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道桥满堂支架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
- 文档编号:6028245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253.12KB
匝道桥满堂支架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
《匝道桥满堂支架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匝道桥满堂支架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匝道桥满堂支架施工方案培训资料
贵阳市北京东路道路工程B标
贵阳市北京东路—百花山路立交工程
上跨北京东路匝道桥满堂支架
施工方案
编制:
日期:
年月日
复核:
日期:
年月日
审核:
日期:
年月日
审批:
日期:
年月日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贵阳市北京东路道路工程B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一年八月六日
目 录
贵阳市北京东路—百花山路立交工程
上跨北京东路匝道桥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贵阳市北京东路—百花山路立交工程施工图设计》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二、工程概况
贵阳市北京东路—百花山立交工程匝道桥为上跨北京东路上下行北京东路右线桥,与北京东路平面交叉于K1+600里程。
匝道桥设计为2跨1联的连续梁结构,其中A匝道桥全长86m,C匝道桥全长76m,匝道桥均设置有竖曲线。
桥梁下部结构:
桥台设计为承台桩基础U型重力式,桥墩为承台桩基础Y型桥墩。
桥梁上部结构:
单箱双室断面的箱梁高度为1.9m,顶宽10.5m,底宽5.5m,箱梁混凝土一次浇筑量为543.1方。
盆式橡胶支座,纵向预应力后张法施工。
根据梁体施工工艺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该桥拟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法施工。
为满足相邻标段通车需求,满堂支架预留过车门洞。
满堂支架顺桥向搭设长度76m,横桥向搭设最大宽度为12.1m(含两侧作业平台宽度),搭设高度3.9m~5.0m之间。
过车门洞预留净空尺寸为3.5m宽×4.5m高,采用I22a工字钢搭设框架,基础为C20混凝土。
三、施工方案设计
1、构配件种类、规格
碗扣式钢管Ф48mm×3.5:
内径Ф41mm外径Ф48mm、壁厚3.5mm。
立杆的型号:
LG-120、长1200mm;LG-180、长1800mm;LG-240、长2400mm;LG-300、长3000mm。
横杆的型号:
HG-30、长300mm;HG-60、长600mm;HG-90、长900mm;HG-120、长1200mm;HG-150、长1500mm;HG-180、长1800mm。
斜杆的型号:
XG-0912、长1500mm;XG-1518、长2340mm;XG-1818、长2550mm。
2、满堂支架方案设计
2.1支架整体要求
支架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支架在承重后期弹性和塑性变形应控制在15mm以内。
支架部分地基的沉降量控制在5mm以内,地基承载(压)力满足支架设计后验算要求。
支架顶面与梁底的高差应控制在理想值范围内,根据预压,调整标高。
2.2满堂支架设计
满堂支架基底靠近北京东路右幅为中风化基岩,左幅为碎石粘土层。
将左幅土层开挖并换填碎石渣1.5m厚,然后进行地基的碾压。
将夯实的石渣基层标高调整至满堂支架搭设低标高后,浇筑20cmC15混凝土找平层,并在两侧设置排水沟。
加强雨天排水沟的排水管理,防止雨水浸泡和冲刷基础。
在混凝土上搭设满堂支架。
立杆按0.6×0.6m、0.6×0.9m进行布置,即横向间距0.6m,纵向间距0.6m、0.9m,步距1.2m;扫地杆离地高度为20cm,支架最大高度为5米。
支架外围四周设剪刀撑,内部沿桥梁中心线设置一排与外围剪刀撑平行的斜撑。
横桥向每4排立杆搭设一排横向剪刀撑,沿扫地杆上搭设一排水平剪刀撑,该剪刀撑两端与外围剪刀撑两端相连。
支架高度通过可调托座调节,顶托顶部距立杆顶部的悬空距离不大于15cm。
在基础高差较大时,可采用短立杆进行调节。
为提高满堂支架整体的抗水平推力的能力,利用桥墩作为连墙件的墙体,采用扣件式钢管沿桥墩高度方向布置3道“#”字型连墙件,上下间距2.4m以适应于步距的调整。
并将连墙件钢管与相邻的立杆、横杆采用扣件连接起来,连接长度不少于2步。
详见桥墩处连墙件示意图。
