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doc修改版271.docx
- 文档编号:6016141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73.41KB
毕业设计doc修改版271.docx
《毕业设计doc修改版2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doc修改版27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doc修改版271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产业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陈丽君
学号0940201003
系、年级专业政法系09级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陈久教授
2013年5月22
摘要
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个根本性社会问题,就是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满足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国际社会上通用的最积极的办法就是发展老龄产业。
本文以发展我国老龄产业为主题,描述了我国老龄化的现状,预测了我国老龄化的未来走势,分析了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及其市场心理,并以此为依据展开了对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趋势、政策和设想的探讨。
关键字:
人口老龄化;老龄产业;老龄市场
Abstract
Anageingpopulationcausesafundamentalsocialproblem,isthespecialrequirementsfortheelderly,tomeettheneedsforthisproblem,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ingeneralthemostpositivewayistodevelopagingindustry.Basedonthedevelopmentofold-ageindustryinChinaasthetheme,describestheagingconditionofourcountry;Predictedthefuturetrendofaginginourcountry,analyzedtheoldpeople's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themarketdemand,andonthisbasisthedevelopmenttrendoftheold-ageindustryinChina,policiesandplans.
Keywords:
anageingpopulation;Agingindustry;Oldmarket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前言……………………………………………………………………………4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4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4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和现状…………………………………………4
二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问题…………………………………………………6
(一)老龄产业的概念及发展现状……………………………………………6
(二)我国老年人消费心理分析………………………………………………7
三我国老龄产业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9
(一)老龄产业工作总方针………………………………………………………9
(二)老龄产业的分类构想………………………………………………………11
(三)发展老龄产业的政策与建议……………………………………………17
结论……………………………………………………………………………20
注释………………………………………………………………………………21
参考文献……………………………………………………………………………22
谢辞………………………………………………………………………………24
前言
我国1999年就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将于2030年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到2013年我国的老年人口突破了2亿大关,且正在以每年近800万的速度增加。
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为了应对快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专家学者们出谋划策,各抒己见。
而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是应对、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调查,阐述了发展老龄产业的条件和必要性,又基于对我国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及需求特征分析,展开了对老龄产业的市场分类概述。
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征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由于受到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全球人老龄化的平均速度,并且其增长速度在未来20~30年间还将继续加快。
我国人口总数的年均增长值是1.3%,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老年人口总数的年均长值是3.9%,这明显比全球的平均值2.5%要高[1]。
2013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发布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该报告指出:
“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主任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
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
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
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
”
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是劳动人口的减少、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剧增、老年人口占用各种社会资源的份额增加等问题,现如今这已经成为我国所要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不同于别的国家,可以分为7个方面:
(1)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完成社会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英国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而我国只用了从1980~1999年,不到20年的时间,21世纪前半叶,我国老年人平均增长率将超过2.3%,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历史上这是十分罕见的增长速度;
