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分析.docx
- 文档编号:6008600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93.17KB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分析.docx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分析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标再现】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4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 例如,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
♦ 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 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物质的含义;
(2)运动的含义;(3)相对静止的含义;(4)规律的含义
◇理解
(1)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用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从分析论证中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的理解。
(3)列举实际事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
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2)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二、重点、难点
1、如何理解哲学上物质的概念及世界的物质性
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3、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方法点津
(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哪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五、课时安排
4~5课时
六、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前面第一单元我们从一般层面上学习了哲学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哲学的概念、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的基本阵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只有那些反映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它们对社会变革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今天,我们就开始系统地学习哲学史上最璀璨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它的基本内容主要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样的,以及人与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本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新课教学】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教材先列举了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看法,引导我们探究物质的科学含义。
◇课堂探究:
(1)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等,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关系?
(2)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探究提示: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认识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其进步性就在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对客观世界追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因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这在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并没有科学的依据,也没有被科学所证实,充其量只是一些可贵的猜测。
同时,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表明当时人们的抽象思维水平的局限性。
第二问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生动的物质形态中抽象出共性的东西。
应当让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中都有其共同的属性,这种共同的属性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客观实在性,从中引出物质的概念。
理解了物质的概念,学生才会进一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它们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这些事物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地存在着,从哲学上说,那就是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根据以上探究,我们体会到哲学上所讲的物质不同于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具体事物,要从哲学上揭示世界的本质,我们就必须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把握它们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性。
教材引用恩格斯名言揭示出哲学上的物质,是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与具体事物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呢?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理解:
(P资料22)
①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即不管人们承不承认、喜不喜欢、知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②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这两个方面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内容的回答,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又坚持了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全面的。
教材引用列宁名言高度概括了哲学上所讲的物质的本质含义:
第一,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第二,物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第三,物质具有可知性。
恩格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指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或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唯一特性”,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
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只有一个特性,这就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虽然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但它并不是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层面上讲的。
第二,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认识的。
第三,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绝对的。
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却随着科学和实践的进步而经常变化,是可变的、相对的,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
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注意:
①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P资料22)
“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特征和唯一特性,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
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
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既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了意识的存在,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存在状态。
它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内涵不同。
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的东西。
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实性。
外延不同。
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
地位不同。
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如客观实在性、可知性、矛盾性、关联性、客观存在性等。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惟一属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最抽象的最概括的特点,可知性、矛盾性等特点,则是具体的事物或现象部分具有的特点。
总之,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如何变化,但其客观实在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因而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同的特性,而客观存在是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意识的存在,是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存在状态、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唯物主义证明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的区别可以概括后者不依赖于“人们”意识而存在,而前者是不依赖“我”的个人意识而存在。
前者的客观相对于我的主观而言,是相对的,多变的;后者的客观是针对“人们”的主观而言,是绝对不变的。
如果把二者的区别弄不清楚,则极易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联系: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②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P资料23)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万事万物,即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第二,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而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就绝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
第三,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课堂练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据此回答1~2题。
1.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②基本路线③生产关系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R②④⑥C.③⑤⑥D.②③⑤
答案:
1.D2.A解析:
第1题,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故选D;第2题,②④⑥都是主观的,①③⑤符合题意。
学生活动:
“忆一忆”哲学上的世界具体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哲学上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引〕我们要论证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就是要从这三个组成去论证是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课堂探究: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
探究资料:
地球起源与演变的探索
每过一年,大家都要长大一岁。
一年,对我们来说是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这在地球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
地质学家发现,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作地层。
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
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
地层好比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地层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这本书中的文字。
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
依照人类历史划分朝代的办法,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五个“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
这就是地球历史时期的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之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特征。
距今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四处横溢,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
这时是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开始产生。
距今24亿年~6亿年的元古代。
这时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覆盖着。
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陆地。
“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
距今6亿年~2.5亿年是古生代。
“古生代”的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时代。
这时,海洋中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以后出现了鱼形动物,鱼类大批繁殖起来。
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出现了,并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
两栖类也出现了。
北半球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有的高达30多米。
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亿年~0.7亿年的中生代,历时约1.8亿年。
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曾经称霸一时,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
蕨类植物日趋衰落,被裸子植物所取代。
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
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
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
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
自然界生物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
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这就是地球演变的客观规律,也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依据。
◇探究提示:
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由气体尘云形成的。
地球在约47亿年前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地球的起源及演变过程表明,宗教的“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
不仅是地球,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生物的产生和进化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课堂探究:
(1)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探究提示:
(1)人类社会形成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必要的生存空间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探究资料: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直接的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在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①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课堂练习:
有人断言:
“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解析:
①的观点不符合题意。
②③④符合题干要求,故选B。
②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是客观的、物质性的。
(2)构成人类社会的人口是客观的、物质性的,因为人类是在自然界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3)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决定性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
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它们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
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教材引用恩格斯名言揭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我们把它放到第十一课社会历史观中集中予以论述。
)
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但是人一旦结成群体而存在于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不再随着人的意志为转移。
表面上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在活动,但是群体中人们的意志必定相互碰撞,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不能完全合乎任何人的目的。
因为在人的意志和目的背后是人的利益,而在人的众多利益中,物质生产利益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而这种利益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又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
社会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推动的。
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物质性。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
生产力是客观的,任何一代人、一个社会,都只能在前一代人、前一个社会形成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关系也是客观的,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都只能由社会生产力来决定。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又不平衡,既有一部分现代化工业,也有大量落后于现代化水平的工业;既有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又有广大的不发达地区;既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又表现出科学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可见,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
)
〖错误倾向〗:
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课堂练习: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不是由人随意规定的,而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这说明()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C、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D、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
2.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一事实说明()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答案:
1.C2.B
解析:
第1题,A、B、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2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故选B。
二、物质是运动的
◇课堂探究:
(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
(1)这句话的大意是,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太阳落下去以后,月亮就会升起,月亮落下去以后太阳就升起。
太阳和月亮相互推移和运动变化,就产生了光明。
冬天过去了,夏天就来了;夏天过去了,冬天又来,冬夏寒暑的相互推移形成了一年四季。
所谓往,就是暂时的“屈退”,并非一去不复返;所谓来,也不是永远的存在,而只是事物暂时的“伸进”。
屈退和伸进交替推移就产生利益。
一岁有四时之序,事物有屈伸。
当屈时就屈,当伸时就伸,如此才符合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全部科学都证明:
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物界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不变的东西。
在无限的宇宙中,总星系、星系、各个天体都不停地在太空遨游。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分析 第四 探究 世界 本质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