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备课笔记.docx
- 文档编号:6031687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0.07KB
现代诗备课笔记.docx
《现代诗备课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备课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诗备课笔记
太阳礼赞
郭沫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欣赏诗歌的方法阅读、鉴赏诗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领会蕴含在诗中丰富的情感。
2、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
2、学习诗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抓住意象,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类比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使自己变得聪慧呀?
那么,英国的培根曾经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数学使人缜密……同学们,要想使自己变得聪慧就应该多读诗歌。
今天,我就领着大家走进美妙的诗歌世界,去领略它的美仑美奂。
二、教师朗诵,然后指导学生朗诵。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太阳礼赞》写于1921年,正是五四运动时期。
作者作为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看着动荡的祖国,急切地盼望着一个新的中国的诞生。
这种盼望就象诗中对太阳、对光明的渴望。
这种盼望就是对祖国的一种热爱。
《太阳礼赞》一诗以太阳来象征祖国,象征祖国的光明、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新生,对太阳进行了热情的礼赞。
在太阳的照耀下,也即在祖国新生的激励鼓舞下,我难以抑制兴奋的心情,欢快地笑着,像火一样光明灿烂。
表达了对祖国的强烈的爱。
也体现了五四时期那种特有的狂飙精神。
四、比较中感悟爱的情感
共七节,前三节写景,后四节抒情。
第一部分:
写景,描绘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不同景象。
“辽阔的大海上,波涛汹涌澎湃,霞光汹涌万丈,一轮红日缓缓上升,将大海上的云彩染成一片火红。
”画面具有动态美和色彩美,因而能给人一种飞动的感觉。
这里,诗人运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太阳的光线由弱到强,将太阳的色彩由淡到浓的过程清晰地表现出来。
写景是为了抒怀。
第二部分,作者对太阳敞开胸怀,述说自己的愿望。
每句以“太阳哟”开头,诗人请求太阳永远照耀世界,将四面的黑暗驱除出去:
诗人希望能从太阳吸取无穷无尽的光和热,将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诗人愿和太阳融为一体,表达了为光明而献身的理想以及同一切黑暗势力作搏斗的信念。
“太阳哟”一词在诗中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礼赞太阳、礼赞光明的激情。
诗中运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抒发不可遏止的激情,增强诗句的感染力量。
四至七节,时日的感情如火山爆发,充分表现了“五四”时期那种特有的狂飙精神。
最后节中的“笑”,更是渗透了诗人的欢快之情,使画面活跃起来。
评析:
诗人对太阳充满了如此强烈的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美的热烈追求,这种美不但包括自然美,也包括理想美,因为在诗人的心目中,太阳是光明的象征,也是真理的象征,也是未来中国的象征。
诗人渴望“美的中国”早日到来。
于是诗人用笔将他所要表达的社会理想表达出来了。
五、实践中感受象征的魅力
象征的手法:
一方面因为本课几首诗均写于二、三十年代,故诗中都抒发了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母亲的爱。
由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原因,有的不便也不能直接表达对祖国的爱,所以诗人大多采用了象征的手法。
另一方面因为通过一些意象的象征来表情达意,这使诗歌变得生动、形象,丰富了其内涵,增强了其生命活力。
这种表达手法应是值得我们鉴赏和学习的。
▲读下面一段文字,运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给“母爱”找出合适的意象。
母爱,一个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
如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母爱就象________________,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________________,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_________________,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_________________,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答:
一首田园诗;一幅山水画;一首深情的歌;一阵和煦的风。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象征手法的魅力。
答案不必统一,只要能符合特征就行。
)
太阳礼赞
郭沫若
1)日出前:
光芒万丈
2)日出时:
火一样准确、形象、凝练描绘日出胜景
3)日出后:
耿晶晶、白灼象征太阳(光明、真理、未来新生祖国)
4)——7)礼赞——抒情澎湃的激情
对美好祖国的追求
对祖国强烈的爱
总结:
诗人描绘了日出的胜景,抒发了如火山喷发的像怒涛澎湃的激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的追求和强烈的爱。
郭沫若(1892~1978),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
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
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的母亲杜邀贞说她怀孕时,曾梦见一只小豹子突然咬着她左手的虎口,所以给郭沫若起的乳名叫“文豹”。
他在家排行第八,母亲称呼他为“八儿”。
郭沫若四岁半上私塾。
家里给他起学名叫郭开贞,号尚武。
“郭沫若”是他常用的笔名;为什么取名“沫若”呢?