碗扣式钢管的内径Ф41mm外径Ф48mm、壁厚3.5mm。
立杆搭设时将其接长缝错开,第一层立杆用长1.8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至顶层再用1.8m和3.0m两种长度找平,最后用顶托调整坡度。
为保证相邻标段施工通车需求,在北京东路左幅预留过车门洞。
门洞净空尺寸为3.5m宽×4.5m高,采用I22a工字钢搭设横梁,碗扣钢管搭设立柱,基础为片石混凝土。
为防止行走车辆直接刮擦支架,基础边缘距最外侧立杆30cm,并且将基础顶面高出行车标高40cm。
立柱纵横向净间距25cm,在立柱顶面沿门洞纵向左右侧各铺设5根I22a工字钢,然后在工字钢上部沿门洞横向铺设I22a作为横梁工字钢间距为30cm,最后在工字钢上铺设方木并搭设支架。
桥墩处连墙件示意图
2.3模板结构及支撑体系
模板结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梁体的外观,外模面板均采用厚为15mm的竹胶板,面板尺寸1.2m×2.4m,以适应立杆布置间距,面板直接钉在横桥向方木上,顺桥向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0.6米;横桥向在纵向方木上置于42mm的钢管,钢管中到中间距为0.3米,净距0.26米。
在钉面板时,每块面板应从一端赶向另一端,以保证面板表面平整,竹胶板拼缝处且45°斜面拼接。
腹板及翼板面板分别固定在竖向和横向100×100mm方木上,方木间距30cm。
为保证箱梁底板倒角处砼线型顺畅,在竖向支撑内与腹板底部顺桥向布置一条100×100mm方木,方木钉在底模横桥向方木上,并与斜支撑顶紧。
腹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侧压力最大,需按立杆纵向间距布置斜撑,并将斜撑的另一端与腹部模板的纵楞顶紧。
为作业方便,沿顺桥向两侧布置各80cm的作业平台,平台亦采用碗扣式钢管架搭设,与模板支撑架相连。
平台顶部靠外侧利用钢管搭设栏杆,高度不小于1.2m。
2.4架体结构计算图(平、立、剖)
支架布置横桥向剖面图
支架布置平面图(另半幅对称布置)
支架布置顺桥向立面图
2.5模板顶端节点构造图
模板顶端节点构造图
3、现浇梁及满堂支架施工工艺
3.1平整场地
根据设计方案的底部标高,将场地平整、碾压至混凝土硬化找平层底部。
垫层混凝土浇筑前,两边用[20型钢作为边界模板,钢筋打桩简单固定。
测量每10m(纵桥向)测量模板顶相对高差,确保混凝土面有一定的横坡,并用若干钢筋头标记标高位置,确保收面平整度和坡度。
连续梁满堂支架法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取试件
C15垫层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车泵送浇筑。
浇筑中,依次进行布料,四周或边角处用振捣棒振捣密实,其它位置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密实,收面从一边向另一边依次进行。
3.2测量放线
(1)确定支架基础施工范围。
(2)按照设计方案准确找出立杆位置及搭设高度。
(3)监控预压数据并调整模板安装位置。
3.3支架搭设
连续箱梁支架系统由下而上依次为:
支撑架底托基础、Φ48碗扣脚手支架、顶托、分配梁和底模等组成。
(1)测量放出桥墩中心点,首先拉线定出每一跨支架的纵轴线,然后在轴线上按设计间距分出每排立杆位置。
(2)分块安装枕木,因支垫的枕木其新旧程度不一,故在铺设时注意将枕木的大面朝向顶底部位置,以保证枕木与地基接触紧密稳定。
(3)安装底托,底托支撑钢板与枕木间平整接触,充分受力。
底托调节螺杆拧紧无松动,以保证底托受力均匀。
(4)用Φ48碗扣脚手管搭设脚手架立杆,立杆按60cm×60cm(底板)间距和60cm×80cm(翼缘板)间距进行布置;立杆布置时,纵横方向均拉线进行,保证立杆位置及分布间距均匀一致。
(5)钢管支架设置纵横向横联,横联层距按120cm布置,在横桥方向和纵桥方向支架之间设置斜杆支撑,斜联按360cm间距布置。
(6)将每跨支架分成三段搭设,每段长约13m,以保证在每段都能根据净空高度合理调节支架高度。
(7)每段支架间用3m长的短钢管按1.8m间距梅花型连接,以保证整个支架连接成一整体,加强支架的稳定性。
(8)顶托在立杆搭设完成后安装。
每一段支架顶托的高度均由测量按设计值放出起止控制断面,并拉线将其余顶托调节到位。
顶托调节螺杆要竖直受力,顶托“U”型槽口向同一个方向。
(9)按照位置测量放线模板控制线,并按照要求铺设枕木及模板。
3.4模板制作与安装
箱梁底、腹板、竖板、内腹模等全部采用厚18mm的竹胶板。
底模安装:
在钢管支架的顶纵向钢管上,架纵向弧线形钢管,在其之上横向向架方楞木。
楞木接头相互交错布置,楞木间距为30cm,纵向钢管、方楞木之间用木楔调整以保证底模线形。
底模竹胶板直接铺钉在方楞上竹胶板拼缝处且45°斜面拼接,拼缝下加设方楞木,使拼缝刚好位于方楞木中间,拼缝间夹贴双面棉胶,拼缝表面用石腊密封。
