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五选择题解得快解得准.docx
- 文档编号:6000131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75.82KB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五选择题解得快解得准.docx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五选择题解得快解得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五选择题解得快解得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检测五选择题解得快解得准
一 明确选择题的六大考查趋向——解得快、解得准
保住基本分,才能得高分。
高考,要想取得理想成绩,选择题不容有失。
笔者在细研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基础上,总结出选择题六大命题视角。
考前针对六大命题视角分类练习:
一方面在练中悟透高考命题规律,内化解题技巧;另一方面可针对提高选择题的解题速度和准度,为攻克后面的大题留足思考时间。
以日照图、等值线图、区域图、示意图、景观图等为信息载体,要求考生注重空间分析,进行空间定位、地理计算、地理推理。
(2016·天津调研)甲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FN的距离约为2220km,北京时间为10:
00。
乙图为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状况。
读图,回答1~2 题。
1.乙图中,与北京此日的昼夜长短状况基本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天津(39°N,117°E)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日之后,昼渐长、夜渐短
B.此日之后,昼渐短、夜渐长
C.此刻地方时为9:
38
D.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1°
解析:
1.C 2.D 第1题,由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FN的距离约为2220km,可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F点的纬度为70°N,即太阳直射20°N,北京昼长夜短,且北京位于中纬度,故选C。
第2题,由上题可知此日太阳直射点为20°N,所以天津正午太阳高度=90°-(39-20),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1°,即选D。
只有一天,无法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和未来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故排除A和B。
北京时间10:
00,即120°E,117°E比它晚12分钟,即此刻地方时为9:
48,故排除C。
3.下图为某位学者绘制的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其等值线的数值c>b>a,等值线最可能反映的是( )
A.海拔 B.太阳辐射
C.降水量 D.地热能
解析:
选C 大拐弯处分布在青藏高原东侧,属横断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而题中c>b>a,故不是海拔分布。
地势高,则太阳辐射强,a处太阳辐射最强。
地热分布呈点状或线状,不会出现如此规律性地分布。
此地降水的水汽来自河谷,则降水量符合沿河谷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规律。
读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某月温度线分布图。
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影响图中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 )
①洋流 ②地形 ③海陆轮廓 ④经度 ⑤纬度
⑥岛屿分布 ⑦季节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⑦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解析:
4.D 5.B 第4题,从近海水温高低的总体状况和分布特征来看,此季节是冬季。
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部分等温线与纬线分布一致;其海区等温线弯曲与洋流有密切关系,与黄海沿岸的轮廓有关。
下图M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
读图,完成6~8题。
6.M峡谷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大的降水区之一,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C.地势落差大,西南季风抬升幅度大
D.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7.甲市7月份降水总量的日变化原理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季风环流,白天风由青藏高原吹向印度洋,降水少
B.山谷风,白天为谷风,风沿着山坡向上爬,河谷上空的上升气流弱,降水少
C.海陆风,白天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D.热岛效应,夜晚风由郊区吹向城市,降水多
8.M谷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降水 D.水源
解析:
6.C 7.B 8.A 第6题,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可以判断M大峡谷为雅鲁藏布江谷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拔低处小于1000m,高处在8000m以上,由于地势高,西南季风不能越过,因地势落差大,西南季风抬升幅度大,降水多。
第7题,根据甲市7月份降水总量的日变化可以判断出该市以夜雨为主。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市位于谷地中,应为山谷风形成,白天为谷风,风沿着山坡向上爬,河谷上空的上升气流弱,降水少;夜晚地面变冷,近地面的空气随之冷却,冷空气重量大,沿着山坡向河谷汇合,形成较强的山风;因空气的汇合,产生了上升运动,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易形成云雨天气。
第8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海拔较高,热量是影响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谷地地区地形平坦,受地形及风向影响,降水较丰富,靠近雅鲁藏布江,水源较充足。
(2016·银川一中一模)下面图1中湖泊是世界某山地高原上的大湖泊,湖面海拔3821m,风景秀丽,为著名旅游胜地。
图3是该湖泊某年份流量统计图。
据此回答9~11题。
9.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约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0.有关该湖泊及其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湖泊是咸水湖
B.湖泊所在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C.湖泊所在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D.湖泊位于青藏高原上
11.图2为一游客1月某日在湖边拍摄的日落照片,该游客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图1中(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