他家乡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有两大河流,大渡河(古称沫水)以及流入大渡河的雅河(古称若水)。
汉朝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有关“沫若”一句,指的就是大渡河与雅河的汇流。
郭开贞于1919年9月11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早期诗作时首次用“沫若”笔名,随着《女神》诗集的出版,“郭沫若”为人们所熟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艾青:
(1910~1996)现代诗人。
本名蒋正涵,号海澄。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
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北方》被选入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书。
另外,他的诗作《太阳的话》也被选入小学六上语文教材。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2.课文解析: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
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
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
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
“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
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外国诗
《外国诗二首
(二)》(帆、信天翁)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
1通过场景及意象的把握感受诗作的主题意识。
2借助抒情形象的把握来体会象征、托物言志手法在诗作中的表达作用。
二、过程方法:
阅读感受诗作的大致情意,分析思辨诗作的深层意蕴及表现艺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诗作感受诗人借助抒情意象所抒发的伟大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
2对诗人所谴责的社会现象形成自己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全面正确理解帆所象征的人文含义。
二、辩证理解信天翁所代表的人格内涵。
[教学方法]阅读感受→讨论思辨→体会感悟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真正的好诗,应该是心底的歌。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俄国19世纪的诗人莱蒙托夫欣赏作者质朴、明快富有意蕴的诗句,理解作者孤傲的个性以及不屈不挠的追求自由,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
二、题解。
写于18岁的《帆》是莱蒙托夫一首有名的咏物抒情诗,也是西方咏物诗中的名篇。
莱蒙托夫是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他热情地憧憬着法国启蒙思想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十二月党人的行动又让他看到了在俄国实现这些理想的希望,他满怀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希望改变俄罗斯沙皇专制下黑暗的现实。
他厌恶自己周围那些贵族纨袴子弟所过的空虚和懒散的生活,追求一种活跃的创造,渴望看到生活的暴风雨去经受考验,以激发出自己更大的人生热情和力量。
在碌碌无为、苟且偷安而不求上进的贵族纨■子弟中间,他感到孤独,但他的贵族教养和习惯使他很难冲破周围庸俗的环境。
想完成一番事业的心情,在《帆》中作者以明快、质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这种矛盾的心情。
三、研读课文
作者简介。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浏览下载等形式搜集、整理作者的生平与创作,在课堂进行交流。
)
教师补充: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
因反抗沙皇专制统治屡遭流放,在决斗中被杀害。
著有《浮云》《祖国》等四百多首抒情诗、《恶魔》等二十余部长诗。
一、关于莱蒙托夫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
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
莱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
1828年人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
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
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
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
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
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
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
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
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
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
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
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
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
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
“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
”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二、关于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年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计数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如何理解“帆”
莱蒙托夫的《帆》并非只是单纯地描写景致,诗人赋予“帆”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
一种理解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向往、追求自由的思想,“帆”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是诗人追求自由的自我写照。
另一种理解认为,“孤帆”、“寻找”、“不安分”、“祈求风暴”,表现了诗人积极的战斗姿态,表达的是作者虽内心孤独却渴望斗争的激情。
因此,对“帆”的理解是多元的,其含义是丰富的。
1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明确:
全诗分为三节。
第一节写大海中的一片孤帆引发了诗人的反问。
第二节用一个近镜头描绘了帆所寻求的状态,然后用两个否定句回答了第一节对帆的反问。
第三节描绘了风暴过后大海上的画面。
(解说:
在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初步感知全诗。
)
(局部设疑,引发学生质疑解难,深化对诗的意蕴的理解。
)
问题1:
这首诗着力创设了几组意象,这些意象在不同层面上有什么特有的意蕴?