在铺设底模前先桥台放置好盆式支座。
腹板侧模、翼板底模的安装:
在底模铺设完成后,重新标定桥梁中心轴线,对箱梁的平面位置进行放样,在底模上标出腹板侧模、内腹模、翼板边线和钢筋布置的位置。
腹板侧模用高强度胶合板,每隔30cm立方木、背杆木,竖向背杆木直接置于支架横向方楞木上,并用木楔楔牢。
施工时必须保证模板支架的强度与刚度,箱梁侧模与翼板底模须连成一体。
内腹板也使用竹胶板,为保证侧模稳固在箱梁主筋和腹箍筋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定位钢筋。
准确确定模板位置,并在箱梁腹板上设置φ14圆钢对拉钢筋。
内模腹板肋条间距为30cm,顶板和底板的肋条间距为40cm,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立纵向间距为40cm、横向间距为60cm的竖向方木支撑,横向设置上下两道竖向间距为60cm的横支撑,横支撑和竖支撑形成组合“#”字架,此“组合“#”字架事先钉好,内模底板和顶板设置成可活动的,在绑扎顶板钢筋之前先支好内模,待浇筑底板的时候卸掉组合“#”字架,打开内模的顶板和底板,当底板浇筑好后,合上内模底板,放入组合“#”字架固定好,最后合上内模顶板。
模板安装时,在梁端与横梁位置预应力锚头位置的模板和支座处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和支座形状做成规定的角度与形状,并保证锚头位置混凝土面与该处钢绞线的切线垂直。
在外露面底、侧面的模板,特别是预应力张拉端模板必要时可安装附着式振动器,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所有外露面模板接缝必须经过精心处理,保证模板光洁、严密不漏浆。
在中间两靠近张拉端,顶板模板应设置适当面积的工作孔,以便进行预应力张拉工作。
所有排气孔、压浆孔、泄水孔的预埋管及桥面泄水管按设计图纸固定到位,预埋件的预埋无遗漏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3.5支架预压
支架搭设完毕,安装模板前,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需对支架进行梁体荷载120%的预压,通过计算每跨预压荷载为840T。
支架预压的目的:
①、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
②、消除地基非弹性变形和支架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
③、检验支架的安全性、可行性。
预压方式采用顺桥向分段预压,分段界限与混凝土浇筑分界线相同。
1)支架预压的荷载及其分布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支架预压采用砂袋,砂袋的搬运简便、灵活且不需大型的起重设备,便于施工。
预压加载顺序:
分三级加载,即30%预压荷载—70%预压荷载—100%预压荷载。
第一次加载箱梁底板混凝土和钢筋重量的120%,每跨约200吨;第二次加载箱梁纵横梁、腹板重量的120%,每跨约410吨;第三次加载箱梁顶板总重的120%,每跨约230吨。
支架承受的箱梁重量按箱梁全断面一次性浇筑来考虑,即混凝土在凝固前处于塑性状态时,其内部不能进行内力的分布和传递,箱梁任何部位的混凝土重量均垂直作用于其下面的支架上。
故布设砂袋时,布设的砂袋重量比按箱梁横断面质量的分布比进行布设,顺桥向箱梁断面渐变处及横断面上顶板和底板高度变化处,砂袋数量在现场做相应调整,砂袋重量按现场试验确定,砂袋在下雨天需用彩条布遮盖,防止雨水渗入砂袋,增加砂袋重量。
支架预压荷载堆放的顺序同混凝土浇筑顺序相同,即先从梁跨中间向两侧支点并在横桥向上由梁体中心线向两侧腹板依次对称堆载,严禁不按荷载比例、荷载分部和荷载顺序进行堆放。
2)支架预压观测点的布设
支架搭设完毕预压前,每跨支架分别选取五个断面(两端墩顶处、1/4跨径处、跨中处),每断面7个点,共计35个观测点,钉上铁钉,对支架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进行高程的观测。
①预压前,测量并记录每个断面上a、b、c、d、e、f、g七个观测点的标高,如图所示,预压后,每天测量各点标高一次,计算其高程变化情况。
在达到设计荷载预压72小时后,沉降量仍然明显时需及时分析原因。
横断面测点布置图
②按照《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判定支架预压效果,判断标准为:
各监测点最初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或各监测点最初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
