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
- 文档编号:6061158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39.11KB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考化学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
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
Q、H2、HCl、NC…
多原子分子如:
HzOP4、GHbQ…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
Li+、Na、HNNH+…
阴离子:
Cl-、Cf、OH、SQ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1离子化合物中:
NaCI、CaCb、NqSQ…
2电解质溶液中:
盐酸、NaOH容液…
3金属晶体中:
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一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
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
1H、2iH、3iH
(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
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一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
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
根(如SQ2-、OK、
CH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
如一OH—NO、一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一OH和羧酸的羧基(一COO)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
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I)。
基(羟基)
根(氢氧根)
电子式
■〜
[道町
电性
电中性
带负电
存在于
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和其他“基”
或原子团相结合
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
化合物中
9.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
(宏观)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出来的性质
实质
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
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
(微观)
有发生改变时呈现的性质
改变时呈现的性质
性质包
括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般指跟氢气、氧气、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
能否发生反应及热稳定性等
9.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本质:
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
二者的区别
是:
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10.溶解性
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
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单质碘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在室温时仅微溶于水,当温度大于70C时,
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苯酚熔点为43C,70C时苯酚为液态)。
利
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
在上述物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质与溶剂分离开。
还有一种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
例如,石灰石溶于盐酸,铁溶于稀硫酸,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等。
这样的溶解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11.液化
指气态物质在降低温度或加大压强的条件下转变成液体的现象。
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贮存、运输某些气体物质,常将气体物质液化。
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压,液化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必须能耐高压,以确保安全。
常用的几种气体液化后用途见下表。
气体名称
液化后名称
主要用途
空气
液体空气
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稀有气
体
氮气
液氮
冷冻剂
氯气
液氯
自来水消毒剂,制氯化铁、氯化烷
等
氨气
液氨
制冷剂,用于氨制冷机中
二氧化硫
液体二氧化硫
漂白剂
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
燃料
12.金属性
元素的金属性通常指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
越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成为氢气,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亦越强。
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
在各种稳定的同位素中,铯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氢氧化铯的碱性也最强。
除了金属元素表
现出不同强弱的金属性,某些非金属元素也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如
硼、硅、砷、碲等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13.非金属性
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吸收)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
在反应中越容易得到电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的单质越容
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氧元素、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它与氢气在黑暗中就能发生
剧烈的爆炸反应,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氢化物。
氧元素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除氟、氧元素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很强,它的最高价
种酸。
1、
驻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匸金属HI;;
酸性愈强,其元素的
氧化物(CLQ)的水化物一高氯酸(HCIC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一
到到下:
随核电1数的增加;非
非金属:
性也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
2Cu+S===Cu2SCu+C2点燃CuC2所以,Cl的
非金属性强于So
金属性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易难
与H2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
金属
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
属单质
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
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