9.B 10.C 11.D 第9题,从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7、8、9月份流出多、流入少,水量减少,水位降低,而10月份,流入和流出相等,此时水量不再减少,水位达到最低,之后是流入大于流出,水量不断增加,水位上升,一直到4月份,流入和流出相等,水量不再增加,水位达到最高。
第10题,由图1中的等高线及经纬度可知,该湖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上。
从河流的流向看,有流入湖泊的河流,也有流出的,所以该湖泊为外流湖,不是咸水湖;湖面海拔接近4000m,其气温不会太高,湖泊所在地区为高原高山气候;湖泊所在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第11题,1月份为南半球夏季,太阳日落西南,根据图中太阳相对位置可知是在丁处进行拍摄的。
以区域图为信息的呈现形式,注重读图比较分析,要求考生寻找区域共性、总结区域差异。
(2016·东北育才中学模拟)中央谷地是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是加州重要的农业区。
下图为部分谷地水系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中央谷地最可能的地质成因是( )
A.板块张裂地壳水平错断 B.板块张裂地壳褶皱凹陷
C.板块挤压地壳水平张裂 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陷落
2.与谷地东侧河流相比较,西侧河流的主要特征是( )
A.结冰期较短 B.水能资源丰富
C.夏季有大量雨水补给 D.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解析:
1.D 2.D 第1题,中央谷地位于美国西部海岸山脉与内华达山脉之间,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断裂陷落而形成的谷地。
第2题,图示美国西部为地中海气候,中央谷地西部河流位于海岸山脉的东侧为背风坡,冬夏季降水都较小,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中央谷地东侧的河流,位于迎风坡,夏季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盛行西风形成地形雨,冬夏径流差别小。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3~5题。
3.贺兰山对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①阻挡西部沙漠入侵 ②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
③提供冰川融水补给 ④抬升冬季风增加降雪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图中Ⅰ~Ⅳ区域( )
A.Ⅰ区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B.Ⅱ区水源缺乏,不宜发展畜牧业
C.Ⅲ区降水丰沛,可大力发展种植业
D.Ⅳ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
5.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宁夏区内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 )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解析:
3.A 4.D 5.B 第3题,贺兰山阻挡西部沙漠入侵,①对;贺兰山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减少了寒潮灾害,②对;银川平原主要灌溉水源是黄河径流,不是冰川融水补给,③错;抬升冬季风不能增加位于背风坡一侧的银川平原的降雪量,④错。
第4题,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有黄河流经,适宜发展灌溉农业;Ⅱ区虽水源较为缺乏,但畜牧业对水源要求不高,可发展畜牧业;Ⅲ区降水较多,可发展种植业,但“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该地水土流失加剧;Ⅳ区为贺兰山—六盘山地区,因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水草丰美,适宜发展林牧业。
第5题,结合图可知,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北部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灌溉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因此宁夏区内人口迁移方向可能为由南向北迁移。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读“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喀什及瓜达尔气候资料图,完成6~8题。
6.关于喀什和瓜达尔气候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喀什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喀什夏季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
C.瓜达尔冬季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D.瓜达尔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7.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港阔水深
B.周围有大型工业区,交通需求量大
C.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D.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8.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②部分路段沙漠广布 ③巴基斯坦技术水平较低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6.A 7.C 8.A 第6题,从喀什气候资料图可知,其最低气温为-15 ℃~0 ℃之间,年降水量少于200mm,则该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是喀什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降水少;由瓜达尔气候资料图可知,瓜达尔最低月气温在15 ℃以上,应为热带气候,而降水量很少,应为热带沙漠气候。
第7题,由图可知瓜达尔港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瓜达尔港地区,经济不够发达,周围没有大型工业区;地形平坦,港阔水深,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不是港口最主要的区位优势。
第8题,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经过山脉,地势起伏大,同时巴基斯坦北部位于板块之间,地质条件复杂,且部分路段沙漠广布。
技术水平是社会经济条件,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地区。
(2016·山西质检)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的原理。
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选取美国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美国与上海的气候差异,划分美国植物引入上海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上海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如下图)。
读图,完成9~11题。
9.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 )
A.华盛顿 B.路易斯维尔
C.迈阿密 D.洛杉矶