(2)高龄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
目前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1.7%;
(3)老龄人口性别比低。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人口老龄化水平。
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刚进入老年型社会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直到2012年才达到5432美元,但此时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8,147美元。
由此可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与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不相适应。
(5)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较大。
如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老年型,而青海、宁夏等西部省、自治区到2010年左右才进入,之间相差约30年;
(6)老龄化的城乡差异突出。
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对照,我国老龄化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倒置现象,农村老龄化速度高于城市。
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达1.78亿,其中,城市老年人口数量为0.68亿,而农村老年人口总量达1.1亿,占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0%以上[2]。
(7)人口高龄化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态势并存。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当前15~59岁人口是9.2亿,占比70.14%,比五普的8.25亿增加了近1亿人因此,从总量上看,劳动力供应是非常充裕的,且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这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有别于国外人口发展的明显特点之一[3]。
(8)老年人口失能比例高且抚养比大。
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中了解到:
“目前,我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已经超过3600万。
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
二、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老龄产业的概念及现状
1.老龄产业的概念
老年产业,业内亦称“银色产业”、“银发产业”。
是以年龄以及由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
在社会总需求中,随着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长,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消费需求而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2.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现状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的日益严重,社会对老龄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大多老年人的收入都比较稳定,所以使老龄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
根据根据第三届中国老龄国情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年会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消费市场需求约为8000亿元,现在满足基本需求在1000亿元左右,仅占需求的1/8,供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产业发展较快的还是老年人的护养医疗服务、房产、日常生活用品业等方面,随着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老年人的旅游娱乐业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但从长远来看,老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消费需求。
我国老年产业的发展状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护养医疗的设施投入主要是以政府集体投入为主,企业私人为辅。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国家在对老年人口护养医疗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国家会继续加大力度,建立起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养老床位预计将在“十二五”期末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的目标。
(2)经营模式在不断创新,并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兴办养老机构,推荐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对旅游、教育、保险等方面的老年产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
(3)民办养老机构数量比过去有所增加,市场竞争作用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民办养老机构有较好的服务质量,所以与政府养老机构相比效益甚至会更好。
但是,由于开发商认识的不足,政策的缺失,市场环境的不完善以及有效消费水平低等原因,都造成了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甚至形成了“厂家不愿做,商家不愿卖,消费者无处买”这样一个怪圈。
总之我国老龄产业发展较为迟缓,主要表现为:
“总量偏小、结构单一、功能泛化、效益低下,与增长中的老年人口及其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特点还不能完全适应,不能满足老年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二)老龄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1.老年人的需求结构分析
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导致其表现出不同的消费需求。
这就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元、丰富多彩的老年人需求市场。
(1)从老年人性别差异的角度分析。