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
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
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
属
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
的单质
14.氧化性
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得到(吸引)电子的能力称
为物质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金属元素高价态的化合物、某些含氧酸及其盐一般有较强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十分相似,元素的非
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强。
氟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氧化性规律有:
①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弱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的
氧化性,如Na+vAg+;②变价金属中,高价态的氧化性强于低价态的氧化性,如Fe3+>Fe2+,MnQ>Mn(O->MnO;③同种元素含氧酸的氧化性往往是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HNSHNO,浓度越大,氧化性
也越强,如浓HN4稀HNQ浓HzSQ>稀HzSQo然而,也有例外,女口氯元素的含氧酸,它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CIQ>HCIQ>HCIQ>
HCIQo
15.还原性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还原性。
金属单
质、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和含有元素低价态的化合物都有较强的还原性。
物质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金属单质还原性
顺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基本一致。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元素若有多种价态的物质,一般说来,价态降低,还原性越强。
如含硫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的还原性:
HzS>S>SQ;含磷
元素物质的还原性PH3>P4>PQ3-;铁及其盐的还原性:
Fe>Fe2^。
16.挥发性
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的能力,以及一些
气体溶质从溶液中逸出的能力。
具有较强挥发性的物质大多是一些低沸点的液体物质,如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等。
另外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这些物质贮存时,应密闭保存并远离热源,防止受热加快挥发。
17.升华
在加热的条件下,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
常见能升华的物质有I2、干冰(固态CQ)、升华硫、红磷、灰砷等。
18.稳定性
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
它反映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
稳定性可分为热稳定性、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还原稳定性。
越不活泼的物质,其化学稳定性越好。
例如:
苯在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常用苯作萃取剂和有机反应的介质。
很多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和水作溶剂,都是利用了水的化学稳定性。
19.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1)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
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盐酸、浓硫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合金;过磷酸钙、漂白粉、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
【注意】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
由同位
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与C20混合为纯净物。
20.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Q、CI2、N2、Ar、金刚石、
铁(Fe)等。
HD16Q18Q也属于单质,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21.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22.酸
电离理论认为:
电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
HCIQ、H2SQ、HCI、HNQ…
常见弱酸:
H2SQ、HPQ、HF、HCIQHzCQ、HzSQ、CHCQQH
★浓硫酸“五性”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f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I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浓硝酸“四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23.碱
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QK的化合物
叫碱。
常见强碱:
NaQHKQHBa(QH)2、Ca(QH)2…
常见弱碱:
NH・H2OAI(QH)3、Fe(QH)3…
24.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的分类:
①正盐:
女口:
(NH4)2SQ、NqSQ…②酸式盐:
女口NaHCO
NaHPQ、NstHPO…③碱式盐:
CLb(QH)2CQ…④复盐:
KA1(SQ4)2•12"0…
25.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
NqOAI2Q、FesQ…
非金属氧化物:
NO、COSQ、CO…
(2)按性质分: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CQ、SQ…
碱性氧化物:
NqQ、CuQ…
两性氧化物:
AI2Q、ZnO
过氧化物:
N&Q
超氧化物:
KQ
26.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1)常见同素异形体:
红磷与白磷;O与Q;金刚石与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
是宏观物质)
★"五同的区别"同位素(相冋的中子数亠不同的质子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不同的单质,疋宏观物质)
”同分异构体(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人”同系物(组成的元素相同,同一类的有机物,相差一个或若干个的CH,)
同一种的物质(氯仿和三氯甲烷,异丁烷和2-甲基丙烷等)
(二)正确使用化学用语
1.
(5)电子数相同的微粒组
1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组:
原子:
Ne;
分子:
CH、NH、H2OHF;
阳离子:
Na+、Mg+、Al3+、NH+、HO
阴离子:
N3-、O_、F_、OH、NH_。
②核外有
18个电子的微粒:
原子:
Ar;
分子:
SiH4、PH、H2S、HCI、F2、H2Q;
阳离子:
K+、Cf;
阴离子:
P3-、S2-、HS、Cl一、C22"o
★“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电子”
的微粒:
分子
离子
核10电.子的
Ne
N3-、O2-、F-、Na+、Mg2+、
Al3+
二核10电子的
HF
OH-、
三核10电子的
H2O
NH2-
四核10电子的
NH3
H3O+
五核10电子的
CH4
NH4+
2,“1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核18电
子的
Ar
QCa2+、Cl、S2-
二核18电子的
F2、HCl
HS
三核18电子的
H2S
、1亠rk
四核18电…子的.
PH3、H2Q2
五核18电「子的.