10.西雅图的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上海,是由于上海( )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B.冬季气温低
C.冬半年降水量较少 D.冬半年日照时数少
11.气候相似原理的应用有利于( )
A.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B.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C.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
D.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9.A 10.C 11.B 第9题,由图示可知,华盛顿位于适宜区,由材料气候相似原理可知华盛顿与上海市的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
第10题,西雅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湿润,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最低温度在0 ℃以上。
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少,最低温在0 ℃以上。
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两地低温相似,差异主要在降水,由于冬季降水量少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故C正确。
第11题,气候相似原理只是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并没有增加生物的种类,因此没有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A项错误;可根据相似性原理增加某区域的农作物品种但没有增加粮食产量,并没有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C项错误;这种植物、作物品种的增加就体现了对当地气候资源的充分利用,故B项正确;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没有太大的影响,D项错误。
(以某地区的具体现实问题为试题情景,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原因、明方向、寻对策。
(2016·银川一中一模)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虚假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超前于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水平。
)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原来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解析:
1.B 2.B 第1题,从材料可知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因为严重依赖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单一,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一旦资源枯竭,该地就被废弃,形成鬼城。
所以A、C、D选项内容都是鬼城形成的原因。
第2题,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城市居住人口少,进而反映出其城市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虚假城市化现象明显。
甲图为一条河流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的某一岩层顶部距河床顶部距离的变化图,乙图为该河流不同地点按上下游顺序每隔5m所测量的某一岩层顶部距河床顶部距离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选项中地理景观或现象与甲图中距河床顶部距离变化规律形成原因相近的是( )
A.喀斯特景观 B.科罗拉多峡谷
C.河流凹岸水较深 D.河流下游石头较圆润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河流( )
A.甲图所示河段1990年后河床为基岩
B.甲图所示河段1990年前后流速变化较大
C.乙图所示岩层为向斜
D.乙图各地中A为上游
5.乙图中H处距河床顶部距离变化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①瀑布 ②地下暗河 ③断层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3.B 4.A 5.C 第3题,据甲图可知该数据涉及时间为60年,内力作用对其变化影响较小,因此该变化受外力作用明显。
该点岩层距河床顶部距离越来越小,可知流水对河床的下蚀作用增强。
喀斯特景观为流水溶蚀作用;科罗拉多峡谷为河流下蚀作用;河流凹岸水较深为侧蚀作用;河流下游石头较圆润为磨蚀作用。
B项符合题意。
第4题,甲图所示河段1990年之后该岩层距河床顶部距离变化不大,很可能是由于河床顶部为坚硬的岩石,抗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流速受地形影响,在短时间内地形变化较小,因此甲图所示河段1990年前后流速变化较小;乙图中根据其数值变化规律可知该岩层在E处向上拱起,应为背斜;乙图中纵剖面图如下两种情况,因此A可能为上游或下游。
第5题,H、I、J三处岩层顶部距河床顶部距离为零,可知至H点起该岩层消失,原因可能由于在H处发生断裂抬升,该岩层被侵蚀;或形成瀑布被侵蚀。
下图为舟山打造“资源型城市”的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舟山打造“资源型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劳动力
C.自然资源 D.市场
7.图示产业结构的优势在于( )
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
C.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
D.加剧了海洋生态的风险
解析:
6.A 7.C 第6题,“资源型城市”是以港口为中心,通过输入区域以外的自然资源,在港口附近进行生产加工,并将产品销往区域以外市场的一种产业模式,并非传统意义上位于自然资源产地的资源型城市,故其发展的主导因素为交通。
第7题,通过港口优势,从本区以外调入各类自然资源,并发挥本地海盐资源的优势,建立资源产业,实现了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建立循环利用模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但不会实现零排放;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不会因为资源输入而降低成本。
图1为某城市土地租金分布示意图,图2为图1A所在功能区附近可能出现的人口流动情况。
读图,完成8~9题。
8.图1中四条曲线不能准确表示该城市主要街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2中能反映图1A所在功能区附近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解析:
8.B 9.D 第8题,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因素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而在城市主要街道两侧地租相对较高,地租线应向外凸出。
从图中可知,②曲线在6~12万元/每平方米的过渡地带,向市中心凹,说明地租低,而处于交通干线两侧的区域地租较高,所以只有②曲线所代表的不是该城市的主要街道。
第9题,从图中可知,图1中A所在地区的地租最高,其功能区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该区昼夜人口流动较大,白天商业活动频繁,人口密度大,夜晚人口密度小,结合四条人口流动曲线图可看出d曲线符合。
2015年春节前夕,广东约有60万农民工骑摩托车返乡过年,被称为“千里铁骑”。