(学生根据作者生平简历和创作,结合全诗进行生发、联想、分析、讨论。
)
明确:
诗中有三组意象,一是帆,二是平静的大海,三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三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帆”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是诗人倔强高傲、不图安逸、不甘平庸、奋勇进取人格的象征。
孤帆在海中航行,象征诗人在人生道路上所进行的傲世不群的追求。
“平静的大海”象征着空虚而庸碌的那种“幸福生活”
“风暴”象征着充满挑战和斗争,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和激情,投入社会,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壮美生活。
问题:
作者通过了这样的意象,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再读诗歌,通过对意象的深层次把握,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意图。
)
明确:
这首诗洋溢着孤独感,却在我们面前展现出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一只小小的孤帆在弥漫的浓雾中漂泊,不避汹涌的波涛,呼啸着海风,即使“桅杆弓起了腰扎扎作响”也要奋勇前进,动摇不了它苦苦寻求的意志,风平浪静了,阳光灿烂,碧波荡漾,“不安的”孤帆却依然诉求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诗人点拨了全诗的主题,全力地表达了孤帆对自由对未来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
问题3:
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所创设的意象的特点是什么?
具有这些特点的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借助美学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心智,点燃学生探究诗歌艺术的兴趣。
)
明确:
作者创设的平静的大海,风暴呼啸着的大海,意象具有崇高美的特点。
从美学上讲,崇高美表现在外在方面,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把崇高分为两类,一是数字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二是力学的崇高。
莱蒙托夫的《帆》中“孤帆”体现了一种力学的崇高,“大海”体现出辽阔恢弘的崇高气势。
而“大海”这一意象既指平庸的幸福生活,又指作者生活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
作者通过这一具有崇高特征的意象意在衬托“孤帆”不满现状、英勇无畏、孤独而又倔强的高大形象。
四、研读本诗的艺术手法。
1象征手法(见问题1)
2对比手法
问题:
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如第一节“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与“孤帆在闪耀着白光”,用大海的辽阔苍茫的背景,反衬“孤帆”的无畏精神,表现了帆对自己前途的美好期望和信心。
第二节“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桅杆在弓起了腰扎扎地作响”,通过大海地险恶,反衬“孤帆”义无返顾,勇敢迎接挑战地英勇行为。
第三节描绘了一副风雨过后,晴天碧海,阳光灿烂地安详平静的画面,反衬出孤帆不安的祈求风暴洗礼的强烈愿望,从而表现了孤帆不满足于现状,富于挑战和斗争的叛逆性格。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莱蒙托夫的其他诗作。
第二课时
一、新课引入。
有人将诗人比成是自由的精灵,蓝天下展翅翱翔的云雀。
自由是诗人的个性和生命追求,一旦诗人的自由受到了限制,他们或者咆哮怒吼,或者深情哀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诗人在社会暴力的摧残下苟且偷生时唱出的一首悲歌——《信天翁》。
二、学生朗读并整体感知作品,教师指导作理性上的整体把握
1学生采用齐读和自由读两种方式,初步感受诗意和语言。
2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本诗的情感方法——属于低沉郁愤一类,并指导学生通过把握节奏和旋律来品读诗作。
3教师展示设计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辨感知诗作。
(1)课题为“信天翁”,但课本对之未做解释,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是一种什么事物?
讨论后明确:
诗的第一节中有这样的诗句:
“水手们常常是为了开心取乐,/捉住信天翁,这些海上的飞禽”,由此看来,信天翁是一种飞禽;在诗的第二节写它有“雪白的翅膀”,诗的第三节又写它“往日何其健美”,第四节又称它是“云中之君”,有“长羽大翼”,可以推知,它是在海上像海燕一样矫健的海鸟。
(2)各个诗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
谁能概括?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
第一节写信天翁成为船上各类人的玩物;第二节写信天翁在船上的笨拙卑劣表现;第三节写信天翁备受水手们的凌辱摧残;第四节点出信天翁的命运类似于诗人。
(3)“信天翁”与“诗人”意象是什么关系?
