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docx
- 文档编号:603953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7.92KB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docx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
教学要点:
1、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和运行机制变
2、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
3、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
4、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一)主体(国家主体与非国家主体)
1、国家主体——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的相互依存和竞争
迄今为止,主权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
世界上有200多个主权国家:
按社会制度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大体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经过战后几十年的演化又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处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之中。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过不懈努力,战后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据统计,1950年至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9.1%提高到16.5%。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严重困难和危机,被人们称作“失去的十年”。
这种状况迫使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整与改革,亚非拉不同地区和国家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一方面,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抓住了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出口贸易,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它们被称作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发展程度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水平过渡的阶段。
(韩国处于工业社会的过渡期;香港达到知识社会的发展期;台湾达到知识社会的起步期)
与此相对应,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和南亚地区的40多个国家经济长期停滞,贫困现象进一步恶化,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继续拉大,它们被称作最不发达国家。
因此,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发展中国家内部已经分化为不同类型。
2、非国家主体(最重要的是跨国公司)
定义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特征:
跨国公司大多数为一国资本,但也有少数多国资本。
人们一提到百事可乐、福特、IBM、微软、雪铁龙、丰田、本田就会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国家,这种公司具有明确的民族属性,但一提起壳牌(shell)石油公司,则英国人认为是英国公司,荷兰人认为是荷兰公司,归属是多国的。
由于股权利益和各国税率不同,以及经营上的利害冲突,这类公司数量很少。
发展
按照西方学者的说法,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最早的跨国公司。
但是,由于东印度公司首先不是在生产国际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其次也没有以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资本输出作为最直接特征,所以不是真是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时期限,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和积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经为数不多。
本国资本的相对过剩使资本输出成为一种大规模的普遍现象,垄断由国内向国际方向发展,这时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如杜邦公司、壳牌石油公司、西门子公司、瑞士雀巢公司等。
但这些跨国公司经营的业务相对于整个经济活动来说比重是很小的,投资方面集中在欧洲、北美,行业方面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采矿业和石油生产部门
跨国公司真正大发展是在二战后。
首先是美国的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到60末70初,西欧、日本的跨国公司也迅速发展。
跨国公司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据统计,目前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40%,世界贸易占50%,工业研究占80%,生产技术占90%,左右着世界技术转让的3/4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著。
补充:
就单个跨国公司的规模而论,许多巨型企业的销售额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世界上近200年国家和地区中,在约90%的国家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低于跨国公司的销售额。
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96年的销售额达1683·69亿美元,与当年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排名24,居然超过挪威、南非、希腊和新加坡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著。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100支最大经济力量中有一半以上是公司而不是国家。
目前,拥有跨国公司特别是巨型跨国公司的多少是决定一个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未来国际经济竞争力的较量将不是以国家和地区集团为单位,而是以巨型跨国公司展开。
从经济意义上讲,研究巨型跨国公司比研究一些中小国家还要重要。
作用(两方面)
积极作用:
就其影响来看,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不足,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传播,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它在加强各国联系、增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因此,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跨国公司持扶植和欢迎的态度。
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跨国公司,改变了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专利的状况。
消极作用:
控制在少数大国手中的跨国公司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利润和红利的形式从发展中国家带走大量资金,加深了南北矛盾。
特别是在国际经济政治化和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趋势之下,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强大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甚至插手他国内政的例子时有发生。
这正是现存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真实写照。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动向
跨国公司的最新发展是企业兼并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
日本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合并成世界最大的银行,戴姆勒—奔驰汽车股份公司收购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美国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英国电信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宣布联手,等等。