预压判定合格后,取下砂袋卸载,再次测量各点标高,最后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值及非弹性变形值。
③支架预压后应编写支架预压报告,并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支架预压期间,须由专人对支架进行观察,除观测支架高程及位移变化情况外,还需要对支架的杆件连接是否紧密、有无压弯及变形等进行全面的观察。
最后形成支架基础和支架沉降监测表。
④支架预压卸载可一次性完成,预压荷载卸去的要求是对称、均衡、同步。
⑤支架预压卸载清理完成后6h内,再次进行测量点的高程监测,计算确定支架的弹性变形量。
3)立模标高的确定
安装底模时预设反拱,反拱值按二次抛物线设置,底模顶面形成的二次抛物线须光滑、不得呈波浪形。
支架预拱度的设置根据支架的基础沉降、支架的几何及非几何变形值的大小并结合预压结果综合分析后再进行确定,根据该桥实际情况,预拱度主要以支架弹性变形量确定。
在取下砂袋卸载后,利用可调U托重新调整支架顶标高,使其满足设计的要求,从而确定底板立模标高。
4)预压监测措施
为更好的获得箱梁预压变形数据及支架变形、修正要点,需成立支架预压监测小组,小组主要成员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测量工程师、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等。
a、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箱梁预压加、卸荷载计划及监测计划,施工现场负责人指定、监督施工员负责按计划实施荷载加卸荷载。
测量人员负责监控点的埋设、按频率测量并作出成果分析。
安全员负责荷载转移期间、预压期间的安全防护工作及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的实施监督工作。
b、确定实施预压作业的重点安全监控部位和措施
预压材料为袋装砂石料,采用汽车吊吊装至箱梁指定位置。
应严格按照吊车作业操作规程、高空作业安全要求进行施作,安全员需随时掌握并跟踪现场情况。
沙袋严格按照桥梁荷载分部堆放,严禁临时将沙袋集中堆放在一起造成局部荷载过大影响支架安全和变形。
正值雨季作业,沙袋荷载易因沙子吸收雨水造成实际荷载超过预压设计荷载的情况,从而诱发支架不正常变形,因此要做好预压期间的防淋雨措施。
测量小组按频率实施变形量监测后,及时分析支架变形情况,对于不正常变形要及时向监测小组汇报,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分析并实施合理的措施。
支架预压期间,不得改变荷载的大小、部位。
待监测结果符合预压要求时,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及建设单位对支架预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卸载。
3.6钢筋加工与安装
1)钢筋进场及检验
钢筋必须按不同种类、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应立标牌以示识别。
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并堆置在钢筋棚内。
在钢筋进场后,要求提供附有生产厂家对该批钢筋生产的合格证书,标示批号和出厂检验的有关力学性能试验资料。
2)钢筋制作、绑扎
箱梁钢筋按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加工;纵向通长钢筋采用焊接,焊接接头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
焊接接头不设于最大压力处,并使接头交错排列,受拉区同一焊接接头范围内接头钢筋的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的50%。
钢筋布置按设计图纸,在底模上先绑扎底板钢筋,安装腹板外模和翼板底模,再绑扎腹板钢筋,最后绑扎顶板及翼板钢筋。
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三角砂浆垫块,垫块用预埋的铁丝与钢筋扎牢,并互相错开布置。
3)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的安装
预应力管道的埋置位置决定了今后预应力筋的受力及应力分布情况,因此对管道的埋设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仔细认真的进行,注意平面和立面的位置,用Φ12的钢筋焊成“#”架夹住管道点焊固定在箍筋及架立筋上。
安装时要严格逐点检查管道的位置,如发现有不对的地方要立即调整。
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的密封性及各接头的牢固性,用灌水法做密封性试验,做完密封性试验后用高压风把管道内残留的水吹出。
浇筑前要仔细核对图纸(包括通用图纸),注意支座预埋钢板、预应力设备、泄水孔、护栏底座钢筋、箱室通气孔、伸缩缝等预埋件的埋置,确保准确无误,预埋时同样要注意各预埋件的尺寸和位置。
4)预应力钢绞线制作与安装
(1)、检验
预应力的施工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因此很有必要对预应力钢材、锚具、夹具和张拉设备进行检验。
每批预应力钢材进场应附有证明生产厂家、性能、尺寸、熔炉次和日期的明显标志,每批预应力钢材的进场应分批验收,检验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方法及标志内容是否齐全、正确;钢材表面质量及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经运输、存放后有无损伤、锈蚀或影响与水泥粘结的油污。
为确保工程质量,对用本桥的预应力钢材及锚具、夹具按监理工程要求的办法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张拉机具与锚具应配套使用,采用梁板系列千斤顶,千斤顶与压力表在张拉前进行配套校验,校验设备送到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进行校验,并使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或线性回归议程。
从而计算出各束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相对的压力表读数值,并由专人负责使用、管理和维护。
(2)、预应力钢材的放样、安放
在普通钢筋安放基本完成后,应对预应力钢材的平面和高度(相对底模板)进行放样,并在钢筋上标出明显的标记。
放样完成即进行穿波纹管,波纹管连接处的缝隙应用胶带纸包缠牢,防止水泥浆渗入。
张拉端锚垫板等的预埋,先制作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角度和端头模板,将锚垫板用螺栓固定于端头模板上。
钢绞线下料长度时应考虑张拉端的工作长度,下料时,切割口的两侧各5cm先用铅丝绑扎,然后用切割机切割。
下料后在地坪上进行编束,使钢绞线平直,每束内各根钢绞线应编号并顺序摆放,每隔1m用18~22号铅丝编织、合拢捆扎。
在波纹管、锚垫板安装完成和钢绞线编束后,即可进行钢绞线穿束工作,穿束时应注意不要捅破波纹管。
在安装预应力管道的时候,同时进行预应力钢束的穿束工作,穿束完后,用间距50cm的φ12“#”字定位钢筋将波纹管牢固固定于钢筋骨架上,确保其平面位置和高度准确。
当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有冲突时,可适当挪动普通钢筋或切断,并在其它位置得以恢复。
钢绞线外露部分用塑料膜包缠,防止污染。
在穿束之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清除锚头上的各种杂物以及多余的波纹管。
(b)用高压水冲洗孔道。
(c)在干净的水泥地坪上编束,以防钢束受污染。
(d)卷扬机上的钢丝绳要换成新的并要认真检查是否有破损处。
(e)在编束前应用专用工具将钢束梳一下,以防钢绞线绞在一起。
(f)将钢束端头做成圆锥状,用电焊焊牢,表面要用砂轮修平滑,以防钢束在波纹管接头处引起波纹管翻卷,堵塞孔道。
若预应力束孔道是曲线状,用人工穿束就比较困难,通常将钢丝绳系在高强钢丝上,用人工先将高强钢丝拉过孔道,然后将钢丝绳头用12的半圆钢环与钢束头经焊接而接在一起,开启卷扬机将钢束徐徐拉过孔内,在钢束头进孔道时,用人工协助使其顺利入孔。
如果在钢束穿进过程中堵塞,要立即停止,查准堵塞管位置,凿开混凝土清除管道内的堵管杂物,仍继续用卷扬机将束拖过孔道。
3.7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认真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并用清水对模板进行认真冲洗。
为防止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及施工时间较长,混凝土中应掺入缓凝剂。
浇筑过程中底板后肋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顶板部分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注意不要振破预应力束波纹管道,以防水泥浆堵塞波纹管。
浇筑工程中要经常来回地敲击钢绞束的两个端头,防止浇筑时漏浆堵塞管道。
箱梁砼浇注前,必须再次对支架体系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经自检和监理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方案充分考虑工地拌和站的搅拌时间、运输距离和泵送速度。
混凝土浇筑宜选择温度不超过32℃、无雨的天气进行,如该段时间内温度较高,则需通过调整配合比降低水化热并加强砼的养护作业。
箱梁混凝土浇筑分三批前后平行作业,顺桥向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先由跨中浇筑底板,然后按照分批分层浇筑两侧混凝土,施工缝预留至L/4孔跨附件。
第一批浇筑底板,当底板浇筑有1.5m长度后,合上内模底板,固好组合“#”字架,合上内模顶板,紧跟着第二批浇筑腹板,当腹板浇筑长度达1.5m后开始第三批浇筑顶板及翼板,就这样保持三批浇筑相隔有1.5m以上的平行作业。
混凝土浇筑应按顺序、一定的厚度和方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30cm,必须注意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
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
振捣时避免振动棒模板,钢筋等;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也就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各工种检查钢筋、支架及模板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顺序为:
底板、腹板→顶板、翼板。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初凝后尽快保养,采用麻袋或其他物品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为10天,每次洒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用于控制拆模,落架的混凝土强度试压块放置在箱梁室内,与之同条件进行养生。
在养护期内,严禁利用桥面作为施工场地或堆放原材料。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综合安全措施,主要包括:
混凝土浇筑前,对脚手架、连接件和基础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及时整改。
浇筑时派专人负责检查浇筑段的支架变化,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施工员、安全员及现场负责人,视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并立即予以实施。
此外,要对支架的基础部分是否存在沉降、模板部分是否存在变形、涨模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混凝土的浇筑部位、浇筑速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控制,特别需控制好汽车臂加泵混凝土的输出速度、高度等。
此外,在浇筑过程中要加强过往行人的引导及行经门洞车辆的引导。
浇筑前按要求完善警示条、防护墩、返光条及限高限宽标志。
施工过程中,尤其关注过往车辆是否存在超高、超宽等问题,并加强门洞路面防滑处理。
遇异常情况时,报现场监理、业主请求通知车辆通行。
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险情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置。
3.8箱梁预应力施加
张拉控制采用“双控法”,整个箱梁浇筑完毕,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同时养护15天后,弹性模量符合规定,经监理认可,两端分批张拉预应力钢绞线。
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同排的钢绞束同时张拉,张拉时两端同时进行。
每束钢束张拉程序为:
0→10%δcon→100%δcon(持荷5分钟)→回油锚固。
初张拉时预应力钢绞束张拉端先对千斤顶主缸充油,使钢绞束略为拉紧,同时调整锚圈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轴线互相吻合,注意使每股钢绞线受力均匀,当钢绞束达初应力10%δcon时两端作伸长量标记,并借以观察有无滑丝情况发生。
张拉采用逐级加压的方法进行,当张拉达到设计控制应力(100%δcon)时,继续供油维持张拉力不变,持荷5分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匝道 满堂 支架 施工 方案 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