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课文教案.docx
- 文档编号:6014183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67KB
钱学森课文教案.docx
《钱学森课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学森课文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钱学森课文教案
钱学森课文教案
【篇一:
19钱学森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19钱学森(第一课时)
何淑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2个生字,理解“魂牵梦绕”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语言文字,体会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环境描写、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首先请大家看一段2007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播放2007年感动中国钱学森颁奖词)
2、这段颁奖词中的“他”是谁?
是的,他就是钱学森,让我们一起来写他的名字。
(板书:
钱学森)。
3你了解钱学森吗?
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老师也查了资料,请看,这就是钱学森,他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近这位伟人。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导入,再结合学生课前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人物奠定了基调。
)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预习了吗?
出示生词:
前额富裕贡献诚恳袒露运载火箭
(设计意图:
六年级学生对字的理解,不仅要知道其在词中的意思,还应能根据不同的义项组词。
)
2看看这些生字,哪个字容易写错?
“裕”,什么旁?
其实这个字很有意思,看看字形,何所谓“裕”呢?
老百姓认为,(板书:
裕)有(衣服穿)有(食物吃),丰衣足食就是(富裕)了。
请大家描红“裕”。
(设计意图:
字形的记忆与字义的理解相结合,巧妙自然)
3再看这些成语,出示成语:
广阔无垠劈波斩浪水天一色屈指一数魂牵梦绕全班读。
你了解哪个词语的意思?
魂牵梦绕:
形容思念很深的心情、情绪。
在课文中指谁思念谁?
(钱学森思念祖国)
钱学森在哪里思念着祖国,结果呢?
你能按这个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先同桌说一说。
指名说。
(钱学森在美国时,时刻思念着祖国,一心回国,以及回国后为我们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
4是啊,最后他终于可以回国了,这就是前面颁奖词中提到的“五年归国路”,也是我们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不是应该把回国放在课文的最后吗?
怎么放到前面来了呢?
这其实是一种倒叙的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板书:
倒叙)这样写是为了设置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
倒叙是本课写作的一大特点,是六年级阅读教学学习文章写作手法的重点。
)
三、精读课文: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啊,一般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
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刻画人物。
快速浏览课文,这篇课文抓住了钱学森的什么来描写?
指答(语言)
2有句话说,言为心声,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请你默读课文,把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可以的话,写下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把握人物特点的方法)
3汇报:
a:
“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1)指名答,课件出示句子。
说说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还有谁也想说?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少年周恩来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回到祖国,你知道这意味着他要放弃什么吗?
善于读书的同学,从文中找一找。
(课件出示:
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
还有冯.卡门这位被称为航空航天时代科学奇才的精心栽培。
我们看看,冯卡门是谁?
(课件出示冯卡门简介)。
谁来读一读?
虽然,他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
(课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3)选择还意味着一种面对,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吗?
(一穷二白)
回国,意味着他正在享受的(课件)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将变成什么呢?
(课件出示)。
虽然,面对他的将是微薄的待遇,贫穷的生活,恶劣的工作条件,可是,他——?
(课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4)好一个(板书)“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
(魂牵梦绕)。
(5)前途无量也好,优厚待遇也罢,都是为了——?
(板书:
衬托)钱学森对祖国的——?
(思念,爱)
(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衬托的写作手法。
)
于是,他说——(课件出示句子,齐读)。
同学们,钱学森说这话时,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激动,坚定)
(6)当初出国留学,钱学森曾说:
我出国留学,不光是得学位,我要把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东西学到手,站到外国人面前,我是要回来的。
于是,他坚定地说——即使要放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说——
就算要面对的是一穷二白,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就连一个像样点的实验室也没有的中国,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说——
(7)殷殷赤子心,拳拳报国志,因为这里有养育了他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草一木都是情啊,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像钱学森这样身在异乡,心系祖国的爱国游子的心声。
一首激情澎湃的《我的中国心》,一颗滚烫的报国心,给了你怎样的触动呢?
写下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
营造氛围,升华感情。
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
板书:
19钱学森
倒叙
语言思念祖国裕
衬托时刻不忘祖国
【篇二:
《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
山西农大附属学校柴兰芳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引导学生感受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初步认识倒叙手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志”和“赤诚中国心”。
教学准备:
ppt课件《我的中国心》mp3
教学过程:
一、读颁奖词导入
1、课件出示: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
2、学生齐读,师:
你知道这里的“他”是谁?
(请学生上台板书课题。
)
二、回顾所学,明确体裁。
师: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本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要运用的写法是(生答:
语言描写)
三、品读两段语言描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
师:
俗话说:
言为心声。
学习这篇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在最佳道路。
1、回顾前置作业:
从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找出语言描写,想想他的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你从他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做批注。
2、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一)补白师生对话,感悟第一处语言描写
1、出示:
“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①引导学生从“我是中国人”,“一切”,“都”“多”等词去体会。
2、“名师出高徒”,钱学森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必将前途无量,当老师极力挽留他时,他却___地说——(学生齐读屏幕上钱学森的话)
师: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所以,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当他踏上归途,在轮船中眺望祖国,他是多么希望——让生接读(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
(板书:
心系祖国)
(二)小组合作体验朗读,感悟第二处语言描写
1、出示: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
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①一个中秋节时说的。
②在新中国成立时说的。
听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心情怎么样?