不同于以往“大鱼吃小鱼”的兼并,这些兼并多是强强联合,是为了优势互补,巩固垄断地位而携手谋求长期发展的合作战略。
在这场方兴未艾的兼并浪潮中,得益最多的是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将经受重大挑战。
当前许多成功跨国公司采取新的战略:
本土化战略。
(如宝洁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
跨国公司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非国家主体,根本原因就在于跨国公司随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化、条件的不同,能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策略和举措。
我国应大力发展跨国公司。
(二)运行机制
1、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
贸易简单说就是商品的交换。
世界贸易是世界范围内商品的交换,指国际间商品、劳务、技术、管理及其他知识所有权方面的交换关系的总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贸易的广度、深度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在各国获得不同程度的贸易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和冲突。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税问题)。
这就使规范国家间的贸易行为,协调国家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重要,从而就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国际贸易组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WTO。
关贸总协定
1948年在美国倡导下成立。
二战期间经济实力急剧增长的美国为了克服当时各国普遍实行的高关税、外汇管制和各种双边协定所形成的贸易障碍,进行经济扩张,组织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签订了关税减让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年生效。
关贸总协定确定的战后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非歧视原则、互惠和减让关税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磋商调解原则等,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权威准则。
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表明了自由主义对保护主义的一种胜利。
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进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来拆除各国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但是关贸总协定作为一种多边贸易体系是不完整的,这一方面在于它一直所处的“临时性”地位,另一方面在于其成员国没有包括一些在世界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的国家,即那些被认为是“计划经济的国家”,占人口1/4,居国际贸易第11位的中国创始缔约国的地位迟迟没有恢复,显然不能说它是一个真正的贸易体系。
经过八年的艰难曲折的历程,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成果最后文件》签署,在规范世界贸易竞争规则和加快贸易自由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宣布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于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行。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关贸总协定的继续和发展,它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单一市场为宗旨。
它比关贸总协定更具包容性、全球性、统一性和权威性:
它管理的领域和范畴大大拓宽,从商品、服务扩展至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各成员国内部与贸易有关的宏观调控、财政、立法等国内政策。
WTO的功能:
管理WTO贸易协定
贸易谈判的论坛处理贸易争端
协调国家间外贸政策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与训练
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
截至2004年10月柬埔寨正式入式,世贸组织共有148个成员,并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加入。
WTO虽功不可没,但也应注意其弊端:
发达国家在WTO中的优越地位,WTO的决策程序不合理,发达国家在WTO中运作的经验性,都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
国际金融的含义
金融,即货币的周转和运行。
所谓国际金融,就是资金在国际范围内融通。
与国内金融相比,国际金融牵涉面广,问题更复杂。
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和货币政策,在国际货币流通时实行什么样的汇率,各国有没有一个中心货币,各国应保存多少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储备资产,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门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在稳定国际金融秩序、监督各成员国货币金融政策、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协调金融矛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战后国际金融格局的深刻变化
战后的国际金融格局经历了从单极转向多极的深刻变化。
初期,各国忙于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只有美国以低息贷款为其盟国提供援助,以营利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数量比较少。
国际金融活动的整体水平很低,美元基本上是惟一的国际货币,占据了国际金融霸主的地位。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战后经济复兴的完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多边支付,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
各国利率水平的差异使私人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为套汇套利而大规模流动,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各国政府之间为争夺黄金储备、限制资本流动而展开“货币战”,并最终导致以固定汇率制度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受此影响,国际货币关系动荡,汇率波动剧烈,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严重,改革世界货币体系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问题。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理事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牙买加协定》。
此后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作“牙买加体系”或“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其特征是浮动汇率合法化。
日元、马克加入了国际货币的行列,传统的英镑区、法郎区加强自己的活动和联系,国际货币格局多元化。
伦敦、东京成为与纽约并立的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等在20世纪80年代成长为新兴的金融市场。
金融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得以巩固。
1999年欧元启动后,成为美元的第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
从长期的走向来看,启动欧元后的欧盟不再总是被动地承受美元利率和汇率波动的影响,反之,欧元能够降低和减缓美元波动对国际金融的冲击,其作为国际储备和结算支付手段的地位也会上升,对金融关系的稳定产生积极作用。
国际金融一体化
迄今为止,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世界各个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通过电脑、电话、电报、电传等方式连成一体,国际间的资金结算划拨程序简化,成本大大降低,一个没有国界的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