SiH4、CH3F
六核18电子的
N2H4、CHbQH
KI11+MII
2+^.dO出曲也/r也
注:
其它诸如QH6、N2H5J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三)化学键和晶体结构(没有选修的学生晶体部分不用看)
1.化学键:
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作化学键。
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金属键)。
2.离子建
(1)定义: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
(2)成键元素:
活泼金属(或NH+)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酸根,
0H)
(3)静电作用:
指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的平衡。
3.共价键
(1)定义: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作共价键。
(2)成键元素:
一般来说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
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3)共价键分类:
1非极性键:
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
子对不偏移)。
如在某些非金属单质(H2、Cl2、Q、P4…)共价化合物
(H2Q、多碳化合物)、离子化合物(NqQ、CaC)中存在。
2极性键:
由不同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如在共价化合物(HCI、H2QCQ、NH、HzSQ、
SiO2)某些离子化合物(NaQHNqSQ、NHCI)中存在。
4.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1)非极性分子中整个分子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对称的。
极性分
子中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不对称。
(2)判断依据: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两方面因素决定。
双原
子分子极性键-极性分子,如:
HCI、NOCO
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如:
Hz、Cl2、N2、Q。
多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如P,S8。
有极性键几何结构对称—非极性分子,如:
CQ、CS、CH、CI40
几何结构不对称—极性分子,如"Q、NH、H2Q0
5.分之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作分子间作用力。
又称范德华力。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2一般的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也越高。
(2)氢键
某些物质的分子间H核与非金属强的原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氢键
不是化学键,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范德华力稍强。
氢键主要存在于HF、HzQNH、CHCHOH分子间。
女口HF分子间氢
键如下:
『H/斗J
故HF
6.晶体
H2QNH3的沸点分别与同族氢化物沸点相比反常的高。
①分子晶体
分子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的晶体叫作分子晶体。
2原子晶体
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叫原子晶体。
3离子晶体
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叫作离子晶体。
4金属晶体
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较强作用(金属键)形成的单质晶体叫作金属晶体。
7.四种晶体类型与性质比较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组成晶体的粒子
阳离子和阴离子
原子
分子
金属阳离子和
自由电子
组成晶体粒子间
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范德华力
(有的还有
氢键)
金属键
典型实例
NaCI
金刚石、
晶体硅、
SiO2、SiC
冰、干冰
金属单质
晶体的物理特性
熔点沸点
熔点较咼、沸点
高
熔、沸点高
熔、沸点低
熔沸点高
导热性
不良
不良
不良
良
导电性
固态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能导
差
差
导电
电
延展性
不良
不良
不良
良
硬度
略硬而脆
咼硬度
较小
较大
8.物质熔点、沸点高低的比较
(1)不同晶体类型的物质: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同种晶体类型的物质:
晶体内微粒间的作用力越大,溶、沸点越高。
1原子晶体要比较共价键的强弱(比较键能和鍵长),一般地说原
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鍵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溶沸点越
咼。
如:
熔点:
金刚石>水晶〉金刚砂>晶体硅
2离子晶体要比较离子键的强弱,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作用力越大,离子键越强,溶沸点越高。
如:
熔点:
MgO>MgC>NaCI>CsCI
3分子晶体:
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b.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极性大则熔沸点高(如CO>I2)。
c.有些还与分子的形状有关。
如有机同分异构体中,一般线性分子的熔沸点比带支链的咼,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d.有些与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多少有关。
组成结构相似的有机物,一般含碳碳双键多的熔沸点低,如油酸甘油酯(油)的熔点比硬脂酸甘油酯(脂肪)的低。
五.溶液
(一)分散系
1分散系
化学上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成很小的微粒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所组成的体系。
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分散质、分散剂均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2.四种分散系比较
溶液
胶体
浊液
微粒直径
<10-9m
10-9〜10-7m
>10-7m
微粒组成
分子或离子
分子的集合体或高分子
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
特点
均一、稳定、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
透明
透明
明
能否通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通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
无
有
无
实例
蔗糖水
蛋白溶液
石灰乳、油水
食盐水
淀粉溶液|
(二)溶液
1.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
混合物叫作溶液。
特征是均一、稳定、透明。
2.饱和溶液、溶解度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常用s表示。
质量分数3=S(100+s)x100%
(3)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食盐溶解度变化不大;Ca(OH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气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4)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横坐标表示温度。
根据某溶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
M=22.4p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
M=MD。
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物质的总质量(克)
M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Maa%MBb%
5.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孔原子的质量£
Ai、A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i%、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AAiai%A2a2%
(二)溶液计算
/nmN
1、c
VMVNaV
1000
C
M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
GV1=C2V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
C混=即晋(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
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a%皐100%Fm剂100%
(饱和溶液,S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I.pH=—lg[H+]
N
II.Kw=[H+][OH—]=10-14(25C时)
气体的体积
V
n一
Vm
(标准状况下)
6、图中的公式:
「n
3.了解几个概念:
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
(1)结晶: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2)结晶水:
以分子形式结合在晶体中的水,叫结晶水,它较容
易分解出来,如:
Na>CQ-10H2Q=NaCQ+10H2Q,
CuSQ・5H2Q=CuS(+5H2Q
(3)结晶水合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知识点 归纳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