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含中考阅读.docx
- 文档编号:6029440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15KB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含中考阅读.docx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含中考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含中考阅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含中考阅读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
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 不逾矩( )( ) 一箪食(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线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不逾矩( )( )
11.温故而知新( )( )
12.学而不思则罔( )
13.思而不学则殆( )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8.饭疏食饮水( )( )( )
19.曲肱而枕之(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21.于我如浮云(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子在川上曰( )
25.逝者如斯夫( )( )
26.不舍昼夜( )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29.博学而笃志( )
30.切问而近思(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
;今义:
。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故,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
;今义:
。
从,古义:
;今义:
。
)
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
2.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
3.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太史公曰:
《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赞》)
【注释】①低回:
徘徊,流连。
②六艺: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不能去云()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亦说乎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B.虽不能至虽不能察,必以情
C.学而不思则罔入则无法家拂士
D.此之谓失其本心想见其为人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4.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按一定时间;今义:
时间。
习,古义:
复习;今义:
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
每天;今义:
一日。
三,古义:
泛指多数,今义:
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
(古义:
旧的知识;今义:
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
优点;今义:
善良的人。
从,古义:
跟从(学习);今义:
跟从。
)
5.可以为师矣
(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
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
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
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感到迷惑。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中考链接
1.
(1)生气,发怒
(2)离开
2.【解析】A项中的“说”前者读“yuè”,通“悦”,意思为“愉快”;后者意思为“讲,谈论,叙述”。
B项中两个“虽”前者是“虽然”的意思;后者是“即使”的意思。
C项中两个“则”前者是连词,可译为“就”或不译;后者表示假设,是“如果”的意思。
D项中两个“其”都是代词,代指“他的”。
因此本题选D。
3.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解析】第
(1)句注意“善”在这里指优点,长处,“而”表顺承,一般不译。
第
(2)句为倒装句“礼其家”(状语后置),翻译时为“其家礼”,关键词有:
“诸”是兼词,解释为“众多”,“时”是名词作状语,“按时”的意思。
4.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
《诗经》上有句话:
“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依循前进。
”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
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车子、衣服和礼器,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终止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
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十二章 论语 十二 同步 练习 答案 中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