某摩托车公司在广东及周边地区返乡人数较多的干道上设立了23个休息服务站,如下图所示。
据专家预测,节后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
据此完成10~11题。
10.“千里铁骑”流向的目的地集中分布在
A.鄂、桂、赣 B.鄂、湘、皖
C.桂、湘、赣 D.鄂、皖、桂
11.专家预测返回广东的农民工会大量减少的主要依据有( )
①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广东的生活成本提高
③国家的产业西进政策 ④交通不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10.C 11.A 第10题,湖北、安徽距离珠三角较远,因而不利于骑摩托车返乡;从图中休息服务站的分布也可看出主要目的地应为桂、湘、赣。
故选C。
第11题,从“千里铁骑”返乡可知,交通不再是影响农民工到广东打工的主要因素。
由于国家的产业西进政策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而不需要再到广东打工;广东生活成本的提高也从客观上影响了农民工到广东打工的积极性。
故选A。
以统计图表为信息的呈现形式,考生要关注动态变化,通过定量分析,总结定性特征,要求考生在统计图表中识过程、知变化、找特征、析原因。
(2016·成都七中二诊)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下图为天津市某年四季PM2.5平均日变化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代表冬季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季PM2.5变化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早晨峰值出现在7时至9时左右,与人类活动相关
②受大气运动影响14时前后出现低值
③PM2.5曲线变化与气温变化规律相同
④各个季节的曲线大致呈双峰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1.B 2.B 第1题,天津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比较寒冷,需要采暖,使用大量煤炭,故冬季相对其他季节PM2.5含量大,且夜晚气温低,PM2.5含量更大,读图可知乙曲线代表冬季。
第2题,读图可知,早晨峰值出现在7时至9时左右,与人类活动相关,主要是机动车辆的大量使用;受大气运动影响14时前后出现低值,是因为此时气温达到一天的最大值,对流运动强烈,有利于PM2.5的扩散;各个季节的曲线大致呈双峰变化;PM2.5曲线变化与气温变化规律不相同。
(2016·东北三校联考)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主要湖泊水位变化与降水、气温的关系。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青藏高原主要湖泊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水位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B.全球变暖是导致湖泊水位变化的直接原因
C.湖泊水位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大致呈正相关
D.湖泊水位变化与高原、山地冰雪融水无关
4.青藏高原主要湖泊水位的变化,会导致近期内( )
A.青藏高原冰川面积缩小 B.青藏高原气候趋于干旱
C.东部江河上游水量减少 D.青藏高原水循环受影响
解析:
3.C 4.D 第3题,年均温持续上升,湖泊水位先增后减,因此A选项错误;全球变暖可以导致青藏高原冰雪融化加剧,增加湖泊水的来源,并对湖泊水位造成影响,但不是湖泊水位变化的直接原因,因此B、D选项错误;读图可知降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降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4题,湖泊水量的变化,会影响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会对湖面水分蒸发、水汽输送等环节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水循环,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16·广西二市联考)有效流动率指净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例,下图示意我国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分布(不含港澳台数据及分布)。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高
B.东北地区比青藏地区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省区比沿海省区高
6.新疆成为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正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广阔 B.邻国众多
C.资源丰富 D.位置优越
解析:
5.C 6.C 第5题,有效流动率指净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例,图中北方如辽宁较高,南方如江西较低,A错;B总结不准确,比如辽宁与西藏接近;D以偏概全,不正确;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较四川盆地高,C正确。
第6题,新疆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农村经济的落后促使农村人口的流动,净流入人口多,与土地广阔、邻国多、位置关系不大,则C正确。
(2016·郑州二模)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
某干旱河谷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
下图中图1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图2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
读图回答7~9题。
7.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
A.东南坡 B.东北坡
C.西南坡 D.西北坡
8.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
A.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C.聚落区较低 D.非聚落区较低
9.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修建梯田 D.人工育林
解析:
7.D 8.C 9.D 第7题,读图可知,该河流河谷林树下线在西北方向分布的海拔最低,说明该坡向的水分条件最好。
第8题,读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可知,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以坡度15°~25°为界,先上升后降低;聚落区林树下线的海拔比非聚落区海拔低。
第9题,读图可知,2009年比1999年林树下线总体分布的海拔低,延伸到干旱河谷,说明可能是该地区人工育林;过度樵采、毁林开荒、修建梯田都会导致林树下线海拔上升。
(2016·衡水中学二调)下图是2015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
A.甲、乙 B.甲、丙
C.丙、乙 D.乙、甲
11.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城—城”流动现象,最有利于“城—城”流动的是( )
A.人口快速增加 B.产业快速转移
C.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 D.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项 检测 选择 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