总体上看,金融一体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推动了国际投资的发展,使一国的经济规模不完全受制于本国的国内储蓄和资金积累,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起飞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另一方面,市场的多变使国际金融业务的风险不断加大,如不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就会爆发极具破坏性的金融危机。
3、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
世界经济协调定义
是指两个以上国家,为了解决涉及当事国各方利益的世界经济领域的问题与矛盾,通过某种形式的协商,采取共同干预行动的行为。
需要协调的原因:
在主权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主要行为主体的今天,国家利益仍然是国际关系行为的基本动因。
各国追求的目标、要求和利益大不相同。
不同的国家利益必然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和矛盾。
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发展到激烈对抗的地步,避免由于一国经济危机或政策失误对别国造成不利影响,就产生了加强协调与合作的共同要求。
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演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是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行全球性协调的最初尝试。
但这一阶段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独霸地位,使这期间的协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操纵。
随着西欧、日本的复兴,各国经济实力对比发生深刻变化。
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全面动荡之后,各国对经济协调的认识更为一致。
1975年六个主要发达国家(美、英、法、日、联邦德国、意)的首脑共同商讨经济对策。
第二年,又吸收了加拿大参加。
此后,一年一度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了制度化的大国协调机制。
但直至80年代中期,七国首脑会议并未将任何有重大影响的实际行动付诸实施。
1985年9月召开的西方五国财长会议(美、英、法、日、联邦德国)是一个转折点,五大国讨论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问题,决定美元贬值。
从此,多边经济协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得到加强。
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全球性、地区性以及双边的国际经济活动都被纳入到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当中。
从理论上讲,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可使各国政策互相接近,使各国经济行为互相配合,起到防止危机、促进增长的作用。
在战后世界经济的实践中,尽管这种作用是打了折扣的,但其成效还是明显的。
(如巴黎俱乐部)
但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现行世界经济协调机制也有很大局限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在国际协调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国际经济组织,建立之初是受大国意志支配的,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和惯例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实践中逐步制定的,大国协调一直居于协调机制的核心地位。
现行协调机制在实践中存在缺陷。
但是,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惟有协调才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正确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必将进一步完善。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
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从一国独霸到多种力量并存竞争的演变过程。
(三个阶段)
1、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二战后初期——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
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霸权是在二战中逐步确立的。
战争结束时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的32·5%,黄金储备总量的59%。
从四个方面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国际金融领域:
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协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简单地说,“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本内容包括:
美元与黄金挂钩,即黄金官价为每盎司35美元。
其他成员国货币同美元挂钩,并同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即实行固定汇率制)。
所以,布雷顿森从协定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5年底,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即世界银行WB)。
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组织内部均实行按缴纳资金的份额多少决定各国投票权力大小的原则,美国凭借资金优势掌握了相当的投票权,从而保证了对这两个金融机构的控制。
“布雷顿森林协定”虽然损害了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但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1947年,筹组了关贸总协定,主张大幅度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目的是大量输出美国商品,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对手之时抢占国际市场。
关贸总协定为战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在客观上对推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作为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协定”,被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体制,是美国制定的实现其经济霸权的体制。
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的政策。
战后初期,西欧面临的艰难的政治、经济形势,为美国控制西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为了给自己过剩的商品寻找出路,夺取和占领西欧市场;扶植西欧经济复兴和稳定西欧政局;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经过反复酝酿,1947抛出了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
而马歇尔计划最大的受惠者是美国。
美中从中获得了经济、政治、战略等多方面的好处。
经济上,促进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政治上,抑制了西欧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影响。
杜鲁门:
“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西欧是很难避免共产主义的专制统治的。
”战略上,促进了西欧和美国在对抗苏联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增强了遏制苏联的力量,并为西方政治、军事联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同样的,对日本,1949年美国为其制定了经济复兴的“道奇路线”,在“占领地区救济基金”
和“占领地区经济复兴基金”的名义下,向日本提供了大量贷款和援助,同时迫使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开放,为美国控制日本打下了基础。
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则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
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其第二届就职演说中提出对国外交方面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一是支持联合国,二是继续推行世界经济复兴计划(马计划),三是加强与爱好“自由”的国家的合作,反对侵略威胁(即正在酝酿成立的北约),四是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
