程
¢Ù适度规模经营
¢Ú控制人口数量
¢Û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Ü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Ù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区,实行休耕,轮作
¢Ú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Ù培育良种牛
¢Ú改善交通条件
¢Û开辟水源
¢Ü种植饲料
动物疫病的防治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
按生产对象:
采掘业、加工工业
按产品性质:
重工业(主要为生产服务)轻工业(主要为生活服务)
2、主要的区位因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
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目的:
低投入、高产出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
工业类型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业
电解铝、冶金、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
(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
共同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
区别:
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宝钢——接近消费市场
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
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
(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
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
第二种时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
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3)信息上的工业联系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分类:
专业化生产的工业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
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Å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Æ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1.发展的区位特点
¢Ù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如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如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Ü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Ù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Ú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使用)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Ü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
提示:
德国鲁尔优化环境的措施:
A、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
B、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C、植树造林
4.辽中南工业区的特征
(1)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衰落原因):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概念:
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必修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