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docx
- 文档编号:605155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89.81KB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docx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湘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湘教版选修
一、湿地的定义及分布
1、湿地的定义:
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
天然湿地:
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
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人工湖
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
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3、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活动:
读图,分析我国湿地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
【课堂演练】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D)
A.三峡水库B.海南岛红树林C.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C)
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D.②④⑤
4、我国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
5、洞庭湖:
湖南的名片
洞庭湖是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更是我们三湘大地的母亲湖,湖畔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鱼米之乡,洞庭湖同时又是长江流域的重要调蓄湖和资源生态湖。
二、“地球之肾”(作用)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淡水湖泊东方湿地——洞庭湖
1、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
(2)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
2、洞庭湖的功能:
(1)产出功能:
产生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源
(2)调节功能: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3)生态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4)降解功能: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5)其他功能:
美化环境、旅游、航运、各种动物的栖息地
3、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生命的摇篮”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天然空调机”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水库”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地球之肾”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鸟类的乐园”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资源的宝库”
三、湿地资源问题
分析洞庭湖由“第一”沦为“第二”的原因,并由此探究湿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探究】洞庭湖由大变小
◆1542年长江北岸的最后一个通道郝穴堵口,从此长江洪水只能南侵。
◆从南宋开始到明代,开始筑堤建垸,但洞庭湖基本为渔业区,堤垸居民为永久性居住,往往水涨人退。
◆湖区面积6000平方千米。
◆1860年前后长江洪水从藕池口、松滋口溃决,从此长江洪水长驱直入洞庭湖。
◆清代中叶湖区人口大增,南县成为第一个围筑而成的县(1913年)。
◆1896年湖区面积5400平方千米。
◆私围小垸,水进人退。
1947年李震一《洞庭湖环行记》。
◆洲土大王。
民谚“财主婆婆,茅屋砣砣”。
◆1949年湖区面积4350平方千米。
◆1954年洪水之后政府提倡“修堤并垸,加高堤防”。
◆垸民定居开始形成。
“扒堤比扒祖坟严重”“人在堤在”的观念开始形成。
◆1954年湖区面积3915平方千米、1958年3141平方千米。
◆1958年大跃进,提倡“插秧插到水中央”。
大兴水利使粮食增产、血吸虫病减少。
◆1958年大通湖开始围垦,52万亩湖泊到1980年仅存12万亩。
◆1979年停止围垦,xx年面积2625平方千米。
阅读P44:
“萎缩的洞庭湖”
读地图册P22:
洞庭湖的变迁
思考2、洞庭湖为什么会萎缩?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思考3、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
人多地少,围湖垦田能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思考4、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好处:
增加粮食,带来经济效益。
负面影响: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2)影响航运;(3)破坏生物多样性。
我国湿地状况
类别
湿地资源问题
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在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人为活动
(1)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2)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3)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4)泥沙淤积严重
(5)环境污染严重
(6)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7)引用物种干扰
(8)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自然原因
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
四、保护湿地
1、保护湿地要注意的两个原则:
(1)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使湿地发挥其产出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境保护功能。
保护和开发是相辅相成的。
(2)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湿地的同时,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
2、意义:
(1)生态效益:
a、维持生态多样性;b、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c、降解污染物
(2)经济效益:
a、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b、提供矿物资源;c、能源和水运
(3)社会效益:
a、观光与旅游;b、教育与科研价值
3、保护措施:
A、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
B、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
C、防止水污染
D、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
E、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后人的需要。
严禁滥捕滥猎等,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4、湿地资源的利用
合理的利用方式——保护湿地植被;禁止滥捕滥猎;保持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保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效益。
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引进物种干扰、过度捕捞;城镇建设、水利工程不当;环境污染、泥沙淤积。
活动:
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
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不足”。
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A、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当作耕地后备资源来开垦,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
B、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垦,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所以应该禁止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长江段是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2)图中湿地名称:
C东洞庭湖、D南洞庭湖。
(3)图中的湖泊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在却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请分析其原因。
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围垦;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
(4)图中的湖泊的缩小将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大片湿地消失,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使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5)xx年,长江洪水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了多次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
结合图中提供的资料,试从人为破坏长
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方面分析其原因。
上游:
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草场资源造成水土流失。
中游: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下游:
占用沿岸河道,使河道的排洪和泄洪能力降低。
(6)xx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图中湖泊。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为内容的治理措施。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
甲:
咸海乙:
洞庭湖
(2)近年来,甲、乙两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甲处:
注入湖泊的河流,两岸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气候变暖,蒸发变强。
乙处:
流域内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案例拓展1:
东北沼泽地
1、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
2、沼泽地的成因(地形、气候、水文水系、土壤)
3、东北区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减少,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北部降水丰富,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冷湿的环境使这里沼泽广布,而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
4、三江平原为什么会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建国后,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决定对北大荒进行大规模开垦,相继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使耕地由原来的40万公顷变为370万公顷。
5、为什么“北大仓”又将变为“北大荒”?