老龄产业的消费状况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女性老人的消费水平比男性老人要高。
从消费层次的角度看,女性老人只是在发展型消费上要明显高于男性老人,而关于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二者并没有显著差异。
其中发展型消费仅仅包括医疗消费,而医疗消费又仅仅包括自费部分,这一点可能与女性老年人没有较好的的医疗费报销待遇和其自身身体状况有关。
因此,女性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应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2)从老年人年龄差异的角度分析。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对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都有多不同。
通常我们把进入60岁及65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同时我们又把老年人划分为低龄老人(60岁~69岁)、中龄老人(70岁~84岁)和高龄老人(85岁及以上)。
其中低龄老人的消费行为与中龄、高龄老人的消费行为差别很大,他们的消费行为除了关注健康产品、医疗卫生服务之外,更加注重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和提升,在购买决策上往往更加的独立自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参与同学聚会、朋友会餐、家庭或社团旅游、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等活动,欣赏图书音像产品也成为了丰富他们晚年生活的一种方式[4]。
(3)从老年人教育水平的角度分析。
一般来看受教育水平越高,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就越高。
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老年人的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水平也会越高。
因为受教育水平高的老人,一般都有着较高的收入水平,为了有较高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他们会愿意在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会有较高的投入。
此外,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或者文盲半文盲的老人,在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方面的差别并不明显。
(4)从老年人收入水平的角度分析。
收入越高的老人,消费水平越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均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随着收入的减少而下降。
(5)从婚姻状况角度分析。
在婚的老人比不在婚的老人消费水平高。
前者在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方面明显高于后者,而在发展型消费方面不同婚姻状况的老人并没有太大差异。
总体上说,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有配偶的老年家庭为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提供了比独居老人更加宽松的环境。
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复杂的,想要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必须从各个层次老年人的需求结构以及老年人需求的总体结构入手,以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符合老年人消费心理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老龄产业。
2.老年人消费心理分析
老年人与成年人消费差距比较大,并且有着与其他消费群体不同的特点。
所以研究和分析老年人的消费特征恰恰是开发老年人市场、制定正确营销策略的重要基础所在。
这里我把消费特征作如下表述:
(1)需求结构的老龄化特征。
老年人在医疗保健上的消费占其消费支出的大部分,大概占每月消费的40%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越多。
由于老年人的体质和体力都大不如青少年和中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因此只要有利于健康长寿,人们就舍得花钱,价格不会成为他们购买的主要障碍[5]。
(2)老年人心理惯性强。
许多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一旦习惯了使用过的商品或消费方式,就很难轻易改变。
(3)老年购买动机与行为多属理智型。
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老年消费者在进行市场需求和购买时往往不像青少年消费者那样冲动,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为标准,慎重考虑,然后再进行消费[6]。
(4)老年人追求方便与实惠。
对于老年消费者来说,其市场需求的目标首先定位于方便实用上。
老年消费者由于生理机能逐步退化,对商品消费的需求着重于其易学易用、方便操作,以减少体力和脑力的负担。
同时他们也很注重商品的实用、质量、价格、品牌,而注重包装的人几乎没有人。
调查显示,有79.7%的老年消费者经常去超市消费,并且是有意识地选择规模设施较好的、商品品种较为齐全的大型超市。
(5)老年人需求地点的就近性。
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行动日渐不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他们在消费时会尽量避免过多的交通劳累,因此通常会选择在居住地附近的商铺购买商品。
(6)十分注重良好的服务。
由于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自信、自尊,习惯受到良好的服务。
三、发展我国老龄产业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
(一)发展我国老龄产业的总方针
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这种需求突出地反映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五个方面。
以下就从五个角度并结合马斯洛的层次需求模型,根据老年心理的特殊性,对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制定一个工作总方针。
1.老有所养
老有所养是老年人的普遍要求,是其他五个“老有”的基础,是一切需求中最基本、最优先的一种需要,是老年社会保障的主体。
它包括人对食物、水、空气、衣服、排泄及性的需要等生理需要。
但老年人的生理需要有不同于其他人群:
如在食物方面,老年人应更注重保健,对饮水和空气环境的需求也更应讲求洁净、新鲜、卫生;在服装方面,老年人需要与自己年龄符合的材质和款式。
由于其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更需要方便、舒适、无障碍的卫生间;老年人对性的需求虽己不像中青年那样强烈,但依然是一种本能的需求,这就使得老年婚介产业的崛起成为可能。
总之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社会应大力发展日常生活用品业、卫生健康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7]。
2.老有所医