由此对此诗的总体特点有何认识?
讨论后明确:
诗作的第四节中写道,“诗人啊就好像这位云中之君”,作者在用信天翁象征诗人的形象。
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按照中国诗歌的传统应称为咏物诗,它托信天翁这个物传达了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批判谴责之志,即托物言志。
4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课前有简单的作家介绍,让学生阅读以形成初步印象。
提问:
作者为什么对社会不满?
明确:
(1)社会历史原因:
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颓靡之风盛行,18世纪的大革命后带给人们的并不是美好的现实,而是丑恶的谎言蔓延,世界显得荒谬,人们普遍感到“上帝死了”。
一些先觉者则以揭示和表现世界的丑恶、罪恶和病态来对抗这个世界,波德莱尔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并成为现代主义的先觉者。
(2)个人原因:
诗人六岁丧父,母亲性格乖张,这给他幼年的心灵蒙上了阴郁的暗影,从而形成了他成年以后的“永远孤独的命运感”。
5把握本诗的主旨大意。
讨论后明确:
批判那些庸碌而满怀恶意的社会庸众;不满、哀叹、自嘲自身的命运及人生处境。
三、深入细部研读作品——重点探究、难点突破
1研读第一节
提问:
诗人在这一诗节中刻画了哪些物象?
物象之间的行为过程是如何描述的?
物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
(1)水手、信天翁、旅客、船、海上。
(2)“水手们常常是为了开心取乐,/捉住信天翁”,信天翁“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进”。
(3)信天翁是海上的飞禽,让水手捉住开心取乐;信天翁则“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他们共同的载体“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进”。
提问:
诗节第二句说“捉住信天翁”,为什么还要补上一句“这些海上的飞禽”?
明确:
强调信天翁有自己独立自在的生存空间。
作者加上这句,既责水手们的无聊恣虐,又责信天翁的心甘情愿逆来顺受。
2研读第二节
提示:
利用关联词语“一当……就……”体会作者的用意。
明确:
强调信天翁一旦离开自由翱翔的大海,它就失去了人格和力量,连它的双翅也失去了效能,显示了海阔天空对信天翁的重要性。
3研读第三节。
提示:
通过关键场景把握诗节主旨。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所述场景的情节过程。
提问:
前两句叙述完以后用了感叹号,作者叹什么?
明确:
信天翁的随缘听命、自甘堕落,诗人很愤慨地讥刺它“丑陋可笑”;当然也有对造成这个海之骄子不幸命运的环境的愤怒谴责之意。
提问:
在诗节的末尾,作者对水手们的表现也用了叹号,意在表达什么情感?
明确: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无聊庸俗水手表现的极其厌恶和愤慨之情。
4研读第四节
提示:
深情地朗读、体会诗人在诗句中寄寓的深情。
提问:
“诗人啊就像这位云中之君”,点出诗人与信天翁二者之间具有相似点,作者对这些相似点是从哪个角度来概括的?
明确:
从信天翁的角度,以信天翁的形象描写诗人的具体形象;他有“出没于暴风雨,敢把弓手笑看”的一面,又有落地后垂着长羽大翼,步履艰难,被嘘声围得紧紧的一面。
提问:
结合第一诗节把握全诗意象的象征关系:
现在诗人说信天翁象征了诗人,那么其他形象又象征了现实社会中的什么呢?
明确:
折磨信天翁取乐的水手象征了世俗社会中那些庸碌而满怀恶意的群众;旅客则象征了世俗社会中那些普通的群众;信天翁飞翔的海上天空则喻示着诗人的自由精神世界;船则象征了现实世俗社会。
提问:
信天翁是诗人的化身,如何理解第一诗节中“它们懒懒地追寻陪伴着旅客”这句诗的含义?
明确:
这里显示的是诗人和现实生活、和麻木残忍庸众之间的关系:
诗人既深知自己与大众之间的对立,又无法脱离庸众,并且必须“追寻陪伴着”庸众。
提问:
如何理解“船是在苦涩的深渊上滑行”?
明确:
这表明了诗人对整个现实世界和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诗 备课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