土壤肥沃的北大仓如今因大量的水土流失而变得沟壑纵横,经过50年的开发,黑土层几乎变薄了一半,土壤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肥力下降。
(xx年高考辽宁、宁夏文综卷)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1~3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
选A。
鄱阳湖位于我国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湖泊变浅,湖滩面积大,成为迁徙鸟群的重要栖息地。
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C)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解析:
选C。
由材料可知,鄱阳湖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说明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夏季水位高,“湖面一大片”,冬季水位低,“湖面一条线”,也说明该湖湖底是线状洼地。
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B)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解析:
选B。
鄱阳湖湿地自过去50年以来大面积减少,最主要原因是人类围湖造田,湖泊面积萎缩。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新京报2008年9月4日报道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林业局已将丹顶鹤作为国鸟候选提交国务院审查,按程序最后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国鸟。
材料2: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典型的内陆湿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材料3:
2008年9月9日~13日,江西湿地办进行实地考察后,拟在江西修河、鄱阳、东江源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经专家组实地考察认为均为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是城市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完美结合。
(1)下列就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D)
A.地势低,水源充足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C.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D.地下水位低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①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②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④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
(3)扎龙湿地火灾多发,引起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受到很大影响。
对此,你认为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人工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等湿地植被;迁移湿地核心地区过多的人口;人工繁育丹顶鹤等珍稀鸟类等。
2019-2020年高二地理《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能够说出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
尝试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2.通过对地质灾害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应用,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地震、泥石流和滑坡分布图的阅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地图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地理空间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震资料的阅读,概括出我国地震的特点。
2.通过对中国地形图、中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中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图的比较判读,概括我国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的分布特点,总结地形与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相关性。
3.列表对比我国泥石流与滑坡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分布广、危害大的特点,增强忧患意识和灾害意识。
2.通过各种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联系的、综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求真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地质灾害中人为因素的分析,强化学生的正确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通过各种地质灾害分布的学习,加强尊重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意识。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4.通过阅读“泥石流王国”里的绿色耕耘,看到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和重建家园的重大成果,体会到科学知识在促进人地和谐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增强人们抗灾和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三、教学提纲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
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3.我国的地震分布
(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1.我国泥石流频发的原因
2.我国泥石流的分布
3.我国滑坡频发的原因
4.我国滑坡的分布
四、教学建议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
考虑到地质灾害种类多并且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建议本节讲3课时,“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用2课时。
另外1课时,结合本地的地质灾害类型,开展校本课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开展选修课程。
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一样都是影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不同的是在我国虽然分布很广,有一定的地质规律,但它不如气象灾害那么普遍。
并且地质灾害的突发性较强,虽然频发但很难完整记录其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生对地质灾害缺乏直观感受。
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提供真实、直观的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增强其震撼力,充分体验到地质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
建议本节采用“情境引入一问题引导一协作学习一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地质灾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学中应利用好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做相应的迁移和拓展。
人类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地关系史,人地关系相继走过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阶段,目前正携手走进人地协调共生的新时代。
然而,地质灾害暴发的频度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越来越重。
