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三中届高三份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5998543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6.52KB
宁夏石嘴山三中届高三份月考语文试题.docx
《宁夏石嘴山三中届高三份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石嘴山三中届高三份月考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石嘴山三中届高三份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石嘴山三中2018届高三9月份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在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流入朝鲜占主要方面。
我国原有“箕子去国”的故事,说周武王灭殷商后,殷王族箕子不愿事周,率领五千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了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技艺。
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最初传入朝鲜。
这段广为流传的旧事不免带有传说的色彩,但是,中朝两国人民早有交往却是事实。
中国战国时代,天下纷乱,干戈四起,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有许多人为避战祸,经由辽东半岛或山东半岛浮海到朝鲜,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秦汉之际,两国也有密切的往来。
中国的金属生产工具,包括先进的铁器很早就流入了朝鲜。
稍后,中国铜镜、漆器和兵器等也传入朝鲜。
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
朝鲜古来崇尚儒学,不少人能背诵《诗经》《春秋》,熟知《周易》。
人名、地名取自《周易》卦名和十二地支的很多。
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与我国相同,衣袖宽大的朝鲜服装至今犹保存中国古代的遗风。
在朝鲜三国时期,中国文化仍不断地传播,特别是在发展经学、儒学、佛教三个方面,使朝鲜当时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深受影响。
高句丽在大学里讲授中国经学史,百济和新罗也先后设立了儒学教育,公元372年,姚秦苻坚遣使护送名僧顺道带佛像、经书赴高句丽,这是佛教最早从中国正式传入朝鲜。
佛教传播后更促进了文化流通,中国南北朝的文明大量输出到邻邦,同时也汲取了朝鲜文化的精华。
百济输送到南朝的手工艺品做工精致,朝鲜的歌舞音乐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隋唐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初,长安城中居住着许多朝鲜音乐家和舞蹈家,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
当新罗统一朝鲜后,将王号、年号都改用了汉文。
它倾慕唐代文明昌盛,竭力仿效,于是向中国派出了遣唐使和留学生,政制和服饰都参照唐朝,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同于中国了。
当时到中国来的新罗商人和移民人数很多,他们多聚居在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了朝鲜人居住区——新罗坊。
中国的发明也陆续传到了邻邦。
造纸方法估计在四世纪前期就传去了,朝鲜是最早获知我国造纸术的国家,三国时期已能造出很优良的纸张了。
中国十一世纪发明活字印刷后,不久传到了高丽。
中国发明的火药约在元代引入朝鲜后,朝鲜自己制成了火器,并在抗倭斗争中成功使用。
摺扇是朝鲜首创的取凉与装饰用品,这一风雅之物流传到中国后博得了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墨客的极大喜爱。
十三四世纪时,高丽的造船技术已很发达,建造的兵船载量大、航速快、战斗力强,元世祖忽必烈渡海入侵日本之役,就是按照高丽船样式打造了大量兵船。
元朝时,重要的作物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经栽种成功,高丽的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流通,还对外出口,在十四世纪末供应中国的女真人,十五世纪初起,开始向日本输出棉布。
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朝野人士都很注重书法艺术。
高丽太上王忠宣王于十四世纪初在元都燕京开设万卷堂,探究书法、儒学和文学等,其中的高丽儒学家李齐贤,在书画、诗文方面造诣很高,他与赵孟等中国大书法家交往,把赵孟的字体介绍到国内,以“松雪体”流行于高丽。
有清一代的朝鲜有识之士和中国学者之间也有频繁的接触,十八世纪的朝鲜实学家洪大容、朴趾源等许多人来到北京,搜集了大量中国书籍载回国内,回国后主张学习中国的文明和从欧洲传入中国的西学和先进科技,借以达到朝鲜的繁荣富强。
当今,朝鲜文化仍融入中国文化的因子,2010年朝鲜国宝级艺术团体——血海歌剧团潜心50年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巡演,观众十分喜爱朝版的林黛玉、薛宝钗,曾在中国引起轰动效应。
(节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有删改)
1.对“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的有关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箕子去国”的故事只是传说周灭殷商之际中国的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技艺等传入朝鲜,实际两国文化交流有可能更早,也有可能稍晚。
B.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朝鲜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
C.中国与朝鲜两国农作物文化相互影响,元朝时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后来高丽的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又在十四世纪末供应给中国的女真人。
D.当今,中国与朝鲜两国艺术文化仍互相交流,如在中国巡演的朝鲜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就是扎根在中国文学名著曹雪芹作品基础之上的。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段论述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如周、战国、秦汉,结尾一段说清朝、当今两国文化仍有交流,可看出大体是以时间为顺序论述的。
B.第二段主要举例论述了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朝鲜,朝鲜在文化的许多方面与中国相似,甚至于相同,完全向中国学习。
C.第三段重点论述新罗统一朝鲜后在文化的许多方面模仿、追随中国,次要论述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朝鲜及在朝鲜的发展运用。
D.第四段先具体阐述朝鲜的摺扇、造船对中国的影响,再采用间接论述中国棉花传入朝鲜和中国诗书画对朝鲜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战国时代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多人为避战祸浮海到朝鲜,表明早期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
B.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相同,说明两国在文化交流上的互相影响十分广泛而深刻。
C.新罗统一朝鲜,王号、年号改用汉文,向中国派遣唐使、留学生,政制、服饰参照唐朝,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盛。
D.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人也注重书法艺术,有人在书画、诗文上造诣很高,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
答案
1.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错误原因是任意缩小概念的内涵。
“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表述不正确,“主要”两个字错误,原文在“文化交流”概念上没有表述过主要是在哪一方面交流,只是举例论述。
另外,“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不是在唐朝,文中说是南北朝时期。
2.A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B项分析错误,第二段论述了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朝鲜,两国在文化的许多方面相似,甚至于相同,朝鲜在有些方面对中国也产生过影响。
C项结构分析错误,“重点”“次要”分析不正确,第三段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是并列的,只存在论述时的“先”“后”关系。
D项“间接”论述的分析错误,是举例直接论述。
3.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表明早期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分析概括不正确,原文没有此意,不能说明“早期”“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他们为了躲避战祸也是自己主动离开的。
C项“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盛”分析概括不正确,原文只是说“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同于中国了”,说明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向往中国的先进文化,许多文化都类似甚至于完全同于中国。
D项对文章的分析概括不当。
“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概括不正确,题肢的意思是外国人学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绵延不绝,显然是推断的结论错误,况且“根本原因”过于绝对,也就是说前面的内容不能推导出“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小说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
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
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
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
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
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
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
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
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
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
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
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
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其他的就是想吃也吃不上。
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
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
怎么就不见了?