③小组补充劝阻,想象对话。
评议:
这位留学生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刚成立的新中国是什么情况?
是呀,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钱学森这时候回去搞科研,不是只怕有困难,而是一定有困难。
然而钱学森却诚恳地说——
理解:
“应当”质疑:
为什么应当回去的?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
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
(激动诚恳坚决果断)
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师:
是的,对祖国的思念无时不牵动着钱学森,所以,当他踏上归途,在轮船甲板眺望,他是多么希望——让生接读(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让生再次充满感情的接读。
(板书:
报效祖国)
(三)想象语言,加深认识
1、同学们,钱学森回国的阻力不光来自身边人的劝阻,更大的阻力来自美国政府的干涉。
一位美国的高级将领曾经这样说过——
一个师有多少人?
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啊!
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
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
从“绝”字中读出了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美国政府是如何阻挠和迫害钱学森的。
是啊!
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
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
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
当祖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马上和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经过五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思考发现,第一小节应放在哪里?
(倒叙)
“同学们,钱学森这一等,就是五年啊,这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一心回国得钱学森来说,可以说是:
(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啊)
此时的他,面对敌人的迫害,他对自己说:
————————————————所以,当他乘船归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
师再次引读:
生:
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板书:
(终回祖国)
四、回顾总结,运用语言,升华爱国情
1、同学们,钱学森的殷殷赤子心,拳拳报国志,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全世界海外华人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来听听吧。
(大屏幕投影钱学森各个时期图片资料,配乐欣赏)
2、了解归国科学家,华罗庚、邓稼先。
3、写下自己此时最想说的话。
4、集体致敬
七、布置作业,拓展课堂
1、仿照“作家卡片——巴金”,根据今天的学习和你所搜集的资料,写一写“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板书设计:
钱学森
心系祖国
报效祖国
终回祖国
留学生甲:
“新中国已经诞生了,我们的祖国有希望了。
”
留学生乙:
“各行各业的繁荣还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
留学生丙:
“是呀,这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
钱学森埋藏心底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他慢慢地说“”留学生甲劝他说: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
留学生乙:
“对呀,你可要呀!
”
留学生丙:
“一定不要贸然。
”
钱学森看着他们,()地说: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四人小组合作,想象对话
留学生甲:
“新中国已经诞生了,我们的祖国有希望了。
”
留学生乙:
“各行各业的繁荣还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
留学生丙:
“是呀,这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
钱学森埋藏心底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他慢慢地说“”留学生甲劝他说: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
留学生乙:
“对呀,你可要呀!
”
留学生丙:
“一定不要贸然。
”
钱学森看着他们,()地说: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留学生甲:
“新中国已经诞生了,我们的祖国有希望了。
”
留学生乙:
“各行各业的繁荣还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
留学生丙:
“是呀,这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
钱学森埋藏心底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他慢慢地说“”留学生甲劝他说: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
留学生乙:
“对呀,你可要呀!
”
留学生丙:
“一定不要贸然。
”
钱学森看着他们,()地说: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四人小组合作,想象对话
留学生甲:
“新中国已经诞生了,我们的祖国有希望了。
”
留学生乙:
“各行各业的繁荣还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
留学生丙:
“是呀,这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
钱学森埋藏心底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他慢慢地说“”留学生甲劝他说: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
留学生乙:
“对呀,你可要呀!
”
留学生丙:
“一定不要贸然。
”
钱学森看着他们,()地说: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篇三:
《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永明小学管腊华
【教学课题】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第19课《钱学森》
【教学背景】
这是一篇具有爱国情怀的文章。
面向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这样一篇课文教学一般需两课时,本教学案例是针对第二课时设计的。
由于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量有所差异,因此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通过查阅了解钱学森的有关资料,并了解我国“两弹一星”等的科技发展情况,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钱学森》一文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人的爱国之情。
《钱学森》一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紧紧扣住钱学森对祖国执著的爱这一中心来选材。
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一切困难都不能动摇他回国的坚定决心,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文章语言简洁、朴素,处处体现了主人公的爱国情愫,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设计理念】
俗话说,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备课之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打破常规,让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对钱学森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因此以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这一与课文表达中心最贴切的语句贯穿整个教学。
课上采用了一唱三叹的形式,使之与文本有机结合。
当然,一篇好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与“面”,这篇文章的重点主要是人物的两处语言描写。
有道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在备课时,我抓住了这一关键之处,再辐射到全文,通过学生自主感悟、体会,丰富学生对钱学森的理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崇高品质。
【教学方法】
关键词:
阅读实践自主感悟合作探究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新大纲”也明确要求: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繁琐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课上我营造了一个以爱国情为主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重点抓住钱学森的两段话语,让学生充分阅读,以读促悟,潜心品味,感悟人物品质。
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逐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体会倒叙的写作方法以及表达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突出爱国情。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想看吗?
