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总结10.docx
- 文档编号:6075941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5.30MB
高等教育学总结10.docx
《高等教育学总结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总结10.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总结10
第一章绪论
1.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时一个动态的概念,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中,它的形式不断变化,职能在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演变中。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开办创立的学园,是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也是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构。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诞生: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大学
近代大学的发展
母大学: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学);
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医学);
法国的巴黎大学(神学)。
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中世纪大学起初均为单科大学,学习法学、神学和医学须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乃文科。
中世纪大学类型:
(1)产生类型:
自然形成型(母大学)、衍生型(牛津大学的创立和巴黎大学的师生迁徙有关)、创建型(那不勒斯大学、图卢兹大学);
(2)管理方式:
教师型大学(巴黎大学)、学生型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宗教性和国际性、职业性和实用性。
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
三、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理解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行、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四、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的了解高等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加深对教师工作的理解。
2、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理解。
3、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理解。
4、有助于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自身发展的理解。
1.2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重要)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目的。
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通过传播政治观点、思想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
通过培养政治、法律、管理等专门人才服务于政治;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1、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高等教育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传递和积累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
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
高等教育时科学技术转为生产力的桥梁。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2、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高等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具有传递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和净化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1.3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教学职能、科研职能、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效高能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中心,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来开展。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现代高校从事科学研究有明显优势:
学科比较齐全,基础科学研究更显实力;
研究队伍素质高,数量较多;
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研究经费充足到位;
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比较频繁。
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
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
2.1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
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
《十七大报告》(2007年)
《十八大报告》(2013年)
二、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需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包括教育目的,但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性。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三、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
1、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
3、民族传统对教育目的产生重大影响;
4、确定教育目的,特别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2.2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一、我国高等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般)
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个别)
(二)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较为概括的抽象的要求。
(抽象)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高校的具体和明确的规定。
(具体)
(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教育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方向性,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所期望的素质
调控作用:
宏观和微观
激励作用:
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评价作用:
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四)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高等教育目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
二、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3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三、全面发展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方向;智育——核心;体育——基础。
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但又各自独立,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教学工作——基本途径;
科学研究——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重要途径。
2.4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
社会本位论:
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学记》、《理想国》
柏拉图、那笃尔普、涂尔干、洛克、赫尔巴克、孔子——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卢梭、培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斯宾塞、老子。
第三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重点掌握:
1、理解高等学校学制的概念;
2、高校在招生演进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代表性事件或颁布的一些文件;
3、高校教师聘任的基本条件,高校教师的考核情况及聘任过程的一般程序。
3.1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学制的概念及其演变
高等教育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高校的系统,它包括:
学校的类别、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建立的依据:
1、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3、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4、受本国学制传统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一)学制特征
意大利:
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法国:
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澳、加、德:
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日本、美国:
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双一——意大利;单多——法国;多双重——澳、加、德;私公多重——美、日。
(二)层次特征
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
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
大学和专门学院——主要层次;
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美国称社区学院;日本称短期大学;
三、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
研究生院——大学和专门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2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一、学位制度的由来
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二、现代世界各国学位制度的概况
美国:
副学士学位(协士)、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英国:
学士学位(优等学位和普通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和高级博士)
德国:
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日本:
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法国:
第一个阶段不授予学位、第二个阶段授学士或硕士、第三个阶段授予专门博士或
工程博士学位。
三、我国的学位制度
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教育部颁布了《学位分级细则》。
这两个学位法律是我国最早的学位制度规程。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标志着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正式确立。
我国的学术性学位,按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13类;设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类别。
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
1、学位等级结构不完整;
2、学位类型不全面;
3、学术性学位与专业行学位发展不平衡;
4、行政权力对学位管理影响过大;
5、学位点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地区间差异过大;
6、专业学位中“专业”特色不强;
7、研究生占比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8、高级学位“含金量”日趋下降。
我国学位制度解决对策:
1、设立副学士学位,完善学位体系;
2、顺应社会需要,调整学位类型;
3、重视学术性与专业学位的协调发展;
4、加强学位管理和评估,重塑学术权威;
5、加快西部地区学位建设,协调区域发展;
6、突出专业特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
7、在研究生扩招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
3.4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职务设置与聘任
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师资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
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级。
高校教师取得上述职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3、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系统原则;整体性原则;最低岗位数量原则;动态性原则。
高校教师任职情况考核:
高校将定期对教师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解聘、晋升、奖励或处分的依据。
第五章高等教育结构
掌握知识点:
1、理解什么是高等教育结构;
2、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3、宏观结构包含的方面主要有哪些,能够识别宏观结构具体指的是什么;
4、微观结构包含的方面主要有哪些,能够识别微观结构具体指的是什么;
5、结合世界教育结构改革分析我国高教结构改革的若干启示;
5.1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
大致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主要包括:
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
微观结构主要包括:
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
5.2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结构水平):
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一般分为:
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国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美国:
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四年制大学或学院本科、研究生院
日本:
短期大学、大学专科、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修学校;大学本科(学部);大学进修科和研究生院(大学院)
法国:
两年制短期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第一、二阶段和大学校教育;大学第三阶段教育和某些专门教育高级阶段。
二、高等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
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横向结构);
三、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
有三层涵义:
第一是指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高等教育等办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二是指不同类型的高校及其比例关系,包括综合性大学、单科大学、短期大学、教育学院等;
第三是指国家举办、地方举办和民办高校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
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情况,高等学校数量、类型、层次的地区分布情况。
5.3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一、世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对我过高教结构改革的启示
高等教育的各种类型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建立相应的转学机制。
二、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
学术的因素、体制的因素、政府干预的因素、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
三、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从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2.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第七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7.1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概述
一、学科、专业与课程的概念
(一)学科
广义的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
狭义的学科是指教学科目的简称。
一般将学科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
(二)专业
广义的专业是指专门职业;
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而设立的学业门类。
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或教学形式。
(三)课程
最早提出和使用课程概念的是英国的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育计划的各门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课程的分类:
按照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还是客体上来构建的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客体)、经验课程(主体);
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分科型)和核心课程(综合课程、中心课程)。
从层次结构上看,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从选课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
根据课时数的多少,可以将课程分为大、中、小、微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根据课程是否具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二、专业的形成
(一)专业的形成
1.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2.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
3.专业的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
4.专业范围覆盖较宽广;
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
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1.教育的发展应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
2.条块分割的体制导致专业发展的盲目性,造成了某些专业的重复建设;
3.偏重数量发展,导致数量下降。
7.2高等学校的课程编制
课程编制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三个层次组成。
一、教学计划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
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课程设置、主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学年编制。
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
明确的目的性、前沿性、思想性、启迪性和教学适用性。
三、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7.3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的意义
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
推动其他与教学有关的工作规定;
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学术梯队。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建设的内容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设备、设施和实验室建设、体制机制建设。
(二)课程建设的要求
1.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
2.教材要合适;
3.教学资料要完整;
4.考核手段要科学;
5.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6.拥有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和机制建设等六个方面内容。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强调主讲课程;第二,强调使用信息技术;第三,强调教学资源网上免费开放。
7.4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与我国课程改革
世界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
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开展通才教育;
实行学科整合,注重课程内容综合化;
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强调人文修养,课程人文化;
建立探究式学习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九章高等学校学科研究与技术开发
9.1高等学校学科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科研是发展新科学的基础;
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9.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原则
一、高等学校学科研究的特点
(一)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
(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
(三)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四)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的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
(五)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二、高等学校学科研究的不足
1.高校科研经费一直缺乏,人力和物力的优势从总体上没有充分发挥;
2.虽学科众多,具有综合优势,但科研力量缺乏强有力的凝聚力;
3.高校擅长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但是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和政策。
三、高等学校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正确处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
科研的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
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
四、大学生的科研指导
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科研指导;
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的科研指导;
结合学校各种级别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的科研指导。
第十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10.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1.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2.有定向选择的内容;
3.通过现实参与的方式实施;
4.与高校其他教学环节具有互补共进的效果。
二、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3.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4.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三、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一)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的关系
联系:
目的的统一性
区别:
活动的主体有差异;所获知识的层次不同;知识获得的环境有差别。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关系
联系:
目的与结果的总体一致性
区别:
活动对象有差别;方式有差别;活动环境有差别。
10.2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别
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
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与非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
专业实践活动与非专业实践活动。
二、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
第十一章高等学校的德育
11.1高等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学校德育概述
德育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德育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二、高等学校德育的特点
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很强的实践性
三、高等学校德育的目的和任务
根本目的:
提高青年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本任务: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教育和武装学生。
四、高等学校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
2.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高校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
11.2高等学校德育的过程和内容
一、高等学校德育的过程
1.是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
2.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
3.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
11.3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一、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疏导行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
二、高等学校德育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说理启发法、情感交流法、榜样教育法、参观访问法
三、高等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德育课教学;教职员工的“三育人”;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
11.4高等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
一、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精神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艰巨性
二、高等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
1.高等学校德育队伍的思想建设
2.高等学校德育队伍的制度建设
3.高等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措施:
强化德育学科建设;完善管理体系;优化队伍结构;讲究量才使用;政策落实到位;改革工作方式。
复习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C3.B4.D5.A6.B7.D8.C9.D10.A11.A12.C13.C14.D15.C
16.C17.A18.D19.B20.B21.A23.C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教育学 总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