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
- 文档编号:6070141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64
- 大小:88KB
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依据教育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三、教育发展过程
1、古代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教育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3、近代教育
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
问答法的步骤是:
(1)苏格拉底讽刺;
(2)定义;(3)助产术。
来源:
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l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
(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
(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
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
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人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
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
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一)古代的教育目的——一儒家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做官。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及其演化(见书)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德育;
(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和教师
第一节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
我国现行《教育法》对各级各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所做的规定,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1)人身权;
(2)受教育权。
3.学生的基本义务
学生的基本义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
、
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的本质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
(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专业知识;
(2)专业伦理;(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
(二)对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1)精深的专业知识;
(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
(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
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五、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
第三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
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
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二)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3点)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第二节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
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
4.教学目标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
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②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的分类是:
①健康;②家庭;③娱乐;④职业;⑤宗教;⑥消费;⑦公民。
3.对学科的研究
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
第三节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设计的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强制性。
二是普遍性。
三是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①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③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复习资料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