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设计规范.docx
- 文档编号:5994048
- 上传时间:2023-01-0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61.02KB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设计规范.docx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设计规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设计规范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设计规范
北京航数宽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范围--------------------------------------------------------------3
2引用标准--------------------------------------------------------3
3设计的一般性要求---------------------------------------------------3
4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结构--------------------------------3
4.1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组成---------------------------4
4.2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拓扑结构----------------------------4
5设备器材的选用------------------------------------------------5
5.1无源设备器材的选用------------------------------------6
5.2有源设备器材的选用------------------------------------------6
6设备器材的安装定位-------------------------------------------7
6.1无源设备器材的安装定位----------------------------------7
6.2有源设备器材的安装定位------------------------------------7
7系统传输性能参数的设计--------------------------------------8
7.1不同拓扑结构的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指标分配-------------8
7.2光站事直接覆盖用户的系统指标-------------------8
7.3基于信号电平的双向电缆分配网络的设计方法---------8
7.4用户终端盒输出端口的电平设计-----------------------8
7.5支线电缆分配网络的电平设计-----------------------------9
7.6设计举-------------------------------------------------------9
8设计文件------------------------------------------------------10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含光节点)的结构、设备器材选用、设备器材安装定位、传输性能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文件格式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设计。
2引用标准
GB/T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T11318.1~11318.14—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和部件
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SJ/T11177—1998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分配放大器通用规范
3设计的一般性要求
3.1原则上采用FTTP方式,即光纤到楼,同轴到户。
楼栋分支串的级联数不超过六级。
电视机接入线可以采用两屏蔽-5线。
对新建的有线电视网路要求使用F型冷压接头。
3.2光接收机采用单路输出端口型。
分支分配器要求采用5-1000MHZ.型,并且必须具备高隔离功能。
3.3光接收机应尽量安装于所覆盖用户地域的中心区域。
3.4受地理环境限制需要使用延长放大器的,延长放大器的级联数不超过一级,否则,应考虑增加光节点。
4双向电缆分配网络的结构
根据组成网络的设备器材和实际地理环境确定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结构。
地理环境包括道路走向、桥梁的跨越、建筑物的排布、楼房结构以及电磁干扰情况等等。
4.1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组成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由有源设备器件和无源设备器件组成。
有源设备器件光接收机(光站)、分配放大器和GW2等,无源设备器件包括室内型分支分配器、系统输出口(用户终端盒)和传输电缆等。
4.2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拓扑结构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拓扑结构分干线电缆分配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支线分配网络的拓扑结构两部分。
4.2.1光站直带方式的拓扑结构
光站直带方式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这种方式网络的故障相关性小、可靠性高。
如下图
4.2.2光站+分配放大器(一般不采用此模式)
5设备器材的选用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系统的设备器材选用应严格掌握无源设备器材的各项指标及性能并合理选配光站、放大器的传输信号电平。
5.1无源设备器材的选用
5.1.1分配器
常用分配器有二分配器、三分配器、四分配器、六分配器和八分配器等。
在用户分配网分支串的末级不允许使用二分配器。
5.1.2分支器
常用分支器有一分支器、二分支器、三分之器、四分支器、六分支器和八分支器等。
5.1.3传输电缆
传输电缆要求损耗小屏蔽性能好。
干线宜用SYWLY-75-12和SYWLY-75-9,系列电缆,支线和用户线宜用-7S和-5四屏蔽同轴电缆。
5.1.4连接器
连接器是将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安装连接的接头器件。
均选用英制。
不同规格的传输电缆应选用匹配的电缆连接器。
电缆的接头有F型冷压接头、贯通头、三部件接头三类。
电缆连接器要求达到电缆连接不松动,从而减少信号故障、射频干扰泄漏和回波损耗。
5.1.5用户终端盒
用户终端盒的电视信号输出端口有F头型和插拔型,无论选用那种类型,要求必须为5-1000MHZ型,并且具备高隔离功能。
5.2有源设备器材的选用
5.2.1.光接收机要求采用单路输出型。
5.2.2.原则上不采用延长放大器,如因特出情况尽量采用时建用
单输出型。
5.2.3.GW2网关设备,尽量采用内置光纤收发器类型。
6设备器材的安装定位
6.1无源设备器材的安装定位
野外型分支分配器应根据实际物理路由设计定位,室内型分支分配器应安装在相应的安装箱内。
6.2有源设备器材的安装定位
6.2.1光接收机
6.2.1.1光接收机的地域物理定位,原则上应位于光节点覆盖地域的中心附近。
6.2.1.2光接收机所覆盖的用户数为80-100户左右。
6.2.1.3光接收机宜设计安装在建筑物背光侧,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2.1.4光接收机严禁设计安装在地下人井内。
6.2.1.5光接收机应设计接地。
6.2.2放大器
6.2.2.1.放大器设计安装在建筑物背光侧,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2.1.2放大器严禁设计安装在地下人井内。
6.2.1.3放大器应设计考虑接地。
6.2.3网关设备GW2
6.2.3.1网关设备安装在光接收机处,原则上不采用GW2级联
安装方式。
6.2.3.2GW2网关应设计接地
7.系统传输性能参数的设计
7.1不同拓扑结构的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指标分配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系统由干线分配系统和支线分配系统组成。
干线分配系统包含光站、干线电缆、野外分支分配器和延长放大器等;支线分配系统包含光接收机或者放大器以下的有源无源设备器材。
7.2光站直接覆盖用户系统的指标
干线电缆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00米,干线电缆根据设计可选用-12或-9电缆,电缆的信号衰减不超过10dB。
7.3基于信号电平的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设计方法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性能参数设计方法应是在满足系统总体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完成对信号电平的设计选择。
双向互动电缆分配网络的电平设计应达到工作电平在干线分配系统输入端口(光接收机的输出端口)的均衡和支线分配系统输入端口(进入楼道单元部分)的均衡,两个端口的电平均衡范围要求大于±1.5dB。
7.4用户终端盒输出端口的电平设计
充分考虑环境温度波动和老化余量,下表为用户终端盒的下行电平要求。
用户终端盒端口电平和插损的设计值
输出端口
端口电平
端口插损
最小值
最大值
单向
双向
TV
62
74
2
6
7.5支线电缆分配网络的电平设计
7.5.1从用户终端向分配放大器上行收敛设计。
7.5.2用户终端盒到支线电缆分配网络终端分支分配器的电缆长度以20米电缆(-5电缆)设计。
7.6设计举例
7.6.1支线电缆分配网的设计(按逐级收敛法)
以某一栋楼设计为例,上图是光接收机以下相应的楼栋支线分支分配网。
GW2设备插入损耗为4dBuV,用户终端盒输出端口的电平为68±6dBuV,但同一端口的不同频道之间电平差不超过10dB,端口到应用设备间的连接电缆最大长度为20m(如不是20m,可以调整计算数据)。
7.6.2干线电缆分配网络的电平设计
光接收机为单端口,输出电平的典型值为110dBuV(70MHz/862MHz),输出倾斜视分配网情况而定。
7.6.3根据7.6.1和7.6.2中的设计计算结果完成双向电缆分配网络的设计。
8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应包含封面、目录、设计方案说明、用户分布表、地理位置图、小区光缆网系统图、分配网系统图、分配系统器材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向 互动 电缆 分配 网络 设计规范