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安全需要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更为迫切,不仅希望生病时能及时得到治疗,还希望生病期间身边有人护理和照顾,另外就是希望平时有人指导他们加强健康保健,使其不生病或少生病[8]。
老年人这些特殊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卫生健康服务业、家政服务业以及心理咨询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老有所乐
退休后的老年人,因为他在社会和团体中所占的地位、身份和原有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改变。
又因为“人际交往范围减少,经常无所事事,做事常常会却力不从心”等主观因素的变化,使老年人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自卑感等消极情绪,这样一来就会有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老有所乐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老年人自身角度看,应及时调整退休后的角色,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生活方式,考虑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以使生活更加健康、合理、丰富多彩。
从社会角度看,老年人一年年增多,要求社会为之提供更多的闲暇活动项目和场地。
而目前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的硬件、软件设施都还远远满足不了其巨大的需求。
这就需要我国不断扩大在老年文化娱乐业、老年人再就业、老年人咨询服务业的投入[9]。
4.老有所学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社会的不断进步,老年人求知的要求较以前更为迫切,希望以此跟上社会日新月异的步伐。
一个人在社会上总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强于他人的社会地位,需要自尊和得到他人的尊重,加之老年人特别爱面子,自尊心强,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
这种尊重需求往往也会延伸为老年人注重自己在知识和修养方面的提高,对自身形体、衣着装扮的关注等等[10]。
这就为老年人再教育业、日常生活用品业、健身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5.老有所为
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是老年人追求“老有所为”实现老有所成的愿望,这种需求一般通过参与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活动或其他经济活动来获得满足,是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虽然老年人的体力和精力有限,但是同样希望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乐和满足感[11]。
这便为老年人就就业以及咨询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我国老龄产业的分类构想
表1中国老龄产业发展体系初步设想[12]
领域
主要内容
服务对象(老年人)
选址
日常生活用品业
服装、饮食、生活用品等
各个年龄阶段
商业中心、社区以及送货上门
家政服务业
长期照料、家庭护理、家庭修缮以及各种用品修理等服务
各年龄阶段,以高龄(≥80)阶段为主
社区或家庭
房地产业
老年公寓、托老所、护理医院等
各个年龄阶段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即可
金融保险业
储蓄计划、证卷投资规划、以及人寿、健康和养老保险等
各个年龄阶段
社区或商业中心
卫生健康服务业
药品、保健品、医疗器具及医疗辅助设施等
各个年龄阶段
社区或商业网点
文化娱乐业
旅游业、棋牌社等
以低龄(60-70)阶段为主
社区或任意地方
再教育业
老年大学、培训班等
以低龄(60-70)阶段为主
社区或工商业中心
咨询服务业
心理、职业、婚姻咨询服务等
各个年龄阶段
以社区为主
其他特殊产业
文化消费品、老年特殊需要品
各个年龄阶段
无明显特征
1、日常生活用品业
相对于我们国家,发达国家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早已从过去的主要面向青少年转向兼顾老年市场,所以老年市场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
在一些国家,为方便老人购物,在老年人经常去的医院、疗养院、老人活动中心及公园附近,专门有贩卖老年商品的老人街,为老年人提供琳琅满目的吃、穿、用、玩等商品,而且物品大都物美价廉。
例如:
餐饮方面,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的餐具,小包装易咀嚼食品,以及适合假牙咀嚼的口香糖等商品。
穿戴方面,推出容易脱穿的衣服、防冻背心和设计别致的暖脚器。
起居方面,有坐式淋浴设备、可升降床、带放大镜的指甲刀等,考虑到很多常年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还专门为此设计了“老人尿裤”、“随身尿袋”等商品。
安全方面,比如针对高血压患者,推出体积小、易携带的“手指式自动血压计”等。
保健用品方面,设计了助听器,按摩器,多功能手杖,自动服药定时器等。
还有美容和假发等化妆品,各种健身器材和康复器材等。
由于偏好不同以及实际需要的差异,老年人对老年用品表现出不同的需求。
老年人对老花眼镜、假牙和医辅器材的需求量较多,而对其他老年用品,如拐杖、助听器、轮椅、电暖器、电热毯、保健器材、保健饮品、老年食品、老年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大。
另外,老年人一年中用于购买需要的老年用品的花费的预期,500~1000元的比例最多,为33%;其次为500元以下,占28.5%;无所谓的占15.5%;1001~2000元的占13.5%;2001元以上的9.5%。
尽管老年人对多数老年用品需求不是很高,但购买老年用品的花费却不低,其中,购买花费达1000元以上和无所谓的的老年人占了调查人数的38.5%。
按调查数据估算,用于购买老年用品的老年人人均消费达到每年1021元,而按目前广东省老年人口有1100万推算,每年老年用品仅老年人购买力就超过110亿元[13]。
相对于我国老年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老年用品市场供给明显不足。
预计到2020年,中国中老年人用品市场份额将上升至2万亿元。
所以拥有数以亿计的中老年人消费市场是未来中国必然的商机与趋势。
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企业家看到这个巨大的蕴含无限生机的市场。
2、家政服务业
家政服务业是以家庭护理、日常家庭照顾、家庭修缮以及各种用品修理等服务提供为主的产业。
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的退化,一些日常家庭事务的完成,需要有人来协助或予以照顾。
津、杭、锡三市的调查表明:
老年人中不做饭烧菜、不洗衣服、不打扫卫生、不上街购买日用品的比例均在20%左右。
不能自己乘车外出的比例为29.6%,不能上下楼梯的比例为11.3%,不能自己购买日用品的比例为12.9%,不能自己做饭的占12%,75岁以上的老人外出活动的比例只有40%。
齐铱等人的调查表明: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刷牙、吃饭等的丧失率3~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doc修改版 271 毕业设计 doc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