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
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
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
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
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
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
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
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
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
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
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
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
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
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
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
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
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
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
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
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
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
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
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
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
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B.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小说除塑造老木这一形象外,还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刻画了一个与老木形影不离的阿黄的形象。
D.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暗示村庄的人越来越少,表现出老木对故土的依恋,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的感叹。
E.小说主要叙写了老木的所见所忆所感,情节起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主题鲜明。
5.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5分)
6.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
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
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4.AD 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
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B“写出老木人缘好”不对,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当年村里人丁兴旺,邻里关系融洽。
C“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与文意不符,应为“通过阿黄自身的动作和老木的侧面烘托。
”E“情节起伏,结构紧凑”错误。
5.①老态龙钟。
②都曾经历生活的辛苦和时代的变迁。
③都表现出了忠诚。
老木忠诚地守候土地、村庄,阿黄忠诚地守候主人。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题干中要求找出老木和阿黄的形象相似之处,考生在答题时要抓住这个关键要求。
首先到文中找到老木和阿黄的言行举止,即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这些内容是正面描写,从中分析老木和阿黄的特点;然后两者比较找出相似性。
6.示例一:
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
①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
②老木留恋的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
③老木对家园的难舍,对土地的眷恋,对老伴的念念不忘,这些珍贵的情感将要和这村庄的炊烟一样,渐渐消散,渐渐被人遗忘。
示例二:
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①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离开村庄、土地并不代表着对美好情感的舍弃。
②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
③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创造美好的明天。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的城镇化事实。
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
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这是对小说所反应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题。
考生答题时联系重点字眼“城镇化”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答题的模式:
观点+理由。
考生应先对“城镇化”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说说理由。
可以从其“文化意义”和“实际功效”的角度发表看法。
(三)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庄重
朱以撒
①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
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
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
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
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
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
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
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
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②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③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
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
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
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
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
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
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④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这是很有道理的。
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
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
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
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
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⑤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
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
她就是我的二姨。
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
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
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
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
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
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
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
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
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⑥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
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
布莱克说:
“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⑦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
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
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
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
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
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
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⑧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
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
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
可惜――没有噱头。
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
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
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⑨那么,自问:
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⑩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
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
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
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
B.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
C.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
D.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
8.请对文末画线的句子加以赏析。
(6分)
答案 7(3分)C
8.(6分)【答案示例】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
作者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出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的无奈怅然(2分),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2分)。
此处用语,形象又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1分)。
【评分标准】本题6分。
可从修辞手法、细节描写、想象、象征等方面来赏析。
语用特点,1分;具体表现,2分;效果分析1分;情感表达2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
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家合肥。
有族子占永城卫①籍,天馥以其籍举乡试。
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
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
累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
每侍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祖器之。
康熙十九年夏,旱,命偕大学士明珠会三法司虑囚,有矜疑者,悉从末减。
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
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
二十七年,迁工部尚书。
河道总督靳辅议筑高家堰重堤,束水出清口,停濬②海口;于成龙主疏濬下河。
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
历刑、兵、吏诸部。
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
上曰:
“机务重任,不可用喜事人。
天馥老成清慎,学行俱优,朕知其必不生事。
”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三十四年,服将阕,起故官,入阁视事。
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
尝谓:
“变法不如守法。
奉行成宪,不失尺寸,乃所以报也。
”三十八年,卒,谥文定。
天馥在位,留意人才,尝应诏举彭鹏、陆陇其、邵嗣尧,卒为名臣。
为学士时,冬月虑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馥言其有才,得缓决,寻以赦免。
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
事亲孝,居丧庐墓,有双白燕飞至,不去,人名其居为白燕庐。
子孚青,进士,官编修。
父丧归,不复出。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注】①[卫]古代九畿之一。
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②[濬]同“浚”,深挖河道使水疏通。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B.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C.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D.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
文中“举乡试”即为参加乡试并考中为举人。
乡试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康熙: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封建王朝新皇帝登基一般都要更改年号,往往用年号来代指帝王。
C.大学士:
古代官名,明清时期为辅助丞相的高级秘书官,当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
D.服阙:
古人在朝中作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
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石嘴山 三中届高 三份 月考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