前三点内容都是已经或正在推行的霸权措施,而第四点是新提出来的,被称为“第四点计划”。
第四点计划是美国打着“技术援助”的旗号,大规模向亚非拉国家渗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战后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
它带动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的输出,并为美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奠定了美国处理同民族独立国家关系的基调。
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则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1949年11月,美国又操纵英、法、意等15个西方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严格控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导致了东西方经济关系的隔绝。
通过以上步骤,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和金融投资市场的支配权,因此,它驾驭西欧、日本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并控制了不发达的受援国和地区,最终确立了霸主地位。
同时也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相对称定的国际环境。
如,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实现了货币的自由兑换;关贸总协定则促使各国降低了关税,对非关税壁垒进行了限制,这就结束了战前国际经济领域里的分裂和混乱状态,使国际经济关系的正常发展具备了条件。
再加上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基于以上因素,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在其带动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增长较快。
这次经济增长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
为此,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战后经济的“黄金时代”,其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增长速度之快,都是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
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在发达国家,家庭逐渐普及电气化、汽车、别墅。
美国战后初期的绝对优势,是战时经济的一种不正常反映。
为了维持其霸权地位和冷战的需要,美国除了向西欧、日本提供大量经济援助,还不得不给它的盟国提供强有力的军事保护伞。
1950年,美国军事开支是世界军事开支总额的50%。
1955年至1970年,美国军费累计达90220亿美元,是联邦德国的14.8倍,日本的84.3倍。
面且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慢于大多数西方国家,这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
(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衰落,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美国经济霸权衰落
在金融领域:
70年代,由于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越南战争的消耗,使美国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不断减少,美元不断贬值,再也无法同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
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12月和1973年3月,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西方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关系由固定汇率制转为浮动汇率制。
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这是一个动荡和混乱的过程,而在这一体系瓦解之后,又无法建立一个新的、相对稳定和统一的体系来替代它,货币汇率剧烈动荡,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国际经济环境趋于恶化。
在贸易领域:
美国的贸易地位大幅度大降,美在世界进出口总额所战比重由1953年的18·9%下降到1980年的11·8%,同时进口额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
1971年出现了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逆差。
2、西欧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经济中心
在50、60年代的黄金时代,其中联邦德国发展最快,法、意次之,英国相对缓慢。
20多年里,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约5倍,60年代初先后超过英、法,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60年代末虽被日超过,当今仍是欧洲第一大经济大国,世界第三经济强国。
总之,经过20年的发展,到60末70初,欧美经济实力对比呈现出有利于西欧的趋势。
到1979年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美国。
同时,日本的经济也异军突起。
经过10的国民经济恢复,日本经济迅速踏上腾飞之路。
50中-70年代中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期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最高的。
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所以在70年代,形成了美、日、欧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可见正是美国的扶植为自己创造了竞争对手。
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结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3、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上升
这一时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带动了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工业化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代表是亚洲四小龙。
它的崛起进一步提高了亚太地我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它们是促进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新生力量。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加剧
这一时期世界几大经济力量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不平衡性):
日本经济停滞不前,持续10多年的经济徘徊拉开了与美国的距离;欧盟各国经济低速推进;俄罗斯经济到2000年才出现起色;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但仍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的经济大国;美国从1992年以后,经济出现了连续100多个月的增长,相当长时期内总体优势不会变。
与此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加速发展:
冷战后,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单凭一国力量已无法应对各个领域的挑战,于是普遍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取得集团优势来增强自身实力。
所以,区域集团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区域性的双边、多边经济组织和经济合作协定已经超过100个,其中70%以上是20世纪90年代后建立的。
其中比较大的,比较成功的就是西欧、北美、亚太三大区域组织的发展。
欧洲联盟(EU,简称欧盟)是创立最早、组织最完备、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是区域集团化获得显著成功的典范。
它的前身欧共体。
1985年10月,欧共体提出了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计划。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世界 经济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