师范读: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大家注意了没有,在颁奖词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
你发现了吗?
(指名答)出示: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
3、是的,多令人感动的一句话。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设计意图: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学伊始,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导入新课,用故事再现人物,用画面渲染情境,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这里无论是视频中叙述的感人事迹,还是教师深情朗读的颁奖词,
无一不体现出本堂课的情感主线——爱国情。
在这样的感情氛围中,学生的情感也被极大地唤醒,进入文本情境则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
二、精读体会,感悟爱国情。
过渡:
其实,在50年代的中国条件很艰苦,那么艰苦的条件,钱学森为何还要执意回国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出示:
第二自然段钱学森说的话。
“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指名生读)
1、你读得很投入。
能告诉老师你此时的心情吗?
(钱学森强调自己是中国人;钱学森在国外还一心想着回国为人民做事。
)
2、对啊,其实我们文中也有能体现祖国当时落后的状况,你们发现了没有?
(第4自然段留学生说的话)
3、看来,钱学森是身在美国,心系祖国啊!
(师板书:
心系祖国)能带着你的那份感动,把这句话读读好吗?
(生读该句话)
4、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感受到钱学森深深的爱国情。
这也是令我们大家感动的地方。
请大家想想看,他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拓展相关故事,加深学生的体会。
5、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指名答)
6、说得真好,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读该句话)
让我们一起带着感动和钦佩之情来读读他的话。
(生齐读)
7、小结:
从同学们的朗读、体会中,可以看出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的祖国。
因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齐读)
【教学意图: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情境去感悟人物品质,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
“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披情入文,抓住本课重点——钱学森的话语就成了关键之处,以此展开,结合课外资料以及他的相关故事,让学生不断诵读体会,以读促悟,读中品悟,并通过比较,激活情感,提高认识。
】
同学们,除了这里,文中还有他说的话吗?
(指名答)
第4自然段钱学森说的话。
相机出示课件:
钱学森诚恳地说: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学生畅谈各自的体会)
1、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应当”,感受钱学森的责任心,体会他强烈的爱国情。
2、引导学生从“一刻也没有动摇过”、“5年”、“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终于”等词体会钱学森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回国遭遇的重重困难。
3、5年,你们算过没有,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啊!
(1800多个日日夜夜)所以说是“漫长岁月”。
你们知道他不能回国的主要原因吗?
(指名答)
出示课件: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
4、从美国军官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让学生了解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
一个师大约2000人,五个师大约1万人。
)
5、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你还能想象到什么?
那你知道美国政府究竟是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吗?
(听了同学的介绍,你的心震撼了吗?
学生交流。
)
6、能想象一下他这五年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可以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
(生集体交流)
7、小结:
说得太形象了,那一幕幕令人气愤的画面犹在眼前。
是啊,重重困难没有吓倒他,漫长的等待没有动摇他,他是坚定了决心要回到祖国。
(相机板书:
坚决回国)
8、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
同学们,钱学森是不是没有意识到回国搞科学研究会很困难呢?
(指名读)
出示课件:
留学生中有人劝道: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
9、请同学们试着用劝说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分角色读)
出示课件:
留学生中有人劝道: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钱学森诚恳地说: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
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10、听了你们的朗读,与其说是留学生在劝他,不如说是他的话感染着留学生。
假如你就是留学生,听了他的话你会有何感想呢?
(指名答)
11、小结:
归国决心之大,感动着你,感动着我,也感动着大家。
因为——投影出示: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生齐读)
【设计意图:
“牵一发而动全身”,继续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钱学森的另一处语言来辐射全文。
结合文中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上把“五个师”、“五年”等转化为清晰的数据,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更多心灵的震撼。
同时开拓学生想象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想象钱学森五年来在美国遇到的各种困难。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发了,通过想象,钱学森的形象在同学们的心中越来越高大。
】
三、总结升华,激发爱国情。
钱学森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在1955年10月1日清晨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这就是课文第一小节给我们展示的情景。
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指名读)
1、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思念之情、爱恋之情、急迫之情)你能用哪个词来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2、请大家翻开课后练习第2题,填一填。
(生做题,集体交流)你觉得这些词用得怎么样?
3、能帮“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吗?
(朝思暮想、日思夜想)
4、不知大家注意了,如果按时间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该放在哪里?
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应放在文章最后。
把它放在开头是一种倒叙的写作方法,知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
)
5、小结:
今后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倒叙的写法,它会让我们的文章更有吸引力。
课文学到这儿,一位热爱祖国的伟大科学家已经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他就是——(齐答)。
可他却于今年的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了,享年98岁。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钱老辉煌的一生吧!
6、最后就让我们一起用语言来唱响对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钱学森 课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