印尼海啸的惊涛骇浪还未平息,苏门答腊又一次震声隆隆。
下面让我们共同感受xx年末的那次人类史上的巨大灾难:
播放录像:
“CCTV—焦点访谈《关注印度洋大海啸》”
说明:
此次海啸由震级为8.9级的海底地震引发,片中关于地震有较逼真的动画模拟,对此次地震及海啸造成的灾难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播放录像能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感受到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为地质灾害的学习创设情境。
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在教学中安排学生阅读归纳概括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使学生知道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分布广、危害大。
三个特点中应重点强调种类齐,不仅灾害类型多,而且不同地域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地震在台湾及喜马拉雅山等地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在全国分布都很普遍,尤以黄土高原严重;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
第一部分我国的地震灾害围绕地震的特点、多发的原因及分布的规律展开。
关于地震的特点可向学生提供下面材料。
资料一:
投影1:
xx年中国部分破坏性地震
*2005年04月08日西藏仲巴县6.5级地震
*2005年04月06日新疆乌什县5.1级地震
*2005年03月06日台湾宜兰沿岸东海中5.6级地震
*2005年02月15日新疆乌什6.2级地震
*2005年02月01日台湾宜兰6.3级地震
*2005年02月19日台湾台东与花莲间发生5.0级地震
*2004年10月19日云南保山发生5.0级地震
*2004年10月15日台湾以东海中6.2级地震
*2004年08月10日云南鲁甸昭通间5.6级地震
*2004年07月12日西藏仲巴县与隆格尔县间6.7级地震
*2004年07月03日西藏班戈5.2级地震
*2004年06月29日青海治多5.3级地震
*2004年05月26日浙江舟山4.3级地震
*2004年05月23日西藏班戈、青海海西间5.3级地震
*2004年05月19日台湾以东沿海6.7级地震
*2004年05月16日台湾以东海中5.4级地震
*2004年05月11日中国青海德令哈5.9级地震
*2004年05月08日中国台湾以东海中5.6级地震
*2004年05月04日中国青海德令哈5.5级地震
*2004年05月01日中国台湾花莲5.2级地震
资料二: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大震级为8.5级,共有三次,即:
1668年山东莒县郯城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资料三:
从我国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分布特点看,我国的深源地震仅出现于吉林的安图、珲春和黑龙江的穆棱、东宁、牡丹江一带,深度一般为400~600千米。
它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深震群的一部分,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以30°倾角插入亚洲大陆之下,伸达我国东北的产物。
震级为5~7.5级,因震源过深,一般无破坏作用。
我国的中源地震主要有三处:
一是台湾省东部的沿海,如基隆东北、花莲以东海域以及东南海域,深度为100~270千米;二是西藏南部江孜、达旺附近,深度为140~180千米;三是新疆西部的塔什库尔干、麻扎一带,深达100~160千米,它是兴都库什中源地震群的一部分。
我国的浅源地震分布最为广泛,在深度上东西两部稍有差别,东部大都在30千米范围之内,西部稍深,有的可达40~50千米,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一带有的深达60~70千米。
总之,我国的深、中源地震仅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它们都处于不同板块相互交接部位,现代构造运动强烈,能影响到上地幔之中,而分布最广、为数最多的浅源地震大都在50千米以内(即在地壳范围之内),它们与地质构造尤其同活动断裂构造有着更密切的联系。
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
总结:
从以上资料中得出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是:
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关于我国地震的形成和分布的教学:
【建议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播放录像——唐山大地震使学生对地震有一个怵目惊心的直观感受,强化了学生的灾害意识。
震惊之余,学生不禁要问:
我们这里会不会发生地震呢?
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我国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1图2—16“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在图上找出自己家乡所在位置并说明是否在地震带上。
教师:
还有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区呢?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我国地震带的分布情况:
从以上地震的分布来看,我国地震活动在空间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总结:
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西部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而东部主要分布在台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
引导学生复习再现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我国正处在这两大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发。
然而我国内陆地区,比如,祁连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等也并非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为什么这些地区也是地震的多发区呢?
引发学生思考。
出示中国山脉分布图和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进行对照。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内陆地区地震带大体上与我国山脉分布相吻合,而山脉本身就是地壳剧烈运动的结果。
综合以上阐述可知: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建议二】填图绘图,突出重点,归纳总结,探究规律。
*教师给出资料:
序号
世界著名地震
中国著名震
经度
纬度
经度
纬度
1
120°W
40°N
110.3°E
34.8°N
2
110°E
5°S
107.8°E
34.5°N
3
77°W
4°S
112.8°E
38.9°N
4
88°E
23°N
111.7°E
36.3°N
5
121°E
14°S
109.7°E
34.5°N
6
34°E
7°N
119.0°E
24.7°N
7
74°W
44°N
118.5°E
34.8°N
8
70°W
30°S
117.0°E
40.0°N
9
10°E
45°N
105.3°E
37.4°N
10
85°W
13°N
103.1°E
26.3°N
11
125°E
23°N
102.0°E
29.9°N
12
30°E
35°N
83.5°E
43.7°N
13
140°E
35°N
103.0°E
25.0°N
14
12°E
46°N
104.7°E
33.2°N
15
75°E
28°N
85.0°E
43.5°N
16
105°W
61°N
118.2°E
39.6°N
17
68°W
47°S
120.6°E
23.9°N
18
175°E
41°S
121.6°E
24.0°N
19
121°E
17°N
117.0°E
23.5°N
*学生准备材料:
有经纬度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4支不同颜色的铅笔。
*完成活动步骤:
1.表中是有关世界和我国地震分布的数据,请分别在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铅笔用圆圈标出地震发生的位置。
2.参照教材P.51图2—16把其所在地震带用第三种和第四种颜色的铅笔涂上阴影。
(为提高课堂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可分组进行填绘。
)
3.填完之后,由学生指出它们分别位于我国的哪一个地震带上,进一步阐述我国和世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二地理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 湘教版选修 地理 22 湿地 资源 开发 保护 教案 湘教版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