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
- 文档编号:6027533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91KB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
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
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
(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
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
(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
(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
(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
(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
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0.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
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
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
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
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
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
A、接触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
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4.文化生态学:
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5.文化整合: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文化景观:
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7.环境决定论:
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代表人物:
拉采尔、森普尔和亨丁顿。
8.可能论:
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代表人物:
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和白吕纳。
9.适应论:
是英国地理学家P.M.罗克斯比提出的。
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
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10.生态论:
是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
他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11.环境感知:
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寻的。
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12.文化决定论:
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13.和谐论:
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虽然在各国的重视下,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得到解决,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是有所加重。
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
这种思想即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
14.汤恩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挑战与应战:
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2)逆境美德:
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五类逆境:
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
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经验主义方法论:
其基础是归纳法。
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断定,得出结论。
二,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
它和逻辑实证主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它的引入有了很多的变化:
一、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二、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彩了演绎逻辑。
三、加强发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但是又有着很深的不足:
(1)经济决定论的趋向。
(2)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
(3)地理系统是开放我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而且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趋向,把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
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有两点:
(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
(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解释人文现象。
但是它还不完善,不系统,影响力小。
5.遥感技术:
是指使用各种传感器,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经加工处理获得地物的图像和数据信息,从而揭示地物特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6.地理信息系统: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从而建立起来的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人口转变:
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人口容量:
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3.适度人口: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4.人口分布: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5.人口迁移:
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6.种族:
即人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7.地理人种:
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8.种族主义:
是指一种以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
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
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
9.民族:
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个历史范畴。
10.民俗:
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传统农业: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2.敞田制:
是指庄园内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长条份地,在作物收获以后,各农户均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牲畜。
3.现代农业:
又称商品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4.现代农业特点:
(1)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员所消费的;
(2)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
(3)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单位面积产量高;(4)农场规模大;(5)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
5.现代农业类型:
(1)种植园:
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
如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
(2)谷物农业:
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
皮包农场(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3)牲畜育肥农业:
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4)乳品业:
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
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5)市场园艺业:
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
(6)大牧场:
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
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
6.农业景观:
是人作用于自然的综合表现和积累。
既包括农田景观、农村聚落形式和建筑形式,还包括土地利用形式等。
7.观光农业:
(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形式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产业结构:
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
2.第三产业:
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全球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
3.第四产业:
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
5.第五产业:
即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
6.文化产业:
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7.自然资源:
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
1.聚落:
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2.乡村:
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聚落,规模较小。
3.城市:
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4.城市化: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1)形式城市化:
是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2)功能城市化:
是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5.门槛人口:
在中心地研究中也称入门人口,就是中心地建立某种物质和服务供应实施,要有最低地限度人入门人口,低于此最低限度人口则无利润可得。
6.城市网络化:
是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7.逆城市化:
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8.城市化的机制:
人口增长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力量;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城市化得以延续的内在动力。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在决定性力量;(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和延缓城市化进程。
9.城市地域结构:
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极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的投影。
10.城市体系:
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11.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
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通常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人口为居第1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3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
(2)首位城市法则:
首位城市比其他城市大许多倍,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位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比较明显。
(3)农村聚落体系: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12.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
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
(2)离散力:
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城市中心经济效益下降、声望下降等,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吸引加速城市的分散。
(3)摩擦力:
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13.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
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的伯吉斯提出,该模型分5个同心圆带:
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
(2)扇形模型:
是1939年由美国土地学家霍伊特提出的。
形成扇形的原因首先是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其次是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
(3)多核模型:
是1945年由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的。
认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14.城市景观:
即城市的总体景象,指城市的景象、形态等组成的城市地区的特色。
(1)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
帝国大厦102层381米,国际贸易中心110层411米;
(2)与著名建筑物相联系,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标志,如伦敦的塔桥、巴黎的铁塔和凯旋门、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的歌剧院;(3)是城市的格局,如华盛顿体现了美国的国家意识即民主和法制;(4)是城市与环境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如杭州西湖、威尼斯的小桥。
15.城市感知:
城市的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印象是不同的。
从城市景观来说,给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第8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语言:
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2.世界语言分布:
(1)印欧语系:
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印欧—伊朗语族;
(2)汉—藏语系:
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日语、朝鲜语、越南语;(3)闪—含语系:
阿拉伯语、希伯来语;(4)乌拉尔—阿尔泰语系;(5)非洲语言:
尼日利亚—刚果语系、科依桑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6)马来—波利尼西来语系;(7)其它难以确定:
美洲印第安语、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地著语言。
3.迁移传播:
是指使用该种语言的人或集团由甲地迁往乙地的过程中,语言也被传播到该地,人的空间移动距离较大。
4.扩展扩散:
语言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的现象。
5.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美洲;
(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满族、美洲后来移民;(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芬兰的瑞典语,日本语在台湾和朝鲜。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新疆的锡伯语;(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英国的英语、客家方言。
(6)多语言国家的出现:
加拿大双语(魁北克的法语其他为英语)、瑞士四种官方语言共存。
6.文字:
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与语言符号相比,文字符号的特点是形、音、义三结合的。
7.地名景观: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及发展历史的不同,使地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形成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
特点:
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第9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宗教:
即以神说教,上行下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意识中关于统治着他们的自然力量的一种歪曲和荒诞的反映,是把人间力量幻想为上帝、神祗、精灵等超人间的力量的实体而加以信仰和崇拜。
2.宗教地理学:
研究宗教的产生、传播和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宗教分类:
(1)起源和演化阶段:
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
(2)依流传范围:
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
(3)崇拜神灵的数量与变化:
一神论、二神论、多神论。
4.宗教组织:
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务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
第10章旅游地理
1.旅游业:
是指依托地区特殊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取经济效益的服务型产业。
2.旅游的构成要素:
(1)旅游主体——旅游者;
(2)旅游客体——旅游产品;(3)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旅游客源地:
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
4.旅游目的地:
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5.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英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等国,
(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3)客源地和目的地分散与集中:
如北京的客源分散。
6.旅游资源:
对旅游者具有吸收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7.旅游资源的特征:
(1)在空间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
(2)在时间上具有变化性;(3)经济价值的不确定性;(4)认知性和非旅游功能性。
8.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1)体验性评价:
对旅游资源的质量体验而作出的评价;
(2)技术性评价:
对旅游资源进行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性进行技术分析。
(3)综合性评价:
选取多项恰当的因子和开发条件,并综合考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对旅游资源较为评价的一种方法。
9.旅游地分类: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和古迹、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旅游渡假区、主题公园。
10.旅游地文化:
指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地缘政治学:
是政治地理学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2.政治地理单元:
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3.政治空间结构: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结构。
4.政治实力结构:
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结构。
5.国家权力:
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6.国家的基本特征:
(1)拥有确定的领土;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4)拥有主权。
7.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一)马汉的“海权论”;
(二)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三)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四)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五)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第12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行为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环境知觉:
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3.环境认知:
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后大脑的认识,即个人赋予环境的意义、价值和符号。
4.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行为空间:
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第13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全球化:
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2.文化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超越国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专题: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1.人口地理学:
是指主要研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
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3.政治地理学:
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4.文化地理学:
是研究人类文化在空间上的起源、分布、传播及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5.社会地理学:
是研究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空间利用类型及地域类型形成过程的学科。
6.旅游地理学:
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7.聚落地理学:
又称居民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聚落形成、发展、组合分布以及发展演化规律的科学。
(1)乡村地理学:
又称农村地理学,是研究乡村地域人类聚居地的形成、分布于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城市地理学:
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8.行为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9.历史地理学:
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
10.区域地理学:
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关系的学科,尤其强调对人地关系的研究。
另:
自然地理学:
研究自